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注:
宗臣:受人景仰的大臣,这里指诸葛亮。
纡筹策:曲折周密地运筹策划。
伊吕:指商代的伊尹和周代的吕尚。二人皆为辅佐贤主的开国名相。
失萧曹:使萧何、曹参相形见绌。萧何、曹参为西汉开国重臣.
汉祚:汉室。
身歼:身死。
解读:
这首诗出自《三国演义》第一百五回《武侯预伏锦囊计魂主拆取承露盘》。
这首诗是《咏怀古迹五首》中的第五首。诗人没有描写武侯祠内的景致,而是以激情昂
扬的笔触.对诸葛亮的雄才大略进行了热烈的颂扬,对其壮志未遂叹惋不已!
这首诗从进祠、瞻像到叙事、评论,层层推进,高妙而有情韵。开篇两句如异峰突起,笔力雄放,直接将诸葛亮放到了“名满寰宇,万世不朽”的高度。其中“宗臣”二字总领全诗。颔联、颈联则以洗练的诗句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文治武功。“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侧重表现他的不朽功绩,“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侧重表现他的非凡才能。这两联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极度崇敬和赞美.逐渐将情感推向高潮。尾联蓄势已足。喊出了感人肺腑的最强音——“运侈汉祚终难复,志决身矸军务劳”。
诗人感慨诸葛亮生不逢时,虽有满腔抱负、稀世才能.但终究壮志未酬,不能恢复汉室,反而因军务繁忙,积劳成疾,死于征途,这既是对诸葛亮“鞠躬尽力.死而后已”高尚品节的赞歌,也是对英雄未遂平生志的深切叹惋。
全诗议论高妙,议而不空,行笔凝重,讴歌历史人物雄才伟略,句句含情,层层深入,动人肺腑。
杜甫(712—770),字子美,排行二,河南巩县人。其十三世祖杜预,乃京兆杜陵人,故杜甫自称“杜陵布衣”,即指其郡望。十世祖杜逊,东晋时南迁襄阳,故或称襄阳杜甫,乃指其祖籍。杜甫一度曾居长安城南少陵附近,故又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祖父杜审言,武后时膳部员外郞,于初唐五言律诗之形成起过积极作用。其父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杜甫七岁开始学诗,十四时其诗文便引起洛阳名士之重视,被誉为“似班扬”。青年时代正值唐玄宗开元全盛时期,经过前后三次、历时十年之漫游生活。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举进士,不第。天宝六载,公元747年,玄宗“诏天下,有一艺,诣毂下”,由于中书令以“野无遗贤”而无人一人中举,杜甫应是届制举,又落第。天宝十年,唐玄宗祭祀老子、太庙和天地,杜甫献《三大礼赋》,得玄宗赞赏,命待制集贤院,而终无结果。十四载,方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同年十一月,杜甫回家省亲,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六月,玄宗西逃入蜀,长安陷落,杜甫亦陷其中。八月,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四月,杜甫奔赴行在凤翔,授左拾遗,故杜甫又称杜拾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五月,杜甫出任华州司功。次年秋,弃官司西去秦州(今甘肃天水)、同谷(今甘肃成县),决计入蜀。从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至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十一年的时间,用杜甫的话是“漂泊西南天地间”。上元元年春天,他在成都西浣花溪畔筑草堂,与成都故人尹平武时有诗歌唱和。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因避徐知道之乱,流亡梓州(今四川三台)和阆州(今四川阆中)。广德二年(公元764年)重返成都,入严武幕,任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郞,故世称“杜工部”。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四月,严武去世,杜甫携家离开成都,途经渝州、忠州至云安,于次年(大历元年,公元766年)至夔州,居未满两年,作诗430余首,也是他一生中创作最为丰收和旺盛的时期。大历三年正月起程出三峡,辗转江、湘之间,大历四年,杜甫居无定所,往来岳阳、长沙、衡州、耒阳之间,大历五年冬,在长沙去往岳阳一条小船上,一代诗人杜甫病死。杜甫生平新旧《唐书》皆有传,现存诗歌1440余首,《全唐诗》编为19卷。明人对杜甫的诗歌评价极高,誉为“诗圣”。且杜甫的诗歌在思想艺术上集中反映了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社会现实,其忧世悯人的深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足为后世楷模,故杜诗一直以来有“诗史”之称,所谓“少陵为诗,不啻少陵自为年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