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悲剧:谈战术用战略远大自我欺骗,论战略用战术精致自我麻痹
这个道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真是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在我们中国战场,中国军队是败多胜少,真是生灵涂炭,但是这一仗打出了中华民族全新的国际地位,这当然就是战略胜利。反过来,德国也好,日本也好,前期在战场上气势如虹,但是,最终得到的是一个民族将近100年也抬不起头的结果,这当然就是战略失败。所以有人问,战术和战略有什么区别,其实很清楚,战术就是关心战场胜负,战略就是关注战后的胜负。
战略和战术来源于军事的“战”是一样的,区别就是一个是“略”,一个是“术”。 从词典的文字释义来看:
什么是略,计划和目标。
什么是术,技艺和方法。
所以,先略则必后有术,否则略无法落地,但倘若先有术则未必能升华出略,因为想和做完成了一个小闭环,哪怕是个死循环。
这就是为啥要三思而后行,谋定而后动。
其实,略还有第二层意义,那就是忽视,省去(在价值观里不重要的判断)。战略是长远利益的规划,大概率会面临短期利益的冲撞,如果一个战略有很多选择,那必然难以坚守,只有旁枝尽削,剩下的东西,那些不得不坚守的主干,才是真正堪称战略的内容。
战略更宏观更长远,战术更具体更短期,战略和战术也是相互影响的,战术执行的好坏直接影响战略,战略的制定也直接影响战术的布置,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也都不是定数,相随心生,心随相变吧。十年战略、五年规划、年度计划(战术),是大多数企业目前比较普遍的做法。
战略是远方大的目标,战术是眼前小的目标。
如果以大的目标为导向,此时的小目标有可能是战略性以退为进,不会为一城一池而执着。如果没有大目标只有眼前的小目标,只在乎眼前利益,没有全盘考虑,如同德国将军所说:“ 德国人总是小心翼翼地避开一个个小陷阱,以便顺利地掉进一个大陷阱。”
拥有战术是短期主义,拥有战略是长期主义。
或许当下的小胜负没有那么重要,未来的大胜负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
在教育领域可以这样理解:
注重战术,就更关心学生考试的分数;
注重战略,就更考虑孩子长远的发展。
战术关乎方法,战略指引方向。
战术是当局思维,战略是终局思维。
战术强调做什么,战略强调不做什么。
战术讲究出奇,战略讲究守正。
战术是局部,战略是整体;
战术看眼前,战略看未来;
战术讲求一时得失,战略讲求长治久安。
战略是研究打不打的问题,战术是研究怎么打的问题。
没有大部分战术的胜利,谈不上战略的成功,两者本身就不可分。
战略是从长远考虑的策略,是全面的;
战术是解决眼前一时胜负,是有针对性的。
战术关注每一场的输赢,只看重局部;
而战略关注综合的赢面,以大局为重。
战略有两种含义,一个是长远的全局的目标,一个是策略,即达成目标的路径与方式。所以,你公司(组织)的战略是什么,需要思考这两个层次的内容。
战术,从相对于战略的角度,是短期的局部的策略与目标。战术服务服务于战略,作出自己的那一部分贡献。
没有战术胜利何谈战略胜利,只是当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国家在战术胜利面前迷失了自我,飘了,膨胀了,从而造成战略失败。
易经说:“师:丈人吉,无咎。”军队打仗,必须师出有名,所谓有名,就是“战略”,考虑的是战争的目地,是否只为了扩张自身利益、还是为伸张人类正义,惩恶扬善而必须为之? 以及如何减少对无辜者的伤害? 如果只恃强凌弱,恃众暴寡,虽然获得短暂的胜利,但却助长了军队的骄横、暴戾之气,失去基本的人性,几近疯狂,就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所谓“师出以律,失律凶也”,这些岂是以利益诱惑百姓的战争头子所能想像的? 人类社会虽有竞争,但文明进步,仍是来自合作互助者多,能洞察这个真理,有智慧的领导者,就会采取更周延的谋略,考虑双方共同利益,而不是率尔兴起争端,诉诸战争
战略是目标,战术是实现目标的方法。清晰的目标是前提,方法是目标的指引下生长出来的。有目标,方法可求;无目标,止于方法。
关于战略和战术,还与一个人的格局有关,小格局的人更关注战术上的输赢,而大格局者更多的思考战略上的成败。当然,最好的结果是战略、战术都取得胜利。
人生莫大的悲剧就在于:讨论战术时,用战略的远大来自我欺骗;讨论战略时,用战术的'精致'来自我麻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