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康德究竟讲了什么?

欢迎来到【西方哲学】

点击“襄子讲西方”关注我们哟

【西方哲学】康德究竟讲了什么?

01.前言:康德之前

哲学自康德起,才真正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曾有一位教授说:“康德哲学就仿佛是整个西方哲学的蓄水池。所有之前的哲学都汇聚到康德这里,又成为其后所有哲学的源泉。因而无论我们想了解古代哲学,还是现当代哲学,都绕不开康德这位大神。”

康德,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人物,如果说我们不了解康德的哲学,那么可以说在他之后的哲学,我们都看不懂。很多人认为康德的哲学很难懂,应该是这人在一上手就接触了康德,就好像一个人在还没有掌握四则运算的情况下就上手三角函数,自然对他来说就是啥也看不懂,就算烧坏了脑子也看不懂。这倒也不是说康德的哲学很浅显,相反,要弄懂他的哲学的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不过,很有意思。

先来将康德之前的哲学简单说一下,在古希腊时期,哲学的意思是爱智慧。他们探讨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这个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我们人可以通过什么来获得知识。关于前者,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是集大成者。对于后面那个问题,柏拉图认为,我们人天生就具有知识的潜质,在生下来之前曾活在理念世界中,所以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都储存在我们的大脑之中,我们下凡是来寻找“迷失的记忆”的,而亚里士多德却不同意,他认为,扯淡吧,我们人天生就是一张白纸,什么也不知道,我们纯粹就是靠后天的理性获取知识的。

后来,古希腊没落了,基督教开始占据了主导地位,神学在吸纳了古希腊的哲学后一统江湖,无人敢挑战它的权威。在基督教看来,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很容易就和自己的信仰融为一体,为啥呢?大家想想看,那个理念世界不就是天堂吗?

而亚里士多德那一套就自然与最初的神学不兼容,所以,他被西方遗忘了好多年,直到中世纪晚期的时候才被大家带回了西方。基督教最主要的是感性,对于信仰这一套,你若是整天怀疑来怀疑去,教会岂能容得下你?你只能凭借自己的热忱去相信。但是,神学不是胡说八道,也不是信口开河,他们认为,上帝已经将所有的智慧和知识都放在了《圣经》里面,因此,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跟你讲道理,手捧着《圣经》跟你讲道理,虽然这些道理未必是正确的。

随着中世纪的结束,文艺复兴的到来,人们越来越觉得上帝那一套玩不转了,至少在上帝之外,还有其他的东西。理性的回归,让每一个人都可以做自己的主人。这个时候,人们就像叛逆的少年一样,不再轻易相信神学的道理了,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两批人。

一批人,他们继续跟你讲道理,他们认为,讲道理这个办法没错,错的是之前的人在讲道理的时候没有原则,因此,建立原则之后,再去讲道理,就好了呀。随着科学的发展,建立在讲道理上面的基石也得到了加固。这一派的代表,在精神上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衣钵,有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等,也就是理性主义。

另一批人,不跟你讲道理了,他们跟你讲什么呢?讲证据。这就是以培根、洛克、休谟等人为首的经验主义,他们认为,人类获取知识的方式应该是靠后天一步步去经历,在方法论上也比较强调凡事要讲求实证。相同的是,他们都看重理性。

人们通过理性认识方法的办法有两种,一种是归纳法,即分析判断,把前提里边已经存在的内容分析提取出来,这是经验主义;另一种则是演绎法,即综合判断,把若干具体时间综合起来,推断出一个普遍的规律,这是理性主义

于是,这两拨人争来争去,都走到了极致。理性主义走到极致就是“独断论”,经验主义走到极致就是“怀疑论”。

02.康德的哲学

康德出生在德国的柯尼斯堡,一生都没有走出过这里,他在理性主义的环境中长大,后来阅读了休谟的“怀疑论”后,有如醍醐灌顶,大为惊叹。

康德一方面重新审视了他原来的理性主义的认识论,一方面又试图摆脱怀疑论带给他的震撼。他的哲学从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开始,不同的是他并不怀疑普遍必然性原则存在,他认为自己要做的是为已有的科学知识寻求其可能性的条件,并划定科学知识的范围,从而为科学重新奠定牢固的基础。为了说明这一点,康德主张“调和”经验论和唯理论。

康德将认识的阶段分为感性、知性和理性三个阶段,他认为,真正的知识其实都是经验知识,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从经验开始的,但并不能说一切知识都来自经验,因为在经验中就已经有先天知识的成分了,否则经验本身也不能形成。

03.先天知识与经验知识

哎嘿,你是不是糊涂了,什么是先天知识呢?先天知识是与经验知识相对的,就是先于经验的知识,在经验之前的知识。这里的先天,并不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意思,而是时间上在先的,在经验之前的。

康德举过一个例子,说一个人正在挖一所房子的墙角,另一个人看到后,说,别挖了,你再挖,房子就要倒了,挖墙的人问,你怎么知道这个房子要倒呢?你有没有经验过这个房子被挖倒呢?

或者,再举个例子,我天天喝可乐,一天喝一箱,你看到后提醒道,别再喝了,再喝你就要得糖尿病了,会喝死的。那么问题来了,请问,你怎么知道我会得糖尿病,我以前就没有得过啊。

也就是说,这一切经验都还没有发生,你就已经知道了,就已经预见到了未来。可能你会说,我有个亲戚,也跟你一样,现在坟头草已经一米高了,亦或是,我之前有一个朋友,跟你一样挖房子,结果房子倒塌,他被砸死了。所以你通过这些例子来判断我也会经历跟他们一样的经验。退一步讲,这不还是后天知识吗?

鉴于此,康德给先天知识两个定义,它既具有普遍性,放之四海而皆准,又有必然性。这是先天知识的两个本质属性,比如在平面内,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所以我们听到有人说,数学是先天知识,是先于经验的知识,而其他的,就连物理和化学都是经验的知识。

虽然我们的心灵天生具有能力,但是如果没有经验的材料,那些先天的框架就是空的,毫无意义的。这与理性主义相悖,因为许多哲学家就认为,有些知识是不需要经过经验去得到的,是独立于经验之外的,比如数学,比如上帝,比如圆。你经历过圆吗?我们在现实中可从来没有见过真正的圆啊,一切现实的圆都不是完美的圆,但我们却能够认识圆,这就是独立于经验的知识,因为我们无法从经验中去获取一个完美的圆,只能是带有瑕疵的圆。

因此,康德说,所有的知识都是从经验开始的,但是,请注意了,只是从经验开始,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来源于经验。否则,我们就不可能会有圆的知识呀,我们在现实中也不会有一二三四这样的概念,因为现实中,这些都不存在,存在的只是一个余襄子,两只眼睛,三条腿,四个方位。

可能有人会说,这难道不是和稀泥嘛,将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中和一下,就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别急,康德有他自己的开创。

04.知识就是判断

首先,什么是知识呢?在康德看来,知识总是以判断的方式出现,比如余襄子是一个帅哥,这就是一个知识,记住,要考的。你单说余襄子或帅哥,其实都不是知识,知识只有形成了判断才算是知识。苹果和甜的都不是知识,苹果是甜的才是知识。

但是,这样通过判断得来的知识,靠谱吗?是真的吗?肯定会有很多人对“余襄子是一个帅哥”这个知识表示怀疑。

别急,这只是第一步,我们得先弄明白康德是怎么定义知识的,至于这知识是对是错,是好是坏,是接下来我们要讨论的问题。

05.分析判断与综合判断

康德将判断分为两类,一个是分析判断,一个是综合判断。通过归纳法,我们可以得到分析判断,通过演绎法,我们可以得到综合判断。

那么,什么是分析判断呢?它是指判断的宾词原本就蕴含于主词之中,实际上是把早已蕴含在主词之内的东西解释出来而已。说的通俗点,分析判断都是废话。不知道大家在最初接触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的时候,尤其是看到那个“大前提:人是会死的;小前提:苏格拉底是人;结论:苏格拉底是会死的”这个著名的论断时,会不会觉得这是一句废话。

这样的分析判断其实有很多,举几个例子方便大家理解,“三角形有三个内角”、“一切物体都是有广延性的”、“人有两条腿”、“余襄子是会死的”,这种知识就是分析判断,宾词只是主词的补充说明,宾词就蕴涵在主词之中,就仿佛是一种天然的“你不说我也知道”。

那么,什么是综合判断呢?它是指宾词并不包含在主词之中,是后来世人通过经验加在主词上的。比如“苹果是红的”、“余襄子是帅的”、“这篇文章你是看不懂的”。

苹果未必都是红的啊,还有绿的呢,余襄子未必帅啊,可能很丑,这篇文章你未必看不懂啊,可能你多看几遍也是能看得懂的。

不知道大家理解没?其实就是宾词未必是主词的天然属性。现在,不知道大家还有看下去的兴趣吗?说真的,这比解数学题还考验一个人的逻辑性。

好,让我们仔细研究一下这两种判断,我们发现,分析判断基本都是废话,也是天然正确的,或者你一眼就可以判断它是错的,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是先天知识,但是你发现没?分析判断不能给你更多的信息,它的信息熵是零。而综合判断有信息熵,但未必靠谱。比如分析判断“余襄子是会死的”,大家不会有任何异议,都认同,但这句话我不说你也知道,而综合判断“余襄子是帅的”,虽然这句话带有很强的信息熵,因为你可能在得知这一句话后就会联系我,就有一种嫁给我的冲动,但是,未必靠谱啊,万一这句话是骗你的呢?

06.先天综合判断

怎么办呢?我们希望综合两种判断的好处,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即准确,又有信息熵的知识。康德提出了“先天综合判断”,就是将两种判断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我们才有真正的科学知识,即有普遍的必然性,又有新的内容。

比如这句话“两点之间,直线最短”,或者说“两点之间最短的是直线”,这句话其实是先天综合判断。康德说,“直”的概念里面并不包含“短”,谁说直的就一定短了?我告诉你“直线”,你能马上想到“最短”吗?不能,所以这首先是综合判断,但它靠不靠谱呢?在数学上已经证明了,这个命题是真的,所以是必然性的,普遍性的,因此,这句话是先天综合判断。

但是,问题来了,因为上面这段分析是康德得出来的,康德生活的年代,黎曼还没出生。黎曼出生之后,我们知道,只有在平面几何中,“两点之间最短的是直线”才是成立的,放到黎曼几何中,这句话就不靠谱了。因此,先天综合判断只是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必然性和普遍性。

突然想起了胡适的那句话“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我不知道他是否看过康德的著作,这句话可以这样来分析一下,“大胆假设”是得出一个综合判断,我们知道,综合判断是可以带来新的知识的,它的信息熵可以是很大的,越是大胆的想法,信息熵越是高。但是,它有一个缺点,就是未必正确,未必靠谱,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小心求证”,用分析判断来弥补综合判断带来的不靠谱性。

生活中其实也是这样,对于任何事物,我们都要保持一定的开放度,让更多的综合判断来到我们身边,其次,我们再用分析判断来取长补短。比如说,我看到一个女的开一辆跑车,我非常大胆地向大家说:“这人被包养啦!”这是综合判断,里面的信息量很大,但是,如果没有分析判断,它就是不靠谱的。

所以,不要随便给别人贴标签,也不要随意下结论,因为只有先天综合判断才是即靠谱又扎实的。很多女性朋友认为理工科的男生都是直男癌,就是喜欢给别人下定义,看到女的穿得少就判断此人不正经之类的。实际上,这样的观点襄子实在是难以认同,只有逻辑能力差的才会有这样的判断,而大部分理工科男生在思维逻辑上至少是合格的。因此,一个逻辑能力差的人,实际上是很讨人厌的。

请大家见谅一下,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康德对时间与空间的理解。

07.时间与空间都是主观的

你觉得时间与空间是客观存在的吗?有人可能会不假思索地说,当然啦,一个空间,长宽高都摆在那里,时间也是如此,就像是那埋在眼角处的皱纹,以及日益苍白的白发,还有你那我追逐过的面容,这些不都是时间流逝的证据吗?就算一秒、一小时这些时间刻度是人们主观定义的,但这只是将客观存在的时间用抽象的概念描述出来,这说明时间本来就客观存在啊,有什么不对吗?

至少康德说,不对。

如果时间与空间是客观存在的,那么我们在感知它们之前,我们的意识里就不会有这些观念。而且,如果我们不去感知它们,它们就应该不存在。比如,我眼前的这台电脑,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我闭上眼睛,它就消失了,而我脑海中虽然可能也会出现这台电脑的身影,但那只是我脑海中对它的抽象观念,并不是这台电脑本身。而时间与空间却不同了,请你闭上你的眼睛,聆听自己的呼吸声,无论我们怎么闭眼,我们都能感知到时间与空间的存在。因此,康德认为,时间和空间并不是客观存在的东西,而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感知能力。换句话说,时间和空间都是主观的。

08.我们所看到的世界,是经过有色眼镜过滤后的

每个人在出生之后,都会带上一种有色眼镜,当你看到或想到一台电脑时,你看到或想到的一定是位于某个空间当中,并且占据着某些空间的电脑,你总会先有一个预设的时间和空间背景,然后才把你的经验对象放在这个背景上来理解。这个预设的时空背景就是你与生俱来的有色眼镜。

之前洛克曾说,事物都有主要性质和次要性质,简单来讲,就是之前讲过的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第一性质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随任何人意志的转移而转移,比如这台电脑是土豪金色的,合起来是一个类长方体,第二性质则并不是事物本身具有的属性,而是人的感受,比如这台电脑好帅,为嘛?因为他的主人叫余襄子。

空间和时间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或者说先天的——认知形式,在万事万物当中,只有那些能被我们的先天认知形式接收并处理的,才能被我们感受和理解;那些无法被我们的先天认知形式接收并处理的,我们就感受不到,理解不来。而我们能感受,能理解的那些事物,我们感受和理解的并不是它们的真实模样,而是它们在我们的先天认知模式这个背景上呈现给我们的模样。

康德认为,我们的认知就是一副有色眼镜,这个世界上也根本不存在什么客观存在的现象。我们以为这个世界上有些东西是不随我们的意志而转移的,不论我们在不在,看不看,它都是一副样子。举个例子,比如说一个苹果,大家都有见过吧,它是什么样,我们就把它看成什么样吗?不!真实情况是,我们是怎么看苹果的,苹果在我们眼里就是什么样的。这也就是说,不是我们的认知能力要如实地反映认知对象,而是认知对象要符合我们的认知能力。

就好比,当我们接触到一个陌生事物的时候,我们总是习惯于用我们已知的知识框架去理解它,套在它身上。

在康德的分析里,空间是外感官的直观形式,时间是内感官的直观形式。所谓外感官和内感官,简单讲,前者的感知对象是万事万物,后者的感知对象是我们的内心,但是,后者不仅是心理现象的直接条件,还是外部现象的间接条件。

康德将这个发现比作了哥白尼的认知革命,其实我们从生到死,就一直活在一个主观的世界中。

09.现象与物自体

比如说,我站在你面前,无论你怎么看我,躺着看、站着看、或者趴着看,你所看到的都是作为“现象”存在的我,这是经过你的有色眼镜所呈现出来的我,并不是真正的我。康德将这种真实的东西称作“物自体”,而你看到的我称为“现象”。在他看来,现象是可以被理性所认知的,而物自体则不能,理性应该只去研究我们所能认知的现象,而不要去碰物自体。物自体不可知,可知的只有现象,而现象一概都是被我们的先天认知模式加工处理过的。

这样一看,不知大家是否理解了康德说的“我要悬置知识,为信仰留出空间。”

就比如说上帝,他到底存不存在?我们要不要信他?康德可能会说:“上帝是物自体,我们是无法研究它的,所以我们不要花太多心思在这上面,信则有,不信则无,上帝所能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世界,我们所能感知的世界,虽然是现象,但我们是可以研究的。”

给信仰留出空间,这就像是孔子说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你偏要去死磕那些不可知的知识,何必呢?你要能研究个明白倒也算了,问题是这些物自体,在康德看来,你根本就不可能理解到啊。

可能有些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或许他觉得自己很不一般,很聪明,他偏要去研究物自体,会怎么样呢?用康德的话来说,他会陷入二律背反的矛盾。

10.什么是二律背反?

康德一共举出了四组“二律背反”,它们的特点是都能够自圆其说,但不可能同时成立,比如:

正命题:宇宙在时间上有起点,在空间中也有限制。

反命题:宇宙没有起点,在空间中也没有任何限制;它在时间与空间中都是无限的。

正命题:在宇宙中各种组成物质都由许多简单部分组成,没有东西既简单又由许多简单部分组成。

反命题:在宇宙中没有由许多简单部分组成的东西,在宇宙中没有任何简单物质。

正命题:宇宙的各种现象,不只是由遵照自然法则运作的因果律主导的,还受到自由意志的因果律影响。

反命题:没有自由意志这种东西,在宇宙中任何东西纯粹遵照自然法则运作。

正命题:在宇宙中或与宇宙相关(的地方)有一个绝对必然的东西是宇宙的一部分或是宇宙的成因。

反命题:在宇宙中或在宇宙外没有一个绝对必然的东西造就了宇宙。

简单来说一下第一个,就拿襄子的亲身经历举个例子,小时候看《十万个为什么》,知道了这个宇宙诞生于138亿年前的大爆炸,刚开始没多想,后来到了高中的时候,我就特别想知道在大爆炸前的宇宙是什么样的,是一个奇点。它到底多大呢?很小很小,几乎无穷小。我就在想,比如,160亿年前的宇宙(奇点)和150亿年前的宇宙(奇点)有什么不同呢?在这十亿年里,宇宙(奇点)究竟发生了什么?在这段时间里,有空间与时间吗?

如果有,那这个空间怎么会是无穷小呢?如果没有,那我怎么感知呢?我实在是想象不出一个没有时间与空间的东西。

当时也就心中有这么一个疑问,也没自己去研究,看一些专业的分析也理解不了,似乎,市面上的书籍只关心大爆炸之后的宇宙,不关心大爆炸前的宇宙。直到大学毕业后,遇到了一个对这方面很有研究的朋友,我就将心中埋藏了多年的疑惑问了他,结果他说:“不要去研究这个。”

我问:“为什么?”

他说:“没有意义。”

我当时心里还有点不服气,咋地?是看不起我问这个问题吗?

后来他跟我解释,因为宇宙在大爆炸前是什么样,对大爆炸之后的宇宙不产生影响,也可以理解成,我们永远无法知道大爆炸之前的宇宙是什么样的。

我说:“兄弟,你这么说就不太好了啊,难道你不相信人类的科学?我相信,随着人类的科学发展,那些我们原本以为不可能的事,理解不了的东西,我们总有一天会了解,总有一天会发现。”

我还和他举了牛顿的例子,在牛顿之前,人们不知道为什么天上的星体会旋转,而牛顿之后,我们就知道了,其实是有万有引力。

大哥就静静地看着我蹦跶,现在回想起来,大有一副“你开心就好”的态势。

在康德看来,小襄子年少时的疑惑,就属于不可知的范畴,花了那么多心思与精力,去研究物自体,这真的是闲得蛋疼。

随着见识的增长,我现在已经理解了当年那位大哥的心情,就像是别人问我:“我们有没有可能发明一种超光速的飞船?”

“超光速飞船是什么东西?”

“就是那种可以以很快的速度飞行的飞船,几万光年的距离,嗖的一下就到的那种。”

“根据现有的理论来讲,是不可能的,就算科学再怎么发展,光速是一个天花板,任何有质量的物体都无法达到光速。”

“不是呀,现在不行,不代表以后不行呀,一百年前的人们都不知道现在的科学水准已经远超当时了呢。”

“可是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已经说明了,光速是一个极限。”

“爱因斯坦就一定是对的吗?中国就是因为你这种阻碍人们思想的人太多,所以拿不了诺贝尔奖。爱因斯坦也说了,想象是第一生产力。”

“行吧,你开心就好,天马行空的想象,这事不归科学探讨。”

11.世界是主观的,世界是唯心的

在康德看来,我们以为是客观存在的东西,其实只是主观的。比如我们看到的各种颜色,实际上都是物体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眼睛,反射光的波长决定了我们所能看到的颜色。问题来了,这种颜色是客观存在的吗?颜色只不过是我们大脑对波长的解读。现在的生物学告诉我们,我们人的眼睛总共有三种可以分辨颜色的细胞,而有些人、大部分鸟类都有四种这样的细胞,在这些人的眼睛里,这个世界的颜色更加多姿多彩。同样是一片红色,我们普通人看到的是一种颜色,而他们可能会看到各种各样的红色。

这里再多说一句,很多人觉得我们男人都是直男癌,连口红的颜色都分不清。实际上的确如此,在女生眼中,红色是多种多样的,而在我们看来,不都是一个颜色吗?现在的生物学研究表明,感知红色的基因储存在X染色体里,女人的染色体是XX,而我们男人的染色体是XY,所以,女人天生就对红色有着更为细微的感受力。我这里为我们男同胞辩解一下,也望各位女性朋友多多体谅一下由两条不同染色体组成的男人。

康德算是给人类的理性划定了一个边界,对于那些我们无法感知的物自体,就不要浪费时间在上面了,就算非要和物自体发生一点关系,那就在道德上好了,注意,不要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物自体,就好像是一个人说,我是一个科学主义者,所以,上帝都是骗人的,都是假的。在康德看来,这位小兄弟就是越界了,上帝不属于科学,它属于信仰,或者属于道德。

12.康德的伦理学

那么,康德眼里的道德是一个什么样的道德呢?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康德的道德太纯粹,太绝对了,给大家举个例子。有一个人,被人追杀,他也没犯什么错,然后他一路跑,跑到了你家门口,敲了敲门,你从猫眼中看到了这个神色慌张的人,问他:“什么事?”

“求求你让我进门躲一躲吧,有人在追杀我,如果你不让我躲一下,我肯定会被杀死了。”

假设,此人不是骗子,他的目的就是单纯地进你家里躲一躲,而且,方圆十里之内,只有你一户人家。

你看着这位走投无路的路人,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你打开了们,让他进来了。

过了一会,那个杀手也来了,敲了敲你的家门,问你:“你有没有看到一个人从这里经过?”

你知道这个凶神恶煞的人是那个杀手,也知道这个杀手只是针对之前的那个人,现在,问题来了,你是要骗他你从来没见过那个人呢?还是就老老实实地告诉他,这个人就在你家里?

如果你就这事问孔子的话,他多半会劝你说谎,因为此刻的说谎不是为了害人,而是为了救人。如果你就这事问康德的话,他会劝你说实话,因为在康德的世界中,无论是什么样的谎言,都是不道德的。

康德认为,真正的道德行为是纯粹基于义务而做的行为,而为实现某一个个人功利目的而做事情就不能被认为是道德的行为。一个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并不取决于行为的后果,而是采取该行为的动机。康德还认为,只有当我们遵守道德法则时,我们才是自由的,因为我们遵守的是我们自己制定的道德准则,而如果只是因为自己想做而做,则没有自由可言,因为你就成为各种事物的奴隶。

也就是说,在上面那个例子中,你说谎这件事和结果没关系,说谎就是说谎,就算你能拯救一个人的性命,也是不道德的。

这就是康德伦理学中的第一条公式,即绝对律令:要只按照你同时认为也能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去行动。

康德的第二条公式,就是:你的行动,要把你自己人身中的人性,和其他人身中的人性,在任何时候都同样看作是目的,永远不能只看作是手段。简单来讲,人只能是目的而不能是手段。

第三条公式,康德说:“全部准则通过立法而和可能的目的王国相一致,如像自然王国一样。” 这是从整体上对全部准则作完整的规定。它所表达的涵义实际上就是“意志的自律”:人既是道德法则的制定者,又是其执行者。故而,人是自由的。动物听任本能的摆布,而人则由道德律统率,克服欲望的支配从而使人超脱于动物。

用十二个字来概括康德的伦理学,即“意志自由、灵魂不灭、上帝存在。”

别去管上帝是怎么存在的,或者试图用各种言论去证明或证伪上帝是否存在,在康德看来,你这种思想很可怕,就是在与物自体死磕,在我看来,就是死命研究大爆炸之前的宇宙,死了这条心吧,这是不可知的。

是不是觉得很奇怪,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提出,自由不可知,世界不可知,上帝不可知,怎么现在到了《实践理性批判》的时候,康德又说,意志自由、灵魂不灭、上帝存在了呢?这是否矛盾了呢?

其实,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回答了“我能够认识什么”的问题,答案是我所能认识的很有限,理性是有限的,我所认识的世界等于我能认识的世界。而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回答了“我应该做什么”以及“我可以希望什么”的问题,在他看来,如果人仅局限于一个自己能够理解的小小空间,那么生活可能没法过下去,因此,在伦理学上,在道德上,康德又必须相信一些东西,就好似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没有办法的办法。虽然这些相信不能为理论或思辨理性所证明,但却是实践理性的必要假设。

在《实践理性批判》中,我们会多次看到“宛如…宛如…”这样的句子,康德的哲学有时也被称为“宛如哲学”,就好似,我必须按照上帝给我的方式去生活,宛如有一个上帝一样。至于真的有没有,那是不可知的,但我宛如他存在。

对于信仰,我们只有两个选择,相信或不相信,根本没有证明或证伪。这就牵扯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了,宗教与科学是否兼容,这就好比问你“是否有一个你,同时存在而又同时不存在”。这其实是两个领域的话题。

以康德的道德观看来,实际上我们今天的绝大多数人都是不自由的,想想,当你在做一件事的时候,请问你究竟是拿它当目的还是手段呢?

襄子给一位美女写情书,或者开了一辆跑车去接她下班,请问,我是自由的吗?如果说我做这些事还有其他的目的,是为了和美女发生更深入的关系、或者纯粹是为了能有更多时间欣赏美女的容颜,那写情书和开跑车接她下班,就只能是一种为了达到另一个目的的手段,由此看来,我是不自由的。如果我仅仅是为了写情书而写情书,其中没有其他的杂念,甚至都没有锻炼文笔的目的,那我就是自由的。

如此看下来,康德的这种自由,不一定都是我们想要的自由。只有为了A而A,才是真正的自由。我们每天做的一件事就是呼吸,请问呼吸自由吗?我相信不会有人是为了呼吸而呼吸的,呼吸只是我们活下去的手段,因此,呼吸是不自由的。

好了,就此打住吧,再说下去可能要被贴上传播负能量的标签了。哲学这东西啊,就是太绕,一些常人能够容易理解的东西,哲学家们非得先定义清楚,可以说,没有定义,不成哲学。

就算我们推出“呼吸不是为了呼吸”,好歹我们可以大声地告诉自己“我是自由的,为什么?因为我活着就是为了活着!”

为活着而活着,多么简单、清晰、明了的道理啊,这恐怕是康德最自由的体现了。

1804年2月12日,康德于柯尼斯堡去世,他的一生,始终都没有离开过柯尼斯堡,但他的思想却飞到了宇宙的尽头,在他的墓志铭上写着这么一段话,这也是他生前说过的最著名的名言:“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与日俱增,这就是我头顶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康德就此别过吧,他的另一本著作《判断力批判》,是有关美学的,虽然在后世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但很遗憾的是,我现在啃不动了。所以,先放一放吧,以后再挖。有一条坏消息要告诉各位,接下来并不是跌宕起伏的法国大革命,所以,别放松,请保持不自由的呼吸,因为,提到康德,怎么能不提边沁呢?

下略。

【极简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到康德
【西方哲学】哲学有什么用?
【极简西方艺术史】文艺复兴时期的那些艺术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