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课题大行其道,却没有看到片羽落地,是教育的一大悲哀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课题研究,谁都知道它的重要性。许多老师都主持过或者参加过课题研究,而有些老师呢,课题研究成果累累,结题证书那是一张又一张。有这么多人热衷于课题研究,对于教育来说,应该是一件幸事。但是,现实是不是就是这样美好呢?恐怕未必。
你如果要问他们为什么要从事课题研究,无一例外的,就是一句话“为了评职称”。为了评职称,这无可厚非,毕竟课题和职称紧密相连,而职称就决定着一个教师的工资高低。但是,教师如果把“为了评职称”作为唯一的目的,那么这个课题研究恐怕就完全变了味道。
而现实生活中,相当一部分教师纯粹就是为了职称而申报课题。这样的课题能有多少的价值呢?
我们可以来看看,学校是怎样对待课题的。大学里,课题立项,那是有资金支持的,而中小学呢,就我知道的,几乎没有,要有,都是自己掏腰包。做课题是需要经费开支的,你一分钱没有,老师怎么做课题,这明显就是一件完全不现实的事。但是,评职称需要啊,怎么办?老师们还能怎么办呢?闭门造车呗!
课题研究,难的就是立项上,那就在立项上多花一点工夫。只要课题被立项了,那么结题就是迟早的事,什么研究课程,什么研究成果,想多了吧!不必思考,不必研究,就等着结题。怎么结题呢?教学计划,教案,学生作业这些不就现成的吗?装订成册。那研究报告呢?网络上到处不都是吗?东拼西凑在一起,再润个色,整它个一两万字,那还不是小菜一碟吗?材料都齐了,结题自然也就水到渠成,而自己的研究成果到底是什么?恐怕事后,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课题的题目是什么吧。
这样从事课题研究,还是客气的,毕竟自己还动了手,还有那不需要动手,花点钱就能拿到课题结题证书的。现在网络上的课题研究的中介有很多,只要你花1500元以上的钱,就可以了。这是许多人都趋之若鹜的。毕竟,这轻松啊,不要动手的就什么都安排好了。
当然,这两种结业课题还是有些区别的。自己做的课题,评职称的时候,教育局认可,盖章也爽快;但是找中介的,教育局看脸色,章盖起来有些难。
科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和提升教学水平,但是当下的课题研究呢,完全就变了味道。教师在职称评了之后,什么课题早就扔到爪哇国去了,谁还在意课题有没有过?而负责课题申报和管理的单位,在课题立项之后,又关心过哪个课题呢?主管单位发发通知,收收材料,填填表格,做一个开题仪式,开一个结题鉴定会,一套程序走完,就万事大吉了。
教学研应该是一体的,但是现在,我们只看到教和学,而几乎看不到研。为什么研看不到呢?因为研究的人都在闭门造车,从来不考虑实际。这样的研究成果有多少落地了呢?恕我孤陋寡闻,还真不好说。但,还是要说一句。尽管我们市每年都有十篇左右的省级课题结题,但是我却从来没有学到哪怕一个课题的只言片语。这样完全漂浮在空中的课题,还有多少存在的价值呢?为什么就要把它和职称绑在一起呢?要我说,不要也罢;要了,也只是多制造些废纸,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