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顺之声:潘田人的“山野情”——浅谈潘田话潘田声的“山”还有潘田的山野历史(作者:朱诗向)

丰顺之声:潘田人的“山野情”——浅谈潘田话潘田声的“山”还有潘田的山野历史

作者:朱诗向

丰顺县潘田镇四面环山,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都有一个“关隘”,潘田人潘田话称之为“关凹”(关坳)——具体为:东面连留隍镇的“木头坳”,西面连丰良镇的“东关坳”,南面连东联镇的“伯公坳”,北面连黄金镇的“石碑坳”。

潘田山多,这既可以看作潘田的劣势,也可以看作是潘田的优势。清朝蓝鼎元著《鹿洲初集》所写“山深地僻莫如丰政一都潘田”,按照今天的客家话“潘田声”说“山之角落”,意思是:穷乡僻野山高林密鬼都畏的地方。但是,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角度看,潘田倒是环境清雅、峰峦叠嶂、树木繁茂、溪泉和鸣、野兰吐幽的好地方。

多山的潘田自古以来就有兵防驻军。比如,潘田堡。《读史方舆纪要》·(清)顾祖禹记载,明朝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时期)或更早之前(1300-1400年之间),潘田堡,在县西北百三十里,僻在山谷,通潮、揭、漳、韶,为戍守要地。嘉靖中亦改设巡司。《会典》:潘田巡司,旧属澄海县,后改属海阳。潘田的历史地位跃然纸上:“通潮、揭、漳、韶,为戍守要地”,就是说潘田是通往潮州府、揭阳县、漳州府、韶州府的必经之地,也是防守戍卫的战略要地。

多山的潘田曾经是“戍守要地”,是有历史原因的。据相关史料介绍:潘田原住民山越蛮僚的土著族群——在隋唐时期,即1350多年前的畲族先民起义,史书上所说的唐朝初年发生在粤东和闽南地区的“蛮僚啸乱”。畲族先民由于收到残酷镇压,部分畲族人为了生存而改姓,易族汉化成为后来的客家人。因此,历史上这些散居在深山峡谷中的畲族先民,天高皇帝远,加上“刀耕火耘,崖栖谷汲”生产力低下,一度无法被剥削而“不担徭役,不缴纳赋税”。但到了宋代,形势发生变化,“石头拿出汁”的南宋王朝对畲族人民榨取的血汗越来越多。南宋刚灭亡,畲族先民又受到元朝军队的大举进攻,畲族聚居区,烧杀掳掠,畲族男女老幼被杀戮不计其数。“隋唐之际,原来聚居百万畲族先民的闽、粤、赣三省边界广阔地区,经历唐宋元明四个封建王朝,1300多个春秋,至明末几乎成为无畲族人民居住的地区。这是封建统治阶级把手伸向久不纳税的畲民,向他们榨取徭役和赋税,满足日益增长的欲望和需求,以武力作后盾,且捕且招,征服畲族的必然结果。”潘田的畲族先民也就是这种历史环境中,到今天只留下“揭畲”、“下甲畲”等等地名故事。

随着历史的变迁,到了清朝时期,潘田的驻兵越来越少了,社会也趋于平静。据清光绪十年(1884)《丰顺县志》记载,丰良驻千总1员、兵53名。关上岭汛驻外委1员、兵15名,并辖潘田汛;潘田驻兵3名。

潘田山多,也早就了潘田人多有“开门见山”的性格,这是从小“开窗见山”、“开门见山”的环境养成的。同时,讲话都带着“山口声”味,拖着“山沟声”尾。很多方言俗语都带有“山“字,比如:“近山知鸟音,近水知鱼性”、“山精,唔识见过牛竹兵”、“隔山打铜锣——听唔到”、“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乞食仔唱山歌——穷开心”、“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老”、山猪学食糠——唔知香臭、山中无老虎,猴哥做大王等等。

总的来说,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潘田解放后才属于“梅州地界”,时间比较短,即使是“嘉应州”时期(1733年起),甚至“潮循道”(1914年)民国时期,乃至回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丰顺县境为百越地。秦属南海郡揭阳县”,潘田更长的时间属于“潮汕地界”,时间跨度为从公元前到1949年。因此,现在的潘田人结婚还有“细舅子,坐上头”的习俗,细舅子,是指女方家的伴童(一般是新娘的弟弟,独生子女多了,也有用小侄子、小堂弟代替)可以享受“坐上位、坐首席”待遇,宴席上表现在“鸡头朝向阿舅子”。

今天的潘田,依旧还是山多。吃山鸡、喝山泉、唱山歌、种山茶、打山猪(现在讲环保,不允许了)……成了潘田人“靠山吃山”的日常乐事。

(朱诗向 草)

山谷幽兰

00:28

(视频:丰顺县潘田镇下甲畲瀑布)

下甲畲瀑布

朱诗向

百尺悬崖一飞流,山川如画正好游。

问道何必到匡岳,李白来了也想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