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戒尺还给教师,就是教育的福吗?
把戒尺还给老师,是不是教育之福我不知道,但是不把戒尺还给老师,一定是教育之灾。
现在的教育环境很艰难,我身边有个当老师的朋友跟我讲,班里有个调皮的学生,不管怎么说都没用,他根本不听你的话,一上课要么就把脚跷到桌子上看漫画,要么就是呼呼大睡,更讨厌的是自己不学习还不准邻座的同学学习,稍微管他一下,他爸妈马上就来学校闹到教育局闹,说老师对孩子体罚什么什么的,所以现在所有老师对这个孩子都是放养状态,安排坐在教室的最角落,只要他不影响其他孩子,随便他怎么样。
我朋友说,这个孩子其实是很聪明的一个孩子,上生物科学课的时候特别认真,对这方面的食物特别有好奇心,并且动手能力也很强,如果稍加管制教育的话,以后的前途不可限量,但是现在没有老师敢管教他,只能让他这样一天天堕落下去,实在是太可惜了。我相信这种例子不会是个例,在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会有几个学生是被老师“放养”的,甚至有的整个班级都被老师“放养”。
中小学的老师越来越像大学教授,只管在讲台上教,不管或者说管不到台下听不听。“戒尺”不是真的尺,它只是赋予给教师严格管教学生的一种”权利“,责任或者说是代名词,现在把这个可以管教学生的“权利”还给教师,但是,重点来了,有多少教师敢去接这把“戒尺”?在曾经使用过“戒尺”教育学生的老师中,有多少是恨铁不成钢,真的希望通过惩戒而教育和帮助学生的?
又有多少,根本就是瞎用“戒尺”对学生一点爱护都没有,就是简单、粗暴的教育。所以,这两类教师已经让“戒尺”给混在一起相提并论了,后一种教师根本就没有师德,也不配为人师,对学生就是直接的伤害,而前一种教师对于使用“戒尺”的尺度,进退两难,图的是啥?家长的冷漠、学生的骄横、学校的无奈,让老师们心寒。即便现在把“戒尺”还给教师,教师不敢接,不想接,不能接。
因为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都让“戒尺”没有立足之地,大家也是各抒己见,有支持教师使用戒尺,有反对教师使用戒尺的,因为现在的学生太难管理了、太难教育了。就在昨天,我刚刚在网上看一个女教师被小学一年级学生气得痛哭的视频。我们一再强调教师该不该使用戒尺,那么我们的家长,在孩子的成长教育过程中,家长到底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
恐怕是没人会用那根戒尺了。谁爱用谁拿家自己用吧,谁家的孩子谁管,恐怕没有比这个时代的老师更能看明白,看开教育问题了。今天下了课,等待下节课的老师来接班,转眼听到教室后面有打闹声,仔细看,是那个男生打了一个女生,在午间打的,这女孩课上就是坐着,学具不带,男孩说过他一次,去年年龄还小,不服说,搬桌子搬不动,搬椅子,搬不动,最后拿起自己的书包狠狠的扔地上摔掉,泄愤耍脾气。
正和他班主任耍赖躺地上,老师拉他起来,他不起,几个孩子把他拽起来,哭叫着,搬起椅子扔掉!力气倒是长了,可以摔椅子了。据说是因为管教某个孩子,家长找来和老师打架,不知道是不是今天这个孩子。总之就是我这个五十多岁的老太婆,也无法插手这样的事情。下课了,严管时间也过,谁的责任谁负。普遍的现象,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是师德问题,是责任原则问题。
你不是班主任,你若插手,就是多管闲事,何况是人家班主任在管教学生,更不该随便插手,也会落是非,干扰人家工作。对于这个孩子,也许长大了脾气会变,也许长不大。脾气太过于暴力的孩子,这气性,咋好说呢?很容易走极端长不大,前几天不是有报道吗?八岁女孩因为老师管教,生气喝农药自杀,谁知道管多了管严了,更多孩子不会走极端?戒尺举起来,他会说,你落下我就死给你看!这戒尺真的要看打在谁手心!
故事分析:
今天下午路上遇到一个班上孩子的奶奶,她见我就说,求求你让我的孙儿毕业,让他有一个初中学校就读,她可能不了解相关义教育政策吧,每个孩子都会进入初中读的。一方面因为这个孩子长期不写作业,几乎每次测试或者考试都是10分或者20分左右,很多时候甚至直接只写一个名字就交卷子。奶奶也是没有办法,孩子情况比较特殊,爸爸在外面打工,妈妈因为特殊原因目前被刑拘中,已经离婚了。
所以这个孙儿就完全没有人管,奶奶心疼孙子,虽然接近80岁年龄了,却不得不承担起孙子的一切。却也管不了孙子,天天耍手机,打游戏,记得曾经因为被老师批评做出撞墙的动作,我们都被他的行为吓着了,很多时候告诉孩子父母,都是轻描淡写不予理会,或者知道了,却不见任何措施来管教自己的孩子。像这样的孩子即使老师有惩戒权,你又能怎样使用呢?又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呢?
没有家长完全的配合(家长可能已经无力来管教了,奶奶年龄大了,爸爸外面打工也许过得也不好,妈妈刑拘中,据说可能被判重刑)。所以没有教育环境良性化发展(别一天到晚逮老师们的不是,一点事情全网都知道),家长教育的配合、主管教育部门遇事坚决不能让老师”背黑锅“,原则上为老师撑腰,我相信这把戒尺并非每个老师都需要的。
总结语:
一把戒尺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中国教育的问题根本不在这里。功利主义盛行,教育心态盲目急躁。教师职业本是默默无闻的一项工作,太多的教师妄想通过教学成绩证明自己的能力,从而一夜成名,所以各类简单粗暴的手段都会上;一所学校太想出名,从而默认或者鼓励自己的教师压榨学生、体罚学生;一个县或者地区太想拿教育“成绩”做文章,以此捞取政治资本。
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缺失,分数成为唯一的“抓手”。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要义在于“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的业绩怎样来评价?这又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至少有如下几个维度不可缺:业务水平、敬业精神、师德、教学效率……,但我们只抓住了分数这一单一要素,一方面我们选拔学生靠分数,另一方面我们没有能力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机制,导致分数变成了唯一的畸形抓手。
君不见,不管是高考、中考,还是学校的期中、期末考试,都基本是按照学生的考试分数给教师排名,并成为难以改变的习惯。倘若不能掐准教育的病症所在,片面地、盲目地追求“效果”,只把“分数”当教育的成绩,让学生淹没在海量的作业中,渐渐失去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即使“把戒尺还给老师”,教育也是一地鸡毛!在中国教育里,老师体罚学生,甚至打骂学生真是家常便饭,说句实话真不鲜见。
平常说老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承担着塑造社会发展的未来,影响着学生怎么立世的重任,这是传统文化,及社会普遍期望的产物。便有了“师道尊严",这是千百年来维系中国教育秩序,或者说直接反了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在这样的文化传统环境下,老师在上,学生在下的观念在有的老师心里扎下了根,对学生缺乏应有的教育耐心,粗暴体罚学生,打骂学生的事就自然而生会发生。
余不怕大家见笑,本人小时候及本人小孩,在小学学习就被老师用教鞭打头打手过,下手也很重,对此出于对老师的尊敬,或者说在"严师出高徒"的文化环境下,找老师理论真没有市场,只好忍了。老师体罚学生,及打骂学生会在学生一生中留下心理阴影,促使学生在有能力下会尝试报复老师,或其也作老师会尝试体罚学生。这就把错误的教学关系延续了下来,好不好,当然不好。
余主张在立法上应杜绝老师体罚学生,甚至打骂学生。这在教育法规上是有规范的,但是教学中还是会时有所闻,这除却学生调皮外,传统的师道尊严是影响其发生的重要基因。提倡"教学相长"是和谐教学关系的根本出路,当然古往今来很多优秀杰出的老生,他们一生教育实践中就是这么做的。杜绝"戒尺"是当代教育理应规范的教育前景,惟有如此才能"桃李不言,下自成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