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问答:现有家长呼吁把戒尺还给老师,作为家长你表赞成还是反对?
在常州市的局前街小学曾召开了一场关于惩戒制度的听证会,在听证会上老师和专家们讨论了各种惩戒方式,引起了大家的热议。有家长支持学校的方法,认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也有人认为学校应该以“温柔感化式”的赏识教育为主。
温柔感化真的有利于孩子成长吗?
近些年来,体罚和变相体罚遭到社会各方的“鞭挞”,教育惩戒成了学校的禁区,迫于舆论和社会的压力,老师们只能以“温柔感化”式为主。可是对于许多孩子来说,道理和规章制度并不能使他们懂得自我约束,而且对于严重违反《学生行为守则》的同学来说,只靠赏识教育并不能使其改正。
(图片来源于网络)
熊孩子不可怕,对熊孩子听之任之才可怕,“赏识教育”只是众多教育理念和方式中的一种,它不能包治百病,也并不人人适用。
2
惩戒不是体罚,它与体罚有本质区别
其实所呼吁的“戒尺”并非是真正用戒尺去打学生,而是指教育惩戒。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戒,而不是为了惩,它是在保证方式手段人性化、尊重学生人格和尊严的同时,就事论事、惩戒学生做错的事,让犯错的孩子接受惩戒。
通过惩戒来教育学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使其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惩戒不是体罚,它是在以教育为原则的前提下来教育学生。
3
没有惩戒的教育并不完整
现在社会舆论对学生的过度保护,加之学生家长的过度干预,使老师失去了对孩子的管教力。但好的教育一定离不开奖惩分明,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有管教,才懂对错。
(图片来源于网络)
把“戒尺”还给老师,在原则性教育的基础上惩戒有度,让犯错学生认识错误并得到相应“惩罚”,让教育重拾敬畏和尊重。
我是一个师范大学的老师,我的很多学生也是老师;我是一个妈妈,倡导无论如何要自己带孩子的妈妈;我是一个公益纪录片导演,几年来接触到很多底层母亲,让我时时审视我们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我愿意和您分享我所有教育孩子、教育学生的真实案例和思考;也欢迎您关注我的悟空问答@亲妈学堂,在评论区多多留言,和我一起探讨如何培养好我们的后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