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逝世,杨振宁代表海外华人归国祭拜,含泪问邓颖超三个问题

1976年1月8日9时57分,人民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1月10日、11日,各界群众向周恩来遗体告别。

告别仪式现场,无数人难掩悲伤失声痛哭。哭唤声令天地动容山河变色,泪水把地毯洒湿了一米多宽的一圈。

11日下午4点40分,灵车徐徐驶向八宝山。几十万群众自发守候在十里长街,肃立在寒风中为周恩来送行。在《在沉痛哀悼的日子里》,吴瑛这样写道:

灵车缓缓地前进,牵动着千万人的心。许多人在人行道上追着灵车跑。人们多么希望车子能停下来,希望时间能停下来!可是灵车渐渐地远去了,最后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中了。人们还是面向灵车开去的方向,静静地站着,站着,好像在等待周总理回来。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的人们都在哀悼敬爱的周总理。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大地上,溅满了8亿人民悲痛的泪水。

海外华人得知周恩来逝世,亦是悲痛得不能自已,纷纷在异国他乡举行追悼会。周恩来生前时刻牵挂着海外的数百万华人,始终亲自过问侨务工作,为维护他们切实利益而竭诚尽力。海外同胞们感念于心,对周恩来极为敬爱。

1976年4月初,杨振宁远渡重洋归来。海外华人让杨振宁作为代表祭拜周恩来,向周恩来的灵位献花圈。可是,当杨振宁回到北京之后,才知道周恩来没有保留骨灰,也没有墓。

4月15日,邓颖超在人民大会堂江苏厅会见了杨振宁。杨振宁动情地对邓颖超说:

在美国,我所认识的华侨、华人和美国人,尽管没有见过周总理,但都敬佩周总理。我这次来北京,他们要我做代表,向周总理的灵位献花圈,表达大家对周总理的无限怀念。我到北京之后,才知道并没有周总理的灵位,这个任务我无法完成了。

在之后的交谈中,杨振宁含着泪问了邓颖超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关于骨灰,第二个问题关于一张照片,第三个问题关于周恩来的晚年。

邓颖超与杨振宁夫妇

杨振宁具体问了哪三个问题?邓颖超又是如何回答的?杨振宁和周恩来之间曾经发生过哪些动人的故事?欲知详情,且看下文分解。

一、杨振宁想归国探亲,周恩来说:祖国敞开胸怀欢迎杨振宁远洋归来!

1971年4月,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应邀访华。这个事件在历史上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被称为“乒乓外交”。杨振宁从报纸上看到新闻后,马上给父亲杨武之写了一封信,表示想要回国看望亲朋好友。

儿子想回国看看,做父亲的肯定非常高兴。但是,杨武之却也感到忧虑,担心杨振宁回不来。杨振宁于1945年出国留学,1949年提出基本粒子的第一个复合模型,195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26年了,杨振宁还没回过一次国。

更为重要的是,杨振宁于1964年加入了美籍。杨武之是著名的数学家,曾在芝加哥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但他虽然在国外接受了多年的教育,骨子里却始终是一位非常传统的中国人。

杨武之读完博士后就回国了,先后任教于厦大、清华、西南联大、复旦等高校,为中国培养了两三代数学家,对中国的现代数学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杨振宁加入美籍,使杨武之的民族情感受到了很大伤害。

杨振宁全家合影

杨振宁自己后来也说:我知道,直到临终前,对于我的放弃故国之举,他(父亲)在心底里的一角始终没有宽恕过我

在当时的情况下,杨武之不仅要考虑自己的感受,还得考虑到国家和人民的态度。换句话来说,杨武之想要杨振宁回来,但国家和人民欢迎杨振宁吗?毕竟那个时候,很多人认为加入外籍是彻底的背叛。

于是,杨武之向国务院报告了杨振宁来信的情况。周恩来马上给出了十分肯定的回答:祖国敞开胸怀欢迎杨振宁远洋归来

事实上,周恩来很早就在关心杨振宁。杨振宁不仅是杰出的科学家,身份也不一般,是杜聿明的女婿。而当时的杜聿明在大陆,夫人曹秀清则在宝岛。

早在1954年之时,周恩来就通过杨振宁向曹秀清转告了杜聿明的消息,打破了“杜聿明遇害”的谣言。后来,在周恩来的精心安排下,曹秀清回到故土,与获得特赦的杜聿明久别重逢。

杜聿明

杨振宁获得诺贝尔奖后,周总理第一时间派科学家代表团前往瑞典祝贺。启程之前,周恩来还请杜聿明写了一封祝贺信。杜聿明言简意赅地写道:亲爱的宁婿,我祝贺你获得诺贝尔奖金,这是中华民族的光荣

在周恩来的关照之下,杨振宁虽然26年没有回国,但杨武之却多次在国外与杨振宁相见。这次又是因为周恩来的关照,杨振宁得以顺利归国。

1971年7月,杨振宁携夫人杜致礼远渡重洋归来,踏上了阔别26年之久的故土,成为了第一位归国的华裔美籍科学家。

杨振宁夫妇

当时,杨武之正因严重糖尿病而住院。杨振宁看到父亲接受到最好的治疗,心中充满感激。杨武之则眼泛泪光,拉着杨振宁的手久久不语。这位75岁的老父亲,此时可谓是百感交集。所幸,26年之后,杨振宁终于回来了。

7月28日,周恩来亲切接见了杨振宁与杜聿明夫妇等人。杨振宁夫妇曾与曹秀清共同生活过一段时间,彼此较为熟悉,杨振宁亲切地称呼曹秀清为“曹妈妈”。但杨振宁此前并从未见过杜聿明,对这位老丈人感觉非常陌生。再加上周恩来在场,杨振宁有些紧张,便拘谨地喊了杜聿明一声“杜先生”。

席间的气氛,顿时有些尴尬。周恩来立即纠正道:要叫岳父大人

之后,周恩来又风趣地对曹秀清说道:你要坐到女婿身边去,丈母娘最爱女婿嘛!众人开怀大笑,杨振宁也不再感到紧张。那次见面,周恩来和杨振宁进行了近5个小时的长谈,范围广泛、无拘无束。

周恩来与杨振宁

杨武之曾对杨振宁说:每饭勿忘亲恩永,有生应感国恩宏。阔别26年后归国,所见所闻都令杨振宁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父亲的话,使他更加坚定了要为中国做些贡献的信念。此后,杨振宁利用各种场合如实地讲述新中国取得的成就,号召海外华人科学家们回家看看。

杨振宁在海外华人群体中有很高的名望,为人和作风也受人尊重。在杨振宁的带动下,李政道、吴健雄、丁肇中、陈省身等60多名著名科学家纷纷归国,为科技和教育事业献计献策。

此后,杨振宁本人也多次归国,每次都受到了周恩来的热情接待。杨振宁与周恩来,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周恩来与杨振宁

二、杨振宁含泪问邓颖超:周总理的骨灰一点也没有保留吗?

周恩来逝世后,海外各地的华人、华侨纷纷组织追掉会寄托哀思。纽约侨胞举行的追悼会更是极为盛大,并由杨振宁致追悼词。杨振宁动情地说:

周总理的伟大就在他是无私的、坚强的,始终不渝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伟人一生的历史,就是新中国的孕育的历史,就是新中国的诞生的历史,就是新中国的成长的历史。他是中国人民的英雄,是这个民族的永恒的榜样!

在场的侨胞们,难掩悲痛、纷纷落泪。之后,大家提议让杨振宁做代表,到北京向周恩来的灵位献花圈,并去看望邓颖超。可是当杨振宁回到北京后,却知道并没有那样一个灵位。

不过,就在他感叹自己无法完成任务之时,他见到了邓颖超。1976年4月15日上午,邓颖超在人民大会堂江苏厅接见了杨振宁一家。据曾参加这次会面的熊向晖回忆,杨振宁一上来就失声痛哭。杨振宁说:

我对周总理不仅非常敬佩,还有一种难以用言语形容的感情。当我从广播中听到周总理逝世的消息时,我十分悲痛,但我还能控制自己。但当我听到周总理遗言要把骨灰撒到祖国的江河里和土地上时,立即在我心里引起十分强烈的感情与理智的冲突,我实在控制不住自己了。

说着说着,杨振宁便失声痛哭。在场的人,除了邓颖超之外,全都失声痛哭。邓颖超则忍住自己的悲伤,耐心地向杨振宁讲起了一段往事。

50年代初,国家提倡火化遗体,但不强加于人。数千年来,中国人都是土葬。从土葬到火葬,是习俗上的一场革命,不是轻易能够实现的。于是,周恩来等人便自愿牵头,签名表示自己死后将遗体火化的决心。

周恩来担心邓颖超心中有想法,还特意就火化的问题跟邓颖超谈了一次话。周恩来对邓颖超说:

我们死后不要增加活人的麻烦和负担,遗体火化以后,不保留骨灰。把骨灰撒在江河里,可以做鱼的饲料;撒在耕地上,可以做庄稼的肥料。虽然只有那么一点点,也许还可以最后起一点点为人民服务的作用。

邓颖超深知周恩来的良苦用心,当时便表示完全同意。于是,两人便约定好,后死者保证实现先死者的这个愿望。约定好之后,两人很久没有谈过这件事。直到1974年,周恩来重病入院。

有一次,邓颖超去看望周恩来的时候。周恩来对邓颖超说:从前我们两人相互约好、相互保证过的,死后要把骨灰撒掉。当时周恩来的病情很严重,邓颖超避开了这个话题,没有回答。

周恩来逝世之后,邓颖超当即向中央提出了三条要求:不搞遗体告别,不开追悼会,不保留骨灰。前两条要求,人民群众绝不会答应啊!最后,在邓颖超的坚决要求下,中央决定满足周恩来不保留骨灰的遗愿。

1976年1月15日夜晚,两名卫士从邓颖超手中接过骨灰盒,乘坐飞机将骨灰洒在了长城内外,洒在了大江南北。

听到这里,杨振宁含泪问道:周总理的骨灰一点也没有保留吗?此时的杨振宁,心中还存有执念,想要前去祭拜。

但邓颖超却坚定地告诉杨振宁,没有,一点也没有

周恩来逝世之后,确实有同志建议保留一点骨灰,象征性地放在八宝山。但邓颖超不同意,因为那样就不彻底。邓颖超说:保留一点同全部保留其实没有区别

三、一张旧照片,一段半个多世纪的真情

谈完骨灰的问题后,氛围格外沉重。杨振宁忽然想起在纽约举行的追悼会上,陈列了一些周恩来的照片,其中有一张和邓颖超的合影格外引人注目。有人说,那是两人从法国回到广州时的合影。

周恩来与邓颖超

杨振宁便大致描述了一下那张照片,问道:那是从法国回到广州时结婚的照片吗?此时的杨振宁,虽然有意要谈比较轻松话题,但他的眼中却仍泛着泪光。

此时邓颖超的思绪,早已飞回了半个多世纪前。1925年7月,邓颖超打扮成了一个家庭妇女的模样,踏上了从天津到广东的漫漫旅途。周恩来从法国归来一段时间了,但却一直和邓颖超远隔南北。直到此时,组织将邓颖超调到广东工作,并批准她和周恩来结婚。

邓颖超乘坐的客轮抵达那天,周恩来正好要参加一次重要会议,只好派陈赓带上一张邓颖超的单人小照到码头代他去迎接。结果,因为码头来往的人太多,陈赓没有接到邓颖超。

当陈赓垂头丧气地回去之后,想着要负荆请罪之时,才发现邓颖超已经到了。原来,此前周恩来在信中将住址告诉过邓颖超。邓颖超在码头没发现周恩来,便直接循着住址找到家里来了。

青年邓颖超

此时的邓颖超和周恩来,已鸿雁传书多年。两人之间的关系,已从互勉互励的纯洁友谊,发展到了相知相爱。1925年8月8日,两人举行了极为俭朴的婚礼。许多年后,邓颖超回忆说:

我们那时没有可以登记的地方,也不需要什么证婚人、介绍人,更没有讲排场、讲阔气,我们就很简单地,没有举行什么仪式,住在一起。在革命之花开放的时候,我们的爱情之花并开了。

从新婚之时起,两人就将开始就将互爱、互敬、互助、互勉、互商、互谅、互信定为相处的准则。后来,邓颖超又将相处的原则定为“八互”:互敬、互爱、互助、互勉、互信、互慰、互让、互谅

为了让长辈们分享喜悦,他们特意到照相馆照了张依偎在一起的照片。照片中的周恩来英俊儒雅,邓颖超则青春靓丽,两人的脸上都充满了幸福。不久之后,两人又在汕头照了一张照片,那就是杨振宁所描述的那张照片。于是,邓颖超缓缓说道:

1919年,我在天津和周恩来同志一起参加了“五四”运动。介绍我和恩来同志认识的不是某某人,而是“五四”运动……我要维持我母亲和我自己的生活,我没有去法国。1924年9月初,恩来同志从法国回到广东……第二年10月,恩来同志第二次东征打陈炯明,我们两人合照了一张相。你讲的可能是这一张。

周恩来与邓颖超

听着邓颖超讲述年轻时的故事,杨振宁的心也被带回了半个世纪之前,感受着那份纯真、质朴的爱情。最为可贵的是,这份爱情历经岁月的洗礼而不褪色,在半个世纪之后依旧还是最初的样子。

在周恩来逝世12年后,当邓颖超看到西花厅的海棠花盛开之时,又想起了半个多世纪与自己风雨同舟、相敬如宾的周恩来。她动情地写道:

春天到了,百花竞放,西花厅的海棠花又盛开了。看花的主人已经走了,走了12年了,离开了我们,他不再回来了。你不是喜爱海棠花吗?解放初期你偶然看到这个海棠花盛开的院落,就爱上了海棠花……

四、杨振宁含泪问道:为什么不让他休息?邓颖超讲述周恩来晚年如何与时间赛跑

那次会面,邓颖超不仅跟杨振宁聊了关于周恩来的话题,也对杨振宁本人的事业以及他家人的身体极为关心。在得知杨振宁的母亲患有心脏病后,邓颖超又想起了周恩来。她不由说道:恩来同志也有这个病

杨振宁听到邓颖超的话后,惊讶地问道:周总理也有心脏病

邓颖超再次陷入对往事的追忆之中。早在1965年,周恩来就因劳累过度患上了心脏病。毛泽东得知情况后,关心地请周恩来“工作量减少一些,少看一点文件”。可是,周恩来根本停不下来,仍终日处于强撑、苦撑的状态。

只是在他工作的小桌上,加了一瓶预防心脏病猝然发作进行救急的硝酸甘油。之前的时候,这张小桌上只放三样东西:红蓝铅笔、老花镜和清凉油。

1972年5月,周恩来确诊癌症。但他连邓颖超都没告诉,只是努力以忘我的状态拼命工作。后来,有些人知道了周恩来的病情,都让邓颖超劝周恩来要保重身体,不要再那样工作。但是,邓颖超又怎么劝得住呢?

1973年5月,杨武之因病逝世,杨振宁和夫人回国奔丧。那是杨振宁第三次归国,周恩来在安徽厅接见了杨振宁夫妇和杜聿明夫妇。那次,杜致礼还开玩笑说:你们还是重男轻女哦!杨振宁是安徽人,就把酒宴设在安徽厅,我可是陕西人呢

周恩来听到后,哈哈大笑,笑声极为爽朗。当时的周恩来看起来那么精神、硬朗,杨振宁他们根本不知道他已患病,身体极为虚弱,完全是在强撑着。

邓颖超不禁说道:他患心脏病已经十年了。不过,致命的不是心脏病,而是癌。1973年,恩来同志见你时,他自己已经知道得了癌症

杨振宁这才知道,原来那次见面的时候,周恩来已经身患重病了。泪水再次涌上眼眶,他含着泪说:我那时一点也看不出周总理有病,感到他还是那样精力充沛。不过,既然已经知道得了病,为什么不让他休息,还让他继续工作

是啊,为什么不让他休息,还让他保持高强度的工作?周恩来一天工作十五个六个小时是极为平常的事情,每天的行程表、工作表都排得满满的。即使是住院之后的一年多里,他除了每天花大量时间看报、批文件之外,还同各部门工作人员谈话多达200多次,召开及参加会议40多次,会见外宾63次。

邓颖超也曾多次劝过周恩来,但她知道自己劝不住。更重要的是,她理解周恩来为什么要这样做。周恩来是在与时间赛跑啊!他是想多为国家、多为人民做一些事啊!邓颖超对杨振宁说:

谁也没有强迫他,是他自己乐意的。有人说,周恩来工作起来不知疲倦。这种说法不确切。工作时间长了,他也感到疲倦。疲劳了,他喝咖啡提神。喝咖啡不灵了,困乏的时候就在额上抹万金油……对于恩来同志这样的人来说,工作早已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恩来同志得了癌症后,他知道余下的日子不多了,只要还能支持,他就格外加大了工作量。恩来同志逝世后,讣告中说他“鞠躬尽瘁,无私地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我认为,这句评语,恩来同志确是受之无愧的。

参考文献:

熊向晖 《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熊向晖参与了杨振宁与邓颖超的会面,在书中对这次谈话进行了记录)

权延赤 《走进周恩来》

杨建邺 《杨振宁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