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寒,俗语“小寒不见雪,立春倒春寒”,你知道是啥意思吗?
今天是小寒节气,一年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过了小寒就是大寒,大寒过后就是立春,在农村,老人们常说小寒是最冷的节气,因为小寒正是处在二九和三九时段,老话常讲“三九四九冰上走”,指的就是在三九天冰面都已经冰冻三尺,人们可以在冰上随意的走,可见小寒节气确实是一年中最冷的节气。
知道了小寒节气是一年中最冷的节气,那么大家是否对于这句俗语“小寒不见雪,立春倒春寒”有所了解呢,下面笔者就带大家了解下这句俗语所要表达的寓意是什么吧。
首先咱们应该了解下小寒节气的气候特征,因为我国南北跨度比较大,咱们先从北方说起,北方的小寒节气正处在三九天,这个时段的平均气温都会达到-10°C左右,很多人会说,冬至之后太阳照射会回归北半球,而我国正好处在北半球,气温不应该是开始提升了么。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想法,太阳照射的时间从冬至之后确实开始变长,但由于地球表层下聚集了几个月的冷气,一时间是无法全部消散的,在结合个地方的寒潮和冷空气涡流的现象产生,这气温在小寒、大寒节气正好是峰值,所以小寒节气的气温就是全年最冷的时候。但南方由于海洋气候的存在,所以在小寒节气的气温一般还是在0°C以上,到了四九的时候才是南方气温最低,最冷的时候。
知道了小寒节气的气候特征,咱们就可以来讨论这句俗语的含义了。
这句俗语说的就是小寒节气如果没有下雪的话,那么在立春的时候就有可能出现倒春寒的现象。小寒节气的温度是最低,这个时候是最容易出现下雪的天气的,如果这个时候没有雨雪天气形成,那么只能证明这个时候的气温比较高,也就是说该冷的时候不冷,有可能是个暖冬。根据过往经验,我们可以知道,暖冬是很容易引起倒春寒的产生,因为冬季气温过高,在开春之后就很容易出现冷空气倒灌的情况,极寒极热交替就会出现雨雪冰冻的情况出现,这对于植物生长是非常危险的。
老人们常讲“该冷不冷,年景不好”说的就是冬季的气温如果不冷的话,明年的气候就会变化多端,对于庄稼来说,冬季气温低可以让藏匿于泥土中的害虫无法越冬,在开春的时候,农作物就会少受到虫害的侵扰,而且冬季降雪多可以有效的保护农作物的越冬温度,如果没有雨雪,在干冷的冬天,农作物的御寒能力是非常差的,所以在小寒节气的低温下雪天气是非常重要的。
总的来说,这句俗语应该算是一个“警示语”,毕竟这俗语的产生都是基于千百年的经验总结出来的,对于自然灾害的判定,有时候经验似乎比预报更为准确,所以我们对这句俗语还是要秉着客观态度去学习,不要认为这是一种民俗文化就不理解其中的科学性,大家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