陈凯歌,你怎么一点都没变?
作者:大将军郭|心理咨询师|性感长腿女青年
图片来源于网络
1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跟我同感,《演员请就位2》播出后,逐渐变成了“导演请就位”,大家对四位导演的关注越来越多,从他们的作品到点评的风格内容,都成了节目最大的热度之一。
包括四位导演之间也经常会有不同意见和”battle”,真真儿的成了导演之间的“修罗场”。
四位导演里,我最喜欢陈凯歌,每一句点评都恰到好处,透彻易懂,绝不故弄玄虚,但听完他点评,你又觉得字字珠玑,句句到位,有宏观把控,也不缺细腻,一股侠者之风。
第一季节目中,陈凯歌导演的短片和点评风格就圈了一波粉,他既疼惜演员,又不吝惜直言不讳的指导。
这一季里他依然一针见血,指导倪虹洁的时候有一句话震到了我。
意识到倪虹洁的表演不准确,陈凯歌导演想让她跳出刻板印象的演法,但倪虹洁说自己没有见过情绪能收住的母亲,不知道该怎么演。
陈凯歌说,“不要有个人情绪,我觉得你对我有意见”。
陈导的这句话戳中了要害,倪虹洁不是不知道其他的演法,她只是还没有完全把自己交到这场戏里,阻挡她的恰恰是她的情绪,以为自己的表演风格不被陈凯歌导演接受。
这已经不仅是演员和导演这两个角色之间的交流,陈凯歌跳过了这一层表象,直接刺穿了两个人之间的隔膜,也只有触及到本质问题,最后呈现的作品才能达到极致。
一句“我感觉你对我有意见”,虽有剑拔弩张的紧绷,但也把问题彻底的呈现出来,反而让倪虹洁能放下防御和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更投入角色。
某种程度上来讲,我觉得陈凯歌是把心理学中的“暴露疗法”运用到了导演这门功课上,且非常恰当。
2
陈凯歌的说话艺术,直接有时,柔和亦有时,但不变的是真实。很多观众跟我一样喜欢他,就是因为陈凯歌在用他真实的自我,去碰撞演员的真实自我。
这种“真实的自我”,是一种少年的赤诚。不是上了年纪就“高屋建瓴”的俯视演员,或是开上帝视角讲大道理。
陈凯歌讲话确实有“道”,但这种道不是参不透的道理,反而是用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反馈给演员。
发现陈宥维和孙千的台词不达标,他建议两位年轻演员去跑两圈,调动一下自己的呼吸和状态,非常奏效;
董思怡和陈宥维的吻戏卡了太多条还没过关,陈凯歌亲自示范,在哪拉手、在哪转身、笑要随意,点到为止的几句就能四两拨千斤。
我看到有弹幕说,“陈凯歌一指导,感觉自己都会演戏了”,还真的是这样,陈凯歌的直言不讳,触达的是一个人的自我内核,剥离掉演员身份的包装,是用少年的赤诚去唤醒另一个人的赤诚。
如果说陈凯歌直白赤裸的建议和指导,是霹雳手段,但他的性格底色依然是菩萨心肠。
他在节目中说过“一个演员是很脆弱的,如果大幕拉开,迎接他的是并不友善的笑声,那对他是最大的伤害。”
正是因为内心深处有对演员的疼惜,为了保护他们不被伤害,陈凯歌才会在大幕拉开之前,用最直接的方式先让演员们成长起来,也只有这样,大幕拉开之后他们才能把角色演绎到最好。
陈凯歌的点评荡气回肠,底色却是赤诚宽厚,一身侠气之下包裹着一颗温润少年心。
3
看这个节目我有一种强烈的感受,加入陈凯歌组的演员是最有安全感和底气的,有他在,就是定海神针,因为他从没有松懈对作品的坚守。
而这种侠气和坚守也投射在陈凯歌的作品中。
《无极》中的昆仑,牺牲自己想要打破所爱之人倾城身上的锁链。
《妖猫传》中的少年白龙对杨贵妃纯粹诚挚的“执迷”。
毋宁说《霸王别姬》里的程蝶衣那句最戳心的台词,“说好了,一辈子,少一分、一秒、一个时辰,都不算”。
可能很少会有人会提起陈凯歌导演的处女作《黄土地》,这部电影拍摄于1984年,讲述的是少女翠巧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故事,最后她虽被吞入滚滚黄河水中,但那份坚守在30多年后再看,依然可贵。
贾樟柯导演曾说,就是看了这部电影受了触动,他才立志拍电影。
从“黄土地”启程,陈凯歌之后的作品题材在不断变更,但作品的“魂”从没有丢失。
昨晚播出的《演员请就位2》第七期,陈凯歌导演的《过关》里,他把少年气的那份坚守呈现到了极致。
他让每个演员都拿出自己在生活中真实的样子,不要矫饰。
陈宥维是唱跳歌手出身,这也是被尔冬升导演明确指出过的“问题”所在,但在陈凯歌的眼中,他的男团背景不一定会成为阻碍,他的特色也不该被压抑。
在被警察追的桥段里,陈凯歌为他量身定做设计了跳栏杆的演法,是发挥陈宥维的优势,也是让他真实舒展自己。
陈宥维的进步有目共睹,能在短时间内有跃迁,是跟陈凯歌的耐心“调教”分不开的,这也是陈凯歌一直在讲的初衷,在这个节目里帮助年轻演员进步。
4
《过关》在四部影片中排名第一,是意料之中。三位少年人成就了陈凯歌的少年气,也是陈凯歌的少年魂成就了三位少年人的释放自我。
陈凯歌点评《过关》时说,“成年人是把生活当游戏的,少年是把游戏当生活,长大以后有各种各样的利害考虑,但少年是不计利害的”。
这段话很戳我心,我甚至觉得这段话是陈凯歌的自白,少年气的坚守,不问得失利害,只在乎无愧于心。
就像曾经回答为什么要拍《妖猫传》,陈凯歌说,我想表现一下“我们那个人人都想做诗人,人人都想做自己的个人表达,人人都赞赏美也懂得美的那样一个时代”。
做自己,是陈凯歌少年气的内核,虽然他并没有时刻标榜初衷,但一以贯之的把它融进了每一步作品里,每一帧画面里。
一个好的导演也并不是每一部作品都能叫好又叫座,因为是否喜欢一部电影,的确是个人审美范畴里的议题,每个人的审美阈值不一样,无关对错,这世界本就是精彩纷呈,各有姿态。
5
可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拿《演员请就位2》来说,虽然四位导演各有风格,各有支持者,也自然各有不被喜欢的部分。
而当人们在表达不喜欢某位导演的时候,总会有一种“纠偏”倾向——希望我们不喜欢的人和事去改变,改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改成别人喜欢的样子就一定是对的吗?迎合大众,追随绝对的主流,就一定是好的吗?
倘若每一个人都是整齐划一的,小心翼翼根据每一个外界的声音调整自己的方式,那内心的标准和原则又将放在何处呢?
回想我们自己的生活,当认定了一件事,当满腔赤诚坚持自己的选择,我们不也希望能得到更多元化的理解和支持吗?
至少,不想被外界裹挟,不想随波逐流。
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坚守的东西,一部作品也好,做人的方式也罢,总有些什么是我们敝帚自珍,且不想妥协的部分。
或许听从别人的想法和反馈会变得“更好”,但却不再是自己,那“更好”又有什么意义?
别为了追求“更好”,丢掉了那个仍然坚守做自己的少年啊。
我想起陈凯歌在自传作品《少年凯歌》里写到,“我不必再从别人的瞳孔中去证实自己的影子”。
他是这样做的,也做到了。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是,从自己的脚印里找自己,踏遍世间风景,赤子之心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