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文启:怎样在社区治理的参与中提升居民主体性

近日印发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建立起党组织统一领导、政府依法履责、各类组织积极协同、群众广泛参与,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机制全面完善,基层政权坚强有力,基层群众自治充满活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在此基础上力争再用10年时间,基本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意见》给出了基层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时间规划和任务清单。从村(居)民(以下统称居民)的角度出发看待《意见》,则需要聚焦于居民的主体性发挥。

在《意见》中,社区治理的主体主要呈现在基层组织的规范化组建和系统化运行上,比如基层党组织、基层居民委员会、各类社区组织等,强调在党建引领下社区治理各方主体的协同培育与发展。如何做到居民“广泛参与”,在此过程中达成和确保其主体性?这是实践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居民参与中的主体性则可以从以下四个维度去理解:

其一,以整体的群众身份作为服务对象的主体性;

其二,以组织化身份进入基层组织中参与管理的主体性;

其三,以社区骨干或志愿者身份服务于社区的主体性;

其四,以少数派身份在特定事件和范围内的主体性。

居民在社区治理中的实际参与状况如何呢?

首先,在居民以整体的群众身份作为服务对象的参与方面,群众作为一个集合概念,虽然参与社区服务和社区治理,但往往具有场景道具效应。也就是说,居民在社区治理中是“参与演出”,自觉配合,做好“群众演员”。这一方面源于基层社区的服务专业化程度不高,另一方面源于居民参与能力和空间开拓不够。

其次,在居民以组织化身份进入基层组织的参与方面,基层“两委”及居民监督委员会在组建过程中会吸纳一定数量居民,小区业委会、社区社会组织等也主要由社区居民构成,这些组织化参与中运行的规范性亟待改善,运行的有效性仍需提升。

再次,在居民以社区骨干或志愿者身份的参与方面,群众作为背景、组织化参与作为框架,社区骨干和志愿者的参与是社区治理的主要形式,但社区骨干若不能以组织化身份参与社区治理,社区志愿者的管理动员和激励若不能规范和制度化,这两者的参与都将呈现零散状态,缺乏常态化稳定化运行机制。

最后,在居民以少数派身份在特定事件和范围内的参与方面,在社区议事、信访、钉子户、困难户等事件中,少数派的消极参与创造性不大,但破坏性极强,需要在社区治理中予以专门引导和化解。

在社区治理的参与中提升居民的主体性,需要从四个方面着手:

第一,居民作为服务对象参与中,要改善服务本身的专业性。这里的专业性不是指文牍主义、概念术语或服务者身份上的专业性,而是强调社会工作解决问题、纾解民心的有效性,同时强调居民不仅仅能参与发声,讲好话,还要能够提好意见,在服务成效的评估中有发言权,做到“服务以居民为中心”。

第二,在居民的组织化参与中,要对居民参与管理的能力,尤其是组织策划能力、协调沟通能力、文案书写能力等做好专门的提升培训,让其摆脱“草根性”的自我贬低式的认知及不规范的操作。

第三,在居民作为社区骨干和志愿者的参与中,要结合社区特色,把这两类人群的参与向多元化方式发散,比如不仅仅是现场参与、线下参与,只要能服务于社区的参与都可以设计,同时要让这种参与规范化、常态化,做好登记、培育、管理、激励的工作。

第四,对待社区中的少数派,谨慎使用管控和管理的方式,要充分尊重与理解,予以安抚情感、化解情绪、回应需求、反馈结果等,尽量做到“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

(本文乃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制度体系研究”的成果,项目批准号19ZDA144。作者系甘肃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甘肃北辰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

作者:任文启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2021年8月上刊

(0)

相关推荐

  • 社工如何参与“三社联动”?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顾炎     单位 | 郑州市郑东新区汇美万家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内容 一.背景介绍 三社联动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以社区为平台 ...

  • “社区中国与基层治理”丛书出版

    "社区中国与基层治理"丛书是从国家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体系的"细胞"入手的.这个细胞就是一个个的社区与基层治理单元.但是中国社会中的细胞与西方社会中的" ...

  • 社工如何提升志愿者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社工如何提升志愿者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 从社区抗疫看社区治理现代化之路

    摘 要: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应对中,社区作为基本治理单元的天然合理性和防控有效性得到充分彰显.以隔离为主要手段的抗疫通过社区网格化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果,形成了"社区坚守.政府支持"的 ...

  • 潘泽泉:政党治理视域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基层社会治理

    全文7300字,阅读时间约23分钟. " 推荐语: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发展与单位制解体使得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篇文章用"政党-国家-社会"范式来 ...

  • “五社联动”助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日前,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指出,要发展公益慈善事业,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激励政策,创新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 ...

  • 社区工作者,你们是基层好榜样!

    他们温情又有担当 社区工作者 ▼ 城乡街道基层中,有个群体社工岗 链接政府与居民,牵线搭桥当红娘 风霜雨雪无所惧,春夏秋冬都很忙 甘于奉献为百姓,个个都是热心肠 嘘寒问暖多面手,和睦邻里最擅长 常年累 ...

  • 刘玉亭:社区治理的逻辑与困境 | 学术季

    刘玉亭 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学术委员会委员,华南理工大学城市规划系副主任.教授 新时期我国社会治理格局迎来以共建.共治.共享拓展社会发展的新局面,主要目标是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加强和创新 ...

  • 笔架山街道创新社区治理实践

    社区服务场所总面积约 2200㎡(含社区服务中心周边沿街商铺和幸福里社会发展中心),其中核心区域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面积约1540㎡.笔架山街道积极践行政府目标,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

  • 何为社区治理

    社区治理是指社区范围内的各个主体,依据相关规范,通过协商谈判.协调互动.协同行动等多种手段,对涉及社区共同利益的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提高居民解决自己问题的能力,促进社区居民的社社会意识进步:减 ...

  • 刘建军|中国社区治理的“关联原理”

    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互动.由内向外和由外向内的贯通,正是中国基层社会治理最大的"秘密",也即中国社区治理的"关联原理". <理解中国社区治理:国家.社会与 ...

  • 学人荐书 | 吴晓林《理解中国社区治理》(赠书福利)

    <理解中国社区治理:国家.社会与家庭的关联> 吴晓林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吴晓林,1982年生,山东莱阳人,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中国政府发展联 ...

  • 半月谈 丨 唤醒社区治理内在动能

    唤醒社区治理内在动能 徐宁/翟濯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人们的生活家园,是美好生活的根基.良好的社区治理能够增强社区凝聚力,维持社区安全稳定,增进社区成员社会福利,推进社区发展进步.可以说,社区治理 ...

  • 【关注】后疫情时代社区治理如何取得新发展?

    近日,长宁区召开区委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进一步明确2020年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工作目标任务.会上,区民政局.区房管局.新华路街道交流了工作思考,一起来看看吧! 激发 ...

  • 社区治理,如何摆脱行政化、官僚化?

    半月谈评论员 徐宁 翟濯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人们的生活家园,是美好生活的根基.良好的社区治理能够增强社区凝聚力,维持社区安全稳定,增进社区成员社会福利,推进社区发展进步.可以说,社区治理好,生活 ...

  • 2021上海事业单位面试热点题解析:构建“1+3+X”社区治理共同体

    热点背景 近年来随着物权意识觉醒.物权矛盾激化,居民区.住宅小区作为社区治理的基础单位,呈现出多元.复杂的特点.上海市普陀区真如街道以推进党建引领显性化为突破口,探索构建"1+3+X&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