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仁:除了平喘,我会的还多着呢!
杏仁
《方剂学》中杏仁降气止咳平喘,味苦性降,主降泄肺气,兼宣利之功,能疏利开通。对此有人提出疑问:是不是因为杏仁降气,而有止咳平喘的作用?降气的治法和咳喘之间的联系是什么?为何这么多降气的中药,只有杏仁可以平喘?这几点书中似乎没有让人满意的答案。
要解开杏仁降气之谜,我们就要了解气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表,而杏仁与表证密切相关,以下让我们一起了解他们的关系。
一、为什么杏仁可以解表呢?
我们先看看本草书籍的论述:
《神农本草经》
【杏仁】味甘温。主咳逆上气,雷呜,喉痹下气,产乳,金创,寒心,贲豚,生川谷。
《名医别录》
【杏仁】味苦,冷利,有毒。主治惊痫,心下烦热,风气去来,时行头痛,解肌,消心下急,狗毒。一名杏子。五月采。其两仁者杀人,可以毒狗。花,味苦,无毒。主补不足,女子伤中,寒热痹,厥逆。实,味酸,不可多食,伤筋骨。生晋山。(得火良,恶黄 、黄芩、根,解锡毒,畏草。)
杏仁“苦”“温”,可泄越表上邪气。又在《别录》中,杏仁对表证有直接的论述,“风气去来”、“时性头痛”、“解肌”都可以认为杏仁的药势是有往表的一面。此外,再来看看本经所讲“喉痹”一词。
根据《病源》的描述:喉痹者,喉里肿塞痹痛,水浆不得入也。……风毒客于喉间,气结蕴积而生热,故喉肿塞而痹痛……
喉痹是上焦/表的气机闭塞,不通则痛,为咽中疼痛,麻木,不能声音等与咽喉相关的疾病。而《本经》“主咳逆上气”、“雷鸣”、“寒心”、“贲豚”是由表位闭塞引起里位津血失和而导致气逆的表现,与“喉痹”亦有相关性,所以杏仁散水气、利气机的药势是建立在解表的基础上。
杏仁如何同时解表又固护津血?
首先杏仁和麻黄都可解表。
麻黄是绝对泄越表上津液,但杏仁可以固护津液而发散表上凝滞废水。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水去呕止,其人形肿,加杏仁主之,其证应内麻黄,以其人遂痹,故不内之;若逆而内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虚,麻黄发其阳故也。即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
“水去呕止,其人形肿,加杏仁主之”文中可见,杏仁和麻黄一样有解表上溢饮的作用,但仲景却用解表力度偏弱的杏仁。为什么?后文恰恰有解释:“其证应内麻黄,以其人遂痹,故不纳之”。“其人遂痹”是太阴中风水饮血痹的阶段,患者会有表上津血不能濡润的症候群,例如手脚麻木,四肢不安不和、抽筋等,都不适合用麻黄去泄越。所以用杏仁代替麻黄可以解决患者津血虚兼表的层面。
杏仁为什么可以治喘呢?
《伤寒论》“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条文43)。从“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可见,杏仁可用于表证。“下之微喘者”又代表了患者被误下后伤了津液,因此伴有津液虚的病机,所以在汉唐书籍中,有不少描述“治喘”是“去麻黄,加杏仁”,目的是为了固护津液。在《伤寒论》条文40和41中,小青龙汤加减法云:“若喘。去麻黄。加杏仁” ,宋臣林忆等在校正宋本伤寒的时候,在“若喘,去麻黄加杏仁” 说到“又按千金,形肿者应内麻黄。乃内杏仁者。以麻黄发其阳故也。以此证之。岂非仲景意也。”然后在《备急千金要方》发汗吐下后第九、咳嗽第五,记载“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在解五石毒第三,也记载了“若上气者,加杏仁二五合”。又《圣济总录》记载: 治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发喘。小青龙去麻黄加杏仁汤方。
由此可见汉唐时期,“喘”与“表”的关系密切,医家们会偏于用杏仁解表“治喘”,这也确定了杏仁解表的药势。津液是一,可见喘者不用麻黄用杏仁解表,确实是仲景意。
当热邪伤到津血,需要发散但不能用辛温去发越的时候,也是用杏仁。
《伤寒论》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条文179)
《伤寒论》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
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条文247)
太阳阳明合病者,脾约是也,由于脾胃运化失司,火热灼伤津血导致了大便硬,津血亏虚又有热结燥和表证,是以阳明结燥大便硬为所急所苦。这时不能过用辛苦温的表药,可以选择杏仁解表,杏仁除了固护津血解太阳表,又可助润肠道,兼治疗阳明里结的病机,所以它是太阳阳明合病中常用药。
杏仁与水饮血痹的关系是什么?
杏仁通过敷布、补益、固护津血,处理太阴中风水饮血痹的层面去协助解表。
症状除了表现为表上津血不足的水肿,还可以有“气上冲”、“咳嗽”、“胸闷”等。杏仁为“苦”“甘”“温”,“甘温”说明杏仁可以补益津血,温养胃气。杏仁又是种子类药,种子类药都可以濡养津血。但是杏仁的补益不全体现在绝对补充津液上,有一部分是通过去饮除血结,敷布津液,并解决津液相对不足的问题。例如: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
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
茯苓三两 杏仁五十个 甘草一两
右三味。以水一斗。煮取。
《备急千金要方》
治有瘀血,其人喜忘,不欲闻人声,胸中气塞短气方
甘草一两 茯苓二两 杏仁五十枚
右三味㕮咀,以水二升煮取九合,分二服。
在《金匮要略》中,可以发现茯苓杏仁甘草汤的主要方势是可以处理淡饮冲逆、表寒不解、津血亏虚导致水气上逆的胸中气塞、短气,还可能会心区疼痛,面色萎黄,肢体麻木,睡眠障碍等。而杏仁在方中配合水药茯苓去散水结解表寒。
又在《备急千金要方》同方异文中可以补充茯苓杏仁甘草汤针对伤血基础病机的治疗,“其人喜忘,不欲闻人声,胸中气塞短气”有表上津血不得濡养与津血凝滞的病机,“治有瘀血”代表了瘀血让气机不得通畅,而导致表上津血虚而凝滞的表现,杏仁在方中突出了逐瘀滞散恶血,并有敷布津血散表邪的作用。因此《金匮》茯苓杏仁甘草汤还包含了伤血的基础病机。
所以杏仁可以解决水饮血痹层面的问题,通过散水去瘀而敷布津血,从而达到补益津血解表的目的。
杏仁可以久服吗?
杏仁解表虽无麻黄绝对泄越津血的作用,但过度服用或在不精准辨证、配伍的情况下服用,会导致不良的后果。
《证类本草》:然杏仁能使人血溢,少误之必出血不已。《备急千金要方》扁鹊云:杏仁不可久服,令人目盲,眉发落,动一切宿病。杏仁在《金匮要略·淡饮咳嗽》可代替麻黄解表,这也就代表杏仁和麻黄一样,在解表的同时会以人体津血为代价去发散,所以久服多服,患者会耗伤津血,以致古人所说“血溢”“萎顿”的状态。
《证类本草》古方:有单服。杏仁修治如法,自朝蒸之至午而止,便以慢火微烘,至七日乃收贮之。每旦腹空时,不约多少,任意啖之,积久不止,驻颜延年。云是夏姬法。即杏仁在合理的炮制后,能发挥其补益的作用,比如杏仁经过一定的配伍之后,也能够有补益之功。
如:地黃酒酥《千金翼》
令人發白更黑,齒落更生,髓腦滿實,還年卻老,走及奔馬,久服有子方。
粗肥地黃十石切,搗取汁三石 麻子一石搗作末,以地黃汁研取汁二石七斗 杏仁一石去皮尖、兩仁者,搗作末,以麻子汁研取汁二石五斗 曲末三斗
上四味,以地黃等汁浸曲七日,候沸,以米三石分作三分,投下饙一度。以藥汁五斗和饙釀酒如家醒酒法。三日一投,九日三投,熟訖,蜜封三七日。酥在酒上,其酥色如金。以物接取,可得大升九升酥。然後下蒭取酒封之。其糟令服藥人食之,令人肥悅,百病除愈。
所以杏仁当没有用古法炮制过,或者与淡渗药或辛散配伍时,一定不可忘记杏仁同样会发散人体津血。
总结
杏仁可解表而顾护津血,某程度上有补益的效果,但也有一部分是通过散水去瘀,敷布津液来实现。杏仁解表与后世理解的润肺止咳平喘不同,止咳平喘只是杏仁所治疗的某一类症候群,并没有上升到病机的层次,因此限制了杏仁的运用范围。咳喘可以由于表不解,里虚水饮冲逆,以及水火气血失调导致。所以当我们了解杏仁止咳平喘的本质,便可扩充杏仁的适应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