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悦读丨散文】陈孜君《村头那口井》

【阅读悦读丨散文】孙树恒《阳光照亮的蚂蚁》

文/陈孜君

【作者简介】陈孜君,武汉市第六初级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有文章散见于报刊杂志。

————————————————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

一个朋友,家已经移民至海外。不知什么原因,最近在老家村里盖了个房子。

寒风冷雨中,大家前往他的村里,去庆贺华厦落成。

一座枣红色的房子矗立在村中。见过很多农村的豪宅。不知怎的,大多让人印象不佳。有的太过于豪奢,那种强烈的违和感让人无法接受;有些又故作文雅,于是又带上很重的“伪”像……但这个带有鲜明西洋风格的小洋楼,很奇怪的是,和整个村庄在一起,并没有想象中的违和感。

最好的是,楼上还有一个露台,于是临近房子的大树似乎触手可及,淡远的连山清晰可见,让人不禁想起胡适的那副著名对联“随遇而安因树为屋,会心不远开门见山”。一群人正在啧啧称赞,忽听得下面准备放鞭炮的人喊:不要把灰落到井里去了!井在哪里?我循声望去,只看到一圈石栏,想必是井口围栏石吧?

居然还有井在。井,随着农耕文明的渐行渐远,也渐渐淡出了当代人们的生活。但在农耕时代,井可是有着崇高地位的事物。古时人们迁居到一个地方后,总是先觅泉掘井,然后在此繁衍生息,“同里共井,因井为市,井田、市井、井宿”,从流传下来的这些词语中可以想见井与人们的生活联系何等密切!井成了故乡家园的象征。伴随岁月的积淀,井的文化意义远远超越了功能意义,成为一种因情景不同而文化意义不同的符号。所以,安土重迁的中国古人就把“离乡背井”看成人生一大苦事,他乡的一碗井水常常引发乡愁,让人充满了离愁别绪!甚至作为舶来品的佛教,与中国的民间文化相融合后,也借“井”喻理,来体现佛法无边的大智慧。水井在佛家教义中被看作是功德的载体,它具备了普渡众生、解救众生于水火的拯救功能,成为一种可以依托的身心归宿的象征。

“井”在中国文化里就是一个浸润着情感色彩的词语、一个具备丰富意旨的符号。

试想一下,“蓬巷闹鸡犬,藤花荫井臼”,大树如碑,掩隐水井,春来藤蔓绿,繁花胜火红,人们在井边汲水舂米,鸡犬之声从深巷中传来……这种典型的农耕文明的图景是多么温馨美好!

但,它能与眼前的这所小洋楼发生关联吗?

来不及细想,宴席在鞭炮声中开始了。觥筹交错,酒酣耳热,时间不知不觉快一个小时,忽然鞭炮声又起,我不解地自言自语:“干嘛又放鞭?”话音未落,引来一桌人诧异的目光,他们指着席上的梅干菜蒸大块肥肉说:“这道菜上了后,就应该放鞭,意味着宴席快结束了!”原来此时此刻放鞭是此地的风俗!

说到风俗,我又忆起在此前的两天,被朋友请到江夏金口古镇吃江鱼的事。朋友盛情的请我坐上席,“上席”是个让我头疼的词,因为我从来都没有搞清楚哪里是上席!所以我大大咧咧的说:“随便坐随便坐,编出上席下席这些鬼东东的古人,好烦人哦!”席间的一老者正色说道:“这些可不是胡编,是很有道理的。古时候人们嫁女,要陪嫁一张大方桌,这个桌子必须是单数的木块做成,为什么?就是希望新婚夫妇长长久久不分家。因为单数的木块不好分哦!而这拼在一起的五块木板,总是会有缝隙的,因此,家里来了尊贵的客人,就应该让客人坐在横缝的一边,这样,避免了菜汤顺着缝隙流到客人身上。而且过去每家每户是摆放有神龛的,贵客一定要背靠神龛而坐。那个地方,就是正席。”虽然出于礼貌,我认真的听,但心里却在想:“现代文明,怎么可能容得下这么多繁文缛节?这样的风俗逃不脱消逝的命运”。

可是,刚才同桌人那种很直接很自然的反应,让我真切的感受到,我错了。以风俗为代表的乡土文化,就像我们喝下的井水,早已化为我们的血液,成为我们的骨髓,在我们不自知的状态下,在我们的身体里汩汩流淌。它们看似消逝,但其实,它们早已成为了我们的灵魂!

就比如眼前的这个某某榨的小村庄,一定会在某个深夜,潜入游子的梦乡,萦绕低回。设想似乎大胆,但绝非没有道理。为什么?因为西方人喜欢“在路上”,他们跟着摩西。我们也“在路上”了,我们跟着谁?——乡愁。

从高处从远处看这座小村庄,井,因其太小,仿佛不存在。但是,细细思量,那排排屋宇其实是记载村子历史的书行,村头的井,就是这些书行中的一个小逗点,等着一代又一代落叶归根的人们将它画成句号。村头的井,是广袤的故土深邃的眼睛,目送着孩子们远去,期盼孩子们归来……

日本的著名绯句:

“古池,青蛙跳进,水之音。”

古井无波。但青蛙跳进,总会荡起涟漪,泛出回音,这只青蛙,名叫乡愁。

水井在佛家教义中成为一种可以依托的身心归宿的象征,佛教还的确是显现人生大智慧的宗教呢。

如此说来,依井而建的西洋小楼,井和小洋楼二者之间,莫非,真的能建立起某种联系?

(图片来自于网络)

《作家荟》微信号stzx123456789

(0)

相关推荐

  • 陶善才 | 我家西边那口大塘

    (一) 我们"安基山"村庄背面有一座不大不小的山,相传叫马腰山.我家是村庄西边第一户人家,紧挨着我家西旁边有一池塘,我们村庄上的人都管它叫大塘.其实这池塘不算大,我不知道为什么称它 ...

  • 水井印记,清凉甘醇的井水是我浓浓的乡愁【客都原创】

    故乡的水井,犹使我记忆深刻. 故乡的水井,静守在老屋的东北角,依山而卧,一面靠山.经岁月流年,石缝间生出一些水草,还有一些苔藓.井口直径1米左右,水深1.3米,井面约一平方米,没有像传统的水井砌有围台 ...

  • 看图:在胶东小山村里,偶遇一架还可以汲水的辘轳

    烟台市蓬莱区小门家镇接家沟这个地方,不少朋友可能还有印象,此前我们曾经介绍过一次.不过,上一次我们主要介绍的是村里的姓氏(接姓),对其他方面提及不多.其实,在这个小山村里,还有一道特殊的风景,那就是水 ...

  • 【我的乡情152】朱金贤:遥远的水井

    扫描二维码了解征文详情 遥远的水井 朱金贤 远离故乡很多年,我总是梦见故乡的那眼水井. 我见过丽江的三眼井,那流淌不息的活水,孕育了一座古城的灵动.我也见过吊井,人工凿出的深井,清凉的泉水从地下汩汩上 ...

  • 常安奎:寨河碧波映寨墙,缕缕乡愁梦炊烟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寨河碧波映寨墙,缕缕乡愁梦炊烟 作者 | 常安奎 ...

  • 朱彦丞:是你拨动我心弦

    一口井,几代人. 一口铁皮桶拴上一根麻绳,扔进老井的心窝,掏出一泓清冽的井水,闪着天宇上方投射下来的粼光. 幼年关于老井的记忆似乎都载在了汪曾祺的<人间草木>之中,"西瓜一绳络悬 ...

  • 家乡的水井

    石井(摄于2004年7月) 水是生命之源,有人定居就必须有水源,比如河流.溪流等,但更多的是水井,因为水井可以因地制宜,在村庄和房屋的边上挖掘,更近更方便.因为水井的重要性,人们往往把水井作为家乡.故 ...

  • 『王俭廷的诗』有了水井就有了村庄(三首)

    诗人介绍: 王俭廷:河北井陉人.当代著名诗人.画家.艺术评论家.出版诗集.散文集多部.在<中国书画报>等报刊发表书画评论文章数十篇.被专家称为颇具真知灼见的文章. 有了水井就有了村庄 (三 ...

  • 【阅读悦读丨散文】冯君瑞《感动2017》

    [阅读悦读丨书讯]<时光流沙·红颜殇>新鲜出炉! 文/冯君瑞 [作者简介]冯君瑞,陕西咸阳籍,一直在川工作,住绵阳市,曾从事过中学教学和管理,后长期在企业.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回首鸡 ...

  • 【阅读悦读丨散文】冯君瑞《巴蜀夜雨好多情》

    [阅读悦读丨新生代]段云帆<去他的小升初> 文/冯君瑞 [作者简介]冯君瑞,陕西咸阳籍,一直在川工作,住绵阳市.曾从事过中学教学和管理,后长期在企业做综合管理,为高级经济师. [本文由作者 ...

  • 【阅读悦读丨散文】冯君瑞《父爱如灯 》

    [阅读悦读丨散文]莫玉林<"父爱"两字好温馨> 文/冯君瑞 [作者简介]冯君瑞,陕西咸阳籍,一直在川工作,住绵阳市.曾从事过中学教学和管理,后长期在企业,为高级经济师. ...

  • 【阅读悦读丨散文】冯君瑞《为书而叹》

    [阅读悦读丨散文]冯君瑞<清晨的感动> 文/冯君瑞 [作者简介]冯君瑞,陕西咸阳籍,一直在川工作,住绵阳市.曾从事过中学教学和管理,后长期在企业,为高级经济师.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周 ...

  • 【阅读悦读丨散文】冯君瑞《清晨的感动》

    [阅读悦读丨诗歌]舒夏<写给最爱的你>(外二首) 文/冯君瑞 [作者简介]冯君瑞,陕西咸阳人,一直在四川工作,住绵阳市.曾从事过中学教学和管理,后长期在企业做综合管理类工作,为高级经济师. ...

  • 【阅读悦读丨散文】李艳君《初夏》

    <阅读悦读>首届大赛(小说)征文启事 文/李艳君 [作者简介]李艳君,内蒙赤峰人,热爱文学,热爱生活,业余时间写作,有质量地活着,健康的成长是不懈的追求.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夏天来了 ...

  • 【阅读悦读丨散文】陈爱云《独在花荫下穿茉莉花》

    <阅读悦读>首届大赛(小说)征文启事 文/陈爱云 [作者简介]陈爱云,泰安师范毕业,现于泰安工作,热爱写作,笔耕不辍,文章接地气,充满乡土气息,深受读者欢迎,作品常在新媒体.市以上传统媒体 ...

  • 【阅读悦读丨散文】陈志锋《我们的绿色办公区》

    <阅读悦读>首届大赛(小说)征文启事 文/陈志锋 [作者简介]陈志锋,湖南安仁县人,现为湘南学院软件与通信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高级政工师,喜欢写点散文,曾在<郴州日报>< ...

  • 【阅读悦读丨散文】陈爱云《父亲的遗愿》

    <阅读悦读>首届大赛(小说)征文启事 文/陈爱云 [作者简介]陈爱云,泰安师范毕业,现于泰安工作,热爱写作,笔耕不辍,文章接地气,充满乡土气息,深受读者欢迎,作品常在新媒体.市以上传统媒体 ...