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三国志 184:杜畿传》
这是《真·三国志》第 179 篇文章
今天来讲 杜畿
注:图片皆源于《三国杀》、《阵面对决》、《三国志》及网络,以文为主。
杜畿(音同“机”),字伯侯,今陕西人,有个儿子叫杜恕,有个孙子叫杜预。
杜畿的家史,很牛逼,是杜周和杜延年的后代,然而到了杜畿父亲这一代,就沦落为普通人了。
杜畿的母亲很早就去世,父亲又娶了一个凶巴巴的后妈,刚嫁过来没多久,杜畿的父亲也去世了,估计被新老婆吓死了。
年幼的杜畿在后妈的阴影下长大,这日子,甭提有多苦了,虽说杜畿从小就受后妈的欺负,但杜畿还是坚强地活了下来,并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还拥有了一个孝子的名声。
在杜畿20岁的时候,因为孝子,被任为京兆功曹,在任期间很是努力,后来被举为孝廉,升了官,担任汉中府丞。
当时的政治环境有些糟糕,杜畿作为下级官员,对此心有而力不足,再三权衡之后,决定先明哲保身,于是弃官跑了,带着年迈的后妈,到了荆州做难民。
在荆州待了几年后,后妈也去世了,中原相对稳定了一些,于是杜畿便带着后妈的灵柩回到了故乡京兆。
途中,杜畿与随行的人遇上了一伙强盗,同伴们都跑了,而杜畿却跑不动,为啥呢?因为他还带了一个棺材,于是杜畿就站着不动。
强盗一看,很是好奇:哟嚯!还真有不怕死的!
强盗将杜畿当成了靶子,开弓拉箭准备射杀,这时,杜畿朝着强盗们拱了拱手,很是客气地说道:各位好汉,你们拦路抢劫不就是为了钱吗?而我真的很穷,身上只有一具棺木,你们射死了我也得不到半毛钱,请问你们有什么意思呢?
强盗们一想,看他穿得破破烂烂的,白杀一个人也没什么意思,于是就放了杜畿。
杜畿回到家乡后,被老朋友张时请来做功曹,但是他俩处得不怎么好,张时觉得杜畿不负责任,干不好功曹这个职务,而杜畿是个明白人,不好公开怼他,只好私下里发牢骚,说:呵呵,我做不好功曹,但我到你的老家河东当个太守,还是能胜任的!
杜畿在张时的底下越干越没劲,便辞去了官职,跑到京都许都混饭吃。在许都,杜畿结交了侍中耿纪,经常跑到他家去高谈论阔,而且嗓门很大,隔壁老荀都能听见。
隔壁住的是荀彧,荀彧经常听到杜畿的声音和言论,听了几次之后,就了解了杜畿的才能,于是去问耿纪:有人才为何不推荐?你干什么吃的?
耿纪便将杜畿介绍给了荀彧,杜畿炒作成功,顺利获得了与荀彧面对面交谈的VIP资格,几次谈话之后,荀彧与杜畿就处得像老朋友一样了。
当时正值用人之际,荀彧将杜畿推荐给了曹操,曹操便任其为司空司直,相当于副太守,主要任务就是辅佐曹操,搞监察工作,检举那些违法乱纪的官员。
不久之后,曹操任杜畿为护羌校尉,持节,领西平太守。
杜畿上路之后,曹操将地图摊开思索,为了防止并州刺史高干的势力,河东这个地方非常重要,当时的河东太守王邑虽然是一个好官,但不是曹操的亲信。
曹操让荀彧推荐一位像西汉萧何、东汉寇恂那样能独当一面的人才,准备让他镇守河东。
荀彧推荐了杜畿,于是曹操立马派使者追赶,将杜畿追上,直接改道河东任太守。
王邑莫名其妙被炒了,他很不满,一方面,他阻断了黄河的渡口,阻止杜畿上任,另一方面,派人去找钟繇谈判。王邑以为,自己深得民心,而且没有什么过错,只要向钟繇说明情况,那么自己就还有机会,但是,他千算万算漏算了一点,毕竟他不是曹操的嫡系。
钟繇拒绝了王邑的谈判,反而让他尽快交出印符,王邑一气之下,带着印符跑到汉献帝刘协那里去告状去了。
钟繇看王邑跑了,于是想将夏侯惇请来,以此消灭王邑亲信卫固和范先的部队,为杜畿的上任扫清障碍。
杜畿却说:河东郡有三万户居民,大家都想太平,并不是人人都想跟着卫固作乱,如果大军来了,那么百姓就会慌乱,很有可能被固胁迫,死战抵抗。如果夏侯惇打不过,那么河东从此就乱了,如果夏侯惇打赢了,那么河东也是一片废墟。现在卫固并没有公开反抗朝廷,只是太爱老太守而拒绝我这个新太守,我想我不带兵马,就这么去上任,他们也不敢杀害我,我自己去搞定这事吧,相信一个月,我的魅力就能征服他们。
于是,杜畿不等大军到来,自己绕道黄河郖津渡,进入了河东境内,单车上任。
据《魏略》记载,杜畿与卫固之前认识,有些交情,而范先之前不认识杜畿,一见面就想宰了他,卫固反对。
范先说:想当老虎,却害怕吃人肉,那还算什么老虎?现在不杀杜畿,恐怕日后必有后患。
卫固有些犹豫,范先却坚决反对杜畿,为了威胁他,前后杀害了许多下级官员,而杜畿心里明白,一直装孙子,唯唯诺诺,整天叫范先爸爸。
卫固也趁此对范先说:看吧,一个软柿子而已,杀了他也没啥用,我们能控制住他的。
范先同意了卫固的看法,于是举行了上任典礼,杜畿正式成为河东太守。
杜畿笑呵呵地对他们说:卫氏和范氏,他们都是河东的名门望族,郡的大小事务,还要靠他们了,我只是坐享其成罢了。但是呢,国家有国家的规矩,上下级的礼节还是不能荒废呀,有什么事,大家一起商量哈。
杜畿是一个有魄力的人,说完这话后,就将实权给了他们二人,卫固和范先暂时还不敢动手,毕竟,事已至此,钟繇和夏侯惇的大兵也快到了。
卫固和范先为了自身安全,想扩招军队,杜畿没有公开反对,但是出了一个馊主意,对他俩二人说:很好,你们要招兵,很对,我鼓励你们,但是,我有一个小建议,我觉得你们在招兵前,先要争取民心,让百姓先支持你们。否则,大家一听招兵了,以为就打仗了,心里就会害怕,倒是恐怕兵没招到,人先没了。
二人互相看了看,点了点头,望向了杜畿,问:有道理,那么请问该怎么做呢?
杜畿故作沉思,说:不如你们动用钱财吧,毕竟大家都喜欢钱,百姓们谁想要钱,就来当兵,这样也可以稳住百姓,你们看这个建议如何?
二人都是大家族,很有钱,就同意了这个办法,结果,招兵时,各处的将校,为了多吃空饷,都大肆舞弊,多报名,少招兵,乱哄哄地闹了几十天才停止。二人为此花了很多钱,兵却没招到几个。
接着,杜畿又给卫固出了一个骚主意,说:人呀,都是顾家的,咱们手下的这些将校掾吏,平时都回不了家,想必心中满是怨恨。不如给他们放放假,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有事的时候再召集,也不会很难。这样,你肯定能收获到不少人心。
卫固点了点头,同意了杜畿的看法,这么做的后果就是…卫固与范先的心腹爪牙,被杜畿以一种“无形的手”所遣散了,而杜畿本人,偷偷地在一边做工作,悄悄地团结了一批属于自己的粉丝。
表面看似平静的水面,其深处早已暗流涌动,一切都在默默进行着,力量的天平也在慢慢发生转移,聪明的人能够敏锐地感受到其中的变化,或挽救,或逃离…而愚蠢的人,却心安理得地认为,自己依旧还是大哥,比如卫固和范先。
不久之后,河东郡发生了战乱,高干开始行动了,进入了濩泽,各郡都出现了混乱,卫固等人也准备起兵响应高干,但,匆忙之间,心腹在之前已被遣散,就算手机打通了要赶过来也需要一段时间。
杜畿胸有成竹,早就在之前就收买了很多人心,于是带着十几人逃出了郡城,找了一处坚固的县城拒守,陆陆续续有吏民向杜畿靠拢,很快,杜畿就召集到了四千多人。
卫固一怒之下,伙同高干进攻杜畿,但没有取胜,于是跑到各县区抢掠,也没有什么收获。不久之后,曹操的大军赶到,高干败走,卫固和范先先后被杀。
此时,杜畿站了出来,请求赦免二人的党羽,要求他们解甲归田,回家种田去吧。就这样,河东郡的局势被平定了,由于杜畿之前的努力,并没有遭受太大的损失。
此后,杜畿就开始行使太守的权力,逐渐带大家努力奔小康。
杜畿的为政之道,结合了儒家和道家的特点,主张清静无为,百姓们对他的评价都很高。
杜畿在培养人才,搞教育,搞农业恢复生产上面也取得了不少的成就。
在后来马超与韩遂叛乱的时候,附近的弘农等县纷纷倒戈,而河东郡距离马韩更近,百姓们却始终没有异心,依旧心向大魏,在曹操亲征的时候,河东郡负责了大军的军粮。在后来曹操征汉中的时候,从河东调集了五千百姓运送粮草,千里运粮,苦不堪言,但没有一人逃走,甚至,还有的人说:再苦再累也不能辜负了我们的府君啊!
有一个叫刘勋的人,是曹操的亲信,因此作威作福,曾有一次写信给杜畿,说:听说你们那的枣子挺好吃的,赶紧送点过来吧!
杜畿回信婉言拒绝,后来,刘勋因谋反被杀,家也被抄了,曹操在看到杜畿的回信后,赞叹道:杜畿真不是一个阿谀奉承的人!
当时天下战乱,人口凋零严重,妇女便成了宝贵的资源,而且战乱年间,男人死亡率较高,因此朝廷就曾经下令征集各地的寡妇,然后平均分配到各个县进行再次婚配,以此来增加人口产出。
朝廷有政令,下面就开始为了表现自己而刻意夸大政绩,很多已经再嫁的寡妇就被强行拆散送了上去,以至于当地的妇女们怨声载道,而杜畿所在的河东,每年送的却很少,因为杜畿不干这虚假的操作。
后来,杜畿升官回到了朝廷,赵俨接任,送来的寡妇就多了起来,曹丕很是不满,责问杜畿:以前你送的那么少,我还以为河东没多少寡妇呢,或者被你中饱私囊了呢,现在为何你一走,就多起来了?
杜畿义正言辞地说道:我以前送上来的,都是死人妻,现在赵俨送上来的,都是活人妻!
此话一出,曹丕和周围的人脸色都变了。
曹丕称帝之后,进封杜畿为丰乐亭侯,邑百户,任司隶校尉,后来又升为尚书仆射,有一年,曹丕让杜畿负责制作楼船,船造好了之后,杜畿亲自试航,不幸的是,遭遇了风暴,杜畿淹死了,享年62岁,曹丕非常痛心,在诏书中写道:夏朝的水官冥勤劳地工作而死在水中,后稷勤劳地播种百谷而死在山上;已故的尚书仆射杜畿,在孟津试航,以至翻船沉没,这是忠心的极致,朕实在为他痛惜。
朝廷追赠杜畿为太仆,谥号戴侯。
END
欢迎在底部留言,精彩的留言也是文章的一部分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