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故事】拉犁子

拉犁子

文/同龄人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人口负增长,马、牛、馿、骡数量急剧下降。畜力缺乏人力代替,便出现了男女老少齐上阵,人拉犁子、拉耩子的场面。

    人拉犁子用的是双铧犁,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时兴的一种新式农具,八十年代以后基本见不到双铧犁了,它是相对于传统的步犁而言的。步犁现在还能见到,虽然是机械化作业,犁田边地头仍能用到步犁。步犁是单铧犁,犁铧子是铁的,呈半椭圆形的、向前向下倾斜,最前头尖尖的;后头是空的管型,安在一个弯弓形的木犁架的前下方。单铧犁站不稳,必须有人扶着犁把才行。在农村扶犁把耕地,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农活。双铧犁全是钢铁制造的,颜色是邮电绿。下面装有两个犁铧子,一左一右错开,一前一后犁地。每个犁铧子約有30厘米宽,犁铧子前头齐齐的、平平的。双铧犁支架約有70厘米高,支架上面约有半米宽、一米多长,加上前头的拉杆和后头的犁把,总长近两米,前后平平的,并且放在地上稳定。双铧犁也需要有人扶犁把,主要是调节犁地的宽度和深度,以及拐弯时调头。用双铧犁犁地,效率是单铧犁的二倍。

    人拉犁子的时候,在双铧犁前头的拉杆环上拴上一条又粗又长(大约5米长)的绳,有一个人(青壮年劳动力)拉着大绳头走在最前面,其余的人各自把自己的小绳拴在大绳上,按由高到矮、从前向后、分左右两边依次排开,最后面有一人扶犂把。拉犁子的时候,谁使劲谁偷懒,别人看你的小绳是松是紧就知道了。拉一部双铧犁,一般有20多人,大家弓着腰、呵着号子向前拉。拉犁子的号子一般是一人领呵众人和,词是领呵者即兴发挥,好像民俗大家游传化先生写的“连花绕”,看见啥呵啥,想起啥呵啥,调子大致一样。我家有一位近房的嫂子,是生产队妇女队长,她的丈夫在部队当兵。我记得她呵的拉犁子号子有一段:小伙子去当兵,嗷嗨;在部队还想家,嗷嗨;他想家想谁个?嗷嗨;想他的花老婆!嗷嗨。那时夜里经常下湖拉犂子,有一天晚上到东北湖拉犁子,我也去了,亲自体验了一回,人们睡在地头干呵号。

     小麦播种要用三条腿的耩子,人拉耩子一般需要8—10人,最少也得6个人。后边一个人(有此技术的人)摇篓,前边一个人(青壮年劳动力)站在中间挎着两边的耩杆(好像拉平板车的挎着两个车把),把两条主绳分别拴在耩子的两边腿上,由两个劳动力分别在前头拉着,每边再有两三个人把小绳拴在主绳子上,两边的人数一样多,有前有后,两两并排向前走。总之两边劳动力搭配要得当,以保持平衡。那时,许多青壮年劳动力,有的到蚌埠钢铁厂或者淮南煤矿做工,有的参加修桥铺路扒河等工程,还有的被公社、大队抽去干这干那,生产队里剩下的青壮年劳动力很少,所以拉犁子、拉耩子的主力是“3861部队”。有人编顺口溜:“小白鸡,抬蹄(爪)子,妇女提高拉犁子;小白鸡,翻膀子,妇女提高拉耩子”。

     众所周知,有史以来是小毛驴拉石磨磨面粉。那时候这样活也由人力代替,人抱着磨棍推磨。我家的堂屋西间,有一盘石磨。1960年冬天,我们先用铡草的铡,把白芋秧、黄豆秸铡短,两个人抱磨棍推磨把它磨细,再用箩子箩下来的面,美其名曰:“加工面”。那时候的社员就以“加工面”充饥,由此可见人已经饿到何种程度。还有一段顺口溜:“小宝车,嘀嘀嘀,里面坐着李书记。李书记去要饭,要了一碗加工面,又难吃又难咽,倒叫社员怎么办?”说的是1961年初,李葆华同志来安徽任省委第一书记,扮成要饭的到农村微服私访,被生产队当作“外流”(离开家乡出外谋生人口的总称)抓住,让他抱磨棍推磨,给他加工面吃。李书记痛下决心,冒着风险,在全省推行“责任田”(只实行二年),让社员能够吃上饭。因此,他被安徽人尊称为“李青天”。这虽然是民间传说,无从考究,但是也说明民心所向。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谁能想象得出:饿着肚子的人,还要拉犁子、拉耩子、抱磨棍推磨的滋味吗?只有经过寒冬的人,才能知道春天的温暖;只有挨过饥饿的人,才能知道什么是温饱。我是一名共和国同龄人,亲眼所见我们的祖国从一穷二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亲自参加了从近似原始的生产方式向农业机械化现代化转变的过程;更是亲身体验了什么是饥饿,什么是温饱,什么是小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短短六十多年的发展变化速度,超越了既往的上千年。毛主席提出的超英赶美的愿望,正在实现。现在我们住着高楼大厦,领着党和国家给的退休金,生病住院有医疗保险,人们的衣、食、住、行、用,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做梦都想不到今天的生活会如此幸福!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不仅我们要倍加珍惜,而且要让后来人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艰苦创业的历史。

     作为一名中国人,作为一名共和国同龄人,我感到无尚的光荣,无比的自豪!我对祖国的感情无法用语言表达,就用我上小学、中学时经常唱的一首歌曲《歌唱祖国》来表达吧!歌词比较长,重温一遍让国人士气高涨!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

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

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我们勤劳,我们勇敢,独立自由是我们的理想;

我们战胜了多少苦难,才得到今天的解放!

我们爱和平,我们爱家乡,谁敢侵犯我们就叫他灭亡!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东方太阳,正在升起,人民共和国正在成长;

我们领袖毛泽东,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我们的生活天天向上,我们的前途万丈光芒。

作者:  马香俊;灵璧县科学技术协会退休干部;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灵璧家园网资深作家。

(0)

相关推荐

  • 【原创首发】秀美龙川文学诗歌赛【微诗篇】

    诗赛题目: 1,<春耕> 2,<待放的花蕾> 命题:张鹏 收稿:张鹏 [精品篇] 1.春耕 ◎阿愚/江西 布谷声声  杨柳青青 黄牛拉着犁  翻开泥土的芬芳 农夫扬起鞭  播下 ...

  • 父亲做了一辈子的木匠,好像只做过几挂犁. 犁曾经是农村里最常用的农具.它很早便出现了,我国是在商代,国外的埃及等国家是在大约五千多年前.犁通常有一个坚韧的犁铧和一个曲柄的用来牵引的犁架组成.犁铧通常是 ...

  • 【055】河南棠溪宝剑集团公司“棠溪杯”有奖征文谢改成作品

    神剑劈鬼见滴血 谢改成 高老头悄悄起床,摸黑备犁.牵牛套上,而后摸索着从槽头取下扎鞭,走出大门,朝黑幕里"啪嚓"甩了一鞭,算是告知老婆孩子,"我走了." 他赶着 ...

  • 华州南塬人家的农具

    邮箱:3125136050@qq.com 华州南塬人家的农具 --耙模犁铧耩子牛根头 作者 王立胜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在华州农村,广大的农村生产队,即农业社,农户农民,耕地种庄稼使用的生产工具有很 ...

  • 耕田四件套,你还认得吗?

    那时候的耕田佬,都是四项全能的,犁耙耜耖,样样精通.现在农耕已经机械化了,故鲜有人能分辨清过去耕田的四件套了.我请教过农民伯伯,他们都能说出"犁耙耜耖"这个词,但具体对号入座时,却 ...

  • 【灵璧故事】歪子

    歪   子 文/抱璞斋主 (小说中的歪子,1959年至1969年间在大沈庄生活,以后招亲走了......) 1959年冬的一天中午,北风凛冽,天地间凝重的铅灰色,飞着鹅毛大雪,让人睁不开眼睛.当时,我 ...

  • 【灵璧故事】道马子治病

    [残片系列]    治      病    文/王婧 吃过早饭,我和毛芋一起到秀儿家找秀儿玩,吓了一大跳,因为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事.秀儿家和我们家只有二百米远的距离,我喊她的爸爸是叔叔,同一门房同一祖 ...

  • 【灵璧故事】那年,我小爷爷买了个蛮子媳妇

    云南媳妇 文/春江暮雪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我们皖北地区农村来了许多云南媳妇. 那时候,我们这儿还很穷,加之性别比严重失调,所以偏远农村家庭经济困难,或者有些生理缺 ...

  • 【灵璧故事】道马子

    道马子 文/启明星 提起道马子(谐音:当地方言),在我们当地,我想几乎没有人会不知道.尤其是对于那些有孩子的父母来说,大多与其打过交道.道马子往往是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以老奶奶居多.虽然大多数人对那些 ...

  • 【灵璧故事】刺歪子

    刺 歪 子 文/晏金福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前几天,听老家来人说,刺歪子死了.听到他的死讯,我心里说不清是什么滋味.      刺歪子大我一岁,属龙.住房离我家只隔两家人.他的大名叫金兴,可 ...

  • 【灵璧故事】李崴子后继有人咯!

     李小媛的一家人 文/抱璞斋主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李集街的李崴子,小时候患有小儿麻痹症,行动艰难,靠两个轻便的小凳子,按着向前挪动.1978年父母相继去世,妹妹嫁了人,独自一人生活,困难重重.土 ...

  • 【灵璧故事】钟馗赐子

    钟馗送子 文/晏金福 (图片来自网络) 从前,灵璧小花山北麓钟家庄有这样一户人家,男主人叫宋天翔,妻子李氏,家境殷实,颇有积蓄.夫妻二人乐善好施,经常周济穷人,当地人都称宋天翔为"宋善人&q ...

  • 【灵璧故事】禅堂土话“六页子”

    禅堂土话"六页子" 文/胡桃夹子  我们禅堂一带有一句骂人的土语:六页子,或六页子种,六页子熊.这是一个啥意思呢?请听在下慢慢道来.     这"六页子"在我们 ...

  • 【灵璧故事】禅堂湖土语“呜急……"、“rou拉"……、“日拉……“刺哼"谁更快

    禅堂湖土语"呜急--"."rou拉"--."日拉--"刺哼"谁更快 文/胡桃夹子 (摄影/看哪拍哪) 我们禅堂湖一带的土语丰富多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