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一顿饭,花了12万,这个妹子被判刑两年
吃了一顿饭,花了12万,
这个妹子被判刑两年
文 | 雾满拦江
(01)
上海,有个妹子被判两年。
因为她吃饭不付钱。
瞬间轰动朋友圈,人人都感觉这条新闻好怪异,但却说不清怪在哪里。
(02)
妹子姓石,就叫她石姑娘好了。
刚刚25岁。
生日在8月。
但今年5月20号,石姑娘招集众家闺蜜,聚于上海一家KTV,声称要给她自己过生日。
石姑娘这场诡异的庆生,账单如下:
吃饭,2万元。
开了瓶路易十三,4万元。
饭局中打开150瓶香槟,泼洒在包厢里,共计6万元。
饭吃完了,路易十三喝光了,香槟也洒完了,尴尬来了——石姑娘没得钱。
商家报警。
她被送上法庭,罪名是诈骗。
石姑娘父亲急急赶来,可怜这位老父亲,只是个打工仔,他掏出了自己积年打工积蓄,也只有4万元而已。
石姑娘被判2年,缓刑两年。
还罚了5000块。
媒体援引检察官的话,提醒广大消费者,在消费时要理性冷静,切勿进行与自己能力不相匹配的消费。
这话说的,合计拿石姑娘当白痴了。
石姑娘25岁,媒体或法庭也未透露说她有什么智力残疾。自己的家境她比任何人都清楚,一顿饭12万的消费账单,岂是“不理性”所能解释?
媒体试图将此定性为“虚荣而不理性的消费”,但事件明显不是这种情形。
这就是朋友圈引炸的原因,因为媒体的遮掩,太过于拙劣了。
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我们启用律证式思维,复盘一下当时饭局的场景。
(03)
什么叫律证式思维?
就是警察和律师,习惯性动用的思考方式。
警察和律师,遇到事情时,会最大程度的复原事情过程,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动作都不可以有误差。然后警察依据复原场景,援引法律。检察院的任务的是依据警方的这些资料,在法庭上提出指控。
而律师,同样依据复原场景,为当事人辩护。
律证思维可以过滤掉人的不牢固记忆、谎言虚构,狡诈伪饰,可最大程度的接近事实,进而认清一个人。
比如老张对你说,要警惕小李,小李是个邪恶的小人。
嗯,你第一个问题是,小李怎么个邪恶法呢?按律证式思维复原,你发现老张长年向小李借钱,借了几十万也不还。现在小李要结婚了,催老张还钱,老张怒了,所以指控小李邪恶。但当你恢复这个场景,就知道邪恶的是老张而非小李,那么你就会选择近小李而远老张,避免被老张坑害。
这就是律证式思维的意义。
复原石姑娘KTV消费场景,我们不可能去把石姑娘捉来,严刑逼供。
只能用数学。
——只能关注事件过程中的数量变化。
事件中,石姑娘的庆生,泼洒了150瓶香槟,这是我们唯一可以观察的变量。
问题是:泼洒一瓶香槟,要用多少时间?
你可以做个试验,打开一瓶路易十三,咕嘟咕嘟倒入下水道——你会发现,这瓶酒倒光的时间,大约50秒。
而泼洒一瓶香槟,大概是倒光一瓶酒的一倍半时间,1分15秒左右。
——如果石姑娘独自,或是任何一个人,要泼洒150瓶香槟的话,费时不短于3个小时。
3个小时。
那一夜的KTV包房中,当石姑娘花3个小时泼洒香槟时,她不累吗?不饿吗?胳膊不酸吗?不坐下来歇口气吗?她那些亲爱的好闺蜜们,就静静的坐在座位上看着她吗?
——标准答案是,这150瓶香槟,不是石姑娘一个人泼洒的。
——而是她的好闺蜜们干的!
一个人倒掉150瓶香槟,要用三个小时。但众人拾柴火焰高,闺蜜倒酒速度快,10个闺蜜一起动手,不到20分钟就OK了。
这些诡异的女人,来参加石姑娘的庆生,却疯狂泼洒掉150瓶香槟,而在这个过程中石姑娘却不阻止,甚至与她们一起疯狂。
她们到底在干什么?
(04)
石姑娘聚拢一伙诡异闺蜜,根本就不是为了吃饭或庆生,而是烧钱。
烧谁的钱?
一个未曾被媒体披露的男人,出现了。
出现了。
这个男人,可能与石姑娘网络认识,也可能通过其它途径,双方互动过程中,还有一些未经证实的表述。
于是石姑娘与闺蜜们合谋,假称自己过生日,将这个男人引出来。
——狠宰他一顿!
男人来了,正点抵达KTV包房。
石姑娘与闺蜜开始“正常消费”,也就是点了2万元的饭菜,外加一瓶4万的路易十三。但感觉这些还不够解气,又要了150瓶香槟,开始疯狂泼洒。
男人真有钱还是假有钱,我们不清楚。
他心里想什么,我们也不知道。
但他一定哈哈大笑着站起:面对疾风吧……我去趟洗手间。
然后他就尿遁了。
尿遁了。
等到石姑娘发现要坑的冤大头,机智尿遁,她应该是惊呆了。
闺蜜赶紧将剩余的香槟泼洒殆尽,而后做鸟兽四散。
都跑了。
只有以自己名字订房的石姑娘,逃无可逃。
她是被闺蜜坑了。
——被闺蜜们灌输给她的一种恶毒人生观念,给坑了。
(05)
石姑娘被判缓两年,不是因为虚荣高消费。
而是她落到了坏人堆里。
这堆坏人有三个特点:
第一个,蠢。
人生路上认识一些朋友,本来可以在正常范畴内合作,双方谈个生意啦,一起做点赚钱的事啦,介绍个工作机会啦。可闺蜜手把手教会了石姑娘把长期合作,恶化为短期欺诈。最要命的是,欺诈时还让“冤大头逃逸”。这叫蠢不可及。
第二个,坏。
就算把相识的朋友,骗出来做个冤大头,“美美的吃一顿”,其实也未偿不可。
但这些坏人想的是破坏石姑娘与对方的关系,所以点了6万元的酒菜还嫌不过瘾,干脆当场泼洒香槟,目的就是恶心对方,败坏石姑娘在他心目中的形象。
于这个男人而言,可能12万块并不算什么事——但至少要花得值,至少要买来尊重。
如果买来的只是恶心,他找不到再留下来的理由。
所以他走了。
这个结果,恰是那些坏人的设计。
从此石姑娘再也没有可能和这个男人合作。
第三个,毒!
150瓶香槟,并不是石姑娘一个人倒掉的。如果每个人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再加上石姑娘父亲的赔付,石姑娘根本就不会被判刑。
但这些人不肯。
他们坐视石姑娘被判刑,只是因为她们从一开始,就在给石姑娘挖坑。
他们从开始,就想埋了石姑娘。
现在,他们终于如愿了。
我们关注这起事件,不惟是倡导一种数字化思维方式,更主要的是,受父母与学校严密保护的孩子,往往活到25、6,还不知道人世的险恶。现在你看到了世道人心,正因为石姑娘与坏人往来亲密,当她的人生出现转机或有价值的朋友时,坏人们就果断出手,一击之下,石姑娘在她的人生机会面前,却跌入深渊。这固然是她交友不慎,咎由自取。但无论你是谁,迟早也会遇到这些坏人,你能够完整复原石姑娘的遭遇,才能避过坏人暗算,活在简单纯净的幸福中。
(*本文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雾曰
不要活在别人的阴影里。
不要用毫无价值的标准,来定义我们。
来到这世界上,我们是有使命的。这使命就是成就我们,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找到我们生命的意义。
公众号:雾满拦江,ID:lwwuwu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