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格律诗的时代主题与章法结构

红豆曲 音乐: 付娜 - 筝红3

幽兰飘香

美人吟 音乐: 段银莹 - 极度魔筝

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统称格律诗。
    格律诗篇幅小(绝句四句,律诗八句),但要以小见大,以情感人,这就要求作者切实把握好两点:写什么和怎么写。
    一是写什么,一定要做到谋篇在先,动笔在后。要先有写作的目的,也就是想写什么,主题是什么,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要明确你要告诉读者什么。诗言志,歌咏言。你的作品能感染和打动读者吗?你的作品贴近时代、贴近民生、贴近生活吗?你的作品为读者到底提供什么样的正能量?这些事先都要慎重考虑的。


    看一首诗的优劣,首先应视其内容。内容好的作品,都具有思想的进步性和色彩的时代感。白居易极为推崇杜甫《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塞芦子》、《留花门》等三十多首思想性最强的力作。我并非主张言必称政治。但应知道,思想进步的作品常常是时代的最强音。当前网坛上的不少诗词作品,写春夏秋冬风花雪月,有感兴、赠答、咏物,但大多为写景而写景,远离生活、远离时代。更有甚者,津津乐道争相重复金陵十二钗人物诗,花时间花精力买张旧船票登昔日客船,这有什么意义呢?古为今用。日本人读《西游记》,是从团队精神团队作用去研究的。鲁迅小说杂文之所以有生命力,是因为文章紧跟了那个年代。毛主席的篇篇诗词都有强烈的时代特色,篇篇诗词都紧扣时代脉搏、鼓舞人们斗志。我们常读杜甫李白的诗,他们的诗也都离不开当时特定的环境、人或事。而现在不少人的作品呢,远离生活,甚至凭空臆造拼凑,看不到今天特有的时代风貌,这只是互相机械模仿,毫无意义、毫无价值、毫无创新可言。这就完全偏离了文艺的方向,自然写不出什么感人的作品。为什么网坛上大量作品无病呻吟远离时代呢?我们必须经常认真学习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从中悟出深刻的道理,用以指导自已的创作实践。
    诗言志,歌咏言。我们的文艺是为人民大众的。要鼓舞人民同心同德。要给人美感,给人启发,给人力量。


    二是怎么写,要保证脉络清晰,不仅要让读者看得明白,更要让读者受到启迪共鸣。这就需要精心安排章法,把握好起承转合。本文以个人所写绝句及律诗为例,结合学习体会,分析格律诗的起承转合: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有味。
      起承转合是创作诗文的基本章法。
    所谓'起’就是“起头”。诗的开头,是统领全篇的。大凡经典之作,无不在如何开头上煞费苦心,故有“凤头”之说。古人创作诗歌非常重视起头,并且对起头有很多讲究,有所谓的明起、暗起、陪起、反起、逆起、单起、对起等等,或以景起,或以事起,或直抒胸意,或比兴寄托,或写景,或抒情,或叙事等等。诗文创作,头如果起得好,就能收到先声夺人之效;我们介绍过“起”的方式有很多,或以事起,或以景起。无论哪种“起”法,都力求达到振起全篇的作用。绝句的篇幅很短,须珍惜文字,总的说来,第一句就应切题。切题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名之为“直切”,第二种名之为“意切”。
    所谓'承’就是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引出下文,根据情路、景路、理路,将上下文之间紧紧地联系起来,上下关联,前后呼应,或总接,或分承,或暗接,或明顺,或舒缓,或湍急,或如徐徐春风,拂面而来,或如开闸之水,咆哮而下;承句如何写,要和作者的布局及采用的修辞手法有关。要注意与题目之关合,并紧接起句之立意,或写景,或抒情,或引事列证,不可松泛,亦不可肆放,力求一气贯注之妙。如果说,起句写的是大范围,是全貌,诗言阔,那么“承句”要在起句的大范围之内,从纵深处拓展,分承起句的景物。承句,就可以写的浑厚,雄壮,气势磅礴。承句,顾名思义,就是承接起句,要承接的紧凑 。作为起句的进一步描写,笔墨多是为主题情感渲染氛围。


    所谓'转’就是转折、转换,由情转到景,由景转到情,由彼转到此,由此转到彼,由事转到理,由理转到事,由物转到人,由人转到物,或顺势而转,或乘势而上,有如奔腾咆哮之江河,遇千重高山之阻挡,曲曲折折向东奔流。一首诗写得好不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转’,如果转得好,转得神,转得妙,转得出其不意,转得出神入化,就能使作品跌宕起伏,势若奔雷。所以历代诗人无不在转上绞尽脑汁,以求收到“摄人魂魄”之功;“转要变化”,就是要起用新题材,塑造新形象、新意境。但这个“转”,要围绕主题“转”,要在“起承”基础之上“转”,既要承前,还要启后,为结尾一句蓄势,作铺垫。转句是把你看到的景物由内心消化后,再组织一个非常得体的语言来说明,是你对景物的见解或者期望。这就是一个从景语转化为诗歌的“转”,称转折,也叫发展,即把诗意推进一步,引向深入,来个突起,把诗境推到高峰。所以,“转句”也是最难写的,既不能转的太急,也不能转的太慢。转急了就会出现“起承”和“转合”之间的“断裂”,转的慢了,就像没有转,平铺直叙了,大家知道这样一句话;“文似看山不喜平”。不管什么体裁的作品,都不能平铺直叙,要跌宕起伏。所以转句要“荡”的开,要由景物推及到人事、哲理,品格、志向等等。或由此及彼。或由物及人。但要注意的是,既要荡的开,合句也要收的回。
    所谓'合’就是结尾,结束全文。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诗歌的“合”,是全篇的关键所在。它明确主旨,拓出远神,感染读者,抒发情怀,勾起读者遐想等收结全诗。合得好,合得妙,就能使作品气势磅礴,慷慨激昂,意境深远,引人深思,言虽止而意无穷。合句不要拖泥带水,要紧接转句,干净利落。这就要求,不要继续还停留在转句的意境上。以一字或两字接转句,使其连接、不断裂,要以意为上。可以明示,也可暗示,可以是正意,也可以是反意。意,应为无尽之意,不要把意一下子写完、写尽,不能写得没有想象的空间,要留有余味。
 

诗压大江潮
(写于77年金陵诗会)
戴铁杵
【平水韵】下平二萧
石城多盛会,今日喜闻韶。
古韵探三昧,繁弦胜六朝。
气吞沧海月,诗压大江潮。
雪化冰消后,青青草未凋。

   【注】:三昧,指事物的诀要或精义。如称在某方面造诣深湛为“得其三昧”。  六朝,朝代名。三国的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都以健康(今南京)为首都,历史上合称“六朝”。

石城多盛会(起) 今日喜闻韶(承)

                    古韵探三昧,繁弦胜六朝 (渲染)
                    气吞沧海月,诗压大江潮 (议论)

     雪化冰消后(转) 青青草未凋(合)    

    五言律诗首联第一句为起,第二句为承,对仗的颔联及颈联是围绕主题,起到叙事、勾勒、点染、渲染、议论等作用。尾联第一句为转,第二句为合。77年拨乱反正,百废待兴,“雪化冰消后,青青草未凋。”景耶?情耶?是景更是情!转句合句看似写景,实是揭示主题:时代潮流新生力量不可抗拒。

(0)

相关推荐

  • 浅谈格律诗的粘对问题

    格律诗的粘与对,是两个概念.粘,是平仄而言,如第三句与第二句的平仄大体相同.同理第五句与第四句,第七句与第六句亦然.如果违反规测,谓之失粘.如: 两个黄鹂鸣翠柳,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一行白鹭上青天. 平 ...

  • 【诗词微塾】 格律与写作20 说说律诗的章法和句法

    走进诗摘词选,品味诗意人生 诗摘词选投稿邮箱 mm0127m@163.com 诗词微塾 本文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再谈格律诗写作的基本要求

           发布于2017-09-21 20:43 一·字数    格律诗分为两种,一种是绝句,一种是律诗,一般才是采用五言.七言的句式,五言就是一句只有五个字,七言一句有七个字.绝句一共有四句,律 ...

  • 读首诗再睡觉|太阳的金波漫过我双膝,像一个热爱诗的时代

    <木棉叶的遐想> 木棉叶子缓缓地苍老,舍不得冬天 只几片零落的讯息 告诫 我刻意避开失去枝头的它们 像放弃了一种 沉重的伤害 放弃踩踏.我被清冷的路承载 像一艘轻纸船 经过它们的宿命 我用 ...

  • 诗人样本||杨再义:走进新时代(诗十首)

    [作者简介]杨再义,男,笔名游方,土家族,重庆秀山人,大学文化. 中国 诗书画出版社副社长:重庆市诗词学会会员,重庆市楹联学会会员:秀山县作家协会会 员,秀山县诗词学会会员,秀山县楹联学会会员,秀山文 ...

  • 再谈对联与格律诗的对仗联

    几天前发的一篇文章中已经提到了对联和格律诗对仗联的关系,有人说讲的不详细,因先前讲过它们的联系,今天就以实例再来讲讲它们的区别. 先来看一位网友今年11月份在网上征对的一个出句:滴雨也思归大海.这个出 ...

  • 思念母亲/写在母亲节(格律诗一组)

    前言: 和风轻拂,阳光明媚.当满目姹紫嫣红百花艳,杨柳轻摆绿丝绦时,迎着初夏的绚丽朝霞,伴着鸟语花香,母亲节,又踏着轻盈的步伐来到,遥看天际边那火红的朝阳,成为为母亲节点燃的耀眼烛光,兰天下又回旋起祝 ...

  • 刘再桢|| 首届“诗渡•南屏漫杯”全国茶文化诗歌大赛(174号)

    主办单位 <诗渡>杂志社 南屏漫茶馆 支持单位: 广东海上云天影视集团有限公司 本期作者:刘再桢(广东) 01 参赛作品 诗渡·南屏漫杯 七律  禅茶 天授云腴居隐谷,轻舒素手聚钟灵. 采 ...

  • 【名师名家名人坛】宋名竞格律诗二首

    格律诗两首 一,七律 . 初夏家乡吟 文/雅轩逸人(江西) 饱览青葱别暮春,清歌一曲唱芳醇. 黄莺戏柳溪泉闹,布谷咕枝彩蝶循. 日暖千山昭盛日,人亲万水映忙人. 江南醉眺秧苗绿,古邑繁华幸福臻. 二, ...

  • 格律诗布局一定要起承转合吗,杜甫的《绝句》为何没有这种安排?

    请问格律诗布局一定要起承转合吗?那么杜甫的<绝句>有起承转合吗? 一定要遵守?当然不 这个提问方式是错误的.这个世界上的事情,有很多是一定的.比如不吃饭,一定会饿死,不拉屎,一定会憋死.但 ...

  • 格律诗韵脚字声调的问题

    2015年五一黄金周,闲来无事,在网络上翻阅有关谈论格律诗用韵忌讳的文章,对落韵(出韵).挤韵.撞韵.凑韵.哑韵.连韵.重韵.倒韵.混韵等的论述很是赞赏,充实提高了自己,但是,对某文提出的这样一条格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