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的音符,传统建筑的台基之美

  中国的传统建筑,就像一首首美丽动听的乐章,乐章有流动的诗意,建筑有凝固的诗情。古建筑如同音乐一样,一个个构建、一种种装饰,构成了他们独特的音符,像行云流水一般,组合成美不胜收的景观,给世界增添了诗情画意。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台基

台基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基础元素,发展历史悠久。《史记》里“尧之有天下也,堂高三尺,汉有三所之制,左嘁右平。”三阶就是台基,嘁即台阶的踏道,平即御路。

台基单独看是一个高出地面的台子,与建筑物结合时,它就是建筑物的底座。台基的四面全部为砖石砌筑,里面大多填土,表面也铺墁砖石,坚固结实,形体大多比较方正。台基最开始是为了解决居住环境潮湿和受水患困扰的问题,是“防洪”、“防涝”的一种安全化。

  发展

台基在其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两大系列,方形台基和须弥座。前一种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台基,后一种则是受佛教文化影响的产物。无论是方形台基或须弥座均由两部分构成,即基身和台阶。基身直接承托屋身,台阶供人上下。

古建筑中的台基

  台基大致分为四大类:

普通台基:用素上或灰土或碎砖三合土夯筑而成,约高一尺,常用于小式建筑。

较高级台基:较普通台基高,常在台基上边建汉白玉栏杆,用于大式建筑或宫殿建筑中的次要建筑。

须弥座(又名金刚座):“须弥”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山名,相传位于世界中心,系宇宙间最高的山,日月星辰出没其间,三界诸天也依傍它层层建立。须弥座用作佛像或神龛的台基,用以显示佛的崇高伟大。须弥座一般用砖或石砌成,上有凹凸线脚和纹饰,台上建有汉白玉栏杆。自须弥座使用于中国古建筑的台基部分时,它就成了台基中最高等级的符号。因此,在封建社会中,须弥座只能使用于高等级的宫殿、寺院、道观等以及一些纪念性建筑上。在封建社会中,须弥座被打上了深深的等级烙印。

须弥座示意图

最高级台基:由几个须弥座相叠而成,从而使建筑物显得更为宏伟高大,常用于最高级建筑,如故宫三大殿和天坛祈年殿,即耸立在最高级台基上。

  作用

中国传统建筑对台基的使用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范围亦十分广泛。上至白宫殿,下至民宅,都可见到它的存在。这现象自然与使用台基的种种好处相关。从实用性的角度看,台基的一大功能是防潮隔湿,高于室外地坪的基身与地坪间的落差减少了地面水侵入室内的可能性,从而保证建筑的室内有一个较为干燥的环境。既适合于人们的居住和使用,同时也保护了台基上的木构架,使木构架不会因水的侵蚀而腐烂。

天坛祈年殿的最高级台基

台基在结构上有承重作用。台基的基身实际上是一个庞大的块状基础,它较原来的自然地坪有着较好的力学性能,可以更好地承担上部的重荷,防止不均匀沉降的发生。另外,中国古建筑在台基的使用上还有积极的美学意义,因为这显然可以避免大屋顶建筑在视觉上易产生的头重脚轻的失衡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