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随笔】碗中盛满真情
碗中盛满真情(散文)
文/马东义
六七十年代,正是农村最困难时期。贫穷是当时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然而最能体现人际关系、浓浓亲情和淳朴乡风的则是邻里间互相“传碗”了。
那时我家居住在一个南北很长很狭窄的院子里,左邻右舍有的是近房和直系亲属,有的是远房,无一点血缘关系。从我记事时起。每当家里来亲戚或逢年过节,才能闻到诱人香味。在香喷可口的饭菜还没端上桌之前,母亲最大的“毛病”和习惯就是将炒好 的肉和菜,逐盘拨点下来,放进几个粗瓷黑碗里,送给西院的二奶、东院的大娘、后院的婶子、南院是远房孙子家。而我们兄妹几个,只能客人吃过之后,才能上桌吃些剩饭剩菜,最后父亲和母亲只有落得喝点剩菜汤的份儿。
一次,家里好不容易包了一顿饺子,我们兄妹几个早馋得不得了,都拿着碗筷等着第一个盛饺子。而母亲掀开锅盖后盛的第一碗饺子不是给我们,而是送给了南院的三奶。我们一齐抱怨母亲太自私,盛得太多了,并且批评说,你光想着旁人,不够吃你就不要吃了等伤心的话儿。这些话深深刺痛了母亲那颗善良的心,母亲眼里噙着泪花说,你们小孩子懂什么呀,哪怕我不吃也要省份给恁三奶送去,上次恁三奶不也给咱家送来了猪肉饺子吗?将心比心,这叫一还一报啊!
随着年龄增长,在母亲的言传身教和耳濡目染下,我们懂得了做人处事,真正理解了母亲那颗与人为善、与邻相依的心。后来,家里每次包饺子、炒猪肉、烙单饼,我们兄妹几个都争先恐后地围到锅台前向母亲“请战”,争着把盛好的饭菜端给左邻右舍,有时轮不到端送的,还要撅起小嘴生气呢,甚至还哭鼻子。
几十年来,正事这些互传互递,真心实意的大粗黑碗,像一根银线,将彼此的心紧连一起,把暖暖的爱意、浓浓的亲情串在一块;正是这些丑陋的大碗弥合了感情上的裂痕,人们通过它的传递,真诚相待,和睦共处,促进了乡风文明。
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原来的粗瓷黑碗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绣花瓷碗,精致的龙凤碗。那种以碗换真心、碗里盛真情,互相传递真爱的情景不多见了。然而,我却很留恋那个逝去的年代,更怀念那些盛满真情的粗瓷大碗,它留我的是一生的念想。
马东义,安徽灵璧县人,农民,文学爱好者。曾在《安徽文学》、《安徽文化周报》、宿州《春泥》、灵璧《馨乡文学》等报刊发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