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的中医药治疗
(1)临床表现
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是心悸不适,部分病人还可以出现心前区重击感、头晕、乏力、胸闷,甚至晕厥;较轻的室性期前收缩常无临床症状。
体征:心脏听诊有提前出现的心搏,其后有较长的间歇,提前出现的室性期前搏动的第一心音增强,第二心音减弱或消失,有时仅能听到第一心音。桡动脉搏动有漏搏现象。
(2)心电图特征
①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时限>0.12s,其前无P波,其后常有完全性代偿间期,T波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②室性早搏的类型:室性早搏可孤立或规律出现。每1个窦性搏动后跟随一个室性早搏,并有规律出现两次以上者称为室性早搏二联律;每2个窦性搏动后出现一个室性早搏,并有规律出现两次以上者称为室性早搏三联律;连续发生2个室性早搏称成对室性早搏;连续3个以上室性早搏称短阵室性心动过速。位于两个窦性心律之间的室性早搏称为间位性室性早搏。若室性早搏在同一导联内形态相同,且偶联间期固定者,称为单形性室性早搏。若同一导联中室性早搏的形态不同,但配对间期相等者称多形性室性早搏。若室性早搏在同一导联内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形态,且偶联间期存在差异者,称为多源性室性早搏。
(3)病情分类
①按发作频率分类
偶发室性期前收缩:ECG示<5次/min,DCG示<30次/h;
频发室性期前收缩:ECG示>5次/min,DCG示>30次/h。
②按形态分类
单源(单灶):同一导联中室性早搏的形态及配对间期均相同;
多源(多灶):同一导联中室性早搏的形态及配对间期均不相同;
多形(联律间期相同,形态迥异):同一导联中室性早搏的形态不同,但配对间期相等。
(4)病情分级:
Myerburg室性早搏危险程度分级
室性早搏的频率分级
室性早搏的形态分级
0无
1少见(≤1次/h)
2偶发(1-9次/h)
3常见(10-29次/h)
4频发(>130次/h)
A单形、单源
B多形、多源
C连发、成对(2次连发)
成串或连发(3-5次连发)
D非持续性室速(6-30次连发)
E持续性室速(>t30次连发)
(二)证候诊断
1.气阴两虚证:心悸,气短,体倦乏力,少寐多梦,心烦,自汗盗汗,口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无力。
2.心脾两虚证:心悸气短,头晕乏力,面色不华,腹胀纳呆,舌淡苔薄白,脉细弱结代。
3.阴阳两虚证:心悸,怔忡,胸闷气短,面色苍白,头晕乏力,自汗或盗汗,舌质淡红或嫩红,舌苔薄白,脉结代。
4.痰瘀互阻证:心悸怔忡,胸闷痛,形体肥胖,痰多气短,伴有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口黏,恶心,咯吐痰涎,舌质淡紫或紫暗,苔白腻,脉弦滑或结代。
5.气滞血瘀证:心悸、胸闷,胸痛阵发,痛无定处,时欲太息,遇情志不遂时容易诱发或加重,或兼有脘胀闷,得嗳气或矢气则舒,苔薄或薄腻脉细弦。
6.痰火扰心证:心悸,呕恶,口苦尿赤,痰多气短,舌暗红苔黄腻,脉滑数。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气阴两虚证
治法:益气养阴,安神定悸。
方药:生脉散加味。
组成:人参6g麦门冬15g五味子6g黄精10g
百合10g天门冬15g生地10g茯神15g
远志10g石菖蒲15g龙齿20g(先煎)炙甘草6g
水煎至400ml,早晚分次服
2.心脾两虚证
治法:健脾益气,养心安神。
方药:归脾汤加减。
组成:党参15g黄芪15g当归10g龙眼肉10g
白术10g茯神15g远志10g木香10g
炒枣仁10g石菖蒲10g浮小麦15g炙甘草6g
水煎至400ml,早晚分次服
3.阴阳两虚证
治法:滋阴补血,通阳复脉。
方药:炙甘草汤加减。
组成:炙甘草9g西洋参6g麦冬15g五味子6g
生地10g桂枝10g当归10g阿胶10g(烊化)
黄芪10g元胡10g甘松20g炒枣仁10g
水煎至400ml,早晚分次服
4.痰瘀互阻证
治法:化痰泄浊,活血化瘀。
方药: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组成:陈皮10g半夏9g茯苓15g桃仁6g
红花3g生地10g川芎10g当归10g
赤芍10g瓜萎10g元胡10g甘草6g
苍术10g
水煎至400ml,早晚分次服
5.气滞血瘀证
治法:活血祛瘀,理气通脉。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组成:柴胡10g当归10g生地10g牛膝10g
桔梗10g赤芍10g桃仁6g红花3g
川芎10g枳壳10g酸枣仁10g鸡血藤10g
丹参10g
水煎至400ml,早晚分次服
6.痰火扰心证
治法:清热化痰,宁心定悸。
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味。
组成:黄连9g半夏9g陈皮10g茯苓10g
枳实10g竹茹10g丹皮10g郁金10g
远志10g石菖蒲10g焦山楂10g全瓜萎15g
胆南星9g
水煎至400ml,早晚分次服
治疗难点和解决措施:
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体质素虚、久病失养、饮食劳倦、七情所伤、感受外邪、药食不当易诱发。《内经》已认识到心悸的病因有宗气外泄,心脉不通,突受惊恐,复感外邪等。最早记载脉律不齐是本病的表现。最早认识到心悸时严重脉律失常与疾病预后的关系。《金匮要略》和《伤寒论》提出心悸的病名。脉象表现为结、代、促脉等。提出了基本治则及炙甘草汤等为治疗心悸的常用方剂。《医林改错》重视瘀血内阻导致心悸怔忡。
心悸的发生不仅和年龄的增长,也和其他重要的因素有关,是多种疾病临床表现的主要症状。本病可反复发作,妨碍正常工作及生活,很多患者对症状不很严重的心悸重视不够,导致其他疾病而引起不良后果。中医药在治疗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改善症状、提高治愈率、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并发症等方面。但临床中仍存在一定的困难,主要难点和解决措施如下:
难点一:部分病人起病急,发展快,往往病情严重,可突然出现呼吸、心跳骤停而危及生命。措施:采取先进的辅助检查,快速诊断,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进行抢救。
难点二:心悸易反复发作,采用单一的中药治疗难以达到理想效果。措施:采用中药、西药结合的方法,长期调理,可以明显提高疗效,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难点三:虽然临床按照指南进行防治,但临床复发率仍较高。措施:紧跟医学科研进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难点四:对心悸进行居民调查,针对其基础疾病进行治疗尚有一定难度。措施:加强宣教,尤其是门诊和病房患者发放心血管病宣传手册或活页,逐步提高患者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