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故事】消失的灵璧县家畜配种站

消失的灵璧县家畜配种站

文/同龄人



     随着花园街西段路南实行棚户区改造,原来座落于此地的灵璧县家畜配种站从此消失了。去年我去看了几次,原来的职工宿舍和配种室、种畜舍、猪羊圈已经推倒,整个大院变成瓦砾一片。今年再去看时,已经是塔吊高耸,正在建设“中安城市广场”。这件事之所以在我的心里难以忘怀,因为那里是我曾经工作过三年时间的单位。

    灵璧县家畜配种站(后来称改良站)始建于1964年,是直接隶属于县农l林局(农业局、农牧渔业局、农业委员会)的一个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配种站的院子南北长约100米,东西宽约50米,占地7.5亩。单位的工作任务是:饲养马、牛、驴、猪、羊等种公畜,开展家畜配种业务。对马、牛等大家畜实行常温人工授精,以提高优良品种公畜的利用率。并且为各区(公社、乡镇)培养配种技术人员,以促进家畜品种改良技术在全县推广应用。主要是用秦川牛、南阳牛改良本地黄牛,使之后代体型高大健壮有力气;用长白猪、约克夏猪改良本地黑猪,实现公猪优良品种化,母猪本地土种化,育肥猪杂交一代化。

     1980年10月5日,我调进县家畜配种站工作。县农林局党总支研究决定让我担任单位负责人,也就是代理站长。单位有9名职工(5男4女),分别是配种技术员3人,种公畜饲养员3人,站长、会计、摩托车司机各1人。我到任后抓的第一项工作是收购干青草。魏纯杰同志骑着摩托车带上我,前往黃湾绿肥场、大山林场踩点收购。确定委托大山林场收购干青草12万斤,足够饲养9头种公畜和几只种公羊一年用的饲草。然后,找县种子公司的货车运输(司机师傅是张西户)。每车干青草运来到,我们全站职工自己动手,用平板车拉进院子里垛好。每个月还要用铡草机铡一次干青草。每次铡草也是男女职工齐上阵,有人从垛子上向下掀草,有人往铡草机里续草,还有人把铡好的草挑进两间草屋里,实行人员轮换休息,歇人不歇机械,需要整整一天才能把上万斤干青草铡好。运草和铡草没有一分钱补助费,职工认为是份内事、该干的。由此可见,那时候职工的思想多纯洁,不像后来的人一切向钱看!

     我抓的第二项工作是黄牛冷配。什么是黄牛冷配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先普及一下家畜繁殖技术知识。公牛与母牛自然交配,叫做“本交”;采集一头优良品种公牛的精液,随时加稀释液稀释后能够给十多头发情母牛输精,叫做“常温人工授精技术”;采集一头优良品种公牛的精液,制成冷冻颗粒精液储存在零下196度的液氮罐中,解冻后能够给一百多头发情母牛输精,叫做“黄牛冷冻颗粒精液人工授精配种技术”,简称“黄牛冷配”。黄牛冷配技术能够提高优良品种公牛的利用率达百倍以上,冷冻颗粒精液还能够长时期储存、远距离运输,以大大加快黄牛改良的步伐。黄牛冷配技术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一项新科技。当时,安徽省只有一个种公牛站,在合肥市大蜀山。省农林厅畜牧处在砀山县唐寨区进行黄牛冷配试点(因为畜牧处李瑞林处长是砀山人)。

    1980年底,我去砀山参加全省家畜配种站种公畜鉴定会议,到唐寨区参观了黄牛冷配成果。看到杂交一代牛犊显性遗传,外形很像父本,体型较大,发育良好,我深受鼓舞。我下定决心要把黄牛冷配技术引进灵璧县,首先在县家畜配种站试验成功,然后再向全县面上推广。配种站人手少,贾长亮老师傅和金环会计是配种技术员,摩托车司机魏纯杰和饲养员王井琪也在配种室协助技术员工作。我组织五位男职工认真学习黄牛冷配的理论知识,先掌握其技术操作规程。第一趟派两名职工前往合肥市,购买两个液氮罐(10立升、3立升各一个)和液氮以及种公牛冷冻颗粒精液。此后,五个人轮流上合肥种公牛站购颗粒,去淮北制氧厂买液氮,来回背着个液氮罐,路上几乎没有人知道是干什么的。我们边学边干,对技术精益求精,力求一举试验成功。

    1981年5月至7月,用优良品种西门达尔种公牛的冷冻颗粒精液给本地母牛人工授精,冷配黄牛171头,第二年出生杂交一代牛犊64头。西门达尔牛原产地是瑞士的西门达尔平原,1979年引进我国。西门达尔牛是乳、肉、役兼用型牛,本地黄牛是役用型牛,用优良品种西门达尔公牛改良本地黄牛,杂交后代既保留役用性能又提高产乳量、产肉量,是当时黄牛改良的大方向。

    1982年,县委召开三级干部会议期间,县农林局任公福副局长叫我们从附近村庄找来十几头改良牛犊,给牛犊戴上大红花,由各自的主人牵着到县委大院,让参加会议的干部和围观的群众参观,一时间在全县上下产生轰动效应。时任中共娄庄区委书记金共云同志回去传达会议精神,在全区大会上说:“西门达尔改良牛犊个头大,身上又宽又平象案板,人能在牛身上睡觉”。形象地比喻让我至今不忘!

     我抓的第三项工作是基本建设。配种站原来的种公畜厩舍就是普通的单间房屋,前面一个门,后面只留一个花墙窗户,通风透光差。并且种公畜整天关在屋里缺乏必要的运动,导致其射精数量少、精液质量差。原来踩的泥土院墙经过十几年的雨水冲刷,已经是沟沟壑壑,残墙断壁,很不雅观。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一心想着把院容站貌来改变。常言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绝不能“任职一届,面貌依旧”。虽然我只是一个小小的代理站长,但是干起工作来不能得过且过,一定要把单位建设得像个机关单位样。随着配种技术的改进,来站配种的母畜成倍增长,经济收入由1980年的4700多元猛增到1981年的12000多元。我估计第二、第三年还要继续增长,就想着用这笔钱搞点基本建设。

     顺便说一下,县家畜配种站是县财政全额拨款单位,每月经费800元,用于人员工资和种公畜草料费等项支出。所以开展配种业务增加的经济收入,可以用来搞基本建设。当然,搞基建必须向县农林局请示报告,李敦军、任公福两位副局长一起来到配种站实地察看后批准的,并且局里拨款5000元支持配种站搞建设。我自己动手设计,新建了五间标准的种公畜厩舍。把已经倒塌半截的泥土院墙推倒,重新建起两米多高的石头院墙,围成1000多平方米的种公畜运动场。可以把种公畜逐个放进去运动,每头每天的运动量不少于一小时。在基建施工过程中,我亲自验收建筑材料,每道工序从严把关,以确保建筑质量。那时候我三十二三岁,正值精力充沛干工作的大好年华,在那个单位里有我洒下的青春汗水,倾注的满腔心血!

     灵璧县家畜配种站虽然已经从那片土地上永远的消失了,但是几十年来它为灵璧县的家畜品种改良所作出的重大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也是无法替代的!就让我谨以此文记载那段历史吧!

作者:  马香俊;灵璧县科学技术协会退休干部;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灵璧家园网资深作家。

(0)

相关推荐

  • 【大荔文苑】李顺午 :在马场的日子

    屈指算来,我在县马场工作的经历,已经翻过去半个多世纪,似乎显得十分的遥远.虽说只有短短两年时光,可许许多多的瞬间,我至今仍记忆犹新,恍若发生在昨天. 马场全名叫大荔县种畜示范繁殖场,承担着全县大家畜改 ...

  • 【灵璧故事】当年发生在灵璧县南的阴阳奇缘(续)

    阴 阳 奇 缘 文/抱璞斋主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灵璧故事]当年发生在灵璧县南的阴阳奇缘 三.无赖恶风残玫瑰 不知不觉,黄向东他们三人插队二年多了.小黄一向表现很好,第一批就被招回上海进厂工作了 ...

  • 【灵璧故事】当年发生在灵璧县南的阴阳奇缘

    阴 阳 奇 缘 文/抱璞斋主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序幕:舞台场景 1969年,汴河南岸小李庄李一民高中毕业了.他是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时初中毕业生,留校闹革命三年,算是高中毕业. 李一民回到生 ...

  • 【灵璧故事】灵璧县办大学

    灵璧县办大学 文/同龄人 我在<书院溯源与传承>一文中,介绍了建于420年前的灵璧正学书院:我在这篇文章里,再向读者介绍40多年前灵璧县创办的三所大学.      一.灵璧县"五 ...

  • 小城故事——消失的“革命小学”

           我的小学被拆除有好些几年了.小学的大名是"革命小学",文革时候起的名字,以前叫二道街小学,位于避暑山庄丽正门下面不远.这些年承德市发展旅游,看中了这块黄金宝地,就把学 ...

  • 【灵璧故事】小周瑜大梦成真

     小周瑜大梦成真  (商海小说) 文/抱璞斋主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周洼村小周庄的周华,十年前父亲肝癌病故,妈妈把他丢给爷爷奶奶,一走了之.爷爷奶奶离世后,他成了孤儿,幸好大爷周继贤收留了他.没爹 ...

  • 【灵璧故事】孤 坟 幽 灵

    孤 坟 幽 灵 (风俗小说) 文/ 抱璞斋主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东郭文萱服毒自尽了."这个噩耗在东郭家的亲邻.同学中轮番风传着. 文萱1985年县重点高中毕业,17岁,1米 ...

  • 【灵璧故事】杨疃老街的前世今生

    灵璧随笔 自 古 杨 疃 趣 事 多 文/胡荣谦 杨疃老街地处灵城北三十华里的灵房公路东侧,古时是一个只有十多户人家的小村落.远在唐宋(618-907)时期,杨疃周围为水乡,到处一片汪洋,惟少数几处高 ...

  • 【灵璧故事】奶奶这些年

    奶     奶 文/刺猬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我奶奶已经过世二十年了,小时候特别疼我们兄妹四个,尤其是我.人家都说,过世的人,活着的时候最疼谁,就会经常到她的梦里去探望,可我从来没有梦见过奶奶. ...

  • 【灵璧故事】秀秀哭了

    秀秀哭了 一转眼就到了我们该上学的年龄,家长们都在为孩子准备书包,有的是用旧毛巾缝的,有的是用碎布头找人在缝纫机上斗在一起的,有的干脆买了上面印着"为人民服务"字样的黄书包,我们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