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吞”下两千万,能把湿垃圾变成有机肥的“大胃蛙”从松江走向全国8个省市
从新浜的一个村试点到布局国内8个省市,从销售额0元到年销售额2000万元,去年在新浜诞生的“大胃蛙”用了一年多时间,以其“吃”进湿垃圾、“吐”出有机肥的新工艺,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认可。
把湿垃圾变成有机肥
来自上海玖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大胃蛙”,学名叫智能餐厨垃圾降解机。“大胃蛙”模仿动物的胃部消化功能,把用户投放到生物降解仓内的湿垃圾,通过微生物菌群进行消化降解生成有机肥。“用来消化降解的微生物菌群是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经过30年精心培育筛选出来的,能在6到24小时内把湿垃圾降解,降解过程中产生热能、水蒸气、二氧化碳和有机肥,整个过程无污水、无臭气排放,对环境很友好。”上海玖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金春雷说。
目前,“大胃蛙”已经发展到第五代,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同一台机器实现了IC智能卡、扫码、人脸识别三种投放垃圾的方式,其中IC智能卡是专为老年人设计的,老年人只要拿着一元硬币大小的智能卡,就能轻松投放垃圾并完成积分存入。尽管有三种不同的投放方式,但积分都进入同一个账户,达到一定积分后,便可从“大胃蛙”里换取餐巾纸、垃圾袋、清洁球、洁厕灵等日常用品。
金春雷表示,“大胃蛙”“吃”进100千克湿垃圾可产生5至10千克有机肥,有机肥可用于绿植栽培,实现了循环利用。“大胃蛙”有多个不同型号,日处理湿垃圾量从200千克到2000千克不等,用户可根据每天对湿垃圾处理的量进行订制。
走向全国的“大胃蛙”
去年4月18日,第一台“大胃蛙”落户新浜镇胡家埭村,“大胃蛙”一出现便成了网红,成了乡村大力推广垃圾分类的一个重要标志。如今在胡家埭村,用湿垃圾投喂“大胃蛙”成了一种时尚。村民们表示,随时可以去扔湿垃圾,不受时间限制,扔的垃圾多了还可以兑换垃圾袋、清洁球等日常用品,环保又实惠。截至目前,新浜镇11个自然村全都投放了“大胃蛙”,实现了湿垃圾就地减量的无害化处理。
最近这段时间,上海玖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杨青成了大忙人,每天都要向不同的客人介绍“大胃蛙”的功能。“现在知道‘大胃蛙’的人越来越多,每天要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四五批客人,订单也越来越多。”
杨青告诉记者,“大胃蛙”作为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就地处理、资源利用的应用实践,已经走出新浜,进入湖南、海南、江西、北京等8个省市,今年销售额达到2000万元,预计明年能达到2亿元。
■文 李于伯 金晨旭 ■图 李于伯 金晨旭
■栏目责编 杨露
■栏目主编 代启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