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体能打稳之后,如何利用训练量找出进行间歇训练的具体次数?

上周,我们跟随徐国峰老师了解了如何利用计算出的配速区间,了解自己的跑力状态是否达到可以直接进行高强度间歇训练。(详戳👉跑步时,如何确认自己的有氧体能基础已经打稳了?

今天,国峰老师继续介绍给大家,如何在确定自己适合进行高强度间歇训练之后,利用训练量找出进行间歇训练的具体次数。

基础体能打稳之后

如何利用训练量找出进行间歇训练的具体次数?

文/徐国峰

Photo via The New York Times

身体就像海绵,每个人可以吸收的量是不一样的,但该怎么确认适合自己的训练量呢?

以一般初学者来说,假设你完全没有训练经验,但很想知道自己的身体目前可以承受多大量的训练,可以采用下面这种方法。这种方法很简单,只要花一个月就可以确认。

 测试方法 

  • 每周选一天用强度1区(可以聊天的配速)练LSD,第一次先随意跑一段感觉轻松的距离。

  • 每次跑完之后问自己“感觉如何?”,从下方的疲累程度1~5,选 一个当下的感受。

  • 下周的同一天再跑一次,不过时间增加 15 分钟。

  • 连续跑4周,从中选出你觉得刚刚好的那次训练,看看总共花了多少时间,换算成分钟乘以0.2,最后得到的数值就是目前你的身体可以吸收的训练量。

 举例 

这位跑者反馈,他E强度的LSD超过2小时就会觉得疲累,他感 觉“刚刚好”的训练量是 E心率2小时:0.2×120分钟=24点。

因此我知道这位跑者目前身体可以负荷的训练量是24点。

  • 如果他接下来准备练马拉松强度的训练,由于此强度属于第2级,强度权重值是0.4/分钟,因此我可以明确地知道,这个强度的训练是60分钟(24÷0.4),这个量比较符合他目前的体能水平。

  • 如果他接下来的训练以T强度5分钟间歇为主,由于T强度的权重值是0.6/分钟,所以每次5分钟的T强度训练等于3点(5×0.6),此时适合他的次数应是8次(24÷3)。

  • 如果接下来的训练以I强度2分钟的间歇为主,I强度的强度权重值是1.0/分钟,每次2分钟的I强度的训练等于2点(2×1.0),因此目前适合他的次数为12次(24÷2)。

  • 如果接下来的训练以R强度1分钟的间歇为主,由于R强度的权重值是1.5/分钟,我们可以算出每次1分钟的R强度训练等于1.5点(1.5×1),因此目前适合他的次数为16 次(24÷1.5)。

* 本文摘自徐国峰《你可以跑得更快》

·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