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爱孩子,天经地义”:错!爱不止是本能,更是能力
很多人都对“爱”有一种误会,尤其是父母对子女的爱,认为这种爱浑然天成,无需雕琢。但实际上,爱是一种能力,是一种需要学习的能力。它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唾手可得。
网上有很多短视频,内容是关于很多被收养的中国残疾儿童在美国家庭生活的情景。这些儿童,大多数患有比较明显的残疾,有的甚至是脑瘫,但是他们却被一些美国家庭收养,并得到了很好的照顾。
最初我看到这类视频的时候,虽然感动,但同时也很困惑:美国人为什么要收养残疾儿童?他们不嫌麻烦吗?我的一个朋友更夸张,她开玩笑的尖叫说:为什么不领养我?!瞧瞧这些在中国命运悲惨的小孩,他们到了美国之后获得了这么好的条件,简直像中彩票一样。
为了解除困惑,我专门上网查了相关资料。原来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比如美国领养的程序复杂,周期很长,花费昂贵,而中国则相反;比如美国去全世界收养孩子的传统由来已久,他们不介意孩子和自己的种族/肤色不同,甚至会引以为傲;比如美国养老体系健全,所以收养目的也相对单纯等等。但每一篇文章都会提到最为重要的一点是:人性当中的爱。引用其中一位回答者的美国亲戚的原话是:"你们可能听说过美国人收养中国孤儿的事情,但不一定知道有很多美国人专门收养残疾孤儿,比如青光眼,先天愚钝等。他们对这些孩子视如己出,还告诉他们身世,这些孩子长大都很阳光,一点也不记恨抛弃他们的父母,而且还想着回中国去找亲生父母。他们的养父母也非常支持孩子这样,并陪伴他们走上寻亲之路。很惭愧,我连领养一个正常的儿童也做不到。为什么他们能收养被人抛弃的孤儿,并给予他们这么多的爱?因为他们信奉上帝,他们相信上帝创造每个生命都是宝贵的,不管是否残疾。脆弱的生命更应该得到更多的爱。"——对于宗教问题在此不做探讨,仅做原文搬运。
找到了这些答案,我开始对自己的"功利心"进行思考。我想,这不是一个人的现象,而是一个社会文化的现象。我写过不少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章,其中经常提到的一点是:如果父母总是给予孩子"有条件的爱",那么将对一个孩子人格的成长产生很大的影响。
所谓有“条件的爱”,其实就是功利性的爱,虽然这一点很难觉察,多数父母也会矢口否认,但它的确是存在的,而且存在的很普遍。今天这篇文章,我想谈一谈关于“有条件的爱”这个话题。
1. 识别和觉察 :随处可见的“有条件的爱”
生活中,几乎所有的感情无一例外都有条件,但是在所有的感情当中,父母对于子女的"条件"是其中最特殊的,它的特殊性在于它最难觉察和承认。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天下无不是之父母","天下只有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最无私的"等等观点不绝于耳,所以,要让父母承认自己对子女经常施加有条件的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① 从历史文化背景来看"有条件的爱":存在即合理
武志红2007年在天涯论坛发布了一个名为"谎言中的NO.1 :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的帖子,这个帖子在当时引发了网友激烈的讨论,支持与反对者都为数众多。
但是,如果把"父母是否爱子女"这个话题放进人类发展的历史当中,就会发现,父母和子女之间,除了天然的血缘关系之外,实际上一直伴随着经济上的牵扯。这是因为在人类完全地实行民主化之前,所有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生产,几乎全部依赖于血缘——包括婚姻制度,正如恩格斯所说:"其实是一个家族的财产和交换问题"。这一现象具体到亲子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就是"养儿防老"的观念根深蒂固——可以说,它的出现是农耕社会的必然结果。
在养儿防老观念支配之下,就不难理解父母和子女之间,除了血缘关系、情感链接之外,必然也包含相当复杂的经济关系——父母会将培养孩子也当成自己"投资"的一部分。而既然是投资,就必然会有好与坏,值与不值之分,那么,父母对于施加孩子"有条件的爱"也就有了相应的社会基础。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集体潜意识: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因为养儿防老的需要,需要对孩子实施控制,需要制定"父父子子"的规则,强调"三纲五常"的规范,并且无形中就会设定出"好孩子"的形象。——"好"孩子的评价本身,是带有功利性色彩的。它的潜台词是:你只有是"好"的,父母才会高兴,才能证明自己是值得被爱的。
② 生活中无处不见的"有条件的爱"
"有条件的爱"在生活中屡见不鲜,比如父母对小孩说:"你一点也不听话,再这样我就要生气了",或者"你怎么这么烦,一分钟也停不下来",或者"你想出去玩?可以,但是你得先写完作业"等等。
以上场景在生活中极为常见,但是很少有人会意识到,这样的养育方式向孩子传达的,恰恰是一种有条件的爱。
不仅这样带有明显威胁或操控性质的养育方式是有条件的爱,那些被家长们误读的"正面管教"类的教育方式——特别关注和强化孩子符合"正确"标准的行为,对孩子施加的影响,同样也是一种"有条件的爱",它会无形之中向孩子传达一个信息:我只有做的好的时候,才会被看到和表扬(鼓励)。
所以,到这来我们可以看出,"有条件的爱"的本质其实就是控制——父母按自己的标准(希望/要求)"塑造"孩子,它的形式有两种:当孩子们乖的时候,向他们表达爱意;当他们不那么乖的时候,则抑制这种爱意的表达。对孩子施加的惩罚固然容易识别,而所谓的奖励,从根本上也仍然只是一种控制手段。
各种各样"有条件的父母之爱"向孩子传递的一个重要信息是:父母的爱是需要孩子用努力赢得的。对此,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曾经警告说,如果长期生活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孩子成年后会不得不通过心理治疗来找回童年缺失的这种"无条件接纳"。
2. 被"有条件的爱"养育的孩子会有怎样的人格(心理)特征?
罗杰斯曾说:对孩子们只是爱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无条件地去爱,他说"爱他们本身,而不是爱他们所做的事"。
2004年,两位以色列的研究者——Avi Assor 和 Guy Roth,同美国顶尖的动机心理学专家爱德华·德西一起,采访了100位大学生,询问他们是否觉得童年来自父母的爱是有附加条件的,比如学校的表现、训练的刻苦,是否被拿来同他人比较,愤怒和恐惧的表达是否受到压抑等等。
结果表明,接受"有条件父母之爱"的孩子的确更有可能向父母期望的方向发展。然而,这种切合有严酷的代价。首先,这样成长的孩子更倾向于对父母抱有愤懑和厌恶之情。其次,他们更愿意表示,他们的行为更多是源自"强大的内部压力",而非"真正的自主选择"。而且,他们取得成功之后的幸福感通常很短暂,而他们常常感觉自责和羞愧。
在一个比对研究中,Assor博士和他的同事们采访了数位子女已成年的母亲。就这一代人来看,有条件的父母之爱同样对他们的身心造成了损害。那些感到在童年时期自己只有在符合父母期待的时候才被爱的人,成年以后有更强的自卑感。
以上研究,说明了当接收来自父母"有条件的爱"的孩子,在其自身人格发展过程中会带来什么结果。
心理学家曾奇峰曾经讲过一个案例。他的一位女性来访者在进行了几次访谈之后,请曾奇峰为她的整体印象打分。曾奇峰想了一下,打了100分。这位女性来访者短暂高兴之后说:曾医生,我知道你给我打100分是为了让我高兴,但是如果你给我打90分,我会更加高兴,因为那意味着你的打分是真实的。
曾奇峰回答:我打100分也是真实的。因为这是我把你当成一个完整的人来看,而没有把你这个人分为好的和坏的方面,只是把你看成上帝制造的一个完美无缺的人来看待。即使你是一个残疾人,我也不会因为你的某一个部分的残疾而给你减分,因为残疾也是因为你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一部分,只不过那个部分以功利的角度来说,被削弱了而已。
曾奇峰在这个案例中,没有受到来访者的"勾引"发生移情(心理咨询的术语),而是做到了反移情,也就是,他和来访者之间构建了新的关系——他没有成为女来访者曾经"功利"的父母,按照她的要求为其打分,也正因为这样,完成了对来访者的心理治疗。
阿德勒说,幸运的人,一辈子都在被童年治愈,而不幸的人,一辈子都在治愈童年。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被父母无条件的接纳还是被父母有条件的爱,两种教养方式带来的结果截然不同。
一个人人格的自卑和自愧,安全感的缺失,压抑到潜意识中的委屈和愤怒….这些从广泛的范畴来说,都来自父母对其的不完全接纳。当父母功利的希望操控孩子,按照自己的标准来塑造孩子的时候,就等于剥夺了一个孩子生而为人最宝贵的自由。
3. 无条件的爱:本质上是无条件的接纳。
父母可以给孩子的最大礼物,就是保证爸爸妈妈永远爱他们,不是因为他们做了什么,而是爱他们本来的样子。换句话说,我爱你,仅仅是因为你是我的孩子,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理由。
曾经有一个亲子视频:节目方先采访妈妈,几乎所有妈妈都挑剔自己的孩子,列举出孩子的很多小毛病,以10分为满分打分,她们打的最高分8分,最低分5分。接下来采访孩子,孩子们全都说的妈妈的优点,不同约而同地给自己的妈妈打了满分,甚至还有人打出了一万分。
"孩子爱父母,远多于父母爱孩子"——我的老师李少成教授曾经在课堂上讲过这样的话。都说孩子是一张单纯的白纸,事实上,所有功利的含义,好坏的定义,都是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给孩子人为灌输的。
对于成年人来说,祛除评判和与之带来的功利,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但是我们还是不得不说: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他成为他自己”的过程,爱是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我们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爱,孩子就会以适应这种爱的方式成长。
如果我们给到孩子的是无条件的接纳,不因为他的聪明、可爱、漂亮、听话等等这些外在功利的条件而对ta的爱有所减弱,那么孩子就会有无尽的安全感,就会从心底往外拥有自尊感、配得感。就像王菲的女儿李嫣,她一点也没有因为自己的唇腭裂而自卑,这恰恰是因为王菲认为"我觉得我的女儿很漂亮,很可爱,没有任何问题","我从来没有把她当成特殊的孩子"。
如果我们给到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那么孩子就会功利的衡量自己有什么优点,缺点,就像曾奇峰的那位来访者者一样,她永远做不到对自己全然的接纳,会不断的在内心制造冲突:试图修改自己的缺点,追求让自己变得更好。于是,她就失去了让自己幸福的可能。
4. 无条件的爱≠溺爱
这个概念的混淆,是制约很多家长给孩子无条件的爱的重要原因。中国的很多父母对爱的呈现和表达非常吝啬,根本原因是他们自己得到的爱本身就很匮乏,并且,他们会有一种焦虑:我太爱孩子,会不会惯坏孩子?到了社会上,谁会像我这样爱孩子,那到时候我的孩子怎么办?
这就会导致一个现象:我们的父母对孩子总是特别挑剔,对于给予孩子的爱,总是特别吝啬。
父母爱孩子的初心不容置疑,但事实上,这并不意味着父母有给到孩子爱的能力。爱,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本领,相反,爱是一件需要学习的事情。
溺爱的本质,根本不是真正意义的爱,恰恰相反,溺爱是打着爱的名义对孩子进行的操控,是将自己的不安全感、情感匮乏等人格缺陷投射到孩子身上,剥夺孩子作为独立的人做出独立行为的努力的一种行为。
无条件的爱,是对孩子深刻的接纳。是不以功利的态度对待孩子,它所让孩子感知到的是来自父母的抱持,允许,滋生出来的,是内心最深刻的底气。
可以说,这是两个完全相反的概念。
5. 无条件的爱
谈无条件的爱,就必然要谈爱的本质。到底什么是爱,父母对子女应该给予什么样的爱?这是一个需要厘清的话题。
第一,爱的本质,必然包含边界。而边界,必然会衍生出尊重——虽然一个孩子因为年幼,在认知等各方面不如大人,在生活上需要依附成人,但是,我们从心底尊重孩子从离开母体的那一刻,就是一个拥有独立人格的个体。
孩子的认知水平可以提高,社会道德可以完善,但是父母应该以适合孩子的方式帮助ta的成长,而不是作为权威和一个傲慢的成人去捉弄、控制孩和威胁孩子。
第二,爱的本质,必然包含接纳。没有接纳和允许的爱,不能称其为爱。所谓接纳,就是尊重生命本来的样子,而不设定各种限制——优缺点、漂亮与否、聪明与否等等。
第三,爱的本质,必然包含自由(自律)。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事实上,一个人越自由,反而会越自律。父母过度的担心孩子,其实本质上是不信任孩子,他们就不可能给孩子自由,就必然会滋生包办替代和各种控制,而这种控制,会令孩子的精神胚胎发育不良,他们的一切都需要向他人负责(比如令父母高兴),而无法滋生出为自己负责的可能。
第四,爱的本质,必然包含规则。爱和规则从不冲突,它们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我们从来不认为不应该帮孩子建立规则意识,但重点在于:帮孩子树立规则意识的手段(方法)是否科学,以及我们为孩子树立的规则是能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还是给了孩子更多的限制?
回到本文最初的那个话题,美国家庭为什么不嫌弃残疾孩子?还愿意"自讨苦吃"的收养他们?
可以说,这一现象这与一个国家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必然的联系,比如,美国一般社会建筑和设施都必须满足残疾人的特殊要求,进出有轮椅上下的斜坡,停车也有残疾人特用的车位,他人不得占用。美国的教育系统对残疾儿童也有专门的特殊关照,每个学校都有特殊教育的老师。班里只要有一位聋哑人哪怕只有一个,学校都必须给他配备一位手语翻译。而与经济水平的发展相对应的,是美国社会对于一个"人"的非功利性的看待。这是一种观念的颠覆,也是一个社会文明的体现。正如见到从中国抱养的孩子,人们可能会习惯性地说:这些孩子真幸运。而那些家长们却总是很真诚地说:幸运的是我们。我们因为有了运气,才能成为这些孩子的父母。
愿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来自父母无条件的爱,活出真实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