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宝宝什么都要争第一:是性格原因还是家长影响?
前几天和一个宝妈聊了她家孩子最近的情况。孩子3岁多一点,最近"比较心"爆棚,从早晨睁开眼就进入了"比较"模式,而且,还是会激发愤怒情绪的比较。比如早晨"必须"第一个到幼儿园,很多时候即使不是第一个,她也会愤怒的坚持"我就是第一",再比如妈妈和别的阿姨聊天,说对方的孩子"最近长高了很多",她也会愤怒,大喊"我高,我最高",下午妈妈接她回家,在路上她问妈妈:我们和爸爸谁是第一?谁先到家?妈妈回答:爸爸骑自行车,不用堵车,我们坐汽车,可能还是爸爸早一点。她愤怒的大喊:"不是,我第一"....
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充斥着她的生活,以至于她妈妈非常纳闷:难道是我们平时给的赞赏不够吗?不应该啊,我们经常夸赞她,理论上她不是个缺少夸赞的孩子,为什么现在还表现成这个样子呢?
其实,孩子的这种现象,既是其自身发展的天性,也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探讨一下关于家长如何应对"3岁宝宝热衷于比较"这个现象的话题。
1. 孩子自身发展的规律
在孩子3岁左右发生"什么都要争第一"的现象,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科学家的研究显示:3岁到3岁半的时候,孩子的竞争意识开始日益强大,他们会不断地和他人参照并持续更改"参照系数"。也就是评判标准,他们会不断地用"比较"来评价别人和自己。
这种比较会直接导致他们的竞争,但是这种竞争对于孩子而言是一种本能,同时也是他们"社会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岁开始,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强大,所以3岁左右会迎来孩子的第一个"逆反期",家长会明显感觉到孩子不像小时候那么听话,越来越有自己的主见,"比较"就是其中之一,他们不听家长的道理,执意按照自己的标准进行比较,甚至还会陷入因比较而产生的情绪里。但是这种现象本身也意味着孩子的成长,他们在用这种方式更完整的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因为竞争的成功而累积自信,同时也开始体验到比较失败而滋生的"挫折感"....对于家长来说,这个阶段的鼓励、疏导和陪伴至关重要。
2. 了解幼儿的"前运算思维",理解其竞争上的特点
在皮亚杰提出的四个认知发展阶段中,幼儿期是第二个阶段,他把2-6岁的认知发展称为前运算智力。前运算思维有四个局限性,它们同时也是这个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发展的特点,比较性思维,也与这些特点息息相关。
第一,"中心论",指幼儿只关注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视其他的。在中心论中,皮亚杰还提出了一个"自我中心主义"的概念。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凡事思考的角度,都是从自己出发,比如一个三岁的小孩自己非常喜欢汽车模型,于是他就买了一个汽车模型并认真的包起来送给妈妈当礼物,因为他自我中心的认为,自己喜欢的,也一定是妈妈喜欢的。
第二,关注表面,忽略其他特征。幼儿会只关注"表面上能看见"的特征,忽略其他的特征。
第三,静态推理特征。幼儿认为什么都不会发生改变,任何事物在现在和将来都会保持不变。
第四,不可逆性。幼儿不能理解事物的可逆性,他们常常认为事情发生改变之后,就不能再沿着原来的路径回到原来的状态了。
幼儿的这些特征(思维的缺陷性)也会表现在他们的竞争上,比如他们特别在意自己的表现,只关注自己的输赢,并且常常因为"输"而大哭大闹,怎么劝说也不听等等,这样的现象有的时候可能会让家长感觉莫名其妙,有的家长还会按照成人的标准给孩子贴一些"标签":比如认为孩子好胜心太重,太自私等,并进而产生愤怒或焦虑的情绪。
了解儿童前运算思维的特征,有助于父母更好的理解孩子某些行为,他们的"比较",常常是活在自己世界里的。比如他们的很多比较行为都显得莫名其妙,因为这些比较在大人看来,常常毫无意义,比如他们可能会比较手腕上画的手表哪个更漂亮?谁上厕所最先尿完?谁能绕着桌子转但是不会头晕等等。当孩子有这些匪夷所思的比较时,家长只需要在一旁观看就可以了,没必要过多的干涉。这种竞争也许在大人看来非常无聊,但是对孩子来说,却是确立ta自己"本事和力量"的探索手段。
再比如,孩子受到表面思维和静态思维的限制,他们的竞争的时候会显得很"偏执",他们理解的竞争大都和能力有关,属于一锤子定输赢的"竞争",但是时间和学习对于竞争的影响,他们就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理解。这个时候,家长如果想要给孩子讲述一些"道理",在短时间内是很难被孩子理解的,他们只关注自己关注的部分,没有时间和发展的概念,也没有"万事万物都是变化的"逻辑思维,当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家长需要特别提醒自己理解孩子这个年龄段的思维理解能力,很多"道理"是怎么讲也讲不通的,家长如果因为"讲不通道理"就发怒,实际上就没有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
3. 家长的态度:对孩子竞争的塑形作用
虽然热衷竞争和比较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征,但是家长的态度依然可以对孩子施加影响。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语言沟通对他们的影响要远小于非语言沟通,家长的态度和为孩子成长创造的氛围、土壤,对于孩子的行为有很强的塑形作用。有几方面值得注意。
第一,重视竞争的积极意义,不阻止孩子的竞争
竞争如同一个刻度表,时刻标志着孩子的成长,以及衡量成长是否适龄,所以阻止孩子的竞争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孩子们会了解到:我可以做到的事情,别人也可以做到;反之亦然,每个人都可以"有所作为"。
在集体和同伴的关系中,孩子通过竞争和比较能够更准确的认知自我和他人,但是这个认知是需要过程的,孩子需要不断的"矫正"自己的尺子,才能最终得到比较准确的答案,家长在这个过程中要有耐心,不要随意的评判。
第二,不过度卷入孩子的竞争
想要让孩子不过分的卷入竞争性思维,家长首先要做到淡定,不要对孩子频繁的比较和竞争表现出过分紧张的状态。当孩子热衷于比较和竞争的游戏时,家长保持淡定的态度,只要维系好"不因为竞争而伤害自己和他人"的原则,剩下的可以任由孩子发展。
如果孩子因为竞争有了过激的行为,比如打别的小朋友,或者有宣泄情绪的自毁行为,家长要做的不是马上对这些行为进行批评和指责,而是把孩子拉到一旁,阻止ta的进一步行为,从情绪入手进行处理就够了。
第三,深刻觉察自己在生活中无意识的比较
孩子是最擅长模仿,也是最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的。家长如果自己无法祛除比较之心,就必然会在生活中流露出来并被孩子捕捉,所以,家长自身的榜样、示范非常重要,这需要家长自身的深刻觉察,自省,也需要家长自身人格的成长和发展。
虽然说起来只是一句话,但是能够真正做到却很难。
第四,慎用"奖励"和"表扬"。
就像文中妈妈的困惑一样,难道平时对孩子的表扬还不够多么?这里面有两种可能,一是家长平时对表扬和鼓励特别吝啬,这样的孩子容易处在心理匮乏状态,容易滋生比较甚至是嫉妒之心。二是家长平时太容易使用"竞争奖励"的方式,无形中刺激了孩子的竞争习惯。比如家长经常说"如果你能比把爸爸更快穿好衣服,今天下了幼儿园就可以在外面多玩半小时""谁能先把碗里的饭吃完,谁就能得到巧克力"等等。由于竞争是这个年纪孩子的天性,如果父母经常把比赛当伎俩使用,孩子就会很容易被竞争吸引。但是,如果家庭中类似的竞争过于频繁,甚至每天都以成败论犒赏,孩子就处在一种"有条件的爱"的信念当中,ta会无形中认为:只有自己更有能力,更"厉害",父母才会更爱自己——这也会造成孩子热衷于"比较"的心理。
4. 家长引导的具体技术
在了解了大方向的原理之后,在具体的实操中,家长也可以采用一些具体的方法对孩子进行引导。
第一,倾听与态度>道理
孩子如果因为比较之心产生剧烈的情绪,多半是因为父母对ta的比较表现出了比较明显的不接纳。比如孩子大喊说"我第一,我必须是第一"的时候,父母说:"你为什么就必须得是第一?明明张三今天才是第一",这种道理虽然更符合客观事实,但是对孩子来说,却会激发ta的情绪。很多时候,父母不需要对孩子的这种强调做出特别明确的答复——比如"你这样是对还是错",而是表达"听到了"就可以。
"被看见"是孩子的内在心理需要,当ta感觉到自己不是被忽视,而是被看见、被听到的时候,ta激烈的情绪就会化解一大部分。有时候,家长的一个"哦"可能比讲很多道理还更有意义。
第二,转移注意力。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注意力维持的时间非常短,所以家长在对孩子的情绪进行接纳的基础上,可以及时的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不让ta过多的将注意力放在比较和竞争之上。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转移注意力的前提是对孩子的情绪"看见并接纳",而不是孩子还沉浸在愤怒或激烈的情绪中,家长就着急的转移注意力。这样可能会让孩子有更被激怒的感觉。
第三,积极关注:不等于只有口头赞赏
关于表扬和赞赏,需要明确的是,家长应在平时多给予孩子"积极的关注",如果积极关注不够,孩子就容易处于心理匮乏的状态,更容易滋生"比较之心",容易依靠能力的高低来获得父母的关注。但是,表扬或者赞赏只是积极关注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而不是唯一的方式,如果父母平时赞赏过多,或者赞赏时使用的方式不对,同样容易使孩子的抗挫能力受损,也容易变得更关注外界的评判。
父母在表达对孩子的积极关注时,可以更加注意孩子的创造力、努力、毅力、坚持等心理品质,而不太以"好坏优劣"等评判性语言关注结果。家长的这种态度,有助于孩子以"游戏"的心态看待结果。
孩子的竞争和大人的不一样,大人的标准大多是可量化的——更好或更坏,而且常常由他人来决定竞争结果。而孩子之间的竞争是游戏式的,内容、规则和评判结果常常有他们自己决定。重要的是让小家伙们在游戏中竞争,以游戏的态度竞争,所以做父母的要避免这样一些"鼓励"孩子的话:"给他们点颜色看看","加油,你比他们强多了"……这样使游戏变成了功利的比较,无形中会给孩子带来压力。
【写在最后】
3岁的孩子特别"争强好胜"是其自身发展的成长规律,同时ta的很多情绪化表达,也是自身攻击性释放的表现,家长在这个阶段要允许孩子的表达,允许孩子的竞争,不要讲太多的道理压制孩子的竞争意识。但同时,对孩子进行引导,最主要的是,家长自己要完成个人成长,祛除过多的比较和评判之心,只有这样,才能给孩子创造比较健康的心理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