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安史之乱潼关失守,不单是唐玄宗指挥失误,还有一项致命因素

  安史之乱是唐粉最痛心的一段历史,是盛唐急速转衰的转折点。初期安禄山的叛军进军神速,打到潼关,也很快便攻破了。潼关失守,唐玄宗要负首要责任,因为他的昏聩连杀封常清、高仙芝两员大将,又强令哥舒翰出关正面迎击,导致全军覆没,最终一发不可收拾。不过还有一项致命因素潜藏在背后,左右着战局。

  逐渐增长的边镇军兵权

  众所周知唐玄宗李隆基给了安禄山三个边镇的兵权,使其拥有超过15万的兵力,才有了造反的资本。但是这背后有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就是边镇兵权在天宝年间逐渐失控了,而且这种失控其实是从唐高宗时期就开始了的。

  唐高宗时期急速军事扩张,大唐的疆域达到唐朝最大。但是问题也随即出现了,打下来容易,守住却没那么容易。当时大唐的军事制度还是府兵制为主,天下兵马主要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几百个折冲府。府兵武器、装备、战马全部都要农民自己承担,负担太大,奔赴遥远的边疆着实不容易。这极大影响着作战效率,所以导致之后的武周时期丢失过不少领土,疆域面积缩水,并且还吃了不少严重的败仗。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唐高宗李治、武则天夫妇就开始尝试在边镇屯田、练兵,派遣常驻军镇守。在武则天执政后期,边境常驻的军队数量已经不少了,为之后唐玄宗时期的节度使制度成型埋下伏笔。

  武则天时期曾丢失过一部分领土,比如安西四镇,后来又被王孝杰收复了。但打吐蕃的时候,以及东北地区营州兵变,损失了不少将才与兵力。这一系列败仗,反而刺激了唐中宗、唐睿宗时期以及唐玄宗的开元早期往边镇大量派兵的形势。

  从历史格局来看,唐太宗到唐高宗时期是主动出击、外线作战,武则天到唐玄宗的开元早期则是防御为主,这段防御时期也是边镇兵力兵权逐渐增强的时期。它实际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并不是唐玄宗一人突然改变的。

  募兵制与节度使制度促进边镇兵权急速扩张

  开元盛世积累了强大国力,但土地兼并问题逐渐加重,府兵制渐渐不行了,流民、逃民增多,已经很难招到优秀的府兵。但边镇的防御需求依然旺盛,所以募兵制应运而生。募兵制下的士兵是国家财政下拨的,而且应征的农民可以免征赋役,少了负担,更容易响应;募兵制可以消化掉大部分流民、逃民,防止其叛乱,很利于社会稳定;募兵制下的士兵是职业军人,战斗力也比府兵提高了好几个等级。

  同时高宗时期就开始的边镇屯田制度也渐渐体现出优势,可以将其中的一部分税收划给边镇军,减轻中央的财政开支。到了唐玄宗时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边镇军基本可以不依靠重要财政拨款了。表面上看起来很划算,但也减弱了边镇军与朝廷中央的联系;而因为边镇军是职业军人的关系,跟边镇军长官的联系反而比朝廷中央更为紧密,这些都为日后安禄山叛乱埋下了伏笔。

  之前的边镇长官逐渐升级为节度使,到了天宝年间一共设立了十个节度使,各自掌管的兵马数量如下:安西节度使24000、北庭节度使20000、陇右节度使75000、河西节度使73000、朔方节度使64700、河东节度使55000、范阳节度使91400、平卢节度使37500、剑南节度使30900、岭南节度使15400,总计486900,差不多49万左右。

  而另一方面,唐玄宗重新恢复之前的主动出击、多线作战的军事战略,赋予了边镇将领与节度使更多的自主兵权,可以自由决定进攻撤退——于是乎边镇兵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边镇兵权逐渐失控的局面

  然而分散在关陇地区、黄河以南的中原地区、江淮一带的中央军,也只有12万左右。这是十分危险的,因为一旦任何一个边镇叛乱,久不经战的中央军都很难吃得消的。如果多个边镇连锁反应,接连叛乱,更是可能导致中央军的灭顶之灾。

  安禄山拥有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超过15万的兵力,战斗力远胜分散的12万中央军;而且且安禄山的叛军兵力集中,一路南下经过中原、关中,附近又没有其他边镇军抵挡,可以快速攻入京城长安的大门——潼关,直接与脆弱的中央军对决。

  而安禄山之所以有这么多兵马,除了唐玄宗过度信任胡将的因素之外,还有其他历史原因。后突厥曾一度复国,使得大唐不得不向北方的边镇增兵,以此加强防御;而武周时期营州兵变则更为致命,因为数次征讨失利,引发了东北地区的胡人接连叛乱,这一地区变得不安分。两方面历史原因叠加起来,导致大唐的军事防御重心转移到北方与东北,使得范阳、平卢、河东三镇的兵力急速增加,远远多于安西、北庭、岭南等边镇。

  所以边镇兵权失控的局面,首先就表现在北方的范阳、平卢、河东三镇,刚好这三镇被昏聩的唐玄宗一起划拨给了安禄山,可怕的安史之乱就这么来了。

  唐玄宗瞎指挥的动机

  虽然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都很厉害,但他们之前厉害有一部分原因是带的边镇军,现在换成脆弱的中央军,也无可奈何。所以他们的观点是一致的,坚守潼关,等其他边镇军聚集过来勤王,然后一举消灭疲惫的叛军。

  也许你会好奇,为什么唐玄宗李隆基不直接一开始就调集其他附近边镇军,比如朔方、河西、陇右三镇兵力去阻击安禄山的叛军,反而选择先中央军去阻击呢?

  其中一个原因是来不及,前面说过安禄山南下首先进军洛阳,接着是潼关,然后直指长安,一路上都是平原畅通无阻,行军速度很快,使得有一定距离的朔方、河西、陇右三镇勤王的兵马没办法及时赶到。所以首先唐玄宗选择的是边镇将领加中央军兵马的模式,去阻击安禄山的叛军。

  可惜的是中央军的战斗力较差,封常清无法守住洛阳。这个时候唐玄宗压根没意识到中央军的战斗力问题,反而对封常清起了疑心。封常清虽然是汉人,但他是高句丽人高仙芝的老下属,而高仙芝与封常清的意见一致,这不免让唐玄宗怀疑他们串通一气,同属于“胡将阵营”,疑心更重了。

  假如唐玄宗此时问朝中大臣,比如身边的杨国忠,一定会一致认为安禄山造反说明胡人是不可信的,需要提防朝中的胡人将领以及他们的势力,唐玄宗的疑心病会进一步加强。接着他会越想越不明白,会连带着反思出一个结论——边镇兵权已经失控了,今天出现的安禄山绝非第一个,以后还会出现类似的事件,其他边镇也未必完全可信!这导致了唐玄宗的求胜心理加剧,希望赶在其他边镇军抵达潼关之前,一举击溃叛军。

  而到了潼关防御战这里,封常清、高仙芝坚决认为应该坚守不出,这让唐玄宗本以脆弱的神经更加紧张起来,加上宦官边令诚的诬告的推波助澜,将之前逐渐加深的怀疑彻底转为杀心,这才有了冤杀封常清、高仙芝的命令。如果哥舒翰不出关,唐玄宗必然也会认为哥舒翰属于胡人阵营,继续起杀心。

  看来唐玄宗是犯了类似赵括的错误,但其实他还不如赵括。赵括所率领的赵军战斗力跟秦军差不多,主要失误是赵括轻敌中了埋伏所致;而唐玄宗是从根本上错估中央军跟边镇叛军的实力差距,比赵括错得更离谱一点。

  综上所述,为了适应军事扩张,从唐高宗到唐玄宗这段时期逐渐将府兵制转向募兵制,增加边镇驻军、边镇长官的兵权,逐渐演变成失控的局面。这是一个长期演变的过程,也是必然的结果。我认为个人可以影响一个时代,但也必须顺应这个时代的历史潮流,唐玄宗的所作所为也只是顺着这个历史潮流走下去,即便他早死了也无法消除这个军事上的致命缺陷,他的下一代还是会面临类似叛乱。

  潼关失守表面上是唐玄宗指挥失误,实际是有他的一套动机,而背后还有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大唐的整体军事策略出现致命失误,这个就是时代的局限性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