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连撞的背后:为何国人总爱贴身跟车?

这是一个秘密

清明假期,成为汽车圈头条的,又是一桩大型交通事故——沪宁高速的56连撞,造成两人遇难。在此为逝者哀悼的同时,我们也来对这起事故背后的一些成因,做一些深入的分析。

从目前周边的情报来看,事故的起因是一场大雾,能见度低而且天雨路滑,状况非常恶劣。据传起始是一台大车由于爆胎,却没有即时靠边停车,而很多人既没有开雾灯、双闪灯警示灯号,又没有保持合理的车距,于是反应不及,引发了连环事故。这类事故在国内已经很常见了,而且都是多车连环事故。事发当时又是高速免费的节假日,车流量更是巨大,事故的规模自然进一步扩大。其实这类事故的背后,是国人驾驶普遍存在的跟车太近、不会用灯等陋习的集中反映。作为一次典型的追尾事故,我们这次就重点谈一下最核心的一个问题——跟车太近。

按理说,日常行车,与周边的车流拉开距离保护自己是一个常识。然而在国内,车与车之间往往缺乏足够的车距,甚至经常可以看见车头贴着车尾,远观就像下饺子一般的热闹场景。我们平日在市区里看到的大部分追尾事故,都是因为这种原因引起的。“贴车”在市区里最多只是造成小蹭刮和短暂性的拥堵,但是到高速公路上,这种 “铁索连舟”造成的危害就大了。车流量巨大、车速快,又没有足够的安全车距来保证刹车距离,等到前车亮起刹车灯,反应时间不足就来不及了。遇上大车,更是容易酿成重大事故。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八十条早有规定: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车速超过每小时100公里时,应当与同车道前车保持100米以上的距离,车速低于每小时100公里时,距离可适当缩短至不少于50米。但是这一点实际操作起来难度比较大,目前普遍公认比较合理的是所谓的 “两秒守则”:选取一个参考点(例如一个路牌),前车通过后至少两秒后你才到达该点,能见度低、路况湿滑时,车速要减慢,秒数更是要适当增加。所以说,对于保持车距,绝对是有法(即使法规也是方法)可依的。

国人不懂得保持车距的道理吗?显然不是。因为在这类事故的背后,都潜藏了国人的一个普遍逻辑:防加塞。

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闹市区的道路里,只要车阵中有空隙形成,立马就会有人穿插进来,拉开车距根本无从谈起。这种见缝插针的现象甚至延续到了车速极高,危险性巨大的高速公路上。因此“贴车”是在国内乱穿插、加塞现象严重的情况下,司机们普遍采取的一个防御姿态,久而久之就成了陋习。这种陋习的形成,既有大环境的影响,也有国人普遍存在的两大心理病态:

一、焦虑、急躁,缺乏安全感

如今国内的物质水平虽然已经在逐步提高,但是相当一部分的国人,还是没有走出那种对资源匮乏的恐惧。这样导致了国内对资源的争抢成了一种常态,争抢大虾、争抢日本马桶盖、争抢打折商品等现象屡见不鲜。这种现状的背后,也反映出了当下国人缺乏安全感的问题。到了马路上,这种心态就反映在了对路权的争夺上。加塞抢空挡、“贴车”保护空挡等行为的本质,是对路权和时间的争夺和捍卫。当这种斗争意识超过了自身的安全意识,事故就变成常态了。

二、自私,缺乏责任感

过度的焦虑和急躁造成的对自身利益的担忧,就会造成对自身利益的过度捍卫,削弱自身对周围环境的注意,从而导致缺乏责任感的自私行为。乱穿插变道、应急车道超车、超速……这些乱象除了一些交通指示不当的情形、司机自身缺乏预判性和经验之外,很多时候也是司机为了省时间、抢先而不顾交通规则,没有约束个人行为而造成的。这次连环撞车发生后,除了对行车安全的大讨论,还出现了一些对车辆安全与否的不科学的争论。这类争论的关注度,很多时候甚至超越了事故本身的合理范畴。这种现象的背后,也潜藏了某些人的深层思维:他们优先关注车辆本身的安全性来保护自身,却不愿意约束自己的驾驶行为。

对自身路权的捍卫,本身是一种合理的行为。但是没有安全意识的建立、个人行为的约束、以及道路法规的厉行禁止,马路就会成为一个乱象丛生的斗兽场。“贴车”、“加塞”现象的解决需要多方面的条件,譬如对高速公路限速管制的动态化、交通标示的合理化设计、对不文明驾驶行为的进一步严厉打击等,背后也需要整个社会风气的改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