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戏窝窝”著称的华州古村落——瓜坡镇南沙村

邮箱:3125136050@qq.com


话 说 南 沙

作者 雷 梅 宋朝峰

瓜坡镇南沙村位于华州城西五公里处,石堤河西岸,东与杏林镇沙圪塔村隔河相望,北邻“古村落保护区”瓜坡镇北沙村。这三座以“沙”为名的村庄呈三角形临河而建,历史上曾互动频繁,交割不断,是华州区石堤河流域文化及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以“戏窝窝”著称的南沙村,城堡奇特,民俗巨丰。

南沙村外景 刘焕民摄

南沙村的得名与其北部的北沙村同出一源:早年间,石堤河水势湍急,流至南沙村北一处土台后,折向东北,而后缓流向北。河水激岸累沙,在转弯处形成一个大沙堆,人们把沙堆南的村庄称为南沙涧,沙堆北则称为北沙涧,后简称南沙、北沙。明《华州志》“地理志”记载古华州西溪时提到:“东为西溪水……初分流灌田,至故县、沙涧诸村。”这里所说的“沙涧诸村”,即意指如今的南沙村一带。

石堤河南沙段河堤 刘焕民摄

故老相传,明熹宗年间,南沙村有个姓徐的公公,在大太监魏忠贤身边当差,尽享富贵荣华,有花不完的钱财。为了光宗耀祖,日后老有所居,便命人回华州修建南沙城。后来由于宫廷明争暗斗,魏忠贤一党失宠落败,徐公公被贬回华州,定居南沙城内。

南沙村的新房与老宅和平共处 刘焕民摄

南沙东侧为石堤河,石堤河逢洪水暴涨时,难免淹没南沙农田并危及城墙。自从徐公公回到南沙城后,遇洪水来袭,徐公公便拿出独门神器指向石堤河,以借神器所发的威力阻止洪水侵犯南沙境域。洪水西流被神器威力所挡,只得转头冲向河东的沙圪塔村,沙圪塔村西南一带遭洪水入侵,汪洋一片,庄稼尽毁。从此,沙圪塔与南沙结下仇怨。后来,徐公公去世了,南沙城内无人会使用神器,人们只得听天由命,南沙与沙圪塔的仇怨也就自动解除了。

石堤河南沙段 刘焕民摄

“进入南沙城,就是回回营。上了南沙坡,就是回回窝。”这是老辈人中曾流传的一段顺口溜。十九世纪六十年代,陕西境内发生了一场众所周知的汉族与回族纷争,民众死伤无数。当回族攻至华州城西十余里的南沙城下时,城内百姓惶恐万分,不知所措。正在此时,有人将一位老太太扶上城墙与回族首领对话。稍许片刻,回族便收兵退去。原来,这位被扶上城墙的老太太在年轻时,曾认了一个回族干儿子,此人正是这次攻打南沙城的头目,南沙城因此免遭一劫。回族没有攻打南沙城的消息传开后,人们误以为南沙城内以前就住有回民,就把南沙称为“回回营”、“回回窝”。

南沙村巷道 刘焕民摄

南沙城墙四个方向中,东、西、北三面均开有城门,其中,红白喜事均由西门和北门进出。南沙城为何没有南门?据南沙村91岁高龄的种丽林老人分析:从阴阳五行上讲,南属火不吉利,不易出入;其二,从塬上下来运粮的车马骡子,经常从南城墙下经过,偶尔遭到土匪抢劫,为防土匪伺机入城抢掠,便没有开南门。种丽林生于1928年,14岁被国民党拉壮丁,参加过抗日战争,在大荔朝邑随国军阻击日军。参加过解放战争。解放后在高塘炮兵连当兵,1955年复原回家。

91岁高龄的种丽林老人 刘焕民摄

至民国时期,南沙城内住有200余户人家。从城北南望,整座南沙城像一条“船”,如站在城东看,却似一只“龟”。在城墙上走一圈,路程约二里有余。城墙地基宽约2丈多,上宽近5尺。城墙上摆有4、5枚铁铸土炮,炮口直径约一尺,炮身长一米多。另有供一人操作的细炮数台。火药是柳树烧成灰与硫磺搅拌制成,炮弹是生铁铸成铁蛋,城墙上摆放着许多瓦缸,用来存放火药和铁蛋。国共合作时期,张学良的部队驻扎在南沙城内,为鼓舞士气,曾在西门城墙上放过一炮,炮弹从西门口打到村外的老爷庙墙下。

南沙村老房子 刘焕民摄

老爷庙位于南沙城西门外约300米(现在的蓝球场)。庙内端坐关公神像,两侧墙上绘有人物及山水壁画,手法细致,色彩斑斓。更为精巧的是庙内摆放的一座“取水楼”。“取水楼”为四方造型,四面开门,高 2米,直径60公分,龙骨上刻有侠士手执长枪,飞檐走壁,人物栩栩如生,背景足可乱真。逢干旱年份,南沙挑出四名壮汉,抬上“取水楼”,由几十名村民随行护楼,一路锣鼓喧天,前往华州石堤峪取水。

石堤河上的南沙大桥 焕民摄

在石堤峪有个“良水泉”,此泉水质甘甜,常年不息。村民到此先行叩礼,取容器盛水放于“取水楼”中,一行人等小心赶路,以免楼歪水洒。回到老爷庙后,众人放鞭上香,将水奉于关公神像前供桌上,再行叩礼敬拜,以水为引,求神降雨。1975年,老爷庙被拆除,庙内关公神像则毁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而“取水楼”也不知所踪。

靠墙位置为老爷庙遗址 刘焕民摄

南沙村中心位置有座戏楼,始建于民国初期。最初的戏楼并非一般的木架结构,只是堆积在“土贴庙”( 即土地庙)前一个高2米的土台台,逢有演出时才临时搭建戏棚。1978年在原土台上盖了木架房,正式称为戏楼。1993年戏楼再次改建,并使用至今。

南沙戏楼 刘焕民摄

说完南沙的戏楼,不得不提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南沙迷糊老艺人。上世纪的南沙村,是个名副其实的“戏窝窝”。南沙村的迷糊老艺人人数众多,曾以鲜明的表演风格而大放异彩,常被华县及周边各县邀请演出。

南沙村民保留的戏箱 刘焕民摄

南沙东门的种长友为南沙最早的迷糊老艺人,以演小丑出名。据传,种长友为其时陕西四大丑角之一;南沙北门的老艺人种志文,生于1943年,小名“种捉住”, 擅长旦角,20岁即上台演戏,此后一唱就是60年;

老艺人种志文整理戏服 刘焕民摄

西门的徐福录,老旦,以主演老年妇女,素颜不化妆,唱扮俱佳而扬名乡里。解放前,徐福录曾多次到渭北走戏,人未到场,只要把他的皮袄挂在戏台上,看戏的人便蜂拥而至;藺广义,专攻旦角。因独眼、脸上有麻子,演出时观众喜闻其声,无睹其貌,人称“隔墙红”。其唱腔悦耳动听,闻名乡里。

南沙村民保存的戏服 刘焕民摄

南沙村民保存的戏服 刘焕民摄

南沙的出土文物在考古界也占有一席之地。1958年和1983年,考古学家曾在南沙村南侧发掘出我国古文字中罕见的珍品——商代前期的刻划陶纹,及两付龙山文化时期完整的马骨。2013年,南沙遗址被划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沙遗址”刘焕民摄

在这座古老的城堡中,还有很多被遗忘或渐去的南沙风物失去了或正在失去原本的色彩,如南沙几大姓氏的来源出处及“转芯子”等等。我们试图还原某段历史真相,可惜并没有找到更多有价值的文字资料,口口相传的民间记忆融入了传说的成分,因此此文显得并不严谨,但这些记忆仍弥足珍贵。感谢南沙村种丽林、种志文两位老人的热心协助,使得这些不为人们熟知的南沙往事最终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作者简介:雷梅,女 ,生于1974年3月,华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喜爱摄影、写作及户外骑行。

摄影师简介:刘煥民,渭南市华州区人。陕西省民俗摄影协会会员、渭南市华州区摄影家协会会员、渭南市华州区影视艺术会常务副会长。上世纪七十年代从事摄影摄像事业,现任华州区智霖影视制作公司总经理,以记录民俗艺术,展现百姓风采而被民间誉为摄影摄像大师。

原文来源:作者供稿

(0)

相关推荐

  • 我的家乡华州区柳枝镇,记忆中的元君庙!

    记忆中的元君庙 作者丨孙登高 我的老家柳枝镇的元君庙早已灰飞烟灭,没有留下块砖片瓦,但却因考古专家发掘仰韶文化,元君庙泉护村遗址的重大发现,而久负盛名. 20世纪50年代初,刚解放的那个年代,元君庙在 ...

  • 富平有个故县村,你去过吗?

    富平卤泊滩有个故县村 文/张继周 范志强 彭辉 富平老城东去四十里为卤泊滩,偏西北村曰西胡,当地人称"故县村胡家".据明万历<孙志>载,故县村隶属富平县东乡安平里辖.一 ...

  • 【长安村落】——细柳街办南、北三角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据<长安县志>记载,该村建于汉朝.因王莽造反,京城皇家官宦子弟后代迁居此地.由三大姓氏组成,肖姓居村东北角,刘姓居村西南角,华姓居村东 ...

  • 罕见姓氏-沟氏村落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下庙镇曙光村沟家组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下庙镇沟家村沟家组

  • 华州大明村:曾经四百八十寺

    吉建军,字劳伍,陕西华州人,诗人.作家.资深媒体人. 写作事宜联系电话:13716053033 作为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大明镇政府办公地所在,大明村在大明镇有着非常重要的政治经济地位,也是大明镇人口最密 ...

  • 田野文物之蔚县访古 | 作者 曹建军

    蔚县飞狐峪垭口 田野文物之蔚县访古 曹建军 二零一四年六月,应省文物局邀请,赴张家口对张市七处田野文物保护工程进行验收.随后又受张家口文物局.蔚县文化旅游局盛情邀请,考察蔚县宋家庄古堡,对古堡进行风险 ...

  • 华州古村落:沧海桑田老官台

    邮箱:3125136050@qq.com 沧海桑田老官台 文 刘红霞   图 刘焕民 作为地地道道的华县人,久闻老官台大名,却从未接近过它,亲近过它,真正揭开过它的面纱.今日,有幸一睹它的历史底蕴,心 ...

  • 华州区瓜坡镇北沙村在行动......

    <新型冠状病毒.华州区瓜坡镇北沙村在行动> 歌赞(北沙村委会主任张笈得及村委干部和爱心村民) 岁末庚子正新年 冠状病毒在蔓延 央视新闻播出后 病毒来源在武汉 消息传遍省市县 全国掀起抗病战 ...

  • 华州古会有特色 张桥新村更美丽

    邮箱:3125136050@qq.com 古会有特色  新村更美丽 图文作者 彭翔宇      大美秦岭抵挡住了一场席卷华北和西北地区的沙尘天气,一场春雨涤荡了雾霾天气的阴霾天空,这是大自然的&quo ...

  • 华州古郑国究竟是何时东迁河南的

    邮箱:3125136050@qq.com 郑 国 东 迁 作者 刘亦农  郑桓公(?-前771年),西周郑国第一任国君.公元前806年,即周宣王二十二年,宣王之弟友,受封于郑地(今陕西渭南市华州区东北 ...

  • 以耕读文化著称的华州大明镇毛沟村

    邮箱:3125136050@qq.com 以耕读文化著称的华州大明镇毛沟村 毛沟村位于华州大明镇东北部,与瓜坡镇毗邻.该村范围内有莲花池.担水沟.老虎沟.楼子沟.柳洼.狼窝口等六条沟,沟水从西向东流入 ...

  • 华州古郑国国君郑桓公之死

    邮箱:3125136050@qq.com 郑桓公之死 作者刘亦农 公元前806年,即周宣王二十二年,宣王之弟友,受封于郑地(今陕西渭南市华州区东北部),友即郑桓公.此后,桓公在原华县即今华州区建立郑国 ...

  • 华州古郑国国君郑桓公对后世的影响

    邮箱:3125136050@qq.com 郑桓公对后世的影响 作者 刘亦农 西周晚期重要的政治人物,对西周东周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均发挥了积极正面作用. 郑桓公(?-前771年),西周郑国第一任国君.公 ...

  • 华州古郑国国君郑桓公“缁衣遗爱”是为“仁”

    邮箱:3125136050@qq.com 郑桓公"缁衣遗爱"是为"仁" 作者 刘亦农   郑桓公(?-前771年),西周郑国第一任国君.公元前806年,即周宣王 ...

  • 华州古驿道上古朴典雅的遇仙桥

    邮箱:3125136050@qq.com 古朴典雅的遇仙桥 作者 刘正军 从华州赤水"桥上桥"往东,穿越赤水镇东行六七百米后,就到了遇仙河.遇仙河上也有一座古石桥,叫遇仙桥. 遇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