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记忆】乡村记忆——逝去的老油坊
乡村记忆——逝去的老油坊
文/游传化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油是人们一日三餐烹调食物不可或缺的重要佐料。那么过去传统食用油是怎样做出来的呢?随着时光流逝,知道的人可能越来越少了。
我们这里食用油原料大多以本地盛产的黄豆为主,民间因此衍生出专业从事“打油”(榨油)的作坊——“油坊”。为何叫做”打油“呢?因为过去油坊里的油确实是一锤一锤地打轧出来的。
怎样一锤一锤将油打轧出来?让我们回望一下当时镇上最大的油坊——“万盛油坊”昔日热闹的时光吧。
万盛油坊距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历史,属于前店后坊式作坊。据油坊的第五代传人刘銮栋师傅介绍,从小就听他父亲描述当年他家油坊规模较大:时有库房三间,碾房两间,蒸料房两处,榨油房两处,另有牲口房,柴草房等。
说起过去榨油的工艺,刘老板稍加思索,便滔滔不绝地说,过去打油工序很复杂,而且全靠人力和畜力操作,特别辛苦,油坊的伙计们几乎常年都是光着膀子干活。具体操作工序大致可分为碾料、蒸料、包料和打油等几个步骤。
首先是碾料。
碾房里放着一个直径两米的大碾盘,碾盘上面是高约一米的硕大碾铎子,碾盘中间立有一个铁柱子,方形的木碾框固定着磙状碾铎子和铁柱相连。伙计们把清理干净的黄豆送到碾房,均匀地放在大碾盘上的滚槽里,套起牲口(牛马驴骡均可)像拉磨一样的一圈圈转碾,就这样一碾一碾地把所有的黄豆都碾扁成“豆钱”状(不可轧得太碎),便完成了第一道工序。
接着是蒸料。
按照固定重量把碾好的“豆钱子”用秤称好,放在木桶内,上面盖上荭草或稻草,放在蒸锅上蒸。炉膛内柴火整日不熄,篜房里常年热气腾腾,伙计们一年四季都穿着裤衩子在这里干活。
第三道工序称之为“包饼”,也叫“踩饼”。
豆钱子蒸熟后,趁热倒在荭草铺底、竹篾圈或铁圈为模具的圆圈内,用双脚转着圈不停地踩踏,嘴里“哏哏”地喊着节奏。踩实后,用荭草盖住兜紧,提着锤把挨着墩实,然后依次按着这样的方法做出一块块“草饼”来,再把草饼一块挨着一块整齐地立放在木制或铁制的卧式油槽里,一次大约摆放十至二十几块不等。排在最后的一块草饼上用枣木板或铁板枷隔,不过要留有空隙。
接下来就是打油了。
打油时,把准备好的油尖楔入枷板的空隙中。一个个油尖都是由枣木做成(枣木被民间称为“四大硬材”之首),高约六七十公分,上圆下尖,顶端用铁环缩箍,防止夯打时劈裂。楔好油尖后,伙计们“呸”上两手唾沫,亮开架势,抡起几十斤重的大油锤,一声“哎嗨”,便开始“打油”了。
油锤不停地砸向枣木尖顶部。就这样喊着号子一锤一锤又一锤,一根油尖砸下去,再楔入另一根油木尖,伙计们轮流挥动油锤。油饼之间的空间越挤越紧,一会功夫金黄的豆油便“哗哗”地注入油槽,流进油缸里。最后换成两人,继续一锤接一锤地轮流砸夯,这时油量越来越少,渐渐变成间间断断、滴滴答答的油滴……
油料榨干就要开始卸轧了。卸轧时,伙计们先松动枷木,抽出枣木油尖,再一块块取出草饼,取下铁圈,剔掉荭草,码放摞好,这便是人们曾见过的又干又硬的“豆饼”了。
收拾完毕,伙计们又开始重新装轧放草饼,开始新一轮的打油。
刘师傅最后说,倘若用菜籽作原料,还要多加一道“炒制”工序,否则不经过炒制,菜籽不但出油率低而且搾出来的油还是苦的。
如今,老油坊早已被规模宏大的现代化油脂厂所替代,干净卫生的色拉油、胚芽油等早已摆上人们的餐桌。老油坊完成历史使命,退出人们的视野。但那原始粗犷的老油坊打油场景,还有它的传统制作工艺,它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曾经发挥的作用,值得我们去回忆,去怀恋,去思索。
(本文作者游传化(尤传化),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诗词协会会员、中国红杏诗社理事、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民俗学会理事、安徽省散文家协会理事、宿州市作家协会理事、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民谣)申报人、灵璧红杏诗书画院秘书长、灵璧县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资料审核小组顾问、政协灵璧县第十届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