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晃:“我绝不要像我父亲那样死去”

生是偶然,不止一个偶然,是太多太多的偶然造成的。死亡却是当你出生时,就已经注定的事。

那么,为何我们要为诞生而欢喜,却为死亡而悲伤呢?对于生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然而生死到底应该怎么去看待才合适呢?

琼瑶对自己的儿子和儿媳说,生或许有一定的偶然性,有着各种各样的外部因素,然而生来在这个世上的人,总有一天会归于死亡,离开这个人世,这是万物都不可避免的规律。

但无论什么原因,绝大多数人都是畏惧死亡的,洪晃的父亲也是,就算忍着病痛,他还是想要继续活下去,洪晃却觉得,既然痛苦,既然都要死亡,那为什么还要做垂死挣扎呢?

虽然在传统的孝悌礼仪中,这是不符合道德规范的,但洪晃本性就很有个性,大大咧咧,直爽的女子,她看待生死,从来都很透彻。

生不是自己决定的,难道到了临终的时候,还要垂死挣扎,就为了痛苦的活上几天,这值得么?既然死是必然,何不潇洒地离开人世呢?对于生死观念,曾经洪晃自己就明确表明过:她绝不要像自己的父亲那样死去。

关于生

万物都有一个开始,那便是出生,生在了这个世上,才能理所应当地接受这个世界的一切。每个人在出生的时候,都不能选择自己的家庭,兄弟姐妹以及自己的性别。

但万物都没有选择,我们要接受这个必然的规律。洪晃,在提及她是,可能很多人都会陌生,然而在谈起她的家人时,或许你就会豁然开朗。

像她的外祖父是章士钊,母亲是中国最后一位名媛章含之,同时也是伟人的英文老师,父亲洪君彦曾在北大任教,而他的继父是乔冠华,相信“乔的笑”有很多人都知道,曾经还担任过中国外交部的部长,前夫陈凯歌也是大名鼎鼎的人物,靠着《霸王别姬》一举夺名。

就这个生于名门世家的女子,她的出生也不是她选择的,而是生来就有,或许有很多人说她含着金汤匙出生,但同样的,她身上也有很多撕不掉的标签,有谁问过她这是她想要的么?没有。所以,既然来到了这个人世上,那以后的事都要自己说了算,而不是别人。

就如洪晃自己所想的一般,她活得无比恣意,也活成了无拘束的女子形象,无论是选择职业还是后来的发展。

母亲本来是外交官,那时那个实况,很多人都会女承袭母业,洪晃没有,她则是选择了去商业圈发展,诚然她是有那个能力的,年仅二十多岁的她,就已经拿到了月薪7000美元的收入,在当时可算是一个人物。再到后来,她嫁给陈凯歌再到后来离婚,全凭自己心意,而不是别人干扰。在她看来,生来一世,本来就不容易,哪里还有一直被别人干涉的道理。

关于死

“不要因为结束而哭泣,微笑吧,至少你曾经拥有过。”

为什么古代人会不惜一切代价而追求长生不老之术,就是因为对于死的害怕。而现代人也是一样,从来都是对死亡有着恐惧。洪晃经历过母亲的死,后来父亲也是离去,她一直在思考,应该如何去面对死亡?

记忆中母亲将要离开的那段日子中,她躺在病床上,瘦如枯骨。母亲是个传统的人,她在生前就曾叮嘱说过:如果有一天自己要面对死亡的话,那就不要做无谓的挣扎和各种伤害性的抢救,她宁愿就此死去。

母亲曾经躺在病床上,和洪晃说:“妞子,我不想坚持了”,其实就此死去或许母亲还能在生前多一点快乐的回忆,但是身边的所有人都劝母亲坚持,觉得坏日子总能熬过去。

在生命垂危之际,母亲也选择了插管,她听着身边的人说要多为自己身边的人考虑,可都已经在死亡的边缘挣扎了为什么不能自己做主,为自己考虑呢?

父亲的死其实和母亲很像。从中风到住进养老院,洪晃一步步地看到自己的父亲从身体康健的老人变成瘦骨嶙峋,从自己能够照顾自己到之后的吃饭都要人喂。

作为子女看到父亲这般,洪晃总觉得父亲是可怜的,于是洪晃一直都想在北京找个院子,然后再找个看护来照顾父亲,这样总爱生活在终年没有阳光的养老院好,但继母却不愿意。此后父亲就在一直变老,身体越来越糟,直到住进了ICU。

洪晃看着自己的父亲,总觉得这有什么意思呢?人到老年,躺在病床上,看着冷冰冰的一切,都没有任何生气,与此同时还要承受病痛的折磨,这有意思么?难道就这样死去不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虽然说好死不如赖活着,但倘若生命真的没有了存活的意义,其实死亡也是一种解脱看着父亲再次从自己身边这样地离去,在洪晃的心里,她是不愿意像父亲这般死去的。

洪晃的生死观

“你只活一次,但如果你做了你想做的事,一次就已足够。”

面对生死,洪晃在谈论时曾经提到过,说自己死的时候,一定要尽量做到无悔地死去。像父亲那般死去,她是不愿意此后自己也是那样的,在父亲去世前的一年多时间里,他还是一直躺在病床上,每天所做的无非是多呼吸一口新鲜空气,但这有意思么?每天都像行尸走肉一般地活着,日子是没有意思的。

然而如果劝说父亲安乐死,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那是不孝的。在传统的孝道中如果父母有了疾病,就应该尽量医治,不放弃任何一次机会,直到最后。而真的有这个必要?

诚然,有人不畏惧死,有人也畏惧死,他们害怕自己死亡后,就什么都没了。而我们这个民族,本性就是趋利避害的,面对死亡,人往往都会选择逃脱。

所以在古代,我们会看到许多帝王在老年的时候为了能够长长久久地活下去,都会选择炼制丹药,追求长生不老之术,这就是中国人为了逃离死亡而选择的一种方法。但洪晃一直认为自己不怕死,但是怕死不好,她想象中的死亡,就是有尊严,有选择地离去。

洪晃从来都觉得,父亲的一切都是挣扎的,既然已经预见了死亡,为什么还要痛苦挣扎。一个人已经不能决定自己的出生了,难道到了最后,连自己应该怎样死也无法决定么?这样看起来似乎并不公平。

她还谈到自己的一个瑞士朋友,本来是名风风火火的记者,但后来中风了,甚至还丧失了语言能力,此后就想要安乐死,这是他自己的决定,然而自己的亲人也没有反对,尊重了他的意见。所以,一个人有尊严有选择的死去,难道有什么错么?

小结:

莎士比亚说,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从古至今,贯穿万物的,无疑是生和死的问题,这也是人类自诞生以来,一直在讨论的问题,却也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

无论是生是死,都是个人本身要选择的,然而也是亲属帮忙决定的。就像洪晃的母亲,虽然生前说不想做任何伤害性抢救,但亲人挽留,多为身边的人着想,这些借口成为了一个很好的束缚,母亲就算不想忍受病痛的折磨,但最后还是做了插管。

而父亲,到了生命最后,他瘦骨嶙峋,躺在冷冰冰的医院里,还是在垂死挣扎,做最后的抗争,即使肉体是痛苦的,但他还是渴望着活在这个世上,因此一点点地坚持着。

洪晃总认为,这样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既然都避不开生死,何不坦荡一点,在自己生命垂危的时候自己选择如何做,而不是环顾周围的人群。洪晃就是这样,她从来都不想像父亲那样死去,最后倒在冰冷的病床上,没有任何意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