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村落】——五星街道燎原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位于五星街办最南端,南临滦东路连通西沣公路,北边有江(南)太(原庄)乡级柏油路傍村而过。西太路支线在村西连通西五路、滦东路。古属十堡姜村之一的袁家村(现名燎原村)。3个村民小组,240余户,760多人,耕地700余亩。主产小麦、水稻、玉米及蔬菜等。尤以大葱为最,20世纪80年代至今,年种植面积达300余亩。2011年被评为市级文明示范村。
村庄楼房高耸,街道整齐,村内所有街道全面硬化,宽敞洁净,电杆成行,路灯通明,绿树林立,经济繁荣。
据《长安县志》记载:自商、周时期,这里即有村落存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即明确有“十堡姜村”载入史册。地处古老要道旁边,来往商贾、行人必经村口。
老村堡环村有城墙、城壕。村东门有城门楼,门东正面上方嵌有一方青砖浮雕“瑞气霭门”四个大字。村外东北角有一棵数千年古柳树,称“柳抱碾”。因树龄年久,树心枯腐一空,不知何年代,有人将石碾滚入其中,年久月深,树心的新生木质将其包裹在内,上部只留尺余可见。1956年夏季被大风摧毁。
新中国成立前夕,全村仅有40余户,以刘、王姓居多,约占90%。袁姓较少(早年袁姓有部分人迁至沣峪口土壕居住,称土壕里,至今与村里袁姓人辈分未乱)。现有姓氏为刘、王、袁、张、严、马、李、赵等。
据上辈人传说及地名追记,明、清及以前王姓先祖曾有武科中举之人。清末同治年间,当地有回兵驻附近和迪村,附近汉人逃亡一空,唯有王氏七兄弟(均有武艺)与家人留居村中。时值隆冬,七人同行坚持给和迪村之间的麦田送粪。车辕上放着刀、枪、长矛,以防不测。一天中途,与回兵巡逻小队遭遇相互交打,回兵败,兄弟七人安然归村。次日,回兵分几路包抄袁家村实施报复,终因力量悬殊,寡不敌众,弟兄七人全部落难。回兵血洗村庄,王姓家人皆被杀死,唯有一个躲于房基后边的小男孩未被发现。事件平息后,村人回村,将弟兄七人及家人收棺安葬。后来人们就把这里称为“七烈坟”。将幸存的小男孩叫“人种”。该男孩长大成人,娶妻生子,繁衍至今已有150余人,成为袁家村大户之一。20世纪70年代坟尚存,后被平毁。
民国18年(1929)大旱,多地颗粒无收,饿殍遍野。本村因村南均为水地而种稻谷、玉米,喜得丰收,不但村民度过荒年,并且还收留了几个渭北逃难的姑娘居家婚配,故流传有“再有个十八年,风匣杆上把马栓”的老话。
据村里老辈人回忆、传说,本村老辈人人心齐,敢于抗争政府的苛捐杂税。民国年间,群众围殴政府的乡丁及催粮运草委员之事,屡见不鲜。
大革命时期,共产党地下组织在附近灵感寺成立农民协会,本村王富本系协会成员,常给人们讲革命道理,鼓励青年走上革命道路,发动群众减租反霸,镇压土豪劣绅。大革命失败后农协会撤离,王富本因病与协会脱离。
1949年春,胡宗南军队向南溃逃时,有一个连的残部驻村半月有余。一天夜里,解放军追剿部队突然包围村子,在解放军强攻之下,全歼国民党军,村庄获得解放。
1958年公社化后,办起公共大食堂,因食堂办得好,被评为“省级先进食堂”,先进代表袁耀彬(管理员)曾赴三原县参加省上的表彰大会,荣获锦旗一面。
1973年为提高粮食产量,公社组织于村东、村西修挖两个地下蓄水库和两条灌溉渠,建立抽水站,将村东及村北300余亩旱地改做水地,种植水稻,使粮食产量大幅提高,更重要的是改变了粗、细粮比例。
实行土地联产责任制后,由区、乡政府组织推广蔬菜种植,很快形成规模,特别是大葱种植持续30余年,每年种植面积达300余亩,创出自己的品牌“燎原大葱”。
加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2011年,连片120亩土地,建设100座大棚,进行深冬草莓种植。成立草莓协会统一管理,实行无公害种植技术。2012年,全国休闲农业推进会在长安召开,村中大棚深冬草莓基地作为分会场,在开幕式上,众多媒体、各级领导、前来参观学习的客人、闻讯而来的游客村民,云集于此。
2008年以来,硬化全村道路,修排水沟,继而建起办公大楼及标准化医疗室,安装安全饮水管道、路灯、健身器械等,使全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长安区区委副书记、代区长王强一行看望慰问贫困党员和贫困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