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徒孙变身法家鼻祖

——春秋时期各主要国家

1】

公元前400年左右,华夏大地几乎同时发生了两件大事。

一是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正式承认韩、赵、魏三家的诸侯地位,三家均为侯国。至此,春秋第一超级大国,晋国,经半个多世纪的内部倾轧、兼并,从六卿,而四卿,而三卿,终于走完了最后一步,史称“三家分晋”。

二是得国后的魏文侯任用李悝,开始了春秋战国时的第一场变法。

李悝是卫国人,很巧,商鞅也是卫国人,但要到他死后几十年才出生。李悝的老师叫子夏,是当时魏文侯重臣,李悝就是子夏推荐给魏文侯住持变法的。

子夏又是谁呢?呵呵,孔夫子的弟子。孔夫子对这个比自己小44岁的弟子有过这样的评价:一个是有独立思考能力,能够启发自己;一个是功利心太重,是“无为小人”。如孔夫子地下有知,知道主持第一次变法的竟然是自己的徒孙,又是自己的弟子引荐的,还不得气成啥样。“小人哉,小人哉!”“是可忍,孰不可忍”,号召弟子们“鸣鼓而攻之”。

李悝变法的重点有三。

废世袭,选贤能。同时取消贵族的世袭俸禄,用以招募贤才,使魏文侯时期,魏国一时英才荟萃。

废井田,开阡陌,“尽地力之教'。允许土地私有(难道原来不是私有的?当然,是领主的),并对境内所有土地,估测其粮食产量,借以制定相应税收政策,然后按贫瘠标准,分配给农民,即所谓“国家授田制度”。

制《法经》,行法治,有20几个“子法”组成,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

最后,是向魏文侯引荐吴起,在吴起主持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支由“募兵制”组成的职业化军队——魏武卒。

变法后的魏国迅速富强起来,西击秦,东伐齐,南拒楚,北征赵、灭中山国,魏武卒纵横中原60年,风头无两,直到公元前341年的马陵之战。

李悝变法展示了变法的惊人效果,成为战国时期一系列变法的先声,齐国的邹忌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等等。这些变法,具体内容有差异,重点各不相同,但本质一致——

强公室,弱私室。增强君主与国家权力,削弱贵族权力。

富国,强兵。

公元前356年,商鞅,那是叫卫鞅、公孙鞅,就是带着李悝的《法经》,来到秦国的。他的变法,基本上就是从抄作业开始的,包括他的“徙木立信”,也是抄吴起主持魏国第二波变法的做法。只是他做得更彻底,更暴力,更冷血,原因后面再说。

2】

从一个儒家弟子,到法家的创世人,固然有个人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因素,比如,子夏本就是功利性比较重的人,他赏识的弟子李悝无疑也是个功利性比较重的人。

但功利性就真的那么可恶吗?汤因比说:人类的一切文明都源自挑战和应战。你面临的是什么样的挑战,就要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应战,这就是最大的功利性。没有功利性,天下万物都无以为生。

与主张“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的子夏相比,李悝的功利性无疑会更强烈,因为在进入中枢前,他一直在前方第一线,对富国强兵的渴求,富国强兵的重要性会有更深切的感受。

那么战国时期的中国,究竟遇到了什么样的挑战?孔夫子说,“礼崩乐坏”,实际上就是西周初期建立的分封制已维持不下去了。

我们常常会读到“必然性”这个词。何为必然性?就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件或者事件的演化方向。构成必然性的因素是什么?就是必要性加可能性,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能的。

为什么要搞分封制?是因为君主的心地特别善良,有好处大家分?没错,公知们就是这么讲的,西方历史上的分封制。但这是无知。

分封制,是受交通、通讯、人口、生产力这几个核心要素影响,君主没有能力、没有实力实行“长臂管辖”采取的一种统治方式。

分封制能够维持的条件是什么?

1)虽然王室没有能力实行长臂管辖,但有足够的实力、权威、号召力,对违法乱纪、犯上作乱、破坏既定秩序的行为进行镇压和惩罚。这就需要王室掌握的领地——王畿,虽最好最大,人口稠密,物产丰饶,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最大。没有这一点,你再“以德治国”都扯淡。

2)各封主与诸侯国的领地与领地之间要有明显的地理阻隔,使各封主都能自成一局,互不侵犯,相安无事。

3)各诸侯国都能自己养活自己,如果不去别人锅里舀一勺就过不下去了,那这个分封制也是无法维持的。

你从上述3点出发,去考虑欧洲的地理、自然条件、基督教,就能明白为什么欧洲的分封制可以维持那么长时间,直到最后,直接演进为现代国家。同时也能明白为什么从中世纪晚期开始,欧洲就一直处于战争状态中。

西周初期,这3点全没问题。

周王室拥有关中之地,这是当时天下最好的一块土地,今之河南那时还没被充分开发出来。各诸侯国自己养活自己也没问题。

虽然,中国的地理特征是内部,尤其是东部缺少明显的地理阻隔与地理障碍,但因人口密度不大,全天下估摸下来,顶多2000万人了不起了,部族与部族之间有很大间距,没有开发的沼泽、山林、荒野等。考虑到这一点,周还特意设“五险五阻”。所谓五险五阻,就是规定国与国之间的某些山林、沼泽不允许开发,以做诸侯与诸侯之间的地理阻隔——要说,我们的先祖,真的是脑筋不凡。

但时间就是把杀猪刀,架不住今天割一点,明天割一点,割到最后,就满目疮痍,面目全非了。

从王室角度说,当时华夏民族的主要敌人就是戎,有说是匈奴的前身。我在《文明的边疆》系列里写过,王室拥有的关中之地,实质上就是抗戎前线。这就形成了“君王守国门”之势。

问题是,后来的君王守国门是集天下之力。当年的君王守国门,花的是自己的钱。虽然遇到紧急情况,诸侯国也会派兵援助,但之后,王室也得拿点钱,犒劳犒劳,不然王室的面子没了事小,以后他们不再伸手相帮了事大。

还有,某诸侯做事道地,勤奉王事,也要奖赏奖赏。某诸侯违反了规矩,要兴师问罪,不管王室自己出兵,还是委派某诸侯国出兵,都要花钱。

这样几百年下来,把一个王室弄穷了,说话越来不没人听了,阳奉阴违的人越来越多了。到“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这故事其实是假的,假的故事能够被编造出来,只能说是落了毛的凤凰不如鸡),王室动迁,从西周变为东周,王室已彻底沦为破落贵族,只剩那块牌子值钱了。所以,楚国的国君跑到周王室,问你那个“鼎”有多重,是明目张胆欺负人。

从天下角度说,几百年和平岁月,带来的是人口大幅增长。人口增长了,粮食产量也要相应增加。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只有2个:一是提高单产,亩产量;二是增加耕地。

但是,在自给自足的自然农业条件下,农业技术的发展和传播其实是非常缓慢的,所以亩产量的增长也是非常缓慢的。这就是李悝变法和商鞅变法中都有对种田技术要求的规定的意义,因为农业技术要靠推广,古今皆然,区别只在靠法律、靠行政,还是靠市场。靠什么来推广,也是有条件限制的。比如,现代因市场经济发达了,主要靠市场。过去市场经济不发达,主要靠行政,60年代中国的农业发展纲要,印度的绿色革命,都是行政主导的。古代没那么多人力,靠行政也不行,只能靠法律,强制性规定。公知们最大的本事就是,根本不管客观历史条件,只是根据今天的,自己学到的几条干巴巴的原理,去套,套不上的就批。由于农民种田,一亩地该撒几斤种,都要规定死,也是公知们批秦的内容之一,所以顺便提一下。

提高亩产量不行,就只有一条路:增加耕地。当自己领地里的可耕地都用完了,就得朝别处打主意。

几百年的分封制,就这样开始,一点一点被蚕食,被瓦解,中国由此进入“大争之世”。争什么?争地盘!争生存权!

到战国时期就变成酱紫了——

3】

三家分晋,是从春秋到战国,三百多年历史演变的一个缩影。晋,原有六卿(诸侯下面最高等级的贵族领主),经过近百年的互相倾轧、角逐、兼并,最后剩下了3家。西周早期封了七十几个诸侯国,后来又陆续增加到一百个左右,到战国初,三家分晋之时,只剩下十来个。

如果说,原来的兼并战争是相对小规模的,国灭起来也相对容易,那么,当天下只剩七个主要国家时,战争再也不是小规模的,灭国之战,也不可能再是速决战了,而是凡战必动天下,且旷日持久,无止无休。

现在我们就可以从2个角度去思考问题了。

从诸侯角度,毫无疑问,你不能富国强兵,等待你的就是灭国。而要变法图强,在当时条件下,只有一条路:废井田,奖耕战,强公室,弱私室,“把所有资源都一点一点调动起来,聚集起来”。

从天下苍生角度,分封制已走到绝路,绝无恢复可能了。除非天下归一,否则,战争就不会结束,天下将永无宁日。

从这些角度,你可以跳出简单的道德判断,去理解发生在战国时期的一系列变法运动,以及最后的“六王毕,四海一”;废封建,设郡县;书同文,车同轨的意义。

本想以李悝变法作印子,来聊聊商鞅变法,但键盘一敲,就跑起野马,不知不觉写多了。而写到此,兴也尽了,还是以后再说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