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原理讲座五:中医原理
中医原理
(根据录音整理)
8、中医原理
任何一个时代,都有一个时代观念的天空。是它孕育和产生了那个时代的任何学科。我们的时代,有我们时代的观念天空。汉朝人有他们的。不一样。
这里我们只选取和医学有关的,特别是当时对于宇宙生成和生命生成的共识,这个共识来自于孔子、墨子、老子、庄子、管子等等一系列当时的思想家的共同贡献。
这些认知里,首先是关于时空的认识。墨子将空间的基本单位称为所,我们可以想象为一个立方体,一个当下的立身之所,这个“所”会弥合另一个“所”,一个一个的“所”连起来,以致于无穷,空间的概念出来了,就是“宇”,墨子称为“弥异所”。同时,墨子还将我们当下的时刻称之为“时”,时延续一段时间,称为“久”,本质是一个又一个时的连接,由此不断延续,以致旦暮,为一天,以致古今,墨子叫“弥异时”,就是“宙”。
“上下左右谓之宇,古往今来叫之宙”,就构成了一个时间概念,一个空间概念,合起来叫“宙合”。也就说,时间和空间紧密结合在一起,有时间就有空间,有空间就有时间,二者不可分开。所以我们说的宇宙,是指我们所处的时空,它无限广大,又时刻变化。
老子的问题关于宇宙起源,就是在产生时间和宇宙、空间之前是什么?他说,如果把这个宇宙时空叫做“有”,那么在这之前可以称之为“无”,“有”来自于“无”。从无到有,应该有一个起点,之后有了宇宙,有了天地,有了万物,也包括我们人。这是一种理性的哲人的思考。但这一思考,开辟了中国人关于宇宙万物生成的思考。
时空出现之后,万物在这个过程里面被孕育产生了,但中国人所认为的万物孕育产生是有一个共同的东西所构成的,这个东西被称之为“气”。一切一切都是由气构成的,然后气的分化和聚合形成了有形的万物,气的演化导致了万物生长壮老已的变化。由此,我们有了中医原理的第一原理。
中医原理一:万物混元一气原理。
世间万物都由一气化生而来,只是各有偏得,其禀赋不同,故此其性、其形各不同,任何一物在世间不可独生,乃借他物以自成。同时,万物自身生长壮老已转化的基本原理亦是气的化生。物物相用,靠的也是回到气的层面相互化生。即气是万物肇基,亦是万物化生的基本形态。
简单来说,万事万物都是同构的。所有的东西,包括人,包括桌椅板凳,包括我们所看到的一切,都是由一团气所构成的,气产生万物。同时,这个气还是万事万物生长、变化的基础,他是一个形态,不同于西方原子等理念,它是一个基本形态,一切变化以这个形态为基础。比喻来说,孙悟空会72变,但他要从一个猴子变成一匹马,就首先要把自己变成气,从有形有质的猴子,变成无形无质的气,然后再由气态重新聚合成为有形有质的马。这就是中国人所理解的变化,万事万物都是在气的变化中的,由气构成,由气转化,由气变化。宇宙是气,地球是气,人也是气,天地是气,我们也是气,我们与天地的气共同一体,相互影响。然后,这个宇宙所生成的每一个物,这个气还具有不同性的特点,就是气可分,分以后变成不同的性,不同的性生出来的物,聚成物的性格是不一样的。人是得天地之正气而生,所以人的性格和整个天地运行的性格是一样的,牛马猴猫就不一样了,它们都是各得了某一部分的天性。有的植物性热,有的植物性寒,它们也是各得了某一类天性,而人的性不同于寒热的性,中性持平,所以人是得天地正气。那么反过来,万物的偏性被我们所用的话就可以帮助我们去纠偏,这就是他的药性。万物都可以作为药,可以帮助我们纠偏,这也是中医最基本的原理。我把它称为“万物混元一气”的原理。这个原理是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形成了的一个共识,这个共识基础是世间万物都是一气化生而来,但各自禀赋不同,故此其性其形其质各不相同。也因着偏性,任何一物在世不可独生,世间万物都是相互依存着的,物物相用就是这个道理,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也是这个道理。
我们想一下,《内经》中五味的原理,人食五谷,五谷会进入人体内、进入胃之后,经过腐熟于是分解,而转化成“五味”,味就是五谷回到气态后所表达出来的性,然后“五味各有所喜”,其实不只是“五味各有所喜”,“五脏也各有所喜”,于是,各取所需,五脏拿去对应的味供自己生长化收藏和保障自身功能运转正常。它是这样的一个过程,核心是“气化”。《黄帝内经》里还讲到,人体气、血、津、液都是气,其本质都是气,由气变生而来。由此我们也可以进一步类推,所有有形的东西,都是由气一点一点凝实而来的,成形了以后就有了所谓结构上的变化,从功能上的变化,到病理机构上的变化,疾病的发生也是有着从无形到有形的过程,但是反之,有形也可以转化为无形。举个例子,比如肿瘤的产生一定是病气的逐步凝实而来,但按照我们的原理,这个有形的东西也可以被转化改变,它并不是不可逆不可改变的。这就是中医体系与西医体系最大不同之处,他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气构成的,气是一切的基础。
由第一个原理我们很自然推出第二个原理,由于万物都是由气构成的,因此万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相互影响的。
中医原理二:万物普遍联系原理。
此由原理一推论而来,既然万物由混元一气而化,那么万物皆同根同源,彼此普遍联系,相互影响。其相互影响之基本方式是“同气相求”,即感应。
相互联系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就是所说的“同气相求”,同一类气会相互间影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感应”。“天人相应”出自于此,天地是一片气,然后这个气孕化生成了人,人体当中的包括疾病的变化,与天地之间的气化变化之间,是可以进行相互感应,相互影响的。西学和中学的最大的区别即在此,中学认为天地混元一体,是一气构成的,万事万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西学无法这么认为。霍金生前在《时间简史》写道,他首先说什么叫做好的理论?“如果它满足以下两个要求,就算是好的理论:它必须在只包含一些任意元素的一个模型的基础上,准确地描述大批的观测,并对未来观测的结果作出确定的预言。”也就是说,如果这个理论恰好能够解释某个规律的变化,并且还能做出预测的话,这就是好的理论,他没有用我们习惯的霸道的科学语言,而是更通俗的语言来说明一个好理论应该是怎样的。
他还讲了一个关于西方科学的秘密:“如果宇宙中的每一件东西都以非常基本的方式依赖于其他的任何一件东西,很可能不能用隔离法研究问题的部分去逼近其完备的答案。尽管如此,这肯定是我们在过去取得进展所用的方法。”他把西方的研究方法称为“隔离法”。就是将事物割裂出来进行单个研究,尽量抽离出来,把附加条件减到最少,变成最简单的状态,再对它的规律进行模拟和实验,然后试着增加和试着复杂一点,然后再慢慢扩大。那么这种描摹的结果是怎样的呢?霍金说,“毕全功于一役地设计一种能描述整个宇宙的理论,看来是非常困难的。反之,我们是将这问题分成许多小块,并发明许多部分理论。每一部分理论描述和预言一定有限范围的观测,同时忽略其他量的效应或用简单的一组数来代表之。”但霍金说,“可能这方法是全错的。”假若世间的万物是用一种非常简单的方式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话,那么我们这么做的所有研究,都可能是错误的。而中学恰恰认为世界是混元一体的,普遍联系,而且是用一种非常简单的方式,“气之间的相感应”,来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着的。所以这是东西学问最大的分水岭,东西学最根本的差异也在于此。
我们今天以西学为依据,看中学,只选择接受中学思想的某些符合西学观点的内容,这对中学的传承和发展是没有任何意义的。那样做,便不是传承,而是曲解,或者叫屈服。对于中学来说,要么全盘接受,要么全盘放弃,根本没有中间道路。这是从原理上决定的。
中医原理三:阴阳二气的变化规律。
气的变化遵循阴阳二气的变化规律。这是地球大法。阴阳二气的运行规律是自然的基本规律。万物共浮沉于这一自然之门。其核心规律是,阳气为主动一面,而阴气为被动一面,阳气起,而阴气应,阳气离之位则为阴气就之位。阳气起时,天地一切阳气与之相感,继而随之而动,阴气随之相应。
有了原理一和二,我们接着需要回答的是天地自然气的运行变化的基本律是什么?是阴阳二气的变化。这就是原理三。
气的变化是遵循阴阳二气运行变化的,这是整个地球的大法。阴阳二气运行规律就是自然的规律,万物共同臣服于这一共同自然之门。他的核心是阳气是主动的一面,而阴气是被动的一面。阳气起,阴气应,阳气离开之位,就是阴气就之位,阳气起时,天地一切阳气与之感应,阳气随之而动,阴气随之而行。
春天,阳气逐渐上升,这时,天地一切阳气随之而动,我们会发现天气开始暖和,春风开始吹了,植物开始发芽生长,这就是阳气所带来的变化,这叫随之而应。到了夏至之后阳气逐渐衰弱,阴气逐步起来,于是天地间一切事物随之而变,逐步表现出阳杀阴藏的状态。阴阳二气之间就是这样相互影响着,变化着的。他们有相抱相吸。
根据这样的原理,我们很容易画出一个阴阳二气双向而行,离合出入的双曲线图来。中间取一条平衡线,这个平衡线,我们叫做“地”。我们平时画图只画阳气的运行,这是汉代董仲舒研究阴阳二气时所做的规定,他认为阴阳二气是互相影响互相抱在一起,所以只画阳气的图就好。阳主阴从的概念也是董仲舒提出来的,后来我们叫“贵阳”。实际上贵阳并没有贬低阴的意思,而是一种人为规定,就是描摹阴阳二气运行的时候,以阳气作为主动的一面去描摹。阴气的变化规律就自然蕴藏其中了。
图:如果我们把太阳运动产生的昼夜变化线看作是阳气运动线的话,它的投影正是阴气运动线。
阴阳二气是天地运行的重要规律,和人体当中的气血运行是一致的,以一日来论,太阳升起,这时候人起开始活动,到了正午之后阳气衰弱阴气开始起来,到了晚上开始睡眠,此时人体阳气开始完全入阴,入阴之后人开始睡觉,到第二天,阳气又起来,人随之而起。失眠的问题就是“阳不入阴”导致的,“阳不入阴”就睡不着,或者入阴不好,睡着之后还在不断妄动,那就睡不踏实,甚至醒来,不能与天地阴阳二气节律相合,人就休息不好。
所以,人体要符合天地的规律。于是有第四个原理。
中医原理四:天地大橐籥,人身小橐籥。
人是独得天地正气而化生的。这与自然界中其他物种不同,他们得气各有其偏,故可生可长有意识但无智识,唯人有。人得天地正气生,故此人象天。天地为一大橐籥,人身为一小橐籥。天地与人身相互感应共鸣。这叫做天人相感,也称天人合一。
人是独得天地正气而生,所以人的生命规律,健康规律和整个自然规律是一致的,天地是一个大的橐龠,橐龠的本意是鼓风机,古人的封箱不是现在这样木匣子。古人风箱是个皮囊,是一个大皮囊接小木管,挤压它来鼓风。这个鼓风机特点是不会塌缩,挤出去之后会自动压回来。我们的风箱原理是在此进化,风箱有两个口,既能进去也能出来,保证它能鼓风。宇宙是个大橐龠,人体是个小橐龠,这就是今天我们常说的“宇宙是大人体,人体是小宇宙”。理解这些原理,才能理解很多问题。为什么中医基础是天文学?古人究竟在研究天文学的什么?古人天文学核心是谈历法,什么是历法?历法的本质是什么?历法的本质就是阴阳二气变化的规律。他不是别的东西,研究他不仅仅为了“授时”这么简单的任务。所谓“授时”,就是说我们中国是个农耕民族,所以我们要知道什么时候该种地,什么时候该收获。按照农时去耕作,这关系到每个人生存在的基础。但中国人历法的研究不全是为了这个,古人研究历法的目标是为了确定天地二气阴阳变化的准则和规律。
这个研究起来特别不容易,他需要丰富天文知识,还需要与丰富的物候知识进行结合,才能找到更为精确的运行规律。比如说:我们以日代表阳,以月代表阴,这时候一天是没问题。这个比较简单。但是放在年的概念下就不一样。月亮的周期和太阳的周期是不同步的,月有月周期,太阳有太阳的周期,月周期和人体周期关系也很大,比如女性的血的运行规律就和月周期紧密联系。要把两种历法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反映阴阳二气运行的周期律对不对?这就需要改进历法,最后得出一年有365又四分之一天,就是中国太阳历和太阴历的合历,把太阳运行规律和太阴运行规律结合起来。这个结历点就是中国的年周期律,除了年周期律还有更复杂的周期律。这是以年为单位的,还有更大的周期下去看,阴阳二气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物候改变,比如我们有以甲子为单位的,60年为一个周期的周期律。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对阴阳二气的运行规律有更为复杂和精细的描述,同时,越是复杂越是精细,对于生命和疾病的认识和指导的意义才更大。比如我们所说的“五运六气”。六十甲子一个周期,阴阳二气运行变化又分出六气来,各以标本中而相加,由此来体现其变化规律。
这些内容和变化,在《黄帝内经》里面都有,简单的如四时养生,是年节律,分春夏秋冬。顺则养,因此,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他的规律就出来了。再复杂一点,把他变成五,春、夏、长夏、秋、冬和五行进行搭配,构成了五行四时的结构,五行四时结构分别对应肝、心、脾、肺、肾。以此来指导医学和养生实践。再此基础上还有更复杂的,如我们前面说的五运六气。也有更古老的,比如北斗历,《黄帝内经》当中,专门有一篇文章讲《九宫八风》,九宫八风对人体规律的影响,对疾病的影响,建立的基础是北斗历法的推算,本质都是一样的,是对自然的阴阳二气的运行规律的总结变化。有什么样的历法,就有什么样的模型,就有什么样的医学,实践由此产生。
总之有一条,你那个规律描摹得越精细的话,对实践的指导就会越有帮助。这是《黄帝内经》时代,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所为《黄帝内经》的产生创造的条件。所以“内经时代”,中国人有勇气说我们能够编写一本书,这本书可以回答医学问题。
由此,就有了另外一个问题,在这个背后就产生了,这个问题是什么,我们讲了这么一大通,好像很有道理的,你们有没有想过,凭什么先秦的人,汉代的人,会这么去想,他们真的觉得自己是在做一件总结性的事吗?还是只是因为前人这么做,这么说,所以我也这么做,这么说?他们还有更理性的思考吗?也就是我们今天所常说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他们有这个认识论和有这个方法论吗?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有的。
文中引文:
·《墨子》:“久,弥异时也。宇,弥异所也。”(经上)“宇域徙,说在长宇久。尧之义也,生于今而处于古,而异时,说在所义。”“无久与宇,坚白,说在因。”(经下)“久,古今旦莫(暮)。宇,东西家南北。”(经说上)“长宇,徙而有处,宇。宇,南北在旦有(又)在莫(暮),宇徙久。”(经说下)
·《尸子》:“四方上下谓之宇,古往今来谓之宙。”《淮南子》:“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庄子》:“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
·《老子》:“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其若存!”“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