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粹道德经(二)

第二章:不言之教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字面理解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天下人都知道:之所以有“美”,是因为有“恶”存在的原因。之所以有“善”,是因为有“不善”存在的原因。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所以,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声与音、前与后……,万事万物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阴阳平衡(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才维持了万事万物永恒的平衡和发展。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所以,圣人就是按照自然规律行事的人,由于圣人顺应自然规律行事,所以,他们无为而无所不为。他们的行为还会在潜移默化中感化教化周围的其他人。

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圣人是要万物顺其自然而生长,不会人为的加以干预;任万物生长繁衍,不会据为己有;有所作为都是建立在顺应自然的前提下,绝不会自恃其功;功高而不会居功自傲。正因为圣人从不居功自傲,所以他们不会远离社会、远离人民。

弗:不。

1、通俗理解

美之为“美”,如果没有“恶”的存在,美就没有了类比的参照系,美的价值也就显现不出来了。“美”与“恶”是阴阳(正反两个方面)的关系,正因为有了美与恶这一对阴阳(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才能使美的真谛不断得到升华。

善之为“善”,如果没有“不善”的存在,善就没有了类比的参照系,善的价值也就显现不出来了。“善”与“不善”是阴阳(正反两个方面)两个方面的关系,正因为有了善与不善这一对阴阳(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才能使善的真谛不断得到升华。

万事万物都存在阴阳两个方面之中,老子给我们列举了几条: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声与音、前与后。日常生活中阴阳无处不在,诸如:好与坏,刚与柔,躁与静,红与黑,进与退,忠与奸,张与弛,疏与密,真与假,优与劣,深与浅,松与紧,胖与瘦,饱与饥,暖与寒……等等。万事万物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阴阳(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才维持了万事万物永恒的平衡和发展。

老子在本段里,用美与恶、善与不善、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声与音、前与后等,指出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都是阴阳两个方面的对立和统一的结果。阐述了中国人几千年前就诞生了,遥遥领先于世界的中国人重要的“辩证法”的哲学思想。

圣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圣人,就是因为他们知道:万事万物的生存、进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阴阳两个方面矛盾的对立统一的结果,只有在顺其自然的情况下才能使万物生生不息,一旦加入了人为的干预,就会打破自然平衡,使“天灾”变成“人祸”。

在顺应自然规律的情况下,不做反自然规律的事,一切都是按照自然规律而行事,哪有办不成的事呢?这就是一种“无为”的表现,“处无为之事”就是“顺其自然”的哲学思想。

由于圣人顺应自然规律行事,所以他们能够办成大事,所谓“无为而无所不为”就是这个道理,在自然面前“无为”,顺应自然则“无所不为”。由于圣人“无所不为”,所以他们一定会造福于民,一定会得到人民的拥戴,那么他们的行为一定会在潜移默化中感化教化人民,使得大家都“顺其自然”,所谓“不言之教”就是这个道理。

圣人是要万物顺其自然而生生不息,同样,治理国家造福人民,照样也是“顺其自然”的过程。不人为的加以干预,让万物生生不息,人民富足安康,圣人是不会把功劳据为己有的;圣人有所作为都是建立在“顺应自然”的前提下,绝不会反自然规律而强行为之。他们功高而不会居功自傲,正因为圣人从不居功自傲,所以他们能够得到人民的支持,这就是“夫唯弗居,是以弗去。”的原因所在。

2、老子的辩证法哲学思想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促使事物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事物的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的规律,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最根本的规律。

老子在两千多年以前就已经阐述得很清楚了,老子说:“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其中心思想就是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代先贤为我们建立的辨正法的思想体系,已经深深扎根于每一个炎黄子孙的思想里了。

三国演义开篇有云:“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里的“合”与“分”就是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关系。老子说:“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孙子说:“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商鞅说:“以战去战,以刑去刑。”以及“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不作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失败是成功之母。”“置之死地而后生。”“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等等。这些流传千古的名言警句里面也蕴涵了深刻的辩证法思想。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物壮则衰、绝处逢生、致阴致阳、致柔致刚、穷寇勿追、反败为胜、破釜沉舟、枯木逢春、瑕不掩瑜、推陈出新等等,成语中也蕴涵了深刻的辩证法思想。

正因为每一个中国人都携带了中华文化的遗传因子,所以中国人都非常反感“把事情做绝”,中国人的处世哲学总是避免锋芒毕露,总会留足游刃有余的空间。因为中国人都知道:“荣誉”不能到极限,过分的荣誉有可能会造成一落千丈,正所谓“物极必反”的辩证法;“挫折”并不可怕,艰苦到一定程度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所谓“否极泰来”的辩证法。这些都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每一个中国人都明白这里面的深刻内涵。

3、不言之教

老子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言之教,就是以身作则的感化教化过程。

据清同治刊《湘乡县志》载:“相传舜南巡时,奏韶乐于此,凤为之下。”这首神奇地使“凤为之下”的《韶乐》仙曲,在当时以其至善至美的魅力,化解了一场血战。

相传,当时因四岳推举,尧命舜摄政。当时韶山位于荆州南部边远地区,界于汉、苗交界之,为苗所辖。舜帝南巡为征服三苗,将中原文化传入苗地。行军途中,舜见一派峻岭崇山,登至最高峰,忽听鼓角齐鸣,手执弓矛的苗民将其团团围住达三天三夜之久。形势危殆,舜帝没有动武,舜帝率众奏起美仑美奂的“韶乐”,一时间,凤凰来仪,百鸟和鸣。弯弓搭箭、虎视眈眈的苗民在和美的乐声中一个个丢弓弃矛,伴着节奏跳起舞来,舜帝也加入到乐舞之中,一场预期的恶战化为花园锦簇的盛大舞会。

舜帝以他的智慧和行动,征服三苗,把中原文化传人苗地,以造福百姓,在这里带领人们开荒平地,教导人们耕耘播种,还把洞庭湖畔的稻种撒上,派遣大禹疏通河道,消除洪水。秋后,人们看到山上红澄澄的果实,山下金灿灿的稻谷,打心眼里感激舜帝。但舜帝由于经常餐风露宿,日夜奔波,操劳过度,驾崩于九嶷山。

箕子是中国商朝末年纣王的叔父,名胥余,因封国在箕,所以称箕子。箕子与比干、微子并称为商纣王时期的“三贤”。商纣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他残暴无道,而且不听任何劝谏。于是微子离他而去;比干坚持劝谏,却被剖心而死;箕子则装疯卖傻以求自保,结果还是被囚禁了起来。

周武王灭商后,释放了箕子。至于箕子是如何移居朝鲜半岛的,根据汉初儒生伏生所传《尚书大传》的说法,箕子是因为不愿意周朝来释放他,而自己前往朝鲜的。周武王得知消息后,便将朝鲜封给了他。箕子在接受周朝分封后,曾经朝见过周武王。武王向箕子请教人伦规范,箕子便作《洪范》,向武王讲述定国安民的道理。司马迁《史记·宋微子世家》的记载与《尚书大传》大致相同,只是先后次序略有不同,它认为是周武王先向箕子请教,箕子告以《洪范》,然后武王才封他于朝鲜,以表示不以他为自己的臣子的。班固《汉书·地理志》则认为,箕子来朝鲜的时间是在商朝末年,而不是武王灭商以后。当时箕子也许是看到商朝大势已去,便率领一部分商民迁居朝鲜。后来周武王封箕子于朝鲜,只是承认一种既成事实罢了。

以上古代汉文资料的记载,虽然存在一定的出入,但都不否定箕子入朝鲜这一事实。朝鲜的早期历史文献,如《三国史记》、《三国遗事》等,也都赞同这种说法,并肯定箕氏王朝是朝鲜半岛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箕子受封建立朝鲜箕氏王朝后,促进了朝鲜半岛的文明开化。据《汉书·地理志》记载,箕子入朝鲜后,带去了先进的殷商文化。他以礼义教化人民,又教给耕织技术。受殷商文明的影响,朝鲜半岛社会有了迅速的进步。

4、普通人的不言之教

老子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思想深深的融入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之中,所以不仅是圣人,就连老百姓也在默默无闻的按照这种思想体系在行事。

韩信未得志的时候,常常到当地的淮水钓鱼,有位洗衣服的老太太见他没饭吃,便把自己带的饭菜分给他吃,这样一连几十天。韩信很受感动,便对老太太说:“总有一天,我一定会好好报答你的。”老太太听了很生气,说:“你是男子汉大丈夫,不能自己养活自己,我看你可怜才给你饭吃,谁还希望你报答我。”韩信听了很惭愧,立志要做出一番事业来。

抗战胜利后,狼心狗肺的日本侵略者,抛弃了无数的遗孤。面对蹂躏我河山、杀害我同胞有着不共戴天仇敌的后代,中国的老百姓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他们按耐住内心的仇恨,体现出无法言状的宽容之心,毅然收养了这些遗孤。他们放弃了自己孩子受教育的机会,而省吃俭用供这些遗孤上学。当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他们又体现出前所未有的牺牲精神,帮助他们寻找日本的亲人,把他们送回日本。

如果我们去问这些平凡而又朴实的老百姓:他们为什么做此善举而不图回报的时候。他们说不出什么大道理来。因为这些说不出道理的思想是遗传的,是早已融入所有炎黄子孙骨髓里的中华民族思想体系的遗传基因在起作用。

我们这一代人,在谈到我们的下一代(俗称80后)时,总是担心多于欣慰,乃至于觉得我们后继乏人了,我们为国家和民族的今后而担心。但是,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级大地震,我们的后代,也如同大地震一样瞬间爆发出无穷的爱国力量。没有人动员,也无需号召,来自全国各地的数万“80后”不约而同的奔赴抗震救灾的第一线,写下了可歌可泣的民族精神篇章。

我的一个朋友,一谈到他的儿子就摇头。没有想到,大地震发生后,刚刚当兵两个月的孩子,没有和父母商量,强烈要求到抗震一线,三天就把一双崭新的军用胶鞋给磨穿了。在强烈余震到来的时候,正在悬岩上怀抱灾区婴儿的孩子,毅然用自己的身体保护婴儿的安全,自己却被飞石砸伤。立功回来探亲的孩子告诉我们:他写好了遗书,悄悄地把父母委托给了朋友,已经做好了随时为国牺牲的准备。一席话把我们感动得热泪盈眶,我们觉得在儿女面前我们是何等的惭愧,我们自愧不如啊!有这样的后代国家和民族哪有不强大的道理!

其实,我们的长辈已经潜移默化的感化教化了我们,我们也以实际行动潜移默化的感化教化了我们的后代,在他们心里早已融入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不能因为我们没有看到他们表现出来而对他们感到失望,那是因为我们没有给他们表现得机会,我们应该好好反省自己。

背水一战

刘邦采纳韩信“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之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阳。”对楚实施战略包围的谋略。

刘邦在坚持对楚正面作战的同时,给韩信增兵3万,命其率军东进,开辟北方战场。汉王派张耳与韩信一起引兵东击赵王歇,北击代王陈余,活捉代相夏说,破代。即以俘获之精兵,补充在荥阳对楚作战的刘邦军,支援正面战场作战。

韩信、张耳统兵几万欲过太行山井陉口进攻赵国。赵王与成安君陈余陈兵二十万在井陉口抗击汉军。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韩信渡西河、掳魏王、擒夏说、血洗阏与。现又有张耳加盟,乘胜欲下赵国,军队锐不可当。可是我听说:'千里运粮,士卒就有挨饿的危险;到吃饭时才去打柴做饭,军队就不会餐餐吃饱。这井陉口,车不可并行,骑兵不可列队,行军数百里,其粮草必落在后面。希望您暂拨给我三万奇兵,我从小路截断汉军辎重粮草;您深挖护营壕沟,加高兵营围墙而待。汉军前不得战,退不得回,我的部队断绝汉军后路,荒野无食可掠,不出十日,韩信,张耳的头颅就可悬在您的旗下。” 陈余没听李左车的计策。

韩信派人暗中探听,得知李左车的计策没被采纳,非常高兴。大胆引兵前来,离井陉口三十里驻扎下来。

韩信半夜选二千轻骑兵,人持一面红旗,从小路来到山坡上伪装隐蔽起来,窥视赵军,并且告诫将士:赵军见我军出击,一定倾巢而出,你们就乘机迅速冲入赵军营地,拔掉赵国旗帜,插上汉军红旗。同时命令副将传令大家:“今天打败赵军之后会餐。”将士们谁都不相信,只好假意称是。

韩信又召集将领们分析认为,赵军已先占据了有利的地势,他们在未见到汉军大将旗鼓之前,定会担心我们遇到阻险而退兵,是不肯轻易发兵攻打我们的。于是韩信派一万人为先头部队,背靠河水摆开阵势,赵军见汉军摆出只有前进而无退路的绝阵,都大笑不已。

天刚亮,韩信打起了大将军的旗号和仪仗鼓吹,击鼓进军井陉口。赵军果出营迎击,大战良久,韩信、张耳弃鼓旗,佯装打败,退到河边的军阵之中。赵军见状,果然倾巢而出追逐韩信、张耳,争夺汉丢下的旗鼓。韩信、张耳退入河边阵地迎战赵军,背水一战的将士各个拼死作战,赵军无法把他们打败。

这时韩信所派的二千轻骑兵,等赵军倾巢而出追击汉军,争夺战利品的时候,立即冲入赵军营垒,拔掉赵军旗帜,竖起二千面汉军的旗帜。

赵军久战不胜,想退回营垒,却见营中遍是汉军旗号,大惊失色,认为汉军已经把赵王及其将领全部俘虏了,于是阵势大乱,四散奔走逃命。赵将虽斩数人,竭力阻止,却不见成效。这时汉军两面夹击,大破赵军,在泜(chí)水(今河北省魏河)斩杀成安君陈余,活捉了赵王歇。

点评

老子说:“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讲的就是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所谓:“陷之死地而后生,投之亡地而后存。”的兵法谋略,中的“死”与“生”、“亡”与“存”,就是对立统一的正反两个方面。在一定客观条件下,“死”可以转化为“生”、“亡”可以转化为“存”,中国人称之为“阴阳转换”。换言之:就是中国人“物极必反”“否极泰来”辩证法的哲学思想在战争中的运用。

韩信率领的区区数万人,要与堂堂二十万之众的赵军相抗衡。如果不能以一当百,是一点希望也没有的。如何才能“以一当百”呢?韩信很好的给出了答案:“经所谓'驱市人而战之’也,其势非置死地,人人自为战。”所以,后人就把“陷之死地而后生,投之亡地而后存。”称为“背水一战”。

“背水一战”是要有先决条件的,就是一定要“置之死地”,完全断绝“生”的希望,所谓“阳极生阴,阴极反阳。”一定要达到“极限”才谈得上“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迸发出“以一当百”“势如破竹”能量。

项羽敢于率领八千子弟兵,去面对二十万秦国的虎狼之师,那是因为项羽“破釜沉舟”以后,把最后一线“生”的希望给断绝了。只有死战才能生存,这是“死”的“绝望”中的一点“生”的“希望”。

马谡孤山扎营,以为“置之死地”,没想到被司马懿团团围住以后,只要把汲水之路一断,不战自乱。非但没有以一当百,很快就土崩瓦解了。那是因为,士兵还有生的希望,“投降”就是生路,司马懿给蜀军敞开了“生”的大门,所以马谡纸上谈兵连自己的生命也搭进去了。

诸葛亮的家产

提到诸葛亮,人们自然会会想到“神出鬼没”、“用兵如神”,总会把诸葛亮与智慧联系起来。而淡化了诸葛亮治国安邦的非凡才能。

陈寿在《三国志》中说:“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陈寿把诸葛亮治国安邦的才能比作管仲、萧何,可以说对诸葛亮的评价已经达到了极致。

诸葛亮身为蜀汉丞相,有不少财产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关于诸葛亮的家庭财产,在《又与李严书》中有所表露。诸葛亮说:“吾受赐八十万斛(hú),今蓄财无余,妾无副服。”就是说,他的家里没有存款,妻子连件像样的换洗衣服也没有。

公元234年,诸葛亮于五丈原祁山汉军大营病危之际,上表于后主刘禅,在《自表后主》一文中,诸葛亮写道:“初奉先帝,资仰于官,不自治生。今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这份家庭财产清单充分地表明了诸葛亮是多么的清廉。“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这一句话把诸葛亮的家产充分展现在世人面前,内无多余的衣物,外没有多余的钱。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官、具有何等的品质,从其家庭财产清单上一看就能一清二楚。诸葛亮“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的高尚品格,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敬仰和怀念。

点评

老子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弗去。”这句话好像是对诸葛亮一生的总结。

诸葛亮的《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我们也可以把它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