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安山文学】张玉庭 ||要留住,不能流失!——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成才环境的理性思考(散文)

  主编:非   
                      一
百万农民工进城打工,为城市建设注入了空前的活力,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但是,就在农民工大量流入城市的同时,一个令人关注的群体也在农村中小学悄然形成了。
这个群体就是“留守儿童”。
他们有特定的特殊的心理。
这就是,既然这些孩子远离了进城的父母,既然此时此刻他们的家已不再完整,既然他们只能由年迈的祖父祖母外婆外公代为照应,既然他们只能无奈地“留守”在家乡一隅,他们的心理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许多变化。
这些极可能被人忽略的心理变化是:
 一、 “深感孤独”的心理:原本是父母身边的小月亮小太阳,这回却突然失去了最甜美的依靠,于是难以排遣的孤独感常常使他们黯然神伤。此种与压抑无异的心理也就成了孩子奋发上进的一个极大的障碍。
二 、“松口气”的心理:既然不再有父母那种“重兵看守”“耳提面命”式的时时督促,那就正好轻松轻松。此种无异于“降低目标”“放宽标准”的心理,实际是奋发上进的一种巨大的阻力。
三 、“我特殊,我理应被原谅”的心理:老师也有肝有肺,既然老师知道我的“不幸”,就一定会“高抬贵手”“放我一马”,于是不再严格要求自己。此种消极被动的心态将会导致学习成绩的大幅度滑坡。
四 、 “寻求伙伴”的心理:既然同学中也有类似的“难兄难弟”,那就正好“同病相怜”,好好地在一起玩在一起疯直至逃学厌学。此种足以产生“负作用”的影响力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摧毁孩子的上进心。
五、 “有人护我,只管自由自在”的心理:既然天天陪伴我的不再是严厉的父母而是脸上写满了慈祥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那就不怕学校家访,不怕老师告状,想玩就玩个痛快,想疯就疯个彻底,甚至藐视纪律为所欲为。
也许还有其它的一些心理学因素不能一一例举,但这已足够让我们做出这样的推论,这就是: 当这些心理因素长时间地起作用时,留守儿童的处境,的确让我们担心。
  
                      二
也许有人会说,请勿杞人忧天,留守儿童并非孤儿,他们的身边有亲人的。
可是我们仍然要说:不,请勿盲目乐观!
为什么?因为只要我们再细想想,就会发现,我们很难在这个问题上乐观起来。
不妨让我们换个角度,扫描一下他们的监护人的心理吧!
他们所谓的“监护人”,主要是指在这一特定时期代替父母亲看护他们、照顾他们的老人们。
令人担忧的是,老人们的某些心理,居然呼应了不幸的留守儿童,以至在不经意中也成了一种消极的作用力。
在这一特定的时期,老人们的心理特点(当然不是指所有的老人)大约有四:
一、  “努力补偿”的心理:由于心疼孩子,由于亲眼目睹了孩子想念远方父母的苦痛,便出于好心而格外娇宠孩子,总希望自己的爱能弥补一下上述不足。只不过这是一种动机虽好效果却未必的宠爱,其表现是:一切由着孩子,既舍不得让他们多动脑筋,也舍不得让他们多出力气,于是渐渐养成了那种类似城市独生子女的“骄娇二气兼有”的坏习惯。
二、 “爱莫能助”的心理:由于祖父母这一辈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无法在学习上给以直接的指导,也就自叹不如,听之任之,索性放弃了对孩子的督促与指导。
三 、“隔代亲”的心理:由于隔了一代,格外心疼“孩子的孩子”即孙子辈,于是变得格外和蔼格外可亲,很少像孩子的父母亲那样严格严厉,那样一丝不苟,这才助长了某些孩子的放纵与偷懒。
四、 “一心护短”的心理:由于总觉得孩子远离父母受了委屈,所以当学校的老师批评他们的孩子或向他们反映孩子的不足时,他们总要千方百计地护短,久而久之,孩子也就变得有恃无恐,“无忧无虑”,即便有了坏习惯,老人们也只能睁一眼闭一眼任其自由发展了。
既然如此,我们就必须承认:
当老人们的某些心理与留守儿童的某些心理彼此呼应并“成龙配套”时,留守儿童的成才环境的确不妙,理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三
诚然,我们的上述分析并非百分百正确,因为在留守儿童中确有出色的,确有拔尖的;负责照顾他们的老人中,也确有理智深刻的长者。但,既然本文是在探讨问题,也就只能暂时忽略他们而重点考察其中有问题的部分了。
这一部分儿童的确人数众多。这一特定时期出现的“历史性景观”也的确让人无法乐观。
这才有必要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我以为,这些对策主要是:
一 、 首先必须大声疾呼,真实全面地向有关方面通报留守儿童的现状,从而引起方方面面的关注。其方法,主要是深入调研,深入农村教育的第一线,根据第一手资料写出相应的调研报告。
二 、 必须全方位地做好“决不让留守儿童流失一个”的工作。
怎么做呢?我以为,可供参考的思路主要有:
(1) 做为学校,必须格外关注这一特定的群体,多做研究多做探讨,努力把工作做细做透做到位做深入。首先班主任要心中有数,格外关心这些孩子,充分体现出对他们的爱心,要花大力气营造出一种学校就是家的极温暖极亲切的氛围。
(2)当他们学习积极性不高或者有厌学情绪时,必须全力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自然也就有了动力。
(3)面对家长无力辅导孩子这一事实,切实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所有重点、难点、疑点都要在课堂上讲深讲细,所有问题当堂解决,一定不要留夹生饭,确保孩子不带问题回家。
(4)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瞄准留守儿童单独开班,使一切工作更有针对性。
(5)要根据留守儿童的特点,设计并开展一系列他们感兴趣的活动。
(6)召开家长会,会上不仅要准确通报留守儿童在学校的表现,还要格外提醒家长们注意:只有学校与家庭共同努力,才能让孩子健康地成长。对于年纪较长的老人们,更要细心地说反复地讲,从而帮助他们切实完成“让感情从此变理智变深刻”的转化工作。
总之,留守儿童的处境的确比不上其他的孩子,而越是如此,越是要求在我们的工作中突出地休现出“教育就是施爱”的观点。
让我们记住:
既然留守儿童很可能因为人们的忽略而流失了一颗爱学习求上进的心,我们就必须把这颗心留住!
“随风潜入夜,湿物细无声”,让我们如春风阵阵如春雨霖霖,把工作做深做细。
通过不懈的努力,我们必将在肥沃的黄土地上看到这样一种美妙的情景: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歌声一片。”
这歌声,就是留守儿童的欢乐的歌。
插图/网络
作者
简介
张玉庭  安徽作协会员,《读者》杂志签约作家,著有小小说集《女教师的特异功能》和《爱情四重奏》,刊首语集《青春女神嫁给了谁》,文艺随笔集《美与趣》《理与趣》《情与趣》《雅与趣》《书中的红豆》《点击智慧》,爱情美文集《醋溜男女》《爱情麻辣烫》,幽默小品集《不妨幽它一默》,寓言集《会开花的故事》,童话集《男孩帅帅和老鹰秃秃》。主编小作家丛书 《小荷才露尖尖角》《看我七十二变》《梦,从这里起飞》《神奇的童话树》等。有大量作品入选多种文集,如各种年选、双年选和不同版本的小小说散文精品集、语文教材、教辅用书、中考试卷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