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
千百年来流传不衰的
牛郎织女的凄美爱情传说。
所以又被称之为
”中国情人节“,
历代文人墨客
为之写下了大量不朽的诗篇。
在七夕吟诵经办诗篇,
何尝不是一种风雅的时尚之事。
阎建滨
农历七月七,将会迎来中国人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七夕节。七夕中的“夕”,指的是日落之时,节日显然是在夜晚举行的。中国人过节,有白天过的,如端午节,明确有“午”;也有晚上过的,如元宵节,明确有“宵”。
七夕节和将要来临的中秋节,几乎都是以夜晚为主的节日,七夕拜的是星星,中秋拜的是月亮。夏秋之夜,满天星斗,幽蓝夜空下,聆听银河两边牛郎星与织女星的爱情悄悄话,成为千百年来华夏民族最美丽的传说之一。
七夕节发源于华夏民族的远古星辰崇拜,我国自古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抱朴子·辩问篇》就指出:“人之吉凶修短,于结胎受气之日皆上得列宿(众星)之精。”认为天际星象与人世“吉凶”有着一定的神秘对应关系,于是,常常把天上的星与地上的人联系在一起看,民间也有“天上一颗星,地下一口丁”的俗谚。所以,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把人的命运,与天上的星辰出没联系起来,诞生了种类繁多的星术学,这里面既有一些科学的猜想,也有大量的附会谣传。比如在传统节日中,我们用得最多的祝福语就有“吉星高照”,民间与星辰崇拜相关的词语,有“救星”、“明星”、“福星”、“灾星”、“文曲星”、“智多星”、“魁星”等等称谓。一个伟人诞生了,会用“一颗新星冉冉升起”;一个伟人去世了,则用“一颗巨星陨落”来表达。千百年来,星辰崇拜一直根植在华夏民族的文化血脉中。 七夕节最早是两颗星的节日,一个是牛郎星,一个是织女星。牛郎与织女的佳话在汉代已经定型,如今在西安的汉城湖斗门附近,还遗存着汉代牛郎与织女的石刻像,当地村民称之为“石爷石婆”,石婆庙至今香火不断。我国文学典籍中,东汉的《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更是把牵牛星的牛郎、河汉星的织女,面对银河相隔,终年不得见的苦情写到了极处,引起了无数人的同情和感怀,也为后世架起鹊桥让两人团圆的期望创造了想象空间。于是,牛郎织女也成为了天下有情人难成眷属的化身。 值得关注的一个现象是,不知什么时候七夕节变成了“乞巧节”,“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林达《乞巧》)。我们发现,七夕节的主角由牛郎织女两颗星,变成了织女一颗星,出现了家家拜织女却不见牛郎面的有趣景象。同时,七夕节的主题也发生了变化,从一个期望有情人能成眷属的爱情主题,转化为一个女性乞巧拜织女星的主题。从“七夕”到“乞巧”,这种突变,背后潜藏着什么原因呢? 七夕节演化为乞巧节,首先是宋明理学兴起的产物。从牛郎织女的故事传说来看,尽管唐宋都有乞巧的一些习俗,但对牛郎织女所表达的男女爱情还是有所凸显的。在唐代开放的时代,两性爱情被赞扬,七夕仍是牛郎织女两颗星的节日。从宋明理学兴起开始,封建社会日益封闭,尤其是明清以来,在“存天理,灭人欲”的封建极端理学家眼里,男女关系成为了皇家天朝的“大欲”。所以,七夕节将两颗星突变成一颗星,也是当时的时代思潮和政治伦理所致。在封建理学的价值取向里,牛郎织女的故事不符合封建贵族的伦理价值观。织女有违伦理尺度,私定终身,其行为不应该褒扬;牛郎更不符合封建贵族的“男神”标准,与织女的身份格格不入。所以,到了明清时期,七夕节演变成了一颗星的节日,织女被生化为巧手的女神,成为七夕节唯一的主角。七夕习俗也演变成拜织女的乞巧习俗,乞巧、赛巧、拜巧成为女性“心灵手巧”的大舞台。牛郎这颗星远远地被乞巧节抛弃,七夕节没有了男人的身影,于是,七夕节成了女儿节。 我一直在思考,在没有牛郎的节日里,七夕节依然还能存在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在我国的节日谱系里,每一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定位,否则很难立足更难以被传承发展。七夕节在农历七月七出现,千百年来延绵不绝,一定是有这个节日不可取代的“密码”。农历七月,夏去秋来,正是秋收前的一段闲暇时光。华夏民族以农为本,衣食住行中“衣”排在首位,而“衣”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社会中,是通过女性来完成的,所谓“男耕女织”,男人解决吃的问题,女人则要承担穿衣的责任,这是家庭的分工,也是华夏农耕文明年复一年必须要面对的实际问题。在什么时候解决这个问题呢?我的答案就是七夕。因为这一时期尚处于伏天,也比较闲暇,更重要的是,过了七月就秋凉了,寒冬紧接着就会降临,提前缝制秋冬的棉衣棉被,就成为华夏民族女性要完成的一件大事。所以,聪明智慧的华夏民族,利用七夕节这个节日,实际上是解决全社会秋冬穿“衣”的一次大演练。利用七夕闲暇的空隙,通过拜织女、乞巧、赛巧等一系列活动,培育女孩子“心灵手巧”。于是,七夕节成了特设给女孩、女性的一个节日,也为女孩子未来走入家庭生活、担负起女性解决“衣”的责任,提供了一次锻炼机会。 中国古代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心灵手巧是考核女子是否优秀的标准,所以,女红成为中华女子的竞技场,七夕节也在这片竞技场中存活下来,并绵延不绝。 如今“衣”的问题早已被现代工业所解决,女红也不在今天的女性生活中占有地位,乞巧节已经失去了农耕文明的土壤,乞巧习俗成为渐行渐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七夕节从一颗星的节日,又恢复成为两颗星的节日,甚至成为青年人眼中的“中国情人节”,但节日不正是在变化中彰显出生命之活力的吗!
杨广虎
家乡属于西北,缺水干旱,也有过“乞巧节”(也叫“女儿节”)的传统。农历六月六日,碎女子们用绿豆、大麦、豌豆、谷子、高粱等五色杂粮入水浸泡,藏于箱中,让其生芽,到七月七日晚端出来,名曰“巧芽”。据说,姑娘们把巧芽放在一起,看谁的芽生的白,长的高,谁将来就心灵手巧,能找一个如意郎君白头到老。同时还要聚集灯前,把巧芽收集起来,放到一张八仙桌子上,桌上供尊七仙女神像,设上供品包括茶、酒、鲜花,新鲜水果西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众女轮流上香化表,最后围在一起唱《乞巧歌》:“天皇皇地皇皇, 俺请七姐姐下天堂。
不图你的针,不图你的线光学你的七十二样好手段。”乞求七仙女赐以灵巧之心之手,并穿针引线刺绣状,意思是请织女星传授女工技巧,叫做“穿针乞巧”,嘴里不停念叨:“巧芽芽,生的怪。盆盆生,手中盖;七月七日摘下来,姐姐妹妹照影来;又像花,又像菜,看谁心灵手儿快 。”把自己做好的巧芽置于织女像前,然后掐出一寸长的短节,投放在清水盆中,视巧芽影子所呈现的形状卜巧拙。
如影子像一苗针、一条线或一朵花,就认为该姑娘心灵手巧;若像一根椽、一条檩,就是手笨、愚蠢了,关中话叫“瓜娃”。有些村子有“乞巧会”。乞巧同时,也祈祷父母长寿:“乞手巧,乞容貌;乞心通,乞容颜; 乞我爹娘千万岁,乞我姐妹千万年。”我们村的老人,在“乞巧”的晚上弄得神秘,不让我们这些男娃娃看,早早催我们上炕睡觉,十几岁的女娃娃也要挑选一些灵醒的,不光“卜巧”,还要“赛巧”。
乞巧活动,除了掐巧、乞巧、讨巧等内容,现场周围还展示着村民亲手制作的绣花鞋、鞋垫、手工织布、剪纸、刺绣、花馍以及字画,是村子一场民俗文化盛宴。我们村,应属于秦人,从甘肃沿着渭河而下,离“汧渭之会”不远,主要继承了一些周秦文化。可以说,“乞巧节”由来已久,包含着勤劳的老百姓最朴素的祭拜情怀和生活希冀。 “七夕节”“乞巧节”,节日从天上到人间、由神话到落地世俗社会,达到天人合一的中国哲学主张。
据天文学家推算,夏秋之交的农历七月,织女星升到了一年当中的最高点,在夜空中璀璨夺目,在月下织机旁劳作的女人们会举头望月。牵牛星的寓意则为牺牲(古代牲畜),它后来居上,在农历七月超越织女星升上了最高点,与织女星遥遥相对。传说中为何要将“七月初七”这一天当作牛郎、织女的相会日呢?这是因为古人认为“七”是吉利数字,有圆满之意。七夕之夜,飞鹊在银河上架起桥梁,让牛郎和织女得以相见,称作鹊桥。
在神话传说的背景下,牛郎、织女被比喻为分居两地的夫妻,也泛指一对恋人。 牛郎、织女传说和文化的形成,是自然生态文明的形象写照。《诗经·小雅·大东》一诗写道:“维天有汉(汉,天河也),监亦有光。跂(隅,边)彼织女,终日七襄(襄,次或行)。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睕(明亮意)彼牵牛,不以服(服,驾)箱(车箱)。”意思是说,在天上有条银河,看得见它发出清澈的光,河这边有位勤劳的织女,每天织出锦纹七行。虽说每天织出七行,却不能反复地织成锦章。因为银河那边有牵牛郎,却不能用来驾车箱。这段有关织女、牵牛星宿的记载,被专家认为是牛郎、织女传说的萌芽和胚胎。 具有文学意义的七夕节情人节产生于汉代。《诗经·小雅·大东》虽然已经写到了牵牛和织女,但还只是作为两颗星来写的,而在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洛神赋》和《九咏》里,牵牛和织女已结为夫妇。曹植《九咏》曰:“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 乐府古诗《古诗十九首》第十首《迢迢牵牛星》将它演绎成反映爱情生活的诗篇,收录在梁昭明太子萧统所编《文选》中。该诗本来没有题目,后人用诗的首句为题。此诗虽是描写天上的牵牛和织女夫妇,视点却在地上,以第三者的角度观察夫妇的离别之苦。“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此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面的悲情,写织女有情思亲、无心织布、隔河落泪、对水兴叹的心态,抒发出织女的离别相思之情以及人间夫妻不得团聚的悲哀。全诗想象丰富,感情缠绵,用语婉丽,境界奇特,感情描写细腻,艺术手法完美,是相思怀远诗中的新调。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七夕之夜,万籁俱寂,惟有唐玄宗与杨贵妃相拥在长生殿,遥望牛郎星和织女星挽手凝目,对月盟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两句,应当视为唐明皇和杨玉环的爱情誓言,成为脍炙人口的古典名句,将七夕的情人节意义升华至更高的境界。 就文学性而言,北宋词人秦观的《鹊桥仙》是将牛郎、织女爱情故事渲染得最好的一首。“鹊桥仙”是用以专咏牛郎织女七夕相会之事的曲调,为欧阳修始创,其《鹊桥仙》词中有“鹊迎桥路接天津”句,故名。 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以《诗经》开头,《古诗十九首》继之,后有曹丕的《燕歌行》、杜甫的《牵牛织女》、白居易的《牵牛织女·七夕》、李商隐的《辛未七夕》、孟浩然的《他乡七夕》以及欧阳修、柳永、苏轼等人的诗篇,虽然遣词造句各异,却都因袭了“欢娱苦短”的传统主题,格调哀婉、凄楚。相比之下,秦观的《鹊桥仙》堪称独出机杼,立意高远。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词的上阕写佳期相会的盛况,在清凉的秋风白露中,牛郎与织女互诉衷肠,互倾心声,其情其景远远胜过人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下阕写依依惜别之情,既咏叹牛郎、织女之缠绵之情犹如天河中的悠悠流水,又揭示了他们久别重逢后那种如梦似幻的心境。作者以散文句法将优美的形象与深沉的情感结合起来,起伏跌宕地讴歌了人间美好的爱情,取得了极好的艺术效果。词的结尾二句,是词人对牛郎织女深情的由衷慰勉: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这一惊世骇俗、振聋发聩之笔,使全词升华至新的思想高度,是七夕情诗中的千古绝唱。
朱文杰
“牛郎和织女”的故事源于汉代的长安。汉武帝为征讨西南诸国,在今天西安市长安区斗门街一带,地处沣河东岸的天然库盆,开凿了用于训练水军的昆明池,《汉书·武帝纪》记载:﹝元狩三年春﹞“发谪吏穿昆明池”。元狩三年,即公元前120年,昆明池是在汉长安城开凿的我国历史上第一大人工湖泊,汉武帝把它比作天上的银河。为了上应天象,就在池的东西两侧分别立了牛郎和织女石像,星辰之名有了人形化的牛郎织女。
陕西扶风人,汉赋四大家之一班固的《西都赋》中有:“集乎豫章之宇,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另一位汉赋大家张衡在《西京赋》也有:“乃有昆明灵沼,黑水玄址。周以金堤,树以柳杞。豫章珍馆,揭焉中峙。牵牛立其左,织女处其右,日月于是乎出入,象扶桑与檬汜。”诗圣杜甫诗中也有:“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随后就逐渐演绎出了牛郎织女的民间爱情故事。东汉时《古诗十九首》中有“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牛郎和织女隔昆明池相望的这对石像,取传说中牛郎织女隔天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之意。当地老百姓称这对石像为“石爷石婆像”。1956年,“石爷石婆像”被列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文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牛郎和织女相会的传说,又诞生了七夕节。《全后汉文》有:“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之句。七夕又被人称为了中国的“情人节”,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白居易写《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把个唐明皇和杨贵妃那点事,写得上天入地,要死要活,惹得多少天下有情人,空洒泪水,但从此民间每逢农历七月初七都会举办“鹊桥会”,“七夕节”在民间普遍流传开了。七夕节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故而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女儿节”。古俗在这天晚上,女孩子们要穿针乞巧,当然要到“石婆庙”乞巧,拜祭织女娘娘,并围绕着庙里的庙会,展销自己女红上刺绣、布艺、剪纸等针线、剪刀创作的作品。 出生于长安斗门的唐代诗人柳宗元写有一篇《乞巧文》,可能因为他从小就明白织女和牛郎两星就在他的故园昆明池畔,他在《乞巧文》中说:“钦圣灵、仰光耀之日久矣。”意思是我敬重天帝孙女织女你的圣灵、仰慕你的光耀已经很久了。这个说明,柳宗元是在向昆明池畔的织女星乞巧呢! 宋代秦少游的词《鹊桥仙》云:“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河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才子如此凄情艳美之词,自然起到推波助澜之作用,使牛郎和织女鹊桥会故事,感天动地,成为中国民间爱情故事中不朽之篇章。 如今西安市长安区斗门街附近有远近闻名的“石婆庙”,就是牛郎和织女传说诞生地,位于西汉上林苑昆明池遗址。“石婆庙”大门两边的对联写有“金梭穿机杼巧织世上锦绣,银河渡鹊桥缔结人间情缘”。有意思的是2007年时石婆庙里供奉的石婆像实际是石爷牛郎的像。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将错就错,把牛郎当织女供奉着,真正的织女石雕现在斗门棉绒加工厂内,不知现在换了没有。 据说石婆庙每年有两次大的庙会活动,在农历正月十七和七月初七前后,活动一般持续三到五天。全国至今还保留着祭祀牛郎织女民俗活动的,可能就属长安斗门“石婆庙”了。值得庆贺的是2010年6月长安区斗门的“牛郎织女传说”项目,入选文化部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而国内各地与香港、台湾都发行了“牛郎织女传说”邮票,可见在中国人心目中四大民间传说故事,真正是影响深远。 早在西咸新区创立之前的2011年,昆明池遗址景区开始建设。该景区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一方面,保留昆明池、丰镐二京遗址、周灵王台、普贤寺、牛郎织女等历史遗迹。另一方面,按照规划,昆明池文化生态景区中将围绕“石婆”“石爷”,修建“鹊桥长廊”,连接昆明池东西两岸,在昆明池周边建设七夕文化园、七夕鹊桥公园、七夕文化展示中心,这些展示区域对七夕文化的传播起到重要作用。西汉时的昆明池遗址最大水面面积曾经达到16平方公里,相当于4个杭州西湖。经过几年建设,昆明池遗址公园顺利开门迎客,再现了历史上的这一胜景,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旅游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如今西咸新区由西安市整体代管,这是促进西咸一体化、建设大西安的战略部署。地处西咸新区美丽的昆明池,亦成为水润西安的上善之地,谁个能不欢欣鼓舞呢?以此展望未来,西安的巨变,再次走向复兴的辉煌,笔者猜想,这其中是否与美丽的“牛郎织女传说”有关呢?是否牛郎织女显灵,引来天上银河,才带来如此祥瑞之运呢?
吴 建
又是一年一度七夕节,你在银河东,我在银河西,迢迢银河两岸情,鹊桥连通相思路,一夜欢会,成为人间美谈。 七夕节也叫乞巧节,因为七夕有乞巧的风俗,故称女节。七夕节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赛巧等为主要节俗活动,又称女儿节、少女节。传说相会前,织女要梳妆打扮、涂脂抹粉,以至满天飘香,所以这天又叫“香日”。 小时候,每年的七月初七晚上,奶奶总会领着我坐在葡萄架下,手里摇着一把大蒲扇,给我讲银河里的故事,讲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奶奶指着天空那一道白色的玉带说那就是天河,又告诉我哪是牛郎星,哪是织女星。奶奶说,七夕那天很少看到喜鹊,因为喜鹊都去天河为牛郎织女相会架天桥了;奶奶说,七夕晚上躲在葡萄架下能偷听到牛郎和织女说话,倘若听到了,日后便会拥有一份千年不渝的爱情。还说七夕那天会下雨,那是牛郎织女流下的相思泪。那样静谧的夜晚,听着奶奶的故事,内心充满了无数的遐思。人在葡萄架下,心早已飞到了那神秘的鹊桥之上。那时候,不懂得伤心与悲情,不懂得人世间的离愁别恨,只感觉那样的故事如梦似幻,牵着人无数的思绪。有几次,天真的我还真信了奶奶的话,躲在葡萄架下谛听牛郎织女说话,可是无论我如何屏息静气也听不到只言片语。我缠着奶奶不依不饶。奶奶说,只有学习好的孩子才能听到,以后我就拼命地学,从小学到高中,我的成绩一直是班上最好的。长到十六七岁时,每年的七月初七,我和几个要好的姑娘相约一起包饺子,把一根花针、一颗红枣和一枚铜钱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结束后,我们聚在一起吃水饺,说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吃到钱的就有福。 千年相思七夕夜。七夕,被赋予了一种美丽的人文情怀,成为古代文人争相吟咏的题材。杜牧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白居易的“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都婉约蕴藉,余味隽永。最最感动的就是秦观的那首《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首词借写牛郎织女的离愁,衬托词人自身的绵绵别恨,牛郎织女虽然难得见面,却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而一旦得以聚会,在那清凉的秋风白露中,他们对诉衷肠,互吐心音,是那样富有诗情画意!因此,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 当一个日子,因赋予了感人的故事,又备受无数文人墨客青睐的时候,这个日子,便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七夕,就是这样,不仅被文人墨客所吟咏,也同样在普通百姓的生活中增添了温馨浪漫的色彩。尤其是这些年,被当作中国的情人节之后,七夕的节日气氛更有增无减了。七夕夜,爱情在天上,爱情也在人间。天上人间相爱的人儿,都守望着这一刻的来临,以各种方式表达着心中的爱恋,诉说着柔情缱绻。 感谢七夕,今晚,我会在浩繁的星宇下,拥着一份美丽的心情,祝愿天下所有相爱的人,爱到永远。
任 静
转载于:日报天天看
编辑:M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