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断供被罚,恒瑞失标被喷,集采下的药企为何左右不是?
近日,共和国长子华北制药难得上了一次医药“热搜”,却并非好事。
一年前费尽心思争抢来的品种,不仅没为华北制药带来巨大的经济增益,如今反而因“产能不足”无奈断供,反遭重罚,成为首家因断供被列入国家集采“违规名单”的企业。
回想两月前第五批全国药品集采的拟中选结果公布当日,恒瑞痛失碘克沙醇36亿造影剂市场;半年报业绩现史上最低,原因直指集采导致仿制药营收下滑。
药企中标不是,不中标也不是,药企人纷纷控诉集采极限压价对企业造成的经营困难,一时之间苦水满天飞,牢骚遍地。
那么集采这种供给关系是否是导致断供的必然因素?华北制药此举是否会一石激起千层浪,从而从根本上优化现有集采模式?
华北制药“断供”背后的真正逻辑
在此次断供事件中,华北制药公告并未提到价格、原料方面情况,明显是回避了最核心的经济因素,说到底站在企业角度上来说,盈利永远是第一要务,合理规避营收风险也是必要手段。
至于有人质疑的暂时性单品经济亏损,不至于从整体上决定断供,导致在之后的集采中丧失主要大品种集采机会的说法,其实也存在一定质疑。毕竟恶性循环一旦打开,就会如决堤洪水般一发不可收拾。产能不足的说法明显站不住脚跟,或许说并不是最主要的决定因素,背后真正深意有待思考?
当然,由于原材料供应问题而出现断供的情况也的确是存在的,例如此前苏州东瑞无法保证注射用头孢美唑钠的正常供应的原因是采购不到该药品的原材料。毕竟招投标双方无法真正精确预测药品真正用量,市场扩容时有发生,部分药品的供应紧张情况实属正常。
集采重压下,扛不住的还有恒瑞
8月19日晚间,恒瑞医药披露2021年半年报,期间研发投入25.81亿元,净利润却近乎零增长,增速创下18年来新低。原因主要归于受国家和地方带量采购的影响,传统仿制药销售下滑。
但事实却是不只仿制药,面临集采重压,就连被寄予希望的创新药同样不能幸免于难。
继去年第三批集采涉及的6个药品,报告期内销售收入环比下滑57%,之后与今年3月以85%降幅代价进入医保目录的卡瑞利珠单抗,销售收入同样出现环比负增长。开年至今,恒瑞股价一泻千里,市值蒸发近3000亿,无疑迎来生涯中的至暗时刻。
更可怕的是,今年6月开展的第五批集采中,恒瑞痛失重磅产品碘克沙醇注射液和格隆溴铵注射液。而这一切的背后始终围绕着“集采”二字。
面临集采,大多数企业无论行业地位是高是低,营业规模是多是少,是创新型企业还是仿制药企业,到最后都是“进退两难”的死局。
集采的经济学逻辑
其实从本质上来说,药品终究只是一个载体,根本上就是一个结构式。与大多数商品并没有明显区别,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看似是个标准,实则仅仅是一个底线,在这之上的空间依旧有好有坏。各家药品之间也必定有着不一的优劣势。
小到衣服、裤子,大到房屋、汽车,价格尚有区别,统一定价的药品形式,何至于一竿子打死,房子只能100万一套,那谁还住小户型,全住别墅算了。
把质量不一的药品,放到一起竞争,价低者得,或许从根本上有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最后的结果,必然是在满足价格的基础上,想方设法的在其他地方补回来。
2020年英国脱欧,英镑贬值之时,就有部分巧克力生产企业面临单品收入下降的问题,未选择提高巧克力单价,而是让每单位巧克力实现"瘦身",导致三角巧克力棒(Toblerone)上著名的"山峰"的数量明显减少。
如果用到医药行业上,是否会有部分企业在过低的中标价前提下选择缩减药物疗效,延迟治疗周期来实现营收风险规避?药的名字可能没变,在满足一致性评价标准的前提下,工艺上是否有调整,原料会不会变差?
其实,理想的药品价格应当既反映药品的临床价值,又反映药品供需关系。然而在强制性降价政策下,药品价格虚高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真正的供需关系与临床价值又是否得到了体现啦?
正如之前蔡江南分析而言:“有时候,政府往往只是为了获得老百姓的好感,一味降低药品价格,这样其实是达不到效果的。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只改药价的局限性,还需要深层次和系统的改革措施,才能够解决许多长期的问题。”
迫切需要降低用药负担的老百姓没感觉到实际效果,做药的企业却在叫苦连天,尴尬的局面下有关部门却又无可奈何。
集采的理想形态
针对集采目的,其理想状态也基本可以判断。
首先,缺乏创新力且药效不佳的企业退出市场,这是整合行业资源,放大收益的必然途径,将优胜劣汰的法则完美诠释。最终创造出真正意义上的能回馈社会、推动社会的企业。
其次,是让真正的好钢用到刀刃上,基本用药负担成倍降低的同时,却又不会让企业负担过重,有目标、有动力的向好的方向发展。
再者,百姓用药既要便宜,也要疗效最佳,万事追求一个性价比。
不过终究而言,如今的集采仅仅还只是开始,蹒跚学步也免不了磕磕碰碰,更别提战略规划的实施必将是困难重重。集思广益、将市场与政策再次归于理性的路上才是根本目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