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郁兴 :金斗柏山碑文留存记

作者:杨郁兴

注释:张起靖

1983年秋,我在兑镇中学教58班语文课兼班主任。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第一单元是游记散文,有《荷塘月色》 、《雨中登泰山》等经典作品,单元练习要求写一篇游记。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写作兴趣,考虑再三,我拟定了“登金斗柏山”文题。为掌握教学的第一手材料,以便引导学生写景抒情,也为安全起见,我三上柏山,亲自踩线探路。
登上山顶时,发现一块石碑斜躺一处,半截埋在泥土中,碑上文字依稀可见。心想,古碑既是柏山的一种特殊景物,碑中的文字更是柏山的历史记载。有了它,肯定能给这篇游记的写作增色不少。于是,便产生了要把碑文“拓”下来的想法。当时不懂拓碑技术,也没有拓碑工具。我带领几个男生,拿上铁锹、硬笤帚,除去覆盖泥土,采用最简易的办法,用几支铅笔和几张麻纸,就“拓”下了碑文。回校后,原想把这些“拓片”对接粘贴好,以供教学用。可是由于麻纸柔软,铅笔涂痕又杂乱无章,拼起来面积也大,不便于识读,我便用钢笔将碑文按原碑格式全部抄录在一块白报纸上(见右图)。由于碑面清理得不干净,更由于“拓”的原因,所以有不少难以辨认之处,抄录时只好用“×”或“囗”替代。又因为面对的是高中一年级学生,所以将繁体字尽量改为简化字,并给碑文进行了断句标点。这便是立于大清嘉庆十五年(公元1810年),由当时的孝义县训导、祁县人李现昇撰写的《金斗柏山改牮庙制碑记》 。此《碑记》正文共11行,满行50字。描绘了金斗柏山得天独厚的胜景,介绍了山庙的位置和所供奉的神像,记述了移向原因、改修经过和扩建概况,并附带记载了三清殿、王母宫改向增修的概况。全文内容详实,记载明确,文字优美,是金斗柏山珍贵的历史文献。
然而,由于当时缺乏文物意识,只是把它作为教学资料之一,所以,对“x”和“口”处也没有再去和原碑进行核实,甚至后来连麻纸“拓片”也当废纸扔掉,只留下了这篇录文。
年初,听说兑镇动工重整柏山,我很关心。后来听人说山上连一块完整的石碑都没有了。忽然想起当年拓碑一事,于是欲将自己抄录的碑文提供给他们,但愿能更好地恢复金斗柏山的原貌。可是由于相隔时间太久,横找竖找,竟没有找到。心想,肯定是在几次搬家过程中不慎遗失了。失望之余,深感惆怅。不料,前一段时间“兑中人”公众号刊登了我的随笔集《情怀》一书中的部分篇段,其中有我指导学生写《登金斗柏山》作文一事。书友张起靖,好古之人,从中得知我曾录有金斗柏山的碑文,急切欲睹为快。告知实情后,他也深感惋惜。也许是为了安慰我,他在微信中说,说不定你当年的学生中有人把它抄下来,连同他的作文一并保存着。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他的这句话不知刺激了我的哪根神经,老弱的身躯中好像有一股无形力量在鼓动着,我又重新翻箱倒柜,寻找留存的历届学生优秀作文。没想到,在一本《作文讲评教案本》中竟发现了这个留存近40年的抄录原件。真是惊喜难抑!我将喜讯告知起靖,他激动得忙不迭回应说,天意,真乃天意!今将抄录原件拍照展示,并托起靖执笔加注释疑,庶可供柏山重建作参阅。

1

栢山烟雨[3],载在邑乘[4],西南胜景也。山无他植,独栢树丛生。不烦栽培灌溉之劳,而流青溢翠,蔽日干云[5]。每晨暮之交,如祥烟缭绕,密雨横斜。蓋[6]天钟[7]其秀,非人力所能为也。循山麓[8]蜿蜒而上,有平原数亩,上建古刹[9]。吾不知因牮庙而芟夷[10]其栢欤[11],抑[12]不知天故畄此平原以为作庙地欤?庙五圣[13],其当尊者曰“汉天子”,即昭烈皇帝[14]。旁左曰“可汉”。夷称“可汉”[15],即中国所称天子也。旁右曰“润济侯[16]”。又左右环立,曰“虸鳌侯[17]”“广蝉侯[18]”。但未著创牮[19]于何代。稽[20]诸古碣[21],止[22]载“元延祐二年[23]重建,而规模始大。”旧制相沿,文献无考,姑[24]付诸不求甚解之列而已矣。独计[25]山脉始[26]于西南,孝[27]河之水绕山而北,东流入汾。庙制坐坎[28]向离[29],有以隔西来之气,堪舆家[30]以为非宜[31]。乾隆三十三年,邑侯鄧公[32]曾有言曰:“有[33]能改北向[34]者,吾愿以三百金为倡[35]。”土人[36]颔之[37],弗果举[38]。岁己巳[39],邑人武公景龙[40],慨然以移向改脩[41]为己任。经营独垫,后募千余金。一[42]人倡首[43],众志僉[44]同。不踰年[45]而功告竣焉。向离者,改而向坎。山环水抱,气象峥嵘;歌楼舞榭,金碧流辉。焕然改观矣!又于山之东北牮奎楼[46],四隅[47]增修五塔[48],以振文风,而[49]观瞻[50]益壮。所谓人巧赞天工者,其在斯乎[51]?庙成,问记于余[52],谨书[53]其巅末[54]如右[55]。

栢[56]山之西南隅,旧[57]有三清殿、王母宫。前俱向离,今悉改为北向。建窑三孔,为三清。上增楼房五楹,以供王母。与五圣庙横[58]列成行,联为一气。因係同时举事,附记。

赐进士特授文林郎知孝义县事加五级记录五次张焕光[59]阅

丁酉科举人特授孝义县儒学训导加一级古祁李現昇[60]撰文

特授孝义县儒学教谕加一级闫立诚[61]赞[62]

。。。。。。孝义县城守張。。。。。。孝义县。。。。。。英[63]

孝义县儒学庠生后庄刘清选[64]书。。。。。。

克俄村侯x国布施姓氏书丹[65]武学周书布施姓氏并题额[66]

汾邵乡饮耆宾总理人武景龙[67]

x持焦x太[68]  。。。。。。南玉山[69]

大清嘉庆十五年[70]岁次上章寒余暑月[71]榖旦[72]三村[73]糺首[74]公立

注释:
[1] 牮:jian,音同建,按碑文中的用法,义亦同建。另见《三晋石刻大全·孝义市卷(上)》137页载水峪村乾隆十一年《再重牮餙廟碑記》,也是用“牮”字,义仍同建。武天贵老先生在他所著《故园情怀》中说,栢山“上建有古刹名牮庙”,把“牮庙”误为庙的名称,是未察前人“牮”“建”通用之故。
[2] 庙制:一般指庙的形状和构造。这里的庙制,特指庙的坐向。这次“改牮”就是把原来坐北向南的“庙制”,改为坐南向北。
[3] 栢山烟雨:中阳(孝义古称。县志载,三国魏曾在孝义置中阳县。——笔者注)十景之一,始见于清雍正孝义县志。新版《清·乾隆三十五年孝义县志》二五七页“胜迹”载,“柏山,在城西四十里,孝河之南。其山多香柏木,茂密深黛。秋冬众草萎时,惟此葱蒨。望之,殊豁心目。旧志(即雍正县志——笔者注)列“柏山烟雨”为邑中十景之一。”编纂清雍正孝义县志的知县方士模,有五言诗咏之。
[4] 载在邑乘:载,记载。乘,sheng,音胜。邑乘,县志。
[5] 干云:高入云霄。
[6] 蓋:即盖。连词,连接上一段,表示原因。
[7] 钟:集中。
[8] 循:沿。麓,山脚下。
[9] 古刹:年代久远的寺庙。
[10] 芟夷:刈除,铲除。
[11] 欤:文言句末语气助词。表示疑问、感叹、反诘等。
[12] 抑:表示选择,相当于或是、还是。
[13] 庙五圣:意思是庙称五圣庙,或庙中供奉五圣。此《碑记》中的五圣是:昭烈皇帝、可汗、润济侯、虸鳌侯、广蝉侯。《兑镇镇志》中的五圣是:后汉高祖刘知远、后周高祖郭威、润济、虸赘(应为螯——笔者注)、广蝉。另,《三晋石刻大全·孝义市卷(上)》中载有赵家庄和南阳沿家山村的五圣庙碑,惜碑中未指明所祀五圣与栢山五圣是否一致?存疑。
[14] 昭烈皇帝:指蜀汉开国皇帝刘备。
[15] 夷:指少数民族。“可汉”应为“可汗”,而底本中此两处均抄录为“可汉”。令人蹊跷,存疑。
[16] 润济侯:传为后魏贺虏将军。宋宣和元年封“润济侯”。汾阳有润济侯庙。后世奉为雨神。
[17] 虸鳌侯:此处用鳌,常见用螯。凡遇蝗灾即祷之。
[18] 广蝉侯:查百度,指北宋时民间兽医阳城人常顺。因诊治战马有功,被宋徽宗钦封为广蝉侯。此处似为马王爷。
[19] 未著:著,明。未著即未明,不清楚。创牮,同创建。
[20] 稽:查考,考证。
[21] 古碣:古碑。
[22] 止:同只。
[23] 元延祐二年,1315年。
[24] 姑:姑且。
[25] 独计:只说。
[26] 始:起始。
[27] 此处“孝”为缺字,据新版清乾隆县志和武天贵先生《故园情怀》补之。
[28] 坎:北。
[29] 离:南。
[30] 堪舆家:今言风水先生。
[31] 非宜:不宜。
[32] 邑侯鄧公:邑侯,县令。鄧,即邓。公,尊称。邓公,指邓必安,清乾隆三十三年七月任孝义知县,三十六年六月卸事。底本中“侯”“鄧”之间画x,以为缺字,实为空格,以示对邓知县的尊重。
[33] 此处“有”为缺字,笔者据文意加之。
[34] 此处“向”为缺字,笔者据文意加之。
[35] 倡:带头,发动。
[36] 土人:当地人。
[37] 颔之:点头称许。
[38] 弗果举:弗果,没结果。举,举动。是说此事没有结果。
[39] 岁己巳:即嘉庆十四年,1809年。
[40] 武公景龙:《兑镇镇志》记为武锦龙,兑九峪人。其他暂无考。
[41] 脩:同修。
[42] 此处“一”为缺字,笔者据文意加之。
[43] 倡首:带头,提倡。
[44] 僉:佥。全,都。
[45] 不踰年:踰同逾,超,越。没用一年时间。
[46] 奎楼:即奎星楼。奎星,主文之星。
[47] 隅:角落或靠边的地方。
[48] 五塔:似应为笔塔一类。
[49] 此处“而”为缺字,据武天贵先生《故园情怀》补之。
[50] 观瞻益壮:观瞻,具体的景象和景象给人的印象。益,更。观瞻益壮,是说让人看起来更美好壮丽。
[51] 这句话的意思是,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巧夺天工吧!
[52] 问记于余:余,我。要我写一篇碑记。
[53] 谨书:郑重恭敬地写(下)。
[54] 巅末:颠末。自始至终的经过情况。
[55] 原抄件为“左”,此处改为“右”。可能是抄录时笔画不清所致。
[56] 此处“栢”为缺字,笔者据文意加之。
[57] 此处“旧”为缺字,笔者据文意加之。
[58] 此处“庙横”为缺字,笔者据文意加之。底本中“五圣”下画x,以为缺字,实为满行不缺字。
[59] 张焕光:嘉庆十四年十月任孝义知县,二十五年六月卸事。“授文”“知孝义”“录”等字均缺,笔者据清代官职名称补之。
[60] 李现昇:嘉庆年间孝义儒学训导,祁县人,“古祁”似为他的别号。嘉庆八年,他曾撰写《中阳书院创修碑记》。“丁”“义县儒学训导”“古祁”等字均缺,据桥南《任氏家乘》补之。昇同升。
[61] 此行中“级”字为笔者据意补之。闫立诚,时任孝义儒学教谕。清光绪孝义县志中有“阎立统”,不知是否为一人,存疑。
[62] 赞:辅助。
[63] 此行缺字。参考其他碑文,似为孝义县“城守司”“督捕厅”人员。《兑镇镇志》中有“此次工程由孝义县署督捕纪谢英监督”的记载。此行最后一字为“英”,是否就是纪谢英?存疑。
[64] 此行中“庠”字据杏野村碑补。刘清选,后庄村人。虽然“书”字后面缺字,但可判断出此碑文的书丹者应该是刘清选。嘉庆六年他曾为《后庄村重修庙碑记》书丹,后来在嘉庆十八年又为杏野村《重修三义庙碑志》篆额。是为当时写手,此《碑记》书丹应是出自他手。
[65] 侯x国:中间缺字,克俄村人。似为布施姓名的书丹者。
[66] 武学周:无考,似为本兑九峪人。其中“姓氏并”三字为笔者据意补之。似为题額者。存疑待考。
[67] 汾邵乡饮耆宾:“汾邵”疑为“汾郡”之误。乡饮耆宾,年高有声望的士绅。汾郡乡饮耆宾,说明武景龙在汾州府都是有名望的人。
[68] “住”字为笔者补。因缺字不知住持法名为何。
[69] 按同时代碑考证,似为“铁笔南玉山”。
[70] 嘉庆十五年,即1810年。
[71] 上章寒余暑月:上章寒余,古代纪年法。按嘉庆十五年为庚午,庚对上章,午对敦牂(音脏)。应为“上章敦牂”才对,底本中抄录为“上章寒余”。不知原碑为何?存疑。暑月,农历六月。
[72] 榖旦:谷旦。吉日。
[73] 三村:兑九峪、后庄,另一村待考。
[74] 糺首:纠首。民间活动的组织领导者。

兑镇忆旧·采煤

故乡的那一抹蓝天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0)

相关推荐

  • 富乐山明.《东山桂香殿碑记》

                 上主峰东塔梁有一条林间小路处于山脊,往里一直延伸.上行百来步,看见有"挖山"的坑洞,右边一圆形碑顶露出来."可能是汉墓古碑?"我这样一 ...

  • 镇江新区华山村天启碑碑文解析

    ▲点击 一 镇江新区华山村村委会前,多年以来,一直躺着两块大石碑.一块是无字碑,另一块则是明天启元年(1621)的石碑,上有碑额."文革"期间,该碑被人为分离,使得碑额和碑身分处异 ...

  • 华山村无字碑猜想

    文/图 马阿林 镇江东乡的华山村有块青石无字碑,说它是无字碑,是因为人们现在看到的碑上,几乎看不到一个字,从而无法判定它的年代,究竟是块什么内容的碑.村民们因它像乌龟,又称它为乌龟石.现在两块碑都已经 ...

  • 坡刘村史 历史 戚山寺的前身就是戚夫人庙

     戚山寺的前身就是戚夫人庙 文 刘彦强 按照西汉初年的墓葬制度,皇室贵族的墓已普遍筑有坟丘.在坟丘之前,往往设祭祀用的祠堂.咸阳民间代代相传都说戚山寺是汉文帝为祭祀惨死的戚夫人所建.如果戚山就是指戚姬 ...

  • 文昌阁和文昌祠史源探究

    观兖州 知天下 文昌阁和文昌祠史源探究 杜心广 <辞源>记:"文昌,斗魁六星的总称.道家谓玉帝命梓童掌文昌府及人间功名禄位事,因此称为梓童帝君." 兖州府城作为中华儒家 ...

  • 邹东凤凰山的来历

    邹东凤凰山,属古邾绎主峰,春秋称鲁国邹山.女(读zhu)陵山,唐至清末称巨越山,后改今名.它民间传说众多,历史文化丰富,曾有"四寺一庙",山阳唐窟开元大佛,名满齐鲁,是邹东山岳文化 ...

  • 《范蠡在肥城》2.悠悠旧居留古祠

    原创作者:程兆奎 02 2.悠悠旧居留古祠 顺治年重建的范蠡祠 据顺治十六年碑文记载:"旧有祠,创于秦(公元前221-207年),在(陶朱)公之旧居处.名曰:陶公幽栖祠."说明丞相 ...

  • 『名医经验』杨金斗主任医师松筋扳按法治疗骶髂关节错缝的经验

    近年,笔者有幸师从杨金斗主任学习内.妇.伤科常见病的手法治疗,特别对于采用松筋扳按法治疗骶髂关节错缝有了较深刻的体会.此法充分体现了杨师在治疗伤科疾病时一贯遵循以"筋骨并重"为治疗 ...

  • 宋朝赖文俊千古名篇,容县都峤山《金斗赋》

    宋朝赖文俊千古名篇,容县都峤山《金斗赋》

  • 金国第一猛将: 牛皋等岳家将无人能敌, 杨再兴儿子上去就给扎死了

    <说岳全传>中有一位金国第一猛将,这位是金国神武大元师,生得一张瘦脸,面如雷公,络腮胡须,掌中一杆鎏金 镋,万人莫敌.在<说岳全传>中,他是大金国后期排名第一的猛将.这位就是山 ...

  • 现存最早的一版华州传说《山塌金斗王》

    邮箱:3125136050@qq.com 山塌金斗王 讲述者 王志贤 整理 孙水法 王志贤 宋朝时候,华县境内的少华山底下,有一个大富户.这富户姓王,屋里有大小两个金斗.人们就都叫他"金斗王 ...

  • 山巷的“杨顺兴”牛肉锅贴,很有味道的镇江老字号小吃,排队人好多!

    拆迁后的山巷造了马路建了广场,记忆中的山巷则成为人们永久而美好的记忆.但还有一家"杨顺兴"牛肉锅贴,味道好,一直在坚守. 三两锅贴三碗小馄饨,是镇江老城区下午茶的标配.大热天的我路 ...

  • 杨曾二仙师定24山分金与三合水法

    杨曾二仙师定24山分金与三合水法

  • 民国时期抄本 杨公秘传二十四山妙断总诀

    民国时期抄本 杨公秘传二十四山妙断总诀

  • 杨公风水二十四山老挨星起正神运真诀

    按生成.合十数布局,如甲癸申一运山头的救贫局在辰巽亥武曲位. 例1:甲山庚向兼寅申,在亥方开门或来水,合兼卦十字天机. 例2:做丑山未向兼癸丁,开丙巳门,为正反交门,丑山九运收四运巳,未三运与丙七运合 ...

  • 【连载】祝金斗 祝源芳:山桃花 (98)

    · 文化范儿 出品 · 山桃花(长篇小说连载) 作者:祝金斗   祝源芳 协编:周艳艳   祝源华 第三部 第九十八章 隐蔽在莲花山上的孙文刚和管永青他们,已经发现了小日本鬼子一个大队的人马.敌人正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