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蟹肉的江南名吃腻蟹糊|原乡
常州武南地区名菜腻蟹糊
今年春节期间,吃了两次腻蟹糊。一次是初二在运村朋友家,是专门烧菜的乡村大厨做的。一次是初八在雪堰朋友乡野的会所,是朋友的姐姐做的。
腻蟹糊,有时也称蟹糊,是故乡乡野名吃。据说雪堰是腻蟹糊的原产地,传是清末雪堰镇上一家饭馆的老板所创。朋友说,这是目前可考的最早记录。
因为我写江南旧闻,江南旧闻也包括记录故乡各色美食。在雪堰的春雨竹海的晚上,开餐之前,大家谈起关于腻蟹糊的话题。虽同属一地,但各地腻蟹糊的烧法各不相同,雪堰、政平、南宅、潘家、漕桥、前黄、运村等地,虽然做法表面看起来大同小异,吃起来味道差不多,其实老饕们还是知道其中的不同门道的。比如,在无锡工作的建卓大哥,是政平人,他吃过多少蟹糊后,觉得走马塘街上桥边一家饭店味道最是正宗。而春波兄是雪堰人,他觉得雪堰的蟹糊最正宗。而我倒是没有什么正宗观念,多少年不吃蟹糊后,前些年在南宅同学家,参加同学哥哥家的喜宴,吃到的蟹糊,倒是让我回忆起了小时候的味道,而初二在运村吃的,我评价说,虽然不错,但有些“嘎”(方言音,意为有些稀,味道有些像掺了水,寡淡)。建卓大哥概括总结了武进蟹糊的四大特征:一是要油,当然不是菜油,要看到碗里有一层油,这个主要靠烧蟹糊用的一个材料肉皮熬出来;二是底料为熬出的肉冻;三是要用草鸡蛋的蛋黄,最好是鸭蛋;四是要手撕青鱼丝。当然还要配上上等料酒和姜。
建卓大哥的总结,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因为这是故乡做腻蟹糊的基本要求,而所有的不同,都是在此基础上衍生演变出来的。
当天晚上,春波兄问我对姐姐烧的腻蟹糊的评价,我说不错,不过有些偏甜口了。春波笑着说,我们雪堰靠无锡近,口味也近无锡,所以偏甜。
腻蟹糊的“腻”,其意相当一部份是来自于油,“腻”的本意就是食物油脂过多。腻蟹糊油汪汪的,却一点不腻。原因无他,只是因为烧蟹糊,用的荤料,用菜油不香,而多用猪油,最佳自是用烧蟹糊熬肉冻的猪皮熬出的油。猪油看起来很油得样子,除了香,还有一个功效,保温。所以,腻蟹糊和故乡另一道用猪油烧的传统名吃甜饭一样,表面上看不出像其他刚做出的菜那种热气腾腾,但要不知道,可要挨烫的。所以,过去吃腻蟹糊或者甜饭,都是一调羹盛起,一边吹一边吃的。傻小子不懂,常烫嘴。
用草鸡蛋的蛋黄,是为了蟹糊的颜色——这才像蟹黄嘛。这也是为什么鸭蛋最好,因为鸭蛋的蛋黄颜色还要浓郁。当然,蛋清是不要的。
做腻蟹糊,通常把青鱼肉煮熟后,用手撕,撕出青鱼丝来。青鱼是故乡淡水名鱼,青草鲢鳙,位于四大家鱼之首。青鱼爱吃螺丝等,肉质坚韧有筋道,做鱼圆也常用。烧蟹糊的手撕青鱼丝,要撕得小,和蟹脚里剥出来的蟹肉非常相像。而在我们前黄,烧蟹糊时,除了手撕青鱼,也常用鲢鱼头打碎熬炼,熬熟后捞出鱼骨,把鱼头里剩下的鱼肉等用来烧腻蟹糊。鱼头肉最嫩最细腻。而过去腻蟹糊里,常出有一些看起来黑色的一丝丝的东西,过去其实就是鱼头皮打碎浑在里边的结果。
当然,腻蟹糊不能太稀,所以勾芡很重要,稀稠都在勾芡的功夫上。腻蟹糊的腻,在这个地方也有体现。
做好后的腻蟹糊,一定是色香味俱全的。也可以加些芫荽末,既上色又调味。
我小时候乡村办喜宴,腻蟹糊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至今犹是。故乡许多人爱吃这道菜。
这道菜烧出来要像粥一样粘稠,这样才好吃,而且一定要趁热的时候吃,一冷,就要变稀的。不过,如前所言,因为蟹糊是用猪油烧的,几乎不冒热气,其实很烫,吃的时候要当心哦。
当然,有些人吃腻蟹糊时,喜欢盛在自己的碗里,然后加一些香醋,这就看个人口味了。烫热时吃下去,冬日都觉得身暖。
咦,写到这里,这道以蟹命名的乡野名菜,除了名字,做菜的原材料怎么都没提到蟹啊?
是的,武进南部各地,腻蟹糊这道菜里,压根就没有螃蟹什么事!但凡说烧腻蟹糊要用到蟹的,要么是暴殄天物的大户人家,要么压根不知道腻蟹糊的做法。
蟹肉蟹黄多贵啊?除了昂贵,扣挖又极其费工夫。过去乡村普通农家办喜宴,哪里用得起这么多螃蟹的蟹肉蟹黄啊。
所以,腻蟹糊,其实就是用鱼肉、猪肉、鸡鸭蛋代替蟹肉蟹黄烧出的味道接近蟹肉蟹黄味的菜!
用豆腐做出猴脑的味道,那是电影里的传说,因为谁也不知道猴脑的味道,这叫画鬼易。而川菜里的鱼香肉丝,却丝毫没有鱼味。但我江南故乡的腻蟹糊,却用鱼肉猪肉鸡鸭蛋烧出了蟹肉的味道!而故乡是水乡,蟹肉的味道,却是大家熟悉的。画法上说,画人难,烧腻蟹糊的厨师师傅,其实都是大师。
一碗没有螃蟹材料的腻蟹糊,虽然做法是李代桃僵鱼目混珠,但是,这却显示了我江南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那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精明能干。
多少年在外奔波,很少吃到腻蟹糊后,如今,我又重新喜欢上了吃腻蟹糊。
(作者系网易新闻 网易号 “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关于老朱煮酒
更多分享,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