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先早课|外门,内关

外门,即针孔。针刺出针时,摇大针孔为泻,闭合针孔为补。如《灵枢·九针十二原》:“补曰随之……其气故止,外门已闭,中气乃实。”又《官能》:“泻必用员……伸而迎之,遥(遥,同摇)大其穴,气出乃疾。补必用方……气下而疾出之,推其皮,盖其外门,真气乃存。”此虽用针之细节,亦不可忽。

内关,《内经》中有二义。

其一为穴位名,为手厥阴心包经别出络脉。《灵枢·经脉》曰:“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去腕二寸,出于两筋之间,循经以上系于心包,络心系,实则心痛,虚则为烦心,取之两筋间也。”

其二为病名,指阴经邪气盛极盈溢,闭阻格拒阳气。《灵枢·终始》云:“溢阴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又《禁服》:“寸口四倍者,名曰内关,内关者,且大且数,死不治。”

内关或穴或病

外门有开有阖

刘更生,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副主委,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席健康科普专家。
慎终如始 则无败事
(0)

相关推荐

  • 针刺补泻手法有哪些?

    针刺补泻的基本手法 <内经>中对针刺常用的徐疾.提插.开阖.呼吸.迎随.捻转等补泻手法做了详尽的描述,也同时谈论了摄.爪.切.按.扪.进.退.弹.摇.动等手法,这些成为后世单.复式补泻手法 ...

  • 针刺常用补泻手法

    概述 补法:凡是能够使机体虚弱的功能状态恢复正常的生理状态的针刺方法: 泻法:凡是能够使机体亢盛的功能状态恢复正常的生理状态的针刺方法. 针刺补泻原则: <灵枢·九针十二原>"虚 ...

  • 尚先早课|上合于天,下合于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

     上句见<灵枢·逆顺肥瘦>:"岐伯曰:圣人之为道者,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必有明法,以起度数,法式检押,乃后可传焉."中国学问的根本,就在于合于天地之道.天地 ...

  • 尚先早课|藏精而起亟,卫外而为固

    阴阳是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相互为用的.王冰说:"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 关于阴和阳对对方的意义,<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 ...

  • 尚先早课|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

    本句取自<素问·上古天真论>:"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 ...

  • 尚先早课|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

    古之治病,方法众多,轻浅者有祝由.汤液等法,病重者必以毒药.针石为之. 黄帝曾问:"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今世治病,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或愈或不愈,何也?" ...

  • 尚先早课|阳者卫外,阴者藏精

    本句化自<素问·生气通天论>:"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言阴气的作用,是使精气藏守于内,并且不断化生阳气:阳气的作用,是卫护于外,固密肌腠,使体内阴精 ...

  • 尚先早课|三气杂至,两神相抟

    上句见<素问·痹论>:"黄帝问曰:痹之安生?岐伯对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此言风.寒.湿三气混合侵犯人体而 ...

  • 尚先早课|厚德清静,府精神明

    厚德清静,见于<素问·五常政大论>:"敦阜之纪,是谓广化,厚德清静,顺长以盈,至阴内实,物化充成."敦阜,言土气太过.敦,厚.阜,土山.敦阜之纪,即土运太过之年.土主长 ...

  • 尚先早课|阴平阳秘,阳杀阴藏

    上句见<素问·生气通天论>:"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

  • 尚先早课|视其目色,察其病形

    上.下两句皆与疾病诊察有关,但侧重点不同. 上句见<灵枢·四时气>:"睹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者,视其目色,以知病之存亡也."睹其色,即望其面色.察其目,即望其目.通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