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太阳少阴证咳喘并二便失禁(慢性气管炎、肠炎、尿道萎缩)

叶××,男,68岁。成都市居民,盲人。

【病史】患慢性气管炎十余年,经常头昏头痛,咳喘痰多,不能平卧;其后,二便失禁五、六载,每日大小便约二十余次,每解小便,大便即出,时稀时秘。成都某医院曾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并发感染、慢性肠炎、尿道萎缩。经常服用氨茶碱及多种抗菌素等,病情未见改善,自觉全身发凉,四肢乏力,恶心呕吐不已。1975年转某院就诊,曾服清热中药及抗菌素后,至深夜,忽感心烦,四肢冰冷,大小便顿失控制,神志昏迷约半小时方苏醒,数日后又出现口眼歪斜,诊断为“面神经麻痹”。经针灸治疗,口眼歪斜有好转,余证如故。长期病魔缠身,痛苦不可言状。

1975年12月来诊,按太阳少阴同病论治,服药两月基本痊愈。

【初诊】时腹痛,每日大便频繁,常呈灰白粘液;间有秘结,如筷头状,临厕努挣,憋胀难忍。小便淋漓不尽,量少刺痛,欲解而不畅。咳嗽、痰多,稀白。心累喘急,只能半卧;头昏头痛,恶寒乏力,四肢清冷。面色苍白,体虚胖。舌质淡,微紫暗,前半部无苔,舌根部白腻夹黄而厚,脉沉微。此为太阳寒实郁久,阴邪深结于脏,肺失肃降,肾气内伤,下焦不固,以致二便失常。乃少阴寒化,兼太阳表实证。法宜内护元阳而散寒,外开腠理而固中。以麻黄附子甘草汤主之,

处方

麻黄10克 制附片30克(久煎) 甘草15克 四剂

【辨证】患者早年双目失明,生活艰苦无人照顾,以致沉疾迁延,病情日益复杂,阴阳及表里虚实交错;患者面苍白,舌质偏淡微现紫暗,苔白厚腻;加以脉沉微,肢冷、恶寒、心累、乏力,显系心肾阳衰,气血不足。应属阴、寒、里、虚,病入少阴之证。

察其腹胀痛之证,虽非阴证虚寒所独有,但阳证实热则与此又不同。本例腹胀,时痛时止,时利时秘,恶寒无热,口不渴;舌质淡,前半部无苔,舌根部白滑而腻,显然,此为阴盛腹痛胀满之象。

二便失其约制,又与热迫大肠或热结旁流而下利者不同。患者多年来时溏时秘,常有便意;秘而并不坚硬,溏而排泄不尽。解小便时,大便憋胀欲行;解大便时,小便复觉淋漓不尽。由此可知,此证当属少阴寒化,下焦失固之二便失禁无疑。

病入少阴,必损及心肾与膀胱诸脏腑。以本例而言,其根本首在肾阳虚衰。今久病之后,肾气日衰,开阖失司,二便排泄随之失调。肾累及脾,脾失健运,故更增腹胀满。脾湿盛,致大便色白;上泛为痰,阻塞气机而咳嗽痰多。肾之元阳衰微,必影响肺气之肃降,加重气机之不畅,致使患者不能平卧:此乃患者多年以来,诸证蜂起,相互缠绵,迁延不愈之病根。

患者初诊时,恶寒、头痛,舌质淡润而苔白夹黄,乃兼有太阳外感表实之邪。单解表则里证不去,单治里则表实不解。为此,投以麻黄附子甘草汤,兼顾阴阳表里。附子与麻黄并用,寒气散而不伤元阳,救其里而及其表;且以甘草缓之,微发其汗也。此与单纯治疗少阴虚寒里证,或病仅属太阳表实,脉阴阳俱紧而发汗者,径庭也。

【二诊】上方服四剂,恶寒、咳嗽、头痛等减轻。太阳表寒初解,腹胀、便难等稍有好转。但阴寒凝聚于里,非通下不足以破其结。惟大便不通,当分阳结阴结。查前人固有少阴急下三证之说,但有严格之界限。此证与少阴三急下证又不相同,应为少阴寒证阴结为主的二便失常,乃少阴之变,而非少阴之常,当用温通之法。为此投以阴阳共济,寒热同炉之大黄附子汤主之。

处方

生大黄9克 川附片45克(久煎) 辽细辛3克 四剂

服药四剂,二便皆觉通畅;憋胀、急迫等多年痛楚消失;咳喘、痰涎亦进而减轻。以后改服理中汤,随证加减,又服药月余,调理而安。

1978年12月10日,至患者家中访问,得知几年来身体一直良好。老人兴奋地说:往年冬季,早已卧床;病愈至今,既无手足清冷,又无恶寒咳喘之病,二便亦已正常,对范老十分感激。

【按语】本例上、中、下三焦,肺、脾、肾、胃、大小肠、膀胱等多脏腑皆已受病,互相连累和交织。病之症结,在于肾阳虚衰,致使下焦佚固,咳喘缠绵。病邪传变之趋向,为寒湿浸入太阳,日久失治,阳消阴长,邪进正衰;病传少阴,则寒化益深,机体抗病力更弱,以致缠绵数载,变证蜂起。病情虽然如此复杂,由于紧紧抓住六经辨证的基本线索,故其特征、本质和各个阶段之主要症结清晰可见,从而为临床施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0)

相关推荐

  • 『养生之道』慢性肠炎,用石榴皮

    受访专家: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医师 胡随瑜 湖南读者汪先生咨询:我前段时间确诊了慢性肠炎,最近一直睡不好.拉肚子,每天要跑四五次厕所.朋友给我介绍了一个方子,具体如下:石榴皮20克.果盒仔 ...

  • 《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少阴证虚喘(支气管哮喘)

    罗x×,男,26岁.四川双流县某乡,农民. [病史]1962年4月,因风寒咳嗽,痰多,气紧,不能平卧,××医院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经治疗,病情好转.1963年冬季,咳嗽加剧,心累 ...

  • 《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少阴证咳嗽(慢性支气管炎)

    安××,女,54岁.北京某部队家属. [病史]1966年因受风寒,咳嗽迁延十二年.每年入秋则发,冬季加剧,甚则不能平卧.××医院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时服药虽可暂时缓解,但经常反复,日益加重.197 ...

  • 《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少阴证舌强

    王××,男,60岁.内蒙古某厂干部. [病史]1970年末,在架设变压器时,被钢丝绳撞击头部,当即昏迷约8分钟,急送当地×x医院,诊为"急性脑震荡".约一月内均处于意识模糊,吐字不 ...

  • 《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少阴证心悸(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于××,女,40岁.北京市某商店职工. [病史]1973年初,自觉眩晕.至1976年病情加重,心悸,手麻,上肢震颤.××医院诊断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长期服中药调补,疗效不显. ...

  • 《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少阴证虚损

    陈××,男,28岁.解放军某部医生. [病史]1971年,到西藏某地执行任务,长期风餐露宿而致病.开始自觉指尖.手掌.下肢关节咯咯作响,继而面肿,心悸,腰痛,彻夜不眠.某部医院曾按"肾炎&q ...

  • 《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少阴证偏枯(脑血管意外)

    陈××,女,65岁.成都市某公司职工家属. [病史]平素身体尚好,未患过大病.1963年10月间,正从事家务劳动,忽觉头似重物压顶,旋即昏仆,不省人事.急邀某中医来诊,用温针刺百会穴,约十五分钟,苏醒 ...

  • 《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少阴证不孕

    黄××,女,34岁.四川某机关干部. [病史]已婚七年未孕,男女双方经检查生理正常.1959年冬开始,自觉头昏.乏力,早晨脸肿,下午脚肿,月事不调.1965年春,病情发展严重.同年7月20日来诊. [ ...

  • 《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少阴证胎黄

    吴××.男,新生儿,55天.成都某厂职工之子. [诊治]1957年7月来诊.患儿足月顺产,初生即周身发黄.现已55天,体重1.5公斤,身长30多公分.身面长满黄色细绒毛,长约l公分,皮肤晦黄不退.精神 ...

  • 《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太阳少阴证头痛

    李××,男,48岁.解放军某部老红军. [病史]1957年12月,患剧烈头痛,夜间尤甚.痛时自觉头部紧缩似鸡蛋大小,如铁箍紧束,不能入睡.在四川××医院住院八个多月,病因不明,按"神经官能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