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蕴含的养生思想

自古以来,道家都有着浓厚的贵生思想,《道德经》作为道家的经典著作,本身也是一部论述“长生久视之道”的书,其所蕴含的养生思想,一直为后世养生学家所遵守,至今仍是指导养生的重要原则。

一、尊道养德

《道德经》指出:“道乃久,没身不殆”。又指出:“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是说体道含德生命才能长久,才能像初生的健康婴儿一样,充满生机。道生长化育万物,尊道贵德,则精神专固,功与道伦。可见,养生就是养道、养德,离开道德修养,修身就失其根。《道德经》主张以养性统领养生,是《道德经》养生学说的特点,也是中国养生学说的优点。

以养性统领养生的思想,受到历代养生学者的重视。《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又曰:“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把合于道奉为养生的最高原则。《老子指归》曰:“游心于虚静,结志于微妙,归指于无为,故能达生延命,与道为久”。把指导养生的要点归结为“与道为久”。《抱朴子·明本》曰:“夫体道以匠物,宝道以长生者,黄老是也”。把养生归结为:善自修以成务,善取人所不争,善绝祸于未起,善济物而不德,善观民以用心,善居慎而无闷。把体道匠物、宝道长生作为最终目的。《备急千金要方·养性序》把养生归结为:“夫养性者,欲所习以成性,性自为善,不习无不利也。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经也”。

养性统领养生是《道德经》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养生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在道医漫长的发展史上,一个品行超群、涵养高深的“得道”之人,就是从人身上体现出了“道”的特性、特征,这是“上德”。“上德”既是“道”的人格化,还是人的伦理化和理想化。一代代的高道大德就是这样为我们树立了得道修道的楷模。
二、清静无为
清静自然是道之本性。《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教人将心态修养调适在清明虚静的境界,这样是合乎道法自然规律的。有纯真朴实的品格修养心理素质,必定有良好的培育基础。学道之人达到持守清静,其实际极富真性修养功力的,这就叫作静极而动,动极而静,复归妙道自然之本性。《道德经》二十五章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效法天人合一,修得清静自然,则道性自悟、自明、自真。怎样能达到这种境界呢?须摒弃痴欲杂念,消除争强贪妄之私怨,清心静处,参玄悟性,便可以修得“至真之道”。
思想保持清静,才能做到无妄为。无为是不妄为,而不是无所事事。无为是不刻意、不勉强、不胡思、不背道。身顺乎道,道不离乎身,才能保持良好心情,不为物喜,不为己悲,平静地对待人和事,摒除大喜大怒等情绪上的起伏。《庄子·秋水》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认为无为就是顺天,有为就是以人灭天。顺天合道,就不会自寻烦恼,不会干引火烧身的后悔事,不会干随心所欲的糊涂事。顺应着道办事,不是把一切占为己有,不居功自傲,不是为了主宰他人。“功遂身退”,与道合一,烦恼无由内生,嗜欲不因外起,如此怡养性情,心身兼修,会大大提高生命质量,达到养生之目的。
三、守一处柔
道存在生生不已的运动中,“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运动锻炼要守一,即符合道。“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锻炼就是使身体保持和的状态。人的炼养,应“专气致柔”,像婴儿一样,处于柔和的状态,是合道的。道不欲盈,“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锻炼不宜过火,不宜强为,否则会遭受损伤,甚至造成“强梁者不得其死”的恶果。《养性延命录》曰:“人欲小劳,但莫至疲,及强所不能堪耳”。此言深得《道德经》守一居柔之旨,表明锻炼要符合天地之道,要保养精神,要劳逸结合,运动锻炼做过了头就会损伤身体。
运动锻炼要遵从《道德经》的要求,知始、知和、知常、知足、知止、知人,要自知、自胜、自爱、要不自生、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不自贵。根据自身的能力和特点,根据外部的环境条件,进行力所能及而又有益的锻炼,不要违背规律,伤害身体。要有自我控制能力。不听任自己或外部不负责任的鼓动,陷于伤身。要“用之不勤”,保持“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状况,合乎自然,与道一致。
四、居下不争
《道德经》六十八章云:“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道行修养高深之人,则内相不出,外相不入,深藏不露,沉稳冷静而从善为人应事,这就叫作符合天道自然之德性的最佳人格魅力。“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处人处事,应当把他人的事摆在前面,才能受到尊重,不会因利益纠缠和冲突妨碍身心康宁。对人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坚持公平原则。使他人“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免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
与人为善,不是拉拢一部分人,排斥一部分人,要“以百姓心为心”,“常善救人,而无弃人”。处理人际关系时要做到当劳则劳,当止则止,当动则动,当静则静,当慈则慈,当勇则勇。自然会“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构建成和谐静谧的人际关系,既有好心情,又行为得当。心中无私天地宽,是养性的追求,也是养性的结果。“不争”是《道德经》常用的词汇之一。
不争,一切从道,不与他人争名利、争高低、争胜负,澄神静思,不与他人闹无原则的矛盾,“夫唯不争,则无尤”。无尤则“心善渊、与善仁”,使一切归于平和。“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故能为百谷王”。谦下与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有了不争之德,就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人效法天之道,与社会相适应,就会取得社会的支持。“圣人之道, 为而不争”,应当是养生中处理人际关系的座右铭。
由于利益之争,会产生怨和恨。消除产生大怨的根源,善于照顾人的利益,不以私利损害他人利益,是处理人际关系遵循的原则。要“有德司契”,不要“无德司彻”,即施恩于人以防怨,不要背信弃义以种怨。“天道无亲,常于善人”,《道德经》提倡“报怨以德”。坚持这点,出于自尊自爱的地位,就不会招致人怨,就会宽心养神,给清静心神创造良好的条件。“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以怨报德,养成谦虚居下之德,除其躁妄胡为之欲,自知不自我表现, 自爱而不抬高自己,自我贵重,不结怨,不招怨,宽容大度,自会心安神怡,行为有序,充分体现“道法自然”的精髓。
《道德经》中蕴含的深遂思想,不但能够指导人们修身养性、保命延年,还能够给予我们人生的宝贵启迪,它所展现出来的超绝智慧,虽历经千年仍熠熠生辉。作为一名现代人,需要经常从浮躁焦虑和繁忙疲惫中解脱出来,深读细品《道德经》之至理,在追求顺乎天道的过程中,获得心灵洗礼和身体健康。
(文/华汛   编辑/华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