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刘邦与朱元璋|杂文
文/山野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看到这个题目,也许有朋友会觉得诧异,相距一千多年,八竿子都打不着,怎么会联系在一起?但我要说中国历史上两个最著名的草根皇帝的话,那么相信有不少的朋友就会不觉得奇怪了。因为中国历史自始皇帝嬴政以来大大小小皇帝259位,其中也有一些靠自己打拼出来的皇帝,但终究没有这两个著名。而且这两个草根皇帝开创的都是大一统王朝,前后长达数百年,所以一提到草根皇帝就会自然而然想到这两位,太出名了,没有办法,要不然有关这二位的书籍、影视总是不缺少读者和观众的。
说到这两位草根皇帝,相似的地方的确太多,以至于有人说后者就是一千多年以后的翻版。因为有太多的相似之处,所以有这样的想法也不值得大惊小怪。
还有绝大多数皇帝,尤其是开国皇帝总与前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就是前朝的重臣,比如李唐王朝的开创者李渊,赵宋王朝的开创者赵匡胤等。两位草根皇帝却不然,纯粹是自己真正意义打下的江山,而且还开创了长达几百年的大一统王朝,较之那些草莽英雄,虽然也是靠自己打下江山的割据政权的皇帝显然是高出一筹,这或许就是现在人们爱读有关这两位皇帝的书籍、爱看这两位皇帝的影视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现在人们对成功的追求有增无减,虽然这两位草根皇帝早已是昨日黄花,一些经验早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土壤,但对人生的启迪还是有一定借鉴作用的。如此想来,人们对这两位草根皇帝的热衷,也算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说到这两位草根皇帝的相同之处,我想首先应当是家庭出身吧!大汉王朝的开创者——刘邦,出身时连正儿八经的名字都没有,而是直接喊刘季(伯仲叔季,按今天通俗的说法,就是刘老四);而大明王朝的开创者——朱元璋更是如此,朱重八,同样也是没有尊姓大名。
由于家境贫寒,自然没有读过多少书,自然不能进入主流社会。虽然刘邦年少时当过亭长之类的小官,其实在我看来,不能算是官,按照今天的说法,这个亭长之职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村委会主任、治保主任,职位卑微是不入流的。多半原因是殷实之家的人不屑为之,他的父母看他成天正事不做,多处偷鸡摸狗惹事生非,到此求爹爹告奶奶才有了这亭长之职,也才有了押运民工去修长城,也才有了因天降滂沱大雨,延误时机到也是死,不到也是死被逼起义。
而朱元璋呢,因为生活所迫,家里人病的病,死的死,没有办法只好逃到寺庙里去苟且偷生,以求一口饭吃,后来连寺庙也待不下去了,四处逃窜,最后只好跟着那些义军。
如果要说这两位为生活所迫的草根皇帝,当初有什么理想之类的话,我想肯定是没有的,即使史书有载,也不符合实情。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才逐渐发生了变化。不过我个人觉得这两位草根皇帝还是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荥阳大战之后,楚霸王项羽的声誉可谓如日中天,离最后的成功也只一步之遥。这时的刘邦还是没有人看好,明知道项羽在排挤他,但还是不得不答应项羽“先入汉中者为王”的条件。虽然他先到汉中但还是不敢自居而退出。项羽入汉中后,又把他封到蜀地,他也只好答应,没有办法,实力不及呗!
朱元璋呢,跟着儿时伙伴汤和加入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凭着他精明能干,处事得当,打仗时身先士卒,逐渐形成气候,但东面和南面是元军,东南是张士诚,西面是徐寿辉,四面受敌,占有的地盘仍很少。直到占领应天,采纳刘基的“两线作战、各个击破建策”策略,最后大败陈友谅、剪灭张士诚、歼灭方国珍进而问鼎皇帝宝座。
元朝睢景臣的《高祖还乡》“你身须姓刘,你妻须姓吕,把你两家儿根脚从头数:你本身做亭长耽几杯酒,你丈人教村学读几卷书。曾在俺庄东住,也曾与我喂牛切草,拽坝扶锄……”小曲竭尽讽刺之能事,还原了刘邦一个比较真实的无赖形象。
自以为是的朱元璋,在他的老家也流传《凤阳花鼓》“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到有九年荒/咚咚隆咚锵/咚咚隆咚锵/咚咚隆咚锵咚锵咚锵锵锵/大户人家卖骡马/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咚咚隆咚锵/咚咚隆咚锵/咚咚隆咚锵咚锵咚锵锵锵……”虽然这里隐含了士大夫看不起这些草根皇帝的心理,但也从另一个侧面还原了事实真相,远比史书上那些史学家的评价更为恰当,也更为合理!
说完相同之处,再来说说不同之处。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这两个人差不多,甚至会认为后者就是前者一千多年的翻版或再现。其实细细比较,二者还是有些不同的,甚至有本质上的差异。
第一个不同之处便是自知之明。刘邦登基之后,在一次大宴群臣后问到他何以成功,群臣说什么的都有,最后还是他自己总结道:“……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可谓一语中的。但我们好像没有听到朱元璋说过类似的话,似乎他笑到最后完全是他个人奋斗的结果。
其次便是心胸。刘邦觉得自己也就是个街头混混,所以他并不讳言过去那些不光彩的事。当了皇帝之后,仍旧与过去那些出生入死的战友们好吃好喝,一点也没有皇帝的威严。没大没小连儒士叔孙通看不下去了,这才制定起朝规礼仪来。还有刘邦虽然不喜欢这些有文化的知识分子,但“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这些话还是听到进去的,多少也还有点文化,要不然何以写出“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大风歌》等气势高昂的作品?再者不喜欢并不等于就可以任意杀戮。
但是在朱元璋的王朝我们看到了什么?朱元璋对过去的事讳莫如深,总觉得说过去的事很没有面子,所以特别忌讳、特别敏感。只要听到有人说在常人看到根本联系不到一起的诗文,哪怕是上古时代的,他都会觉得是在有意讽刺他,于是大开杀戒。
比如杭州府学教授林元亮奏章上有“作则垂宪”,北平府学教授奏章上有“仪则天下”,桂林府学教授蒋质奏章上有“建中作则”,三人皆因奏章中的“则”字与江南方言发音“贼”相同,被朱元璋认为这是在讥讽他当过小偷而处斩;尉氏县学许元奏章上引用千年前的古文“体乾法坤,藻饰太平”,因法坤与“发髡”“藻饰”与“早失”音近,被朱元璋认为前者是在讽刺他当过和尚,后者要早失太平而处斩;印度高僧释来复辞行时谢恩诗中有“殊域及自惭,无德颂陶唐”,同样也被朱元璋认为殊就是歹朱,无德是指责明朝没有品德处斩……明朝洪武期间,大臣上朝去,家里人都要不停地祷告,直到大臣回到家里,这才可以松一口气,因为随时都有可能龙颜大怒而掉脑袋。
虽说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虽说历史是任何人都可以打扮的小姑娘,虽说“国亡方修史”所谓历史都是后代的人想尽千方百计抹黑编排前朝的人和事,虽说史书上写的历史与事实存在较大差距,甚至截然相反,虽然皇权历来都是家天下外人不可妄言染指的禁地,但我们还是从这些遗留下来的史料中看到了一些蛛丝马迹,看到了貌似相同但迥然不同的一面,看到了文字背后的东西,看到了人性的丑与恶,善与美。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正如我多次引用这句话时所说的那样,这话说得还是不错。从这些遗留下来的文字还是可以看出高低优劣,两相比较,还是喜欢匪里匪气街头混混刘邦多一点,因为刘邦除了皇权这个禁地外一般不会有多大问题。而朱元璋就不一样了,一不小心触怒了他过于敏感的神经就有可能惹来杀身之祸甚至诛灭九族。
最后的成功,除了他们自己的不断努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善于用人,“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想这点是极为重要的。自以为是的西楚霸王项羽最后败到自刎乌江,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不会用人,因为论单打独斗,十个刘邦都不是他的对手,而刘邦自己也深知这一点,哪怕项羽再怎么激将他,他就是不应战,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也拿他没有了任何办法,而让这个劣迹斑斑的街头小混混成就了一番事业,并由此开创了大汉王朝四百余年的基业。
(图片来自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