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银行:正在崛起的新产业
近日,属于加拿大艺术委员会的艺术银行向美洲艺术博物馆捐赠了150幅拥有版权的作品,向公众展示了本土艺术家的创作。迄今,加拿大艺术银行已经拥有超过3000位本土艺术家的1.7万余件作品。此类艺术银行用政府资金收购画作,再将之租赁或制作成衍生品,目前已经获得很好的盈利。而在我国台湾地区,做文化创意起步较早的台湾艺术银行,已经收购近2000件作品出租给公共机构,不久前刚在新加坡集体展出,下一步还计划推向欧美国家。“艺术银行”是国内近几年的热点,但在国外早已发展成熟。“艺术银行”主要包括艺术品租赁、艺术品收藏等,对于促进艺术市场发展和保持艺术品交易运作能起到巨大作用。艺术银行通常由政府提供资金支持或政策保障,通过购买本土艺术家的作品,将作品租赁给政府机关、企业机构、个人等用于庆典活动、陈列装饰、环境布置等,从而扶持本土艺术家的创作和发展,让艺术走进生活。艺术银行引入国内已有十多年时间,业态逐渐丰富,影响力也逐步扩大,已经成为文化与金融融合的一种重要模式。
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和规模最大的银行,例如,瑞士联合银行集团、德意志银行、巴黎银行、荷兰银行、摩根大通银行等,都有完备的艺术银行部和一整套艺术银行服务系统,从鉴定、收藏到保存、信托等等,“管了这辈子,还管下辈子”,就是所谓的“画能保三朝,富可过三代”。据有关人士介绍,艺术银行在提供这类服务中可以收取相应费用。如对顾客收藏的一幅作品提供国际价格咨询,咨询费最低为3500欧元;如果客户想委托银行把其收藏品出手,银行可获得销售额10%-30%不等的佣金;如果想抵押,一般保单价值的50%可得到信用金额,加上银行的优惠利率作为银行贷款费用等。要是成立基金或信托,至少可收取总资产1%-2%左右的托管费。不过,各个银行和私人银行家也会“见机而行”,费用并非一成不变。
伴随着财富积累和消费升级,中国的文化艺术消费市场已经启动。不少金融机构、高科技企业、房地产公司、酒吧、酒店公寓等在环境布置上对艺术和设计有了更大的需求,良好的环艺设计不仅可以提升企业对外形象和文化品质,还能够激发员工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可以说,当代艺术和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不仅契合了这些企业的要求,也满足了他们定期更新的需求。基于此,近年来国内已经有不少艺术机构开始介入和布局,上海、北京、广州等地相继成立了一批从事艺术品租赁的艺术银行。比如,近年来,香港抱趣堂艺术投资财务有限公司、北京世纪墙文化艺术中心、上海公共艺术银行、上海证大艺术银行相继成立;中国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艺术财富理财中心等也成立了专门的艺术银行业务部门。又如,2017岁末,支付宝在其芝麻信用栏目开设租借艺术品板块,北京文化 产权中心和上海一家联合办公企业开展合作,迈出了国有企业开展艺术银行业务的步伐;二三线城市艺术银行业务逐步兴起,重庆召开艺术银行论坛,湖南首家艺术品租赁中心开业等等,更让我们相信,艺术银行在国内同样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017年5月发布的《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提到,要“开发新型文化消费金融服务模式”。通过艺术银行为公众、艺术家、机构服务,为社会各界提供多样化的公共文化服务来发展文化金融,将会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为了推广这一模式,政策可推出减免租金、对使用艺术品的企业减免税收等更多“艺术”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