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题材的台剧诚意满满,优质影视作品源于生活
网视导读: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能够成为话题中心、引起观众真正地思考,一定源于生活。
//////////
豆瓣好评率93%、评分高达9.4,这部名叫《我们与恶的距离》的台湾写实剧最近引发热议。
这部作品是由台湾的一个真实事件改编,只讲述事件、把答案与思考交给观众是该剧的魅力所在,而从在这部剧的身上也可以看到台剧的蜕变之路。
一提到台剧,大众第一反映便是那些言情偶像剧。与这些印象不同的是近些年台湾偶像剧的光辉日益淡去,相反的是一些写实类的电视剧逐渐兴起:2016年的《天黑请闭眼》《荼蘼》,2017年的《花甲男孩转大人》,2018年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可以说,近些年几乎每年台湾都会产出1-2部题材较深刻且优质的电视剧,这些剧与现实紧密相连,能够掀起话题讨论、引发观众思考。
最近热播的由台湾公视和HBOAsia合作的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编剧是执笔过《谁先爱上他的》《出境事务所》的台湾知名女编剧吕莳媛。卡司阵容也很强大,包含时隔15年之久再次回归小荧幕的贾静雯以及金钟影帝吴慷仁等。
台湾公视与HBO的实力可不容小觑。台湾公视近年推出的剧集叫好又叫座。从2015年历史剧《一把青》《麻醉风暴》、2016年植剧场(植剧场以孕育台湾戏剧友善生态为目标,设置了“爱情成长”、“惊悚推理”、“灵异恐怖”、“原著改编”四大项主题、八部迷你剧集制作任务,誓要开创台湾戏剧新纪元)系列、2017年《通灵少女》,一直到近期的《我们与恶的距离》,每一部都给观众带来了震撼。
谈到HBO,就更值得关注了。《权力的游戏》《西部世界》《欲望都市》《名姝》《我的天才女友》等现象级的热播美剧均由它制作。
如果说,甜美的台湾偶像剧给观众带来了美好,那么现实题材的台剧则让观众更真实地感受这个社会、思考生活。
《我们与恶的距离》之所以能够成为焦点,与这部剧的主题不无关系:犯罪的本质和根源、公民与社会的关系、法律和道德的关系、人权问题、舆论问题......
故事起源于一场无差别杀人案(指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没有仇怨,随机选择作案目标、在作案现场见谁杀谁的案件),然后造就了其中三方对象的不同命运: 因孩子罹难濒临破碎的受害者家庭、儿子杀人于是避逃人群的加害者家庭以及帮死刑犯辩护而受尽谴责的法扶律师。
看起来杀人犯是罪人,但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犯人去做这样的事情?事故发生后社会大众、媒体舆论对于受害者家庭与加害者家庭又是怎样的态度,在这个过程中,各自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与恶的距离”,是那个杀人的人,还是杀人犯的家人,又或者是自以为正义化身的大众、寻求真相的媒体?或许,都在向“恶”靠近。
前央视记者柴静出版的《看见》一书中,收录了其对药家鑫家人的采访:“张妙死了,药家鑫死了,但如果只是死,结束了就过去了,那就是白白死了。”
在不同主题的剧情下,阐述事件本身,把问题或答案留给观众去思考,这也是这部剧的高明之处。
前段时间口碑收视双丰收的电视剧《都挺好》之所以能引发热议是因为它能让大多观众“感同身受”。好的影视作品一定来源于生活,然后才能给观众以真实感。
《我们与恶的距离》也不例外,它起源于2016年台北街头小灯泡被砍23刀事件。小灯泡事件发生后,民意请愿判凶手死刑,但小灯泡的母亲却坚决不处死凶手。她认为,与其满足民意去杀死一个人,不如好好了解这个人是怎么一步步走向犯罪。
“他死掉了,然后呢?继续让这样的事情发生?继续速速执行?……到底他们是为什么?他在想什么?在生命发展的过程中,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他从小学就想杀人,为什么家庭、学校、亲人、朋友、社会,没能接住他?执行死刑之前是不是应该先做完该做的功课?”
2018年,《我不是药神》的火爆直接推动了我国医药改革,而影片也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来。于影视作品而言,这些鲜活的案例稍加整理都是最好的影视剧题材,也应该借助影视作品的性质来引起更强烈、更广泛、更专业、更具有辩证态度的社会关注。
//////////
当观众总在抱怨电视剧只会翻拍与改编时,编剧、制作方们就应当挖掘新的故事,我们不是没有素材,也不是没有好的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