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栖霞老家的山上,我与一只黄毛野兔擦肩而过 2024-04-14 05:15:49 这个周末,笔者回了趟栖霞老家,到附近的山上转了一圈。入冬之后,草木萧瑟,就色彩来说,并不是游山的好时节。但此时也有相应的好处,那就是没什么虫子。除了要避开荆棘之外,其他的地方放心大胆地走就行。笔者要去的山不高。但即便是再小的山,找不到路也不好爬。而笔者走到一半发现:路不见了。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相反,当走的人少了的时候,路也会逐渐退化成它原来的模样。对于山路来说,尤其如此。在二三十年之前,村里要比现在热闹,农民们的脚印也踏得更远。山脚下的泊地,半山腰的梯田,山顶的岚子,都时常能看到他们的足迹。当时的山上,也几乎不存在“无路可走”的情况,随便从哪个山头,都可以转到另一个山头。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显然已经有了变化。 笔者爬坡走到一半,此时种着果树的梯田已经来到了尽头,出现在眼前的是一片茂密的柞木林,本来沿着山坡而上的小路,自然也就消失在了树林中。胶东方言多习惯把柞木称作“桲椤”,过去很多农民在秋季都会上山砍桲椤(桲椤在灌木状态下不怕砍,越砍越旺,每家每户都分有专门的桲椤岚),带回家用来冬季烧火取暖做饭。桲椤林虽然一直存在,但每年都要砍一次,因此也不至于挡住道路。而如今,随着条件的改善,这些已然成为往事。无人砍的桲椤树越长越高,越长越密,本来在林间的路就渐渐地不见了。 如果在别处登山,笔者早就知难而退,但这毕竟是自己长大的地方,多少还是有一种不怕迷路的自信。于是,低头侧身,走进了树林。刚才说这是一片柞木林,其实并不太严格,因为里面还有松树、刺槐、荆棘以及其他灌木。只不过,除了松树外,其他种类的树木在入冬之后就会落叶。从远处观看,只有柞木的金叶最显眼,因此笼统称为柞木林。 这片柞木林看着不大,但在找不到路的情况下从中穿过,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衣服和裤子不断的“沙沙”声中,笔者终于走出树林,来到了接近山顶的位置——或许是因为山顶风大,那里并没太高大的树,只是一片荒草丛。笔者靠近草丛,准备拍照打卡,在来回踱步选择角度的时候,忽然在视线当中,跃出一个黄颜色的小身影,它一闪而过,随即隐在草丛里。“喂!”笔者下意识喊了一声,周围无人回答。笔者也很快反应了过来,对方是不会回答的,因为它应该是一只黄毛野兔。小时候上山,经常能看到野兔,但也仅限于看一眼而已。它们的移动速度很快,也很擅长隐蔽,通常不会给人看第二眼的机会。不过,即便明知很难近距离看清它们,但在孩提时期,上山遇到兔子仍是一件值得回味的趣事。因此,这次在老家山上与这只黄毛野兔擦肩而过,也让笔者的心情颇感愉悦。 (图中拍到的像是野兔的粪便) (地上像是野兔的爪印)在童年记忆的驱动下,笔者停下脚步,环视地面四周,果然看到了兔子的爪印和粪便的痕迹。这一场景,不由得又使我想起了那年冬天里的一幕——在雪后的山路上,一群孩子认真观察着地上痕迹,然后大声呼喊,你追我赶,比赛谁先能找到兔子。时光荏苒,一晃二三十年过去了。 赞 (0) 相关推荐 【福建】黄潇惠《躲在草丛里的星星》指导老师:陈风叶 躲在草丛里的星星 城厢区南门学校三年级 黄潇惠 一天,一颗淘气的星星偷偷地跑到人间玩耍,落到了湖边的草丛里. 星星瞪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周围.夜晚的湖边美如仙境,一切是那么的新鲜,那么的美好.月光洒在 ... 征文大赛|小野兔“黄黄”之情 去年夏季6月的一天,儿子与同事上山游览,在雷公山峡谷内发现了一只受了伤的非常可爱的小野兔.当时小野兔背部被天敌抓破,鲜血淋淋,伏在草丛中苟延残喘,生命垂危.儿子将小野兔抱回家中,在伤口处敷上药,放在一 ... 百姓传奇:锔锅匠“黄毛”(作者 徐善义) 锔锅匠"黄毛" 徐善义 黄毛是个锔锅匠,溜庄串户,锔锅锔盆,技艺娴熟,但最近两三年一直没见他溜庄过来.老家乡邻,谁家锅碗盆壶有点闪失,都是留着等黄毛到来锔.各家老人对家里老物件都是 ... 在城里工作的小伙回到栖霞老家,到山上重温童年的记忆 在城里工作的小伙,休假回到烟台栖霞老家,西装还没有脱,就到山上去转了转,那里承载了他很多的童年记忆.客串出镜讲解人:"大磊". 五一假期回栖霞老家,在田园里拍到一组很有生机的场景 每次回老家,笔者都喜欢到田园里走一走,这次的五一假期也不例外. 笔者的老家在栖霞东部一个村庄,到烟台市区大约四五十公里的路程.在私家车普及的时代背景下,这段距离不能称之为远,但却也区分着城市与乡村.喧 ... 胶东乡村记忆:小时候在栖霞老家,一盘扑克就是一个年 岁末年关将至,思绪不免又回到了从前. 在传说中,古人以结绳而记事:而小时候在栖霞老家,一盘扑克就是一个年. 上学之前,懂事不多,也没有寒假的概念.虽然大年三十那天因为好吃好喝又好穿而知道是个特殊的日子 ... 张格庄:福山栖霞交界处的乡镇,女航天员王亚平的老家 两天前,随着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女航天员王亚平的故乡--烟台市福山区张格庄镇(张格庄村)也成为网络上的一个热门地点,与之相关的图片.文字.视频.小视频,能检索出一大堆. 不过,或许是十一假期 ... 胶东半岛在清初还能看到老虎,栖霞和黄县均有官方记载 老虎是林中之王,对领地环境(生存空间)有极高的要求.在历史上,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老虎的领地也逐渐缩小,很多地方都已经难觅老虎的踪迹. 山东是人口稠密的省份,野外早已不见有老虎生存.实际上,不仅是 ... 胶东地理:栖霞虽大,晴天时也能从南边一眼望到北头 胶莱河以东,曾有不少面积辽阔的县(辖区在两三千平方公里以上),如莱阳.牟平.文登.即墨等.不过,自清代以来,这些县陆续析出新的区划,剩余面积逐渐减小.以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数据来看,青烟威三市的辖区当 ... 听一曲《栖霞钟声》疗心清神,忘世脱俗 © 点击上方,聆听最美音乐 栖霞寺位于南京市栖霞山, 是我国四大名刹之一, 迄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是南北朝时期中国的佛教中心, 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栖霞寺到了秋季, 入目皆是金色,层 ... 作文赏析: 热爱的魅力(栖霞实验中学, 衣泓霏) (编者按:以文会友,古之义也.近来有栖霞的朋友联系说,当地中学有不少喜好作文的学生,想试着在公众号上投稿,希望得到各位读者的指教.对此,我们相当欢迎.毕竟,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更何况来者又是后起之秀,于 ... 热烈欢迎栖霞区领导等一行莅临匠工营国指导工作 2017年3月1日下午1时许,栖霞区委常委.栖霞区宣传部陈云松部长.先锋书店钱晓华先生和半城读书会创始人朱虹教授莅临匠心书局指导工作,张鸿雁教授和邵颖萍博士热情欢迎并接待陪同.钱晓华先生分享了先锋书店 ...
这个周末,笔者回了趟栖霞老家,到附近的山上转了一圈。入冬之后,草木萧瑟,就色彩来说,并不是游山的好时节。但此时也有相应的好处,那就是没什么虫子。除了要避开荆棘之外,其他的地方放心大胆地走就行。笔者要去的山不高。但即便是再小的山,找不到路也不好爬。而笔者走到一半发现:路不见了。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相反,当走的人少了的时候,路也会逐渐退化成它原来的模样。对于山路来说,尤其如此。在二三十年之前,村里要比现在热闹,农民们的脚印也踏得更远。山脚下的泊地,半山腰的梯田,山顶的岚子,都时常能看到他们的足迹。当时的山上,也几乎不存在“无路可走”的情况,随便从哪个山头,都可以转到另一个山头。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显然已经有了变化。 笔者爬坡走到一半,此时种着果树的梯田已经来到了尽头,出现在眼前的是一片茂密的柞木林,本来沿着山坡而上的小路,自然也就消失在了树林中。胶东方言多习惯把柞木称作“桲椤”,过去很多农民在秋季都会上山砍桲椤(桲椤在灌木状态下不怕砍,越砍越旺,每家每户都分有专门的桲椤岚),带回家用来冬季烧火取暖做饭。桲椤林虽然一直存在,但每年都要砍一次,因此也不至于挡住道路。而如今,随着条件的改善,这些已然成为往事。无人砍的桲椤树越长越高,越长越密,本来在林间的路就渐渐地不见了。 如果在别处登山,笔者早就知难而退,但这毕竟是自己长大的地方,多少还是有一种不怕迷路的自信。于是,低头侧身,走进了树林。刚才说这是一片柞木林,其实并不太严格,因为里面还有松树、刺槐、荆棘以及其他灌木。只不过,除了松树外,其他种类的树木在入冬之后就会落叶。从远处观看,只有柞木的金叶最显眼,因此笼统称为柞木林。 这片柞木林看着不大,但在找不到路的情况下从中穿过,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衣服和裤子不断的“沙沙”声中,笔者终于走出树林,来到了接近山顶的位置——或许是因为山顶风大,那里并没太高大的树,只是一片荒草丛。笔者靠近草丛,准备拍照打卡,在来回踱步选择角度的时候,忽然在视线当中,跃出一个黄颜色的小身影,它一闪而过,随即隐在草丛里。“喂!”笔者下意识喊了一声,周围无人回答。笔者也很快反应了过来,对方是不会回答的,因为它应该是一只黄毛野兔。小时候上山,经常能看到野兔,但也仅限于看一眼而已。它们的移动速度很快,也很擅长隐蔽,通常不会给人看第二眼的机会。不过,即便明知很难近距离看清它们,但在孩提时期,上山遇到兔子仍是一件值得回味的趣事。因此,这次在老家山上与这只黄毛野兔擦肩而过,也让笔者的心情颇感愉悦。 (图中拍到的像是野兔的粪便) (地上像是野兔的爪印)在童年记忆的驱动下,笔者停下脚步,环视地面四周,果然看到了兔子的爪印和粪便的痕迹。这一场景,不由得又使我想起了那年冬天里的一幕——在雪后的山路上,一群孩子认真观察着地上痕迹,然后大声呼喊,你追我赶,比赛谁先能找到兔子。时光荏苒,一晃二三十年过去了。
这个周末,笔者回了趟栖霞老家,到附近的山上转了一圈。入冬之后,草木萧瑟,就色彩来说,并不是游山的好时节。但此时也有相应的好处,那就是没什么虫子。除了要避开荆棘之外,其他的地方放心大胆地走就行。笔者要去的山不高。但即便是再小的山,找不到路也不好爬。而笔者走到一半发现:路不见了。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相反,当走的人少了的时候,路也会逐渐退化成它原来的模样。对于山路来说,尤其如此。在二三十年之前,村里要比现在热闹,农民们的脚印也踏得更远。山脚下的泊地,半山腰的梯田,山顶的岚子,都时常能看到他们的足迹。当时的山上,也几乎不存在“无路可走”的情况,随便从哪个山头,都可以转到另一个山头。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显然已经有了变化。 笔者爬坡走到一半,此时种着果树的梯田已经来到了尽头,出现在眼前的是一片茂密的柞木林,本来沿着山坡而上的小路,自然也就消失在了树林中。胶东方言多习惯把柞木称作“桲椤”,过去很多农民在秋季都会上山砍桲椤(桲椤在灌木状态下不怕砍,越砍越旺,每家每户都分有专门的桲椤岚),带回家用来冬季烧火取暖做饭。桲椤林虽然一直存在,但每年都要砍一次,因此也不至于挡住道路。而如今,随着条件的改善,这些已然成为往事。无人砍的桲椤树越长越高,越长越密,本来在林间的路就渐渐地不见了。 如果在别处登山,笔者早就知难而退,但这毕竟是自己长大的地方,多少还是有一种不怕迷路的自信。于是,低头侧身,走进了树林。刚才说这是一片柞木林,其实并不太严格,因为里面还有松树、刺槐、荆棘以及其他灌木。只不过,除了松树外,其他种类的树木在入冬之后就会落叶。从远处观看,只有柞木的金叶最显眼,因此笼统称为柞木林。 这片柞木林看着不大,但在找不到路的情况下从中穿过,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衣服和裤子不断的“沙沙”声中,笔者终于走出树林,来到了接近山顶的位置——或许是因为山顶风大,那里并没太高大的树,只是一片荒草丛。笔者靠近草丛,准备拍照打卡,在来回踱步选择角度的时候,忽然在视线当中,跃出一个黄颜色的小身影,它一闪而过,随即隐在草丛里。“喂!”笔者下意识喊了一声,周围无人回答。笔者也很快反应了过来,对方是不会回答的,因为它应该是一只黄毛野兔。小时候上山,经常能看到野兔,但也仅限于看一眼而已。它们的移动速度很快,也很擅长隐蔽,通常不会给人看第二眼的机会。不过,即便明知很难近距离看清它们,但在孩提时期,上山遇到兔子仍是一件值得回味的趣事。因此,这次在老家山上与这只黄毛野兔擦肩而过,也让笔者的心情颇感愉悦。 (图中拍到的像是野兔的粪便) (地上像是野兔的爪印)在童年记忆的驱动下,笔者停下脚步,环视地面四周,果然看到了兔子的爪印和粪便的痕迹。这一场景,不由得又使我想起了那年冬天里的一幕——在雪后的山路上,一群孩子认真观察着地上痕迹,然后大声呼喊,你追我赶,比赛谁先能找到兔子。时光荏苒,一晃二三十年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