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段子:中国古代有一种角色,据说来自阴曹地府,叫做“掠剩使”。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掠夺那些过分耗损自己福报的人。有些人拼命糟践自己的人生,掠剩使一看,知道这个人在作死,干脆现在就结束你。这就是掠剩。
【原文】:
过袁州,逆旅人令苍头趋走于前,年十三四矣,容止安详,殊无村野小儿态。喜而问之,答曰:“尝在一官人家为小童数年,近方辞归。”传曜曰:“肯从我乎?”曰:“幸甚!且请归白父母。”少选复至,遂随以西。出入房闼间,极谨饬,凡所使令,皆能知(明钞本作“如”)人意,举家爱之。至潭半岁,忽求去。传曜曰:“汝方习熟于此,姑留可也。”曰:“奴自有所职,但当事侍郎许时,期至当去耳。”传曜怪其语,问所职为何,对曰:“见为掠剩相公奴,所掌者,人间鞋履也。人所著鞋,更新换旧,皆有簿历,书之唯谨,如侍郎平日所服用,皆记录无遗。”因取袖间历,并以旧屦数十緉出示,再拜而去。传曜始惊异,知其非人。后数日而传曜卒。(张栻钦甫说)
沈传曜(名昭远)侍郎在宋高宗绍兴戊辰年(绍兴十八年,1148年,)从江西大帅的位置转到湖南做安抚使。路过袁州(江西宜春)的时候,有位旅店主人让店里一个奴仆走到前来见面,这小厮也就十三四的年纪,他容颜举止很安详,完全没有乡野小儿的那种神态气质。沈传曜很欣喜的问这小孩情况,小奴答道:“我以前在一官人家做了好几年童仆,最近才辞职回来。”沈传曜说:“你愿意跟着我吗?”小奴说:“那太好了!请让我回家禀告过父母。”他离开没多久就回来了,看样子父母已同意,小奴于是跟随沈传曜及家人继续西行去湖南。一路上,这小童出入沈家人的私密房间,都非常谨慎规矩,沈家有任何交给他的事情,他都能了透别人心意,圆满完成,这样一来,沈氏全家都很喜爱这个小童。来到潭州(湖南长沙)半年后的一天,小童忽然要求告辞离去,沈传曜说:“你刚对我们家里日常事物熟悉起来,不妨继续在这儿干下去啊。”小童说:“其实我是有自己本职工作的,我也是应该服侍侍郎这段时间,时间到了,我就该走了。”沈传曜觉得小童说的话很怪异,就问他还有什么职位?小童答道:“我其实是掠剩相公的奴仆,掌管人世间所有人穿的鞋。人们穿的鞋,各种的更新换旧,都是有档案记录的,我很认真谨慎记录细节,其实侍郎您平日的吃穿用度,也都是有人给记着呢,没有任何遗漏。”说着话,小童从衣袖间掏出一个记录本,又取出好几十双旧鞋给沈传曜看。之后,小童两次给沈传曜下拜后离开。此时,沈传曜才开始震惊诧异,知道这小童并不是世间人。几天后,沈传曜就去世了。这事儿是张栻(字钦甫)说的。【祥宏点评】:帅,是“安抚使”的简称,类似于现在所说的“省长”。在宋朝,安抚使一般是由某路长州的太守担任,比如沈传曜,之前是江西(江南西路)的大帅,他就是洪州(现南昌)太守,之后来到湖南(荆湖南路)做大帅,当然就是潭州(现湖南长沙)太守。故事中提到的江西、湖南,可粗略地理解为现在同名的两省,宋代的地理区划略有不同;沈昭远(?-1152年),字传曜,宋高宗绍兴年间,曾知袁州,卒于知潭州的任上,故事已经证实。另有《夷坚志》故事(《普静景山三异-上》中,某位僧人就是沈传曜的弟弟)提到他;苍头,指奴仆;逆旅,旅店;房闼tà,意为宫闱、寝室、闺房、私密房间;緉liǎng,古代计量鞋的单位,相当于“双”;掠剩相公,又称“掠剩使”、“掠剩大夫”,阴司官员,负责掠去人的命定之数过剩的部分。另有《掠剩大夫》故事讲到;张栻(1133-1180年),字钦甫、敬夫、钦夫等,著名丞相张浚之子,著名官员、学者、教育家。《夷坚志》另有故事讲到他(《蜀中道人》);历,就是记录财物进出的账本;看来这小童与沈传曜有缘,临终半年前已来陪伴,他能一下拿出沈传曜穿过的几十双鞋,这个境界应该只有沈能见到。全本夷坚志,点开免费听
(文图说明:原文电子版文字来自“中华文库”-特别致谢!再经中华书局版《夷坚志》校订;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夷坚志》简介:
宋代大文人洪迈编撰的《夷坚志》是中国古代志怪笔记小说的顶峰。它卷轶浩繁,包罗万象,流传至今仍保存了206卷共2700多个宋代事件,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伟大的宝库之一。
《夷坚志》的时空观深契佛法、修证地圆融道家,与宋代文化领先世界的历史地位相一致。表面看,它是一本奇人、异事、神怪大全,本质上又是最真实细腻的宋代社会生活实录,极具文献价值。
宋代社会生活塑造了此后中国人的心灵格局,《夷坚志》仿若是中国人的心灵大海。人们平时沉浮其中,茫然不觉,一旦凝神静思就会发现:
随手转发,积功累德
(解读:祥宏谈夷坚系列之7-以《夷坚志》谈“定数”-现场交流)
(参考音频:来自“宋朝一小时”音频专辑@喜马拉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