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生于中国,却在欧洲贵族家中住了300年

点击“LicorneUnique”关注我们

大家好,我叫楼阁
有一只中国夜莺

曾在异域歌唱

在收藏家眼中,伊夫·圣罗兰的巴黎公寓是难以超越的优雅典范。若能回到过去,推门而进,这位时尚大师与中国艺术的缘分,定会让你眼前一亮。
圣罗兰家中,洛可可式桌上摆着一尊抱瓶仕女,中国手绘壁纸上绘花树人物,似有微妙呼应。

圣罗兰家中这满布墙面的东方奇景,浓缩了300年的故事。今日,我们来看看它的“前世今生”。

 回到 1759 

时值1759年,也即乾隆二十四年,广州的港口一如既往地繁忙。

昔日广州城与外来商船 / 1770年代 / 现藏大英图书馆

金发异国人,十三行商人、脚夫匆匆往返店铺与码头间,丝绸、茶叶、漆器、瓷器等正在装箱,船只准备起航,把这些中国珍品运往万里之外的欧洲。

中国瓷器、中国壁纸,来自东方的漆器或欧洲匠人的中国风漆器,是18世纪贵族大宅“标配”。
伊夫·圣罗兰家中壁纸或许也曾藏身于这些远渡欧洲的东方珍物中。

美国迪美博物馆(Peabody Essex Museum)馆藏18世纪中国壁纸

“世上没有什么能比那些泊来之物更得我心了,尤其是漆器与壁纸。” 

——女皇玛丽娅-特蕾西亚1759年的信中写道

奥地利,一座古堡里的18世纪中国壁纸
这些壁纸贵吗?是的。
当年,贵为驻土耳其外交官之妻的蒙塔古夫人想用中国壁纸来装饰她的新别墅,却因为价格太过高昂,不得不作罢。
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的18世纪末中国手绘塔夫绸壁“纸”,尺寸为198.1 x 109.2cm。欧洲贵族客人们需求太大,中国画师、匠人一时找不到足够的纸,可能会以丝绸绢布代替桑皮纸张。
还是在1759年,英王查理二世的孙女Emily Lennox给丈夫交代了一项购物任务,要他在伦敦购买150码中国塔夫绸壁纸来妆点卧房。这位丈夫跑遍伦敦城,却难觅得足够多的相同纹饰的壁纸。
Emily夫人曾居住过的爱尔兰卡顿大宅(Carton House)里仍可见中国壁纸
终于辛苦找到后,这些远渡重洋而来的壁纸价格高昂,还要加上官方对壁纸征收的税款,得耗费不少钱财。但妻子Emily并不在意。因为在当年贵族看来,中国壁纸可比真丝、刺绣的墙面装饰高级得多、迷人得多,即使贵也是值得。

拜明顿庄园里的中国房间。洛可可风格大镜、中国风的床及将军罐、瓷器等,有18世纪的壁纸映衬,更显梦幻。

 牡丹在异国绽放 

中国画师在桑皮纸、丝绸绢布上完成的大幅图绘大概从17世纪起进入欧洲,在18世纪中期掀起巨大热潮,卷走巨额金钱,却从未在故乡久留,它们总是匆匆奔赴远方。
英国查茨沃斯庄园里也有以中国手绘壁纸装饰的奢华房间

与瓷器或各类来自东方的摆件不同,这些壁纸抵达贵族人家时尚未算“成品”。各个大宅有各种房间,买回了壁纸的人不时会遇到些难题。

英国萨尔特伦宅邸 (Saltram House)的这面中国壁纸不是一整张敷上,而是一块块拼接起来的。

宅邸房顶高度不尽相同。如果墙面过高,壁纸无法铺到顶部,就得请人补画一部分。至于效果如何,一般得看能否请来造诣高深的洋画师。

英国乔治四世把中国手绘壁纸赠送给一位子爵夫人,10年后,夫人用这些壁纸装饰了纽塞姆寺宅邸中的房间
当然,也有人另辟蹊径。在19世纪初,一位子爵夫人决定将乔治四世送给她的中国壁纸用上,却觉得某些部分稍显空寂,想要多加几只鸟儿。
壁纸上多只栩栩如生的鸟儿竟是从书上剪下贴上,这一点多年没人发现。
于是,她取来一本奥杜邦的鸟类图谱,剪下一只只鸟儿贴到墙上。早期奥杜邦鸟类图谱可是如今世上最昂贵的书籍之一。
一幅描绘过去英皇阁内饰的作品中,可见黄地花鸟中国壁纸
对于这位子爵夫人的改造,给她赠送壁纸的乔治四世要是知道了,或许也会大吃一惊。这位国王对中国风的热爱,当年贵族都应有所耳闻。他打造的英皇阁(Royal Pavilion)里就有黄、蓝、粉等多种色调,绘有不同纹样的中国壁纸。
英皇阁里的这种粉地蓝花壁纸设计于1815年

乔治带动了19世纪欧洲又一股中国壁纸热潮。此后,纵然潮流变幻,但当我们看到19世纪淑女站到中国壁纸跟前时,心中或暗暗构想,这样一位优雅小姐,是否也对神秘远方有所向往。

《小提琴演奏者》/ 乔治·阿道夫·斯托雷 / 1886年 / 现藏于City of London Corporation

 最熟悉的陌生人 

然而,对于这些诞生于中国的壁纸,身在东方的我们既熟悉,又陌生。
18世纪末中国壁纸上的花果细节 / 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藏
我们似乎都认得壁纸上那些吉祥花果,也几乎可一眼认出那些山水楼台。
萨尔特伦宅邸的墙面上有山水与人物,墙上挂着的镜面画也来自18世纪的中国
还有婀娜仕女和翩翩公子,又或是昔日寻常的农耕劳作。
萨尔特伦宅邸的中国梳妆房里的中国壁纸
英国夏活庄园(Harewood House)里的中国壁纸
甚至画中正在发生的世家故事,也仿佛曾轻轻掠过梦境。更不用说,那些翎羽毕现的雀鸟,盛放的牡丹与海棠,以及暖春般的色调。
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馆藏中国壁纸上的雀鸟局部

然而,对于两三百年前描绘这些图景的中国画师,我们却知之甚少。他们并不是文人墨客,未尝在纸上签下名字,钤上朱印,任凭作品在海外备受称赏,却一直默默与笔墨为伴。

广州十三行中,关联昌画室里,几位画师正在工作
通过修复与研究,人们发现,这些中国画师、匠人们勤恳而高效,即使要只凭手中的笔把巨大的纸张画满,也可有条不紊。
著名的de Gournay壁纸工作室邀中国画师,再现曾经欧洲王侯家中的中国壁纸。

也是得益于后世研究,人们知道,原来区区纸张之所以可抵御百年风雨,是因为背后还有竹纤维等制作的支撑。这些深得欧洲贵族喜爱的东方奢侈品,经过细细描绘、认真处理,决非一蹴即就。

荷兰乌特勒支一座古宅的修复中,展露出中国壁纸内层的秘密

 缘来未离去 

“……中国壁纸就与大宅外的热带植物园一样生机勃勃。” 

——《Vogue》

1937年,摄影大师Cecil Beaton放下相机,为《Vogue》手绘了以中国壁纸装饰的厅堂。
在20世纪,甚至在今天,中国壁纸传奇仍在继续,它们依旧是顶级藏家的心头好。
Pauline de Rothschild的中国壁纸前,几枝鲜花插在瓷瓶中,竟让人产生画景相融的错觉。
比如上世纪法国罗斯柴尔德家族的Pauline de Rothschild,这位当年美国身价最高的设计师家中也有中国壁纸的身影,那斑驳的岁月痕迹,像是漫长故事的缩影。
曾给大都会博物馆捐赠大量顶级欧洲艺术品的Wrightsman夫妇家中,也以中国风壁纸装饰。

一些在过去未被使用或离开了墙面的中国壁纸走出了古老宅邸,化作画幅或屏风,为今日藏家争相竞藏,也在藏家家中,辟出一片东方胜景。

一幅装裱在鎏金木框里的1760年代中国手绘壁纸,在佳士得以约17.6万人民币成交
这幅装裱起来的壁纸曾经是沙逊爵士的藏品,后来为乔姆利女侯爵家族收藏

装裱成屏风的壁纸

至2018年,在《国家宝藏》节目中,18世纪中国壁纸震撼世人。2011年之前,这组壁纸曾藏身夏活庄园中,现在,它终于回归故里,成为国内收藏的唯一构图完整成系列的外销壁纸。

也如其他曾让西方惊艳的中国外销艺术一样,这些壁纸上的鸟啼花开、耕作与日常,曾在西方古宅中守护遥远的传奇。它们身上那些被淡忘的故事,仍等我们去发现、去讲述。
小编 | attic
收集资料整理报道

部分参考文献及相关资源:

[英]休·昂纳(Hugh Honour)著,刘爱英、秦红 译,《中国风:遗失在西方800年的中国元素》

Cliford, Helen, "Chinese wallpaper: From Canton to country house", East India Company at Home, 1757-1857. ed. Finn M., Smith K.

Berger, Günther, "Une chinoiserie insolite : étude d'un papier peint chinois, Arts asiatiques, tome 51, 1996. pp. 96-116.

www.metmuseum.org

www.royal-oak.org

www.brightonmuseums.org.uk

不可错过的精彩好文推荐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

“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