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言碎语007

*不看书是愚顽障,看书是文字障

关键在人,不在书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所以想不被“绑架”,孟子讲“尽信书不如无书”,还应该加上一条“尽信己不如无知”。

*教师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特色,这个特色是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的,这个方向不能偏。

*教材编写必然要求稳定性,而不是创新性。因为任何教育行为都有着滞后性。不看到这一点,编辑的教材不会长久。

*逐新的结果,往往产生无根的结局,因为新一直在产生。

*对语文学科的研究不够深入是造成现在混乱局面的根源。市场化,只是放大了这个缺点的放大镜。语文学科建设的问题多多。专业不专,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

* 种庄稼,养花草,一是要除草杀虫,一是要剪枝芟叶,搞教育研究却从不提这些。只做加法,从不做减法,这也是教育研究的一大怪事。

*人类的经验和理智的积累已经足以用来辨别一些谬误,如果无视这些积累,只是诉诸可能或诉诸未来的话,自然会有更多的忽悠者能够获得兜售其术的机会。

*语文当然特殊,但不在养成这个概念上。如果“语文养成教育”可以成立,那么”语文生命教育“”语文人格教育“”语文生存教育“”语文理想教育“之类的都可以成立,这么多”婆婆“语文学科如何正常发展?

像这类用教育领域特征涵盖学科领域的说法,无助于语文学科的建设。

催熟,是教学行为问题。
养成,是教育过程特征。
拿教育过程特征解决教学行为问题,是不是对症呢?

*简化了的结论,总是看上去有力,斩钉截铁,但实际分析起来则是另外一回事。

*把对一个学科知识的学习,建立在让学生喜欢或兴趣上,很不靠谱。

*听一个人说什么,要看在不在理,而不是依据他的穿靴戴帽。同样用一个变相的标签贬低之,也不能否认他的说法的合理性。

任何讲理的语境下,都应该避免做出“贴上标签了事式“的论断。

*平常的一个人,到摄影棚里打上高光,看上去就漂亮得多。
平常的一个商品,经过过度包装,就显得价格不菲。
平凡的语文,加上一些抽象的修饰语,就显得与众不同。

语文,只有一个,打扮得再漂亮,语文依然是语文,总不能加上绿色就变绿,加上红色就变红,加上理想就变得高尚,加上尾巴就变神兽……

*一直以来“把语文作为母语来认识”是一种错觉的产物。因为中国文化的特殊性,我们其实只有一种“母文”(广义上的汉字),而语文学科所负责传授的是一种共同语性质的读音和书写,这种共同语其实独立于每个人的母语之外的。

*凡是孩子,能有几个对阅读有十足兴趣的呢?别说孩子,大人又怎样?

兴趣虽然是最好的老师,但兴趣的产生是有一定过程的,有时候也是要靠机缘的。

所以教学把宝压在”兴趣“这根稻草上,绝大多数情况收获的是失望。

我们能教的是技能,这个技能学生如果能够掌握,以后能多用,然后变成擅长,就可以了。至于学生擅长了之后,可能会产生兴趣,也可能不会产生兴趣——这就不是我们能管的了。

*至于作文研究的书,还是看看民国时期名家研究的比较靠谱。

不买出书频率比较快的人写的书。

谈作文如果能谈透,一本书就差不多了,弄成三五本就有注水的嫌疑。

而且很多作文书,都是用优秀作文做材料,学生学不会的。

想一想,优秀作文,凤毛麟角,让一般的学生照着写,望山跑死马呀!

*最早的创新,是指向能够创造经济价值的角度,后来创新就被滥用了。一开始提让老师教学生创新思维的时候,我提过一问:我们都没教会学生思维,怎么能教得了“创新”思维?创新的问题在于,创造的过程需要大量的损耗,所以很容易牺牲弱势群体的利益或造成一些资源的浪费。

尤其是大面积,大幅度的创新要求,就成为了面子工程。这样的思维,也催生了一大批教育忽悠工作者,

骗子也懂心理学的。有时候比我们还懂。一些人三番两次花了冤枉钱,学了骗子的东西后,承认“交了学费”的那是老实的,甚至还有一些执迷不悟的。

*听一个人说什么,要看在不在理,而不是依据他的穿靴戴帽。同样用一个变相的标签贬低之,也不能否认他的说法的合理性。

*任何话语都有被歪曲的可能性,任何制度也都如此,因为人是最大的变数,而人所创造的的任何事物,都会对人有反作用。

*吟诵啥的作为文化中曾经遗存的行为,本身具有文化价值,但要是非要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倡就有偏差了。古今毕竟有所变化,作为文化遗产,可以保留,但是否值得推广则不是少数人说了算的。就像戏曲一样,戏曲也是文化的宝贵遗存,但音乐课却不能去普及戏曲——最多只是普及点戏曲知识。同理,并不是所有跟文化沾边儿的东西,语文课都要去管——语文管不过来,也管不了。

*我所追求的语文教学只有三步:通过对文本的分析,给出明确的定义(或规律)是第一步,能够根据定义进行动态的还原是第二步,能够运用定义写出属于自己的文本是第三步。这三步完成了,语文教学的主要意义也就是实现了。

*理论是来源自前人的时间和总结,所以有指导实践的作用,而实践经验又是理论的源泉,所以实践可以补充理论。我们要做的是继承前人的理论,通过实践补充和发展理论,以达到在理论研究范围中的“视界融合”。

*大思想家和哲学家,对教育的贡献,更多的是在认识方面,而不是对教育行为的全部起作用。教育是一个永远不可能完结的话题。既属于每个人,又不仅仅属于任何一个人。

*教育的核心是人的成长,而人是不断在变化的。

*换一个角度讲,语文课标失位,正是语文教师自身提高的机遇。总不能寄希望于课程提供完整的流程,让教师成为了照本宣科的包装工。

*有的老师,课堂上他用他的语言渗透意图,虽然不是一下子都告诉给学生,但学生正处于语言敏感期的话,是很容已从他的话语中找到答案的。也就是说,学生并不是通过自己的阅读获得的感受,而且所获得只是教师的感受。这种技巧的运用,在课堂表面上,学生有所得,其实如果学生离开了老师这根拐棍,走不了两步。

*对语文的研究,不能走“名正言顺”的路子,而应该走“实至名归”的路子。

*实践和理论的不调和,本来就是正常的,不可能直接对话,所以才要有一个缓冲区,进行磨合。这种情况本身就是复杂的。而且一个更大的问题是,在一线实践者和理论研究者之间,还有一个更大的因素,这个因素就是管理层,很多实践和理论的问题,是这些中间的管理层问题,因为他们主导实践行为,但这个层面上的人,是两头都不懂,尤其是那些盲从的管理者,对实践和理论的危害最大。他们其实是名符其实的隐形杀手——因为在实践者和理论研究者的对话中,他们从不在场。

*伪实践者之所以有市场,还是因为那层买他们账的中间层。而伪实践者看中也正是这些脑袋空空者手中鼓鼓的钱袋。

*一线教师并非从一开始就排斥理论,但长期以来理论与实践的脱离,师范教育和实际教学的脱离,让一线教师从上岗之初就有了理论无用的念头。再加上,中间层的各种混乱的业绩工程和理论上的盲动,给一线教师增添很多困扰(甚至是痛苦),在这种混乱的情况下,一线教师产生自我保护意识是十分正常的,然而如果因此而否定正常的理论指导,则是打错了板子,怪错了人。

*身在一线的同行们与其一味拒斥理论,还不如改进我们的思维方式,增强对伪理论的辨别能力。而即便是对正常的理论研究,也要进行合理的改造,让这些理论与实际教学更加紧密的结合,一句话,对这些理论也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我们以往的社会情况,不允许我们大肆进行创新。因为,要想进行创新,就必然会遇到很多创造性的失败,而这些失败的成本实在是太高,我们当时是承担不起的。因为对浪费的敌视,人们的观念限制了创新思想的自由发挥。但这其实并不是教育行为造成,而是社会观念使然。

说白了,我们以前不鼓励学生创新,是因为我们浪费不起。现在对于很多地区来说,依然浪费不起。

*个体差异永远存在,妄图用一种教学模式来消灭这个差异已经被证明是办不到的了,要想用以一种传播形式,消灭个体的差异,而达到整体提高,更是痴心妄想。但李志民为什么把前景说得那么好呢?因为这些话从来不是说给一线教师听的,他的意图恐怕是要激起那些头脑空空钱包鼓鼓的管理者的欲望——因为这些人总想通过花钱,而“走在时代前列”。

*教育是永恒的话题,因为存在一个不确定的变量——人。

*教师在读文时要有我,但在教学时一定要无“我”而有“生”,这样学生才能有所得,否则,学生难免成了“我”的容器。

*文本细读应用在教学中本来就有毛病,不是不要它,而是在什么范围中使用的问题。

*中国传统中把希望寄托在某一个人的身上,希望他以圣贤之智领导大家。民主,则是把希望寄托在所有人都成为圣贤之后,大家才能完美的生活。

*哲学是艰深的,教育是复杂的。

*批判性思维的应用,是一个慢功夫,需要太多时间,需要耐心。而现在我们整个国家可以说是最没耐心的。

*知道要运用理性了。就已经足够了,我以前想过,身为教师,我们在课堂上是要成就自己,还是要造就学生?我的回答是,要看学生能否有真收获,如果学生只是“被点燃”,很容易在激情之后获得空虚。

*在我们这边,很多人夸大了兴趣的作用,动辄以引发学生兴趣为主要研究目标,这其实是一种偏差。

很多时候,兴趣的产生是源于对某一事物的熟悉或者说是在能力能够得以展现的某一领域。也就是说,先期的投入是关键。而我们谈的兴趣时,往往把一时的好奇和长期持久的兴趣混为一谈了。吸引学生眼球与学生能够形成长久的兴趣是两码事。当一个人从擅长的内容上得到了正向、积极的反馈,才有可能促进他对这方面内容形成持久的关注,即产生兴趣。如果上面的认识成立,那么我们绝绝不应该在引导孩子们开始学习时就过多强调兴趣,而应该在巩固学习阶段,加入兴趣的形式,当有趣味的应用形式进入学生视野之后,促成正向、积极的反馈,学生才有可能对相应的内容产生兴趣。当然,这只是一种辅助手段。

在学习前对学生的强刺的激趣引导,无疑只能更显得学生过程的乏味,而且我们目前的课程考察形式,无疑也是枯燥的。再加上,很多老师以不当的手段对学生施以高压政策,学习对学习过程失去耐心、没有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有的人不知道自己所学的空疏,凭借一直半解对其他人指手画脚,当被反驳和质疑时,又不愿意承认自己的不足和缺陷,只好把问题导向虚空。

这并不是“术业有专攻”的问题,而是“伪专攻”的人试图蒙蔽他人。

例如,有人大谈心理学对教育影响力,但从讨论开始,却没有拿出一个心理学上的正式研究,就开始断言别人研究都是无效的。当有人追问断言的依据的时候,把人们引向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而是试图虚耗他人的生命,以掩盖自己断言的没有根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