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敬针对朱棣的方案,连朱棣、姚广孝都很忌惮,朱允炆却不采纳

建文初,户部侍郎卓敬秘密上疏:“燕王朱棣智虑绝伦,雄才大略,酷类太祖。北平又是形胜之地,士马精强,金、元皆由此而兴。现在应即刻将其迁徙至南昌,万一有变故,也容易控制。意念萌发而未施行,只是苗头。但若因时而动,便会为形势所驱而成长为大树。”卓敬这是在隐晦地向建文帝指出,燕王朱棣已经有意反叛,只是在待时而动而已,希望他能够按照自己的建议提前防备。

卓敬像

说起卓敬,在明初颇为有名。卓敬,字惟恭,瑞安人。年少时便聪颖异常,读书一目十行,过目不忘。洪武二十一年考中进士,被任命为户科给事中。当时明朝关于藩王的制度尚未健全,藩王的服饰、车驾与太子无异。卓敬于是向朱元璋进言:“京师风气为天下人所敬慕。陛下于诸王不早辨等级,而使他们的服饰与太子相当,嫡庶相乱,尊卑无序。太子以后何以号令天下啊?”朱元璋惊叹道:“爱卿说得很对,是朕考虑不周。”从此之后,朱元璋对他越加敬重。卓敬风仪俊美,擅长谈论,于天文、地理、律例、兵刑诸学问无一不精。朱棣曾这样评价他:“国家养士三十年,唯得一卓敬。”

连朱元璋都非常敬重的卓敬,建文帝对他自然也非常客气。他上秘疏的第二天,朱允炆便将其单独召至宫中,详细询问其意见。卓敬又将眼前的形势细致分析了一下,然后叩首道:“臣所言乃当今天下至关重要之事,愿陛下慎重对待。”朱允炆虽然当时答应了,但是后来却没有进一步的回应。

其实朱允炆削藩的决心早在洪武年间就已经确定了下来。卓敬提供的办法就当时的情势来说,实际上是最合理的方案。后来朱棣登基之后就是这样处理藩王之事的,像宁王便被他改封至南昌。朱允炆没有回应卓敬,是因为他觉得这样的方式太过于简单,治标不治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藩王尾大不掉的问题。他是坚决要削藩。不仅削藩,还要让这些藩王永世不得翻身。

朱允炆

藩王问题已经存在二三十年了,朱元璋又有意发展其势力,让他们坐镇各方,掌控封地的军政大权。卓敬的方案就是担心逼得太紧,会导致反扑。但是不在意,也会被反噬。将重镇之地的藩王迁至内陆,让他们远离明朝军镇,这样至少能削弱他们的军事力量。将他们放在内陆,即便他们反叛,也不容易出现夺取长城沿边的军队,或借助蒙古势力的情况。这样更易于朝廷控制形势。

可是这么明智的决定却被朱允炆否决了。朱允炆毕竟年轻,又有些理想化,只想着一劳永逸。他甚至觉得给这些藩王再大的胆子,他们也不敢反。即便他们反叛,朝廷以天下之力也能很快能将他们镇压。

清初的康熙皇帝面对吴三桂等藩王时与朱允炆的心思有些相同,非常激进地要即刻削藩。两者都直接导致了藩王的谋逆。不过朱允炆却无法与康熙皇帝的雄才大略相比。两者面临的国内形势也不一样。一个是皇族内部的争权夺利,一个是异姓诸侯王与皇室的争斗。朱允炆的失败一方面是因为他自己的用人不当和战略错误,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国内很多地方势力并没有全心为朱允炆助力。

康熙

从朱棣仓促起兵来看,他其实并没有真正下定决心要反朱允炆。从这个角度来看,卓敬将燕王迁移至内陆的方案应该具有很高的可行性。而朱棣起兵后,主要借用的便是边境蒙古三卫的势力,卓敬的话也得到了验证。

后来朱棣占领了南京,登基称帝后,将卓敬逮捕,希望能够说服他为自己效力。他非常欣赏卓敬的能力。为了说服他,朱棣还给他举了管仲之于齐桓公、魏征之于唐太宗的典故,希望他能像管仲、魏征一样,弃暗投明,帮助自己成就大业。可是卓敬却涕泣道:“人臣被俘,有死而已。先皇并没有过错,你却横行篡夺了他的皇位。我恨不得即刻死去,好与先皇于地下相见。你竟然还要让我投靠你?”即便如此,朱棣仍爱惜他的才能,不忍心处决他。

靖难之役的最大功臣姚文孝曾经与卓敬有过矛盾,他眼见朱棣要重用他,赶忙进言道:“如果卓敬的奏言被建文采纳,陛下还有机会称帝吗?”这句话真乃是诛心之言,说到了朱棣的心坎上了。朱棣也不是那种特别大度的人。他让人将卓敬带上来,谴责他离间自己与朱允炆的骨肉亲情,然后将其诛杀了。卓敬临死之前,口中不住怒喊道:“惜先帝不用敬言啊。”

建文帝行事虽然有些荒诞,但是很多文臣像卓敬、练子宁、齐泰、黄子澄等人还是非常忠诚于他,为之殉难。皇室内部的争斗尚且如此,可是到了明朝灭亡后,士人大臣们却争相投降李自成、清朝。真是越活越倒退。

(参考文献:《明太宗实录》、《明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